《拿破侖傳》讀后感1000字
拿破侖30歲成為法國第一執(zhí)政,35歲加冕為皇帝。他是一位卓越有軍事家,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更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大英雄。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拿破侖傳》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拿破侖傳》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1
每當我讀起這本艾米爾·路德維希寫的《拿破侖傳》時,就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那個驚心動魄的年代,我聆聽著歷史長河的水浪擊打巖石的聲音,細聽著雄鷹劃過高空的呼嘯、佇立萬仞之巔的氣魄。他的戰(zhàn)爭藝術,他的果敢堅毅,他的博學多識,他的傳統(tǒng)守舊,他的風流多情,還有他由少尉榮升至法蘭西帝國皇帝直至最后在囚禁地圣赫勒拿島去世的傳奇經歷,激起我心中無限的浮想,難以描述。就像歌德所說的:“拿破侖的故事給我的印象,有如圣約翰的啟示錄。我們總覺得其中必有更多的,卻又說不清是什么。”
拿破侖·波拿巴,他出身科西嘉一個破落貴族家庭中,畢業(yè)于布列納堡預備軍校和巴黎高等軍事學校。1785年10月任少尉。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后,加入雅各賓俱樂部,成為參加革命活動的少數軍官之一。1783年在土倫會戰(zhàn)中立功,獲準將銜。1795年因在鎮(zhèn)壓保王黨叛亂時表現(xiàn)果斷,晉升少將,并被任命為巴黎衛(wèi)戍司令。1796年統(tǒng)兵到意大利作戰(zhàn),以出色的指揮,并依靠當地的反封建力量,打敗皮埃蒙特和奧地利聯(lián)軍。1788年率軍遠征埃及。1799年10月返巴黎,發(fā)動霧月政變,推翻督政府,組成執(zhí)政府,任第一執(zhí)政。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稱拿破侖一世皇帝。此后10年間,他指揮了一系列戰(zhàn)爭,但逐步喪失進步性,轉化為侵略性,他不僅要對付歐洲反法聯(lián)軍的大敵,而且遭到被壓迫各國人民的反抗。加上后期軍事上的失誤,遂由勝利走向挫折和失敗。1814年被第六次反法聯(lián)軍打敗,4月退位后被放逐至巴島。1815年重返巴黎,恢復短期統(tǒng)治,史稱“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鐵盧會戰(zhàn)失敗后再次退位,1821年死于流放地圣赫勒拿島。
其實書中最打動我的地方,并非是以上拿破侖的傳奇經歷,而是他頭腦中閃爍的思想和智慧,和似乎已深入骨髓的堅毅性格和非凡氣質。天才的性格和智慧的交匯處才守注的焦點。
在軍事方面,拿破侖展示了他無與倫比的才能。他繼承法國資產大革命初期的傳統(tǒng),廢除雇傭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和志愿兵制,廣泛地動員和征集農民當兵,建立了一支新型的能征善戰(zhàn)的強大的資產階級。拿破侖在戰(zhàn)爭指導上,善于集中兵力,敢于以少擊多,力求以一兩次總決戰(zhàn)決定戰(zhàn)爭的結局;遠距離機動迂回,乘敵不意,出奇制勝;采取以縱隊和各兵種密切協(xié)同相結合的縱深戰(zhàn)斗隊形,不斷加強的突擊力;以積極進攻作戰(zhàn)為主要的作戰(zhàn)類型,審時度勢,靈活用兵;對作戰(zhàn)指揮有過許多創(chuàng)新,包括在世界上最早組建參謀部等。他的建軍思想和作戰(zhàn)原則,對資產階級軍事科學的形成和發(fā)展有深遠影響,但由于階級的局限性,在軍事思想上存在保守主義(后期)和唯意志論,把軍事學術看成是天才的產物和統(tǒng)帥靈感的表現(xiàn)。拿破侖晚年口述的戰(zhàn)爭回憶和有關軍事學術的一些見解,被編為《拿破侖文選》。
于是有人認為拿破侖是只會打仗的匹夫,其實不然。像愷撒,腓特列大帝和拿破侖,都只是憑借戰(zhàn)場上的勝利而執(zhí)掌大權;他們的戰(zhàn)役對后世的意義越來越小。如今,法薩盧斯戰(zhàn)役、羅斯巴戰(zhàn)役和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只在軍事院校有其歷史意義。上述三位將領要是除了軍事指揮才能,別無他長,他們沒熱身就預賽的經歷和馬塞納毫無區(qū)別。是政治天才,方使他們卓越超群。政治家才華的最高體現(xiàn)在于:他們影響了世人的命運。如果沒有天才的智慧、堅毅的性格,他們真能成為政治家,乃至偉人?
作為偉大的軍事家,拿破侖十分體恤他的士兵。他經常與軍官們同住谷倉,與擲彈兵們同坐篝火旁。要想讓士兵擁護你,在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就要時刻體察士兵的生活和精神狀況,他深知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他的那句名言:“每個士兵的背包里都有一個指揮棒。”看來拿破侖不只停留在關心士兵和平易近人這一層面上,他十分尊重每一個士兵,并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說到體恤士兵,我們不得不提到廣大民眾。作為大革命中的領袖式人物,拿破侖對人民的態(tài)度很復雜,一方面它十分關注民眾對他的看法和擁護程度,民眾中一次小小的騷動都能引起他的注意;另一方面他認為大多數民眾是愚昧無知的,應由那些少數有才能的人來統(tǒng)治和管理國家。拿破侖極其在意民眾,因為他們能推翻統(tǒng)治者,但他又鄙視瞧不起這些他認為愚昧的人。當然,對于這種想法拿破侖從不輕易表露,偶有一次對他的親信提起時,令對方大吃一驚。在拿破侖之前只有貴族王室掌管國家,他們擁有封號、地位、財富,除了最重要的才能。而那些擁有才能和激情的熱血青年雖然掙扎地向上爬,最終也只能像《紅與黑》中的于連那樣被殘酷的現(xiàn)實所吞噬;在他之后,只要你驍勇善戰(zhàn)經歷無數戰(zhàn)爭的洗禮,就能成為元帥將軍,只要你圓滑機智,博學多識,就能成為參議員和大臣——無論地位的高低。拿破侖本人出生在科西嘉一個沒落貴族,無錢無勢的他在巴黎上學時受到巴黎貴族的嘲笑,誰知他通過努力奮斗最終統(tǒng)治了這個曾嘲笑過他的帝國。在早期,拿破侖的象征著自由和平等,他將資產階級大革命的自由思想傳播到所到之處。
正是由于自身經歷和歷史背景的原因,在早期統(tǒng)治中拿破侖“唯賢是舉”,這個清點衣服如清點士兵般精明的人在軍中只擢升有功者,從未委任過任何窩囊廢——即使某人系高官之子侄輩,只有有才華的人才能提升,這激起了無數熱血青年的激情,他們紛紛追隨拿破侖,因此,他的身邊有許多有為青年,他霉成了新帝國的新動力。
“賢”,并非意味著忠誠。狡猾毒辣的塔列朗和富歇對拿破侖并不忠誠,但他依然把他們留在身邊。為什么呢?雖然這兩人對他構成一定威脅,但他們是了解主子的想法的——聰明人的身邊應是比他更聰明的人,傻瓜身邊才是比他更傻的人。也許拿破侖是出于這種考慮。
理想在拿破侖的人生畫卷中添加了無限色彩,在它的人生交響樂中添加了跳躍的音符。拿破侖曾在寫給他父親的信中說道:“我寧為雞頭,不為牛尾”,此時的他才十四五歲,但他心中已經點燃了要成就一番事業(yè)的雄心。當征戰(zhàn)歐洲時,老同學布里昂恭維他,這位總司令輕蔑地笑道:“你別恭維我了,布里昂!如果我今天死去,十個世紀后關于我的記載,在世界史上都不會占到半頁的篇幅!”英名永遠浮現(xiàn)在他眼前,新規(guī)劃的幻景永遠召喚他,他不知疲倦地馳騁于他偉大功業(yè)之路上。他追尋的不是流星的轉瞬即逝,他要做黑夜星空中璀璨的明星永遠閃耀,其光芒不僅要照耀現(xiàn)在,更要照耀到未來。
拿破侖在追逐理想的路途中感受人生的意義,雖然它只有短短40年,但他像太陽一樣輝煌。
從一個科嘉西島上的沒落貴族,到法蘭西帝國的皇帝,多么有傳奇色彩的經歷,是什么使他成功?是他的智慧和堅毅。要想成功就要努力拼搏,沒人能幫你。迅猛的狂瀾要自己掀起,萬仞之巔要自己攀登,千里之行要自己去走,智慧和毅力是實現(xiàn)理想的關鍵,不要因為愚昧者的意識占上風而氣餒,不要因為無資本無權力而放棄,憑智慧和毅力你能在星空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星星,能擁有世界。像拿破侖那樣用實力開創(chuàng)未來,將愚昧者和金錢權力拋在身后。我們處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人才正豎家需要的,這給大學生創(chuàng)造了無限機遇。就像資產階級大革命為拿破侖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既然有機遇我們就要用實力去抓住他。
像拿破侖那樣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心中始終擁有遠大的理想,只要理想之火不熄滅,前途就不會毫無希望。因為理想是船舵,指明前進的方向;它是船槳,提供前進的動力。不要吝嗇那點時間,讓我霉造自己的夢想,讓思想馳騁在夢想的草原上,讓思想翱翔在夢想的天空中,讓思想游弋于夢想的海洋中。理想是鳥兒,她需要飛翔,別囚禁她。
像那拿破侖那樣懷著充滿激情的理想去奮斗,用自己的才能讓你的人生更輝煌。如果我失去前進的動力,我會再次拿起這本書。
《拿破侖傳》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2
拿破侖,原名拿破侖波拿巴,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雅克肖城。意大利語的意思是“荒野雄獅”,這名字在意大利的科西嘉語時為發(fā)音“拿布略尼,博歐拿巴”,后來才改成拿破侖的。
在過年這段期間,我在自己閑暇之余看了一本書《拿破侖傳》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書,作者艾米爾.路德維希,不愧為一代傳記大師。拜讀其作品,猶如與其本人促膝而席,共同探究傳主一生曲折的心路歷程。不難看出路德維希對于拿破侖情有獨鐘,對這位偉大的天才傾注了滿腔同情,他幾乎是用詩一般的語言,寫下了這長達600多頁的巨著。不僅文采斐然,對于拿破侖的性格與心理活動分析的細致入微,引人入勝。令每一個閱讀者,都不經然隨著傳主一生之浮沉而或喜或悲。被作者在字里行間所傾注的情感所深深感染!
應該說,拿破侖的一生,都在書寫著“磅礴”、“恢弘”和“大氣”。他的成就,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是極其輝煌的。在軍事上,拿破侖被人們稱為“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zhàn)役,多達60余次,其中有許多戰(zhàn)役在戰(zhàn)爭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侖的軍事言論和戰(zhàn)爭戰(zhàn)例仍被作為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為傳播。在政治上,他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zhàn)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zhàn)役就足以抹煞對那么多勝利的回憶。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和參政院的會議紀錄,我與大臣們的通訊……由于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這就足夠了。用武力打下的遼闊領土,從亞歷山大的地跨歐亞非的馬其頓帝國,到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無不是經過一兩百年就分崩離析的。唯有拿破侖法典,歷經百年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今天的法律制度中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或許天妒其才,他終被囚于圣赫勒拿島。他已經倦了,他完成了他的任務,他可以用死來結束他壯烈的一生了。就這樣,一頭雄獅倒下了,伴著暴風雨,就像他來時那般壯美,他去得凄美,卻也動人。但他的雄魂永遠吸引著世人,他的神秘永遠留給后人。
一個人憑借自信和勇氣,憑借激情和努力,憑借知識和能力,為了光榮與夢想,就像拿破侖那樣,又有什么可以橫亙在他面前呢?尋著偉人的腳步,我們何懼前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拿破侖的傳奇讓后人知道,他的傳奇一生,他的故事。
《拿破侖傳》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3
在悠長的假期中,當沒有必要的壓力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糾纏,對于人生的意義做出過多的思考。當自己的欲望必須受到限制,當自己的野望從幻想回到夢鄉(xiāng)的時候,我們便會隨手翻開身邊的書本,書就是這樣在我們的成長中出沒的。
作為一個胸中熱血余熱未散的男生,我像大多數同類一樣將自己的手避開了《美學散步》,避開了所謂深邃憂傷的《目送》。我的目光只停留在那個曾近踐踏了歐洲改變了歷史的巨人的傳記——《拿破侖傳》。
之前的我早已閱覽過各式各樣的關于拿破侖的書目,名字也是各式各樣的,但是從來沒有直接命名為《拿破侖傳》的書。后來我才知道原來在拿破侖傳記書本中直接用其名字來命名的也只有此一個版本。只此一家想必是有特別之處的,我懷著崇敬的心理翻開了第一頁,但是內容卻是讓我大失所望。沒有精彩的作戰(zhàn)描寫,對于拿破侖的磨難與困苦的戰(zhàn)爭生涯只是大概的、匆匆的掠過。其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造就了拿破侖崛起的意大利戰(zhàn)役,在六百頁的文章中甚至還沒有描寫拿破侖情婦的情節(jié)篇幅長,更別提其中還穿插了埃及艷后之類的故事。難以想象這樣一部戰(zhàn)爭英雄的傳記是如何在不描寫戰(zhàn)爭的情況下流傳下來的。
于是我丟棄了這本書,這也是我首次對于拿破侖的書籍半途而廢。整個暑假我就此告別了自發(fā)的閱讀,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之中只是簡單的完成對于書本的任務。可是在我告別書本之后不久,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心總像是缺失了什么,不論是在自我學習,是在上課,抑或是在放松娛樂,我心口總是會莫名悸動,那是對自己生活的不滿,對現(xiàn)狀的抱怨,我的欲望和野望不斷的蓬勃,我知道此刻我必須再次將自己的目光看向書架。讀書,有時候就是用別人的世界來彌補自己的世界。
還是《拿破侖傳》。昔日吳下阿蒙讓魯肅刮目相看,我想書也當得上士隔三日之說,只不過這里的士不是書,而是自己。書不會變,但人可以成長。再翻《拿破侖傳》,一改之前枯燥無味猶如雞肋的看法。六百頁古樸的書卷中,的確不像一部戰(zhàn)爭史詩,但華麗的像一部歌劇,嚴謹的像一部經史。其中歌德與帝王拿破侖的優(yōu)雅交鋒更是體現(xiàn)出了拿破侖除了殘暴、獨裁或者是正義、溫和等矛盾之外的另一個形象。我也終于明白為什么這本書可以流傳至今,并且排在了非虛構暢銷書的第二位。在瀏覽著拿破侖戲劇般的一生的時候,我又回歸到了自己波瀾不驚的生活之中,但是此刻我已經不再不安,我可以理解此時的平靜,可以等待屬于自己的未來。
書永遠在那里,我們可以忽視,但我們總有需要的時候。如果內心還無法理解,合上書我們也許能更好的明白我們自己的生活。再回首,書本將會是你最好的聽眾。
《拿破侖傳》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4
《拿破侖傳》講述了拿破侖傳奇般的奮斗歷程。他從一個“科西嘉小子”最終成為震驚整個歐洲的雄獅,在人類戰(zhàn)爭史冊上刻下自己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統(tǒng)帥,并沒有因為滑鐵盧的慘敗而被后人輕視。他的精神品質依然在歷史的星空熠熠生輝,依然值得我們去學習。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拿破侖所取得的權勢和威望,而是青年時期的拿破侖的學習的刻苦勤勉。他懷著超出尋常的求知欲,如饑似渴的汲取知識,廢寢忘食的博覽群書。他堅持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以培養(yǎng)自己吃苦耐勞的習慣。他不談情說愛,不去尋歡作樂,服役之后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閑暇之余即手不釋卷。年輕的拿破侖相信革命,相信自由和平等,并為之付諸行動,為未來的軍事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戰(zhàn)時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過硬的軍事素質、頑強堅定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必勝的信念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無疑都是他學習時積累的寶貴財富。
拿破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與同時代的人相比,他沒有理由失敗——他付出更多,理應收獲更多。
命途多舛在哪里都有。當大多數人屈服于命運時,拿破侖卻始終挺直自己并不高大的身軀。所謂天欲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青年時期的拿破侖并沒有在窮困潦倒中自暴自棄,也沒有因為生活窘迫和無法施展抱負的苦悶而放棄鉆研政治和戰(zhàn)略問題,而是堅定地為有朝一日大展宏圖做著準備。即使是第一次被迫退位流放,拿破侖仍敢于卷土重來。是的,在人生困難的時候永遠不要被暫時飄過的烏云所困擾。
一次滑鐵盧遮擋不住拿破侖在軍事戰(zhàn)略上的耀眼光芒——他發(fā)揮法軍強大的機動突擊能力,利用炮兵的火力優(yōu)勢,憑借自己對戰(zhàn)場情報的有效控制和準確判斷、迅速反應行動,贏得了不斷地勝利。
拿破侖說:給我足夠多的勛章,我將征服全世界。在戰(zhàn)前的動員和戰(zhàn)后的總結中拿破侖的激動人心的演講,榮譽感是他給予部下最強大的力量和勇氣。當他東山再起時,軍隊對他簡直不可思議的狂熱追隨,也是因為他為這支英雄光榮的軍隊帶了榮譽。當以少敵多或者戰(zhàn)斗白熱化時,不僅是拿破侖的一馬當先帶領士兵沖鋒陷陣,更是他使士兵銘記的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為捍衛(wèi)榮譽和榮光所激發(fā)出的決心使法軍劍鋒所指所向披靡。這也說明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中的“崇尚榮譽”的重要性。“崇尚榮譽”不僅僅是要求我們保持革命軍人的榮譽感,更是要求我們?yōu)閭鞒醒永m(xù)這支人民軍隊至高無上的榮譽感而團結起來去不斷開拓進取。
不能回避的是拿破侖輝煌后的黯淡。達到權利巔峰的拿破侖迷戀個人專制和貴族制度,愈加剛愎自用、隨心所欲。征服的野心促使他窮兵黷武,也最終為之付出慘重的代價。
我們也應當意識到:信仰和理想,在一起做大事的人就必須有著在這兩點上的相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遺憾的是,拿破侖的團隊似乎沒有這些。當部下成為新的達官顯貴在腐化墮落,在戰(zhàn)況嚴峻時占有卻背叛離開,當他建立的血緣統(tǒng)治土崩瓦解,當他被流放時卻沒有人愿意追隨他,我想到了信仰和理想。想到我們的黨和軍隊,在革命危急時卻是更加的堅定團結,為贏取勝利齊心協(xié)力。是因為他們不是謀取個人利益,不是投機取利,而是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仰,才從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才戰(zhàn)斗在一起。
讀完《拿破倫傳》,自己有很多收獲。作為一名國防生,我將堅定自己的信仰,牢記自己所應該擔負的使命和責任,學習拿破侖對知識的渴求精神,不斷發(fā)展提高自己,為將來利用自己所學為人民軍隊的現(xiàn)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打下基礎。
《拿破侖傳》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5
漆黑的夜晚,狂風大作,外面槍炮聲不斷,一位身材不高的軍官在從容不迫地指揮戰(zhàn)斗,他就是拿破侖。他的一生輝煌而又曲折,有輝煌的成功也有慘痛的失敗,然而在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拿破侖出身出破落的貴族家庭,有眾多的兄弟姐妹,而他也從小就與其他小孩子不同,總是沉默寡言,自己在角落里看書,遙望大海。后來他進入軍校,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從他身上我首先學到的是要擁有理想,并能夠抓住機會取得成功。拿破侖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在年輕時便立下理想,夢想成為一統(tǒng)天下的社稷首領,他也把握住了機會,在大革命那個混亂的年代平步青云,成為了顯赫一時的皇帝。在生活中或許也有許多人擁有遠大的理想,卻總是錯過一個又一個機會。那些人總是抱怨老天的不公,殊不知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把握住機會,金子總會發(fā)光,黃沙也掩蓋不了你的光芒。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拿破侖的反抗精神。1789年,法國爆發(fā)了資產階級革命,拿破侖同情革命,一時成為雅各賓派的擁護者。他三次回到故鄉(xiāng)科西嘉島,積極開展爭取科西嘉島自治和自由的活動。俗話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拿破侖便是一個有反抗精神的人,在法國大革命中歐洲的各封建勢力都在竭力遏制法國的革命。此時,是拿破侖帶領法國人民奮起反抗,打退外敵,讓法國成功保留了革命的勝利果實,拿破侖也成為了法國的英雄。
就在法國進入到鼎盛時期,拿破侖成為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時,他的野心和欲望也迅速膨脹起來。他不滿足于眼前的成果,繼續(xù)率兵征戰(zhàn)各地,法軍的鐵蹄踐踏在歐洲大陸,也引起了被征服國人民的不滿,法軍陷入了民眾戰(zhàn)爭的泥潭中難以自拔。拿破侖不得不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最終在滑鐵盧一役中一敗涂地,拿破侖也結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拿破侖的經歷,然而也有許多人重蹈覆轍,像他一樣最終敗于自己的野心和永不滿足的心。見好就收的道理每個人都明白,然而很少人能夠在誘惑面前經受住考驗,只有那些經受住考驗,腳踏實地的人最終才會走向勝利的彼岸。
法國的布里昂曾說過,對于一個光輝燦爛的名字,只要略加思索就足以產生大批回憶錄。拿破侖無疑就是這樣一個人,無論他是功是過,他終究是一個戰(zhàn)爭天才,是一個改變歷史的偉人。讓我們學習他的精神,吸取他的教訓,在人生的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