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1000字讀后感
只希望能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這句象征《白夜行》故事內核的絕望念想。下面是關于白夜行1000字讀后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白夜行1000字讀后感【篇1】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白夜行》
從我初中開始就被一直被安利的書,現在終于找時間把它看完了。《白夜行》完全打破了我之前對推理小說的偏見,之前看過阿加莎的幾本書,還有一些福爾摩斯,包括東野圭吾最早的《放學后》,怎么說呢,推理小說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很精妙,在劇情的構造上,在人物心理活動上,在寫作的手法上,特別是看到最后的恍然大悟,一氣呵成的感覺令人很爽,但對我來說也僅限于此,對比起其他的小說,推理小說很難讓我感情上有所觸動。但《白夜行》真的讓我看得很壓抑,看到結局好像一口氣悶著吐不出來,突然感覺原來推理小說也能寫得這么好。
從整部小說來講,劇情構造確實很好,幾乎每一章的結尾都留下一些懸念,讓人不斷想往下看,而新一章的開頭幾乎又是一個新的故事,看似跟上一章毫無關系,但越往下看,看到某些細節又跟前面的劇情相呼應,作者就這樣不斷地引導讀者去思考和猜想,讓小說顯得充滿懸念又不故弄玄虛。(不過我在看之前已經大概被劇透知道是亮司殺了他爸,雖然中間的劇情不太清楚,但一路看下去都知道是誰的陰謀,所以以這種上帝視角來看書不太能體會到那種糾結故事情節的感情,以后堅決不能被劇透orz)因為看的推理小說很少,不知道怎么去評判推銷小說的好壞,所以就不多說了......
這本書有一個點大概是所有看完《白夜行》的人都會討論的一個點吧,那就是亮司和雪穗的情感。我覺得這是這本書寫得最好的地方,從頭到尾東野圭吾都沒有正面描寫過亮司和雪穗接觸的場景,全都是通過其他人觀察到的一些細節能推測亮司和雪穗之間不簡單的關系。特別在心理活動上,全部都是對配角的心理描寫,卻沒有一丁點主角的心理描寫,讀者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去推測,卻永遠也無法確切地知道亮司和雪穗真正的內心世界,更加無法將自己代入進去。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相處模式,也無法知道他們對彼此真正的情感,我們有太多的想象空間,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感情最容易引起爭論。對于亮司是否愛雪穗,大部分人都是肯定的,我也是這樣認為;但對于雪穗是否愛亮司,網上有很多爭論,我個人偏向于雪穗是愛亮司的。就像雪穗說:“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我覺得雪穗的太陽應該是指亮司。文中所表現出來的雪穗高貴優雅,但內心卻有點自私(?),可以為了她所要的東西而不擇手段,有人覺得雪穗其實是在利用亮司,特別是最后一句“她一次都沒有回頭”正是她冷血的表現,但我卻覺得,她人偶般面無表情,不就是她絕望的表現嗎,如果她真的對亮司沒有感情,她一定會裝得驚慌失措,完美演出一個無辜的人,面無表情已經是她最大的忍耐。我看到一個說法覺得挺贊同的,就是雪穗和亮司如果只是想穩妥地活下去,其實沒必要做這么多,比如沒必要恐嚇江利子,沒必要冒險偷公司數據,不僅僅是貪欲驅使他們做這些,亮司和雪穗是需要一個共生關系,能一輩子互相利用,互相依靠的關系,這也許是一種愛的表現。對于城,一成,康晴,她只是追求這種光鮮的生活,但對于亮司,我覺得她是付出真心的。亮司將她從魔鬼窟中解救出來,帶給她心靈的慰藉,一直在默默守護著她,她怎么不會愛他呢?那個R&Y的店名就像是地下小情侶之間秀恩愛的小把戲,宣示著他們之間無法取代的關系。笹垣潤三最后有句話讓我覺得很難過:“我追蹤他多少年了?他不總是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守護雪穗嗎?”是啊,亮司哪怕在黑暗中前行,也在默默守護雪穗,雪穗就像他心中最燦爛的花,亮司在用盡一切去呵護著雪穗,讓雪穗站得更高,走得更遠,讓那些奢華和光鮮去修補雪穗童年的創傷,哪怕他自己過得在陰郁痛苦,也會讓雪穗得到他認為的那種幸福。雪穗就像太陽,而她心中的太陽,卻是在黑夜中前行的亮司。
《白夜行》所展現的自然也不只是亮司和雪穗的愛情,還有很多人性方面,這里對人性的那種扭曲與丑惡刻畫得很好,包括桐原的戀童癖,西本的賣女,亮司的弒父,還有普通人日常各種陰暗的心理,可能作者想通過這樣的描寫去展現社會的真實殘酷吧。有個人我覺得寫得也挺立體的,就是笹垣潤三,可以看得出,他對于雪穗和亮司的遭遇很同情,但為了避免更多無辜的人牽扯進去,他還是選擇探尋真相,笹垣潤三可以說是使雪穗和亮司生死相離的直接原因,雖然我覺得雪穗和亮司很多行為都是不對的,但這讓我覺得很郁悶;但作為一個警察,他這種十年如一日地認真負責還是讓我覺得很欽佩。
小說的結尾不是算不算半開放式結局,雖然揭示了命案的真相,亮司也自殺了,但剩下的雪穗卻沒有交代,只給讀者留下一個背影,也是很恰到好處。
白夜行1000字讀后感【篇2】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吧?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作為東野的入門級粉絲,他的作品也看過不少,但因為這本代表作給我的感覺太過陰暗和壓抑,導致我一直不敢觸碰。曾經好幾次下定決心要看,比如拿到了書店結賬臺又默默把書還回書架,從圖書館借閱回家翻閱幾頁后提前歸還——最后都因為各種反復糾結而沒有閱讀。總之,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的存在,我怕它的打開會給我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今年過年期間,由于一些事情身心欠佳,作為斯德哥爾摩患者的我決定以毒攻毒,開始閱讀,以期望可以給我帶來某種治愈。斷斷續續讀了十幾天,期間一直有種強烈的壓抑感籠罩著我,每天晚上都在吃安眠藥、流淚、睡著的狀態下循環反復,直至昨天晚上10點50分,“她一次都沒有回頭”——看完最后一句話后我合上書本,把它放在枕邊。從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心里那個總是咯咯傻笑的小女孩已經不見了。
如果說有的書可以讓你從天真跨越到成熟,那就是《白夜行》。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幾個問題一直讓我反復思考,在此談一下我的一些淺薄的感想。
雪穗和亮司真的是極端冷酷、毫無弱點的人嗎?
世界上本沒有完美的犯罪,如果有,只是因為決定性的細節沒有被發現。這個案件被追查了19年,把刑警從黑發熬成了白發,最后也正是由于作案者軟弱時留下的蛛絲馬跡而被揭露的。
如果不是由于作案后被發現的慌亂和恐懼,兩個孩子就不會把磚塊堆放在向內拉開的大門上,以至于被推理出離開的路徑。如果不是因為童年被母親出賣童貞留下的陰影,后來雪穗對同性的報復手段就不會停留在相似的手法上,從而被發現系列案件的共性。如果不是對典子的關愛產生的動容,亮司也不會把她帶去京都旅行,導致事后的旅行照片被當做證物。
冷酷是人性,軟弱更是人性。因為人性的弱點而犯罪,因為人性的弱點而被揭發,東野的書常常充滿著這種寓意和暗示。其實,我稱他們為雪穗和亮司,而不是直呼全名,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讓我感動的地方,并不像我閱讀前所想象的冷酷無情。
是槍蝦和蝦虎魚,還是男人和女人?
東野書里的男女關系總是很特別。《圣女的救贖》里的報復性的夫妻關系,《嫌疑人X的獻身》里冒險救贖的鄰里關系,《沉睡的人魚之家》里程序員和離婚母親間的微妙關系,往往都充滿了深愛和背叛、奉獻和回報、救贖與被救贖的復雜感情。對于雪穗和亮司,笹垣刑警說像是槍蝦和蝦虎魚一般的利益共生關系。
在冷靜理性的刑警眼中,這一系列案件中的兩人的確是利益共生關系。但是從情感的角度來看,他們只是比較特別的男人和女人的關系,或者說是一種特別的愛情。我所理解的愛情,要有怦然心動,有性,還有持續的付出和回報。
盡管書中缺乏對他們相遇場景的描述,但在日版電視劇中卻有恰如其分的呈現。記得那個黃昏放學后,小學五年級的雪穗和亮司面對面坐在圖書館的桌子上。雪穗一只手拿著一本《飄》,眼神專注地閱讀,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嘴唇邊,用牙齒輕輕地咬著,時不時撩起散落的劉海。對面的亮司抬頭一瞥,雪穗綻放出一個動人的笑容。一個十一二歲少年的心便在瞬間被俘獲,害羞地用書遮住半張臉。可以想見,當日后這個少年在廢棄的大樓里見到自己的親生父親對這樣一個女孩行茍且之事時,他內心的震驚和憤怒。書里很多地方都有對兩人關于性的描寫,比如說雪穗和丈夫在造人時身體的冷淡,比如亮司和典子一起時被發現的能力的喪失。由于童年的刺激和傷害,兩人對待性的態度都很扭曲,甚至把性當成一種換取利益的工具。但我始終覺得,作者是在暗示他們對彼此身體的“忠誠”。十九年來,他們暗中協調,制造了多起精巧的殺人和強奸案。他們成為彼此的太陽,把彼此世界里的黑夜照亮成白夜,在白夜里,他們大方自由地牽手同行。雖然讓人唏噓,但這難道不是一種愛情?
悲劇是主人公造成的,還是周圍的人和環境造成的?
除了兩位主人公之外,書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來自于對眾多出場人物的描寫。這些出場人物,我想把他們歸類為不幸者和清醒者兩類。不幸者有雪穗的媽媽、亮司的爸爸,他們不但自己不幸,還把不幸傳遞給別人。還有奈美江和典子,她們內心善良卻孤獨,渴望被愛被呵護,卻因為內心的脆弱和天真而被欺騙、被傷害。
東野的書里,飽含對天真善良人的同情和嘲諷,在他的書里能活到最后的,往往都是些極端冷酷或聰明的人。比如書中極少的清醒者,筱冢一成,他在看雪穗的第一眼,就發現了她眼神里那些隱藏的下流卑鄙一類的東西,從此對她產生懷疑。眼神能傳達人心,城府再深的人,有時只需一個眼神便能被人看出秘密。而那些看出秘密的人,往往對事件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雪穗和亮司仿佛一直活在一個巨大的旋渦,為了求生,他們不斷掙扎地往上爬,而組成這個旋渦的,正是眾人。
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而如今,替代太陽的東西也消失了。
她一次也沒有回頭。
我合上書,撫摸著封面上男孩牽著女孩手的剪紙圖案,不禁落下淚來。
白夜行1000字讀后感【篇3】
看多了亂七八糟的小說,對其終究產生了厭倦,本來是無聊時的消遣,最終卻成為了浪費時間的罪魁禍首。決心改掉自己一看小說就停不下來的壞習慣,找了一本口碑極好的懸疑小說——《白夜行》試試水,用了一周的時間,慢慢將其看完。昨晚凌晨十二點,在以“她一次都沒有回頭”結束了這一場跨度三十多年時長的邂逅,一股淡淡的莫名的憂愁涌上心頭,在床上輾轉反側,過了很久才慢慢被倦意拉入夢鄉。
桐原洋介死在了一棟廢棄大樓里,兩個嫌疑犯,男人死于意外,女人似自殺又似意外地死于家中的煤氣中毒,她的女兒雪穗被一個親戚收養,被培養成一個集才藝、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她高中對手發生了差點被人強暴的意外,在她的關懷下放棄了對她的敵意。她的研發游戲的輔導老師的作品在市場上出現了翻版產品,而翻版產品來源于桐原洋介的兒子桐原亮司的小公司,一個他靠賣身籌來資金而創辦的公司。她的好朋友在大學時從默默無聞變得光彩奪目,甚至成為了社交舞社社長一成的女朋友,可是她也遇到了差點被強暴的被害事件,從此又回歸于平凡。雪穗最后和副社長高宮誠結了婚,盡管在結婚前一天,準備和自己心動的女人告白而悔婚,可最終因為意外而沒有實現。婚后,雪穗是個盡責的妻子,可后來開始炒股,做服裝生意而最終忽略了家庭而讓丈夫和其心動的女子在一起而離了婚;婚內,高宮誠公司有信息泄露的事件發生,而桐原亮司此時正以秋吉雄一的身份在此工作。后來一成的堂哥愛上了雪穗,一成為了阻止她嫁入他們家而派了偵探跟蹤,可是在雪穗被調查得差不多的時候死于毒氣,而此時,亮司正以雄一的身份和一個能接觸到毒藥的女子戀愛,并向她要了一瓶毒藥。在雪穗準備開新店的時候,養母生了重病,她不得不回去照顧,可是一個晚上后,養母突然去世,而此時亮司也在一個城市。雪穗最終嫁給了一成堂哥,可是他的女兒卻并不喜歡她,后來孩子悲慘地遭遇了強奸,雪穗安慰她最終讓兩人關系破冰。追蹤桐原洋介死的警官調查了雪穗和亮司二十年,最后弄明白,洋介是被從通風口進入大樓的兒子用他剪紙的刀殺死,因為亮司親眼看到自己惡心的父親在強奸雪穗,而后他們兩人就成了蝦和槍蝦虎的關系。在雪穗新店開業的那一天,警官找到了亮司,而亮司決絕地跳樓,并用他的剪子捅入了自己心臟。雪穗冷漠地看著亮司的尸體,轉身離開。
整個故事以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描述著二十年的故事,埋下了一個又一個的伏筆和疑惑,在最后全部揭開,盡管仍有很多事情作者沒有明說出答案,可是看完故事,答案卻浮現在了心頭,那三起強奸案的犯罪者大概都是亮司,而始作俑者無疑是雪穗,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是利于雪穗的結果。而這樣的方法,又無法不起源于雪穗幼時受到的傷害。她的陰狠,她的冷漠,她的堅強,她的精明,讓我愛她這個令人折服的女子,又讓我厭惡她這個不折手段的狠毒之人,可最終卻只是讓同情她從幼時就沒了光明和擁抱這個美好世界的機會。而最讓我心痛的卻是那個永遠在白夜里行走的亮司,父母在身邊,卻體會不到父母愛,見到的是母親和雇員的奸情以及父親的低劣,最痛心的是見到了父親強奸自己玩伴的不堪場面,而終身爬不出那黑暗的通風口。他為了雪穗干了一件又一件低劣違法的事情,最終也沒能廝守在雪穗身邊,而用鮮血結束了他的一生。我不知道他若是沒有見到那一幕,他的人生會是怎樣。他會憑借自己精湛的剪紙技術成為一流大師?還是憑借自己對電腦的精通,寫出一個又一個有價值的軟件?又或是憑著他仗義的性格、精明的頭腦成為大老板走向社會頂層?答案是不知道的,可是我希望這會是他可能的走向,因為他值得這些,這個讓人心碎的男孩又或者說男人?
我被東野圭吾的文字深深吸引,文中的每一個字我都不愿意跳過,生怕錯過了這段我就聯系不起后面的內容。我被他對文字強大的駕馭能力所震撼,在小說里,刻畫了許許多多的人物,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人生,而最終都和故事主線聯系在了一起。我不得不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構思的小說,這樣奇特,這樣有魅力,讓我沉醉。
關上了書,腦海里浮現的盡是穩重的場景。那又悶又長又黑的通風管,那又破又舊又陰森的老房,那又美又能干的女人,那愛恨交織的男人,一部小說無數個人生,
一時又想起幾年前看的東野圭吾另外的兩部小說《幻夜》、《分身》,那時不懂欣賞,只當是兩個故事,而今回想又覺又不同感受,或許有個時間,能夠找來再看看也是極好的吧。
白夜行1000字讀后感【篇4】
“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白夜行》
今天星期六,毫無預兆地停電了。難得的休憩,遠離電腦的喧囂紛擾,決定把那本印象深刻的書重溫一遍。
有人曾對我說,《白夜行》很適合我,然后告訴我,這是一本推理懸疑的書。我適合嗎?我曾一度喜歡青春文學,現在仍偏愛那些陽光清新文藝。推理懸疑,知之甚少。然后買了一本,并看完了。
小說依舊是老用的套路,簡單時間的鋪敘,一個看似熟悉卻已經老去的時代背景。許許多多幾乎不相干的人,他們獨自的故事,拉動著時光行走。讀完全書,第一感覺是累,就好似一場長跑,讓人不知不覺透支體力,即便沖破終點了解真相的一刻,亦沒有想象中的快感。
也許是過于傳統的思想,我們在看待懸疑推理犯罪,總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向下俯視。“黑暗總是要接受陽光的洗禮”,我們總是這么先入為主的想。當真相慢慢浮現,我們厭惡,甚至怨恨,雪穗的偽善背叛,桐人的殘酷無情。很多人不喜歡,我也不喜歡,甚至認為,他們是病態的扭曲,人性的泯滅。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桐人就是這么堅信著,從認識到人性本質的那刻,他就這么做了。桐人亮司,給我印象,十分聰明,冷靜但落寞,他有一把精巧的剪刀,可以剪出漂亮的剪紙——送給友彥的新婚禮物,一個男孩手牽著一個女孩,男孩戴著帽子,女孩頭上有一朵大大的蝴蝶結。“我只希望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那是他到不了的彼岸。
雪穗這個人物頗有爭議,她的背叛和虛偽,讓無數人不齒,我也曾看過有人批評這角色的設置是對愛情的褻瀆。也許吧,但是我不贊同。是的,我們都期待一個完美的愛情,幸福的結局,桐人為雪穗傾心付出一切,最終換來的是雪穗頭也不回的決絕,我們扼腕痛惜。但回頭又如何,能挽救這一切嗎?
一切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一切也都沒辦法回頭,只有一錯再錯。我無法為之辯白,推就到這一切都是周遭的錯,世界的錯。那些不能原諒并且做著壞事是否都有著自己的“不得已”,這是對人性的拷問,也是啟發。
只有向前奔跑,才能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陽光。雪穗是對的,頭也不回的決絕,是為了守護桐人最后的溫存。他犧牲自己掩埋所有的骯臟,把陽光留給了她,讓她可以在白天里行走。我們不能期望,那些做了壞事的人永遠躲在黑暗里,成為一個個不了了之的案子。真相總會告白于世,但它會以什么形式重見陽光,我們無從可知。
對桐人和雪穗來說,那些潺潺的鮮血是故事結束最美的花朵,頭也不回的決絕也為故事掛上了句號,而不是省略號。
白夜行1000字讀后感【篇5】
合上書本,夜色已深。屋子里暖暖的,我卻周身冰涼。已經很久沒有書可以讓我如此無力了,以至于自己下意識地保持著最初的讀書姿勢,面無表情,仿若在等待那些沒有溫度的白描勾勒荼毒內心更深更深。
多年的讀書生涯使我一直偏愛修辭描寫華麗,敘述少的文章,因為它們總會給人以綿延的美感,像一幅色彩豐沛的油畫,像一杯久經窖藏的紅酒,耐人尋味,余韻悠長。可是讀罷東野圭吾的作品后才使我恍然大悟到另一種美,白描凝練的文字,浸入平實的敘述,也可以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偶或一句生動的比喻,亦如同在你猝不及防時沖進的一記重拳,狠狠地打陷你柔軟的心房,叫你疼痛著感動著,叫你欲罷不能。
《白夜行》是一部犯罪題材小說,講述的是一場場被害者相關聯的奇怪兇案背后掩藏著的巨大陰謀。文章開始跟隨著警官的視角,先后鎖定了好幾個被害人,但是由于證據無法吻合,案件只好被擱置。后來作者從一些毫無關聯的人物角度敘述了好幾個故事后,才引得我們猜測出真正的主角,幾個故事中共同出現的人物——被害人家屬 桐原和雪穗。最終真相大白,幾十年來所發生的種種案件的殺手都是桐原,而雪穗則是幕后黑手。當年的案件驚人謎底也被警官揭開——桐原因為救雪穗親手殺死了欲對雪穗圖謀不軌的爸爸,雪穗因為無法承受骯臟的現實也借機殘害了出賣自己的媽媽。雪穗和桐原在此之前本是一對單純美好的小伙伴,可是在弒父弒母殘酷現實下從此成了一個活在白天,一個活在夜晚的幽靈,再也沒有屬于自己的生活,只為共同營造一個光明的假象,謀劃著一個個冰冷的詭計。
雖然這本書在題材里被歸為犯罪小說,但是仔細想來我倒認為是一部愛情小說。當然,網上的很多評論,大部分是在譴責雪穗的無情無義和褒獎桐原的至死不渝,認為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只存在著單方面的救贖。但詩無達詁,我卻認為作者并非可惡到把整個文章都塑造成一個沒有人情味的惡俗故事。作者應該是想通過放大人物形象,讓我們感受到黑暗和光明共存共生的復雜人性,感受到他們身為人這一屬性彼此之間小心翼翼維護著的純粹愛情。誠然,桐原為雪穗所做的很明顯是以生命為代價的殺戮,而雪穗事實上也無不在費盡心思地為他們共同的目標努力,只不過那是以靈魂和道德為賭注地誘引,正如文中她的自白——“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她何不經受著慘不忍睹的心靈拷問,面對江利子的不離不棄,她只能冷漠地為他們的計劃打碎她們的友誼,面對一誠,她不能有感情,面對高宮誠,她不能享受被專一地喜歡,她出賣著美色,卻不能去和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在一起,甚至一輩子,她再也不會過真正的生活。而那些無數個夾雜著喜悅和不安的黑夜重逢,盡管他們在密謀計劃著,但是卻又回到了默契的小時候。無數個顛沛流轉的日夜里,雪穗一定在身心憔悴的欺騙自己,他們已經一步步走向成功,他們就要整個沐浴在光明中,骯臟的過往就要一筆勾銷,沒有人知道。可是,一切都再也回不到過去了,他們只能徒勞無功地捧著碎了一地的最初愛戀,如履薄冰地過完下半生。況且,連下半生的共生機會都沒有了,罪孽的愛情最終是一個悲痛的結局,事情的真相被揭穿,桐原用那把改變自己命運的剪刀戳進了自己的胸口,直到最后,他都不愿,把他們苦心經營的現在打破。所以這樣也不難理解,為什么苦命鴛鴦中的另一個人雪穗,像人偶一般否認了警察的追問,然后背影猶如白色幽靈一般,沿著扶梯上樓,一次也沒有回頭。
我總是以為,越復雜的表象,有時候會隱藏著一個越簡單的緣由。他們,桐原和雪穗,處心積慮地想要打造一種不同于自己本身的,光輝燦爛的生活,以彰顯他們微不足道的打敗底層社會的力量。可是實際上多么可笑、幼稚,他們不過只是想要隱藏他們飄搖不定的,無法直面自我的卑怯之心。他們謀害了太多的人,以至于每一起案件都像在做游戲。可是隨著越來越大的癮也伴隨越來越多的失落,他們終究打敗不了的還是自己的內心,還是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他們早已“死去”,他們永遠無法真正的勇敢的與過去告別。又或者,很久以前,在那個剪刀刺入父親胸膛的黃昏后,他們兩個就再也沒有力氣睜開眼睛去看世界,去走路,去成長。時光看似流淌,事實上卻一直停留在那里,像一個無法愈合的傷疤,血流不止。
原來的我很怨恨日本小說,不論是村上春樹,川端康成還是巖井俊二的作品,都無時不把美好寫成灰暗,不把現實加重殘酷,讓你不敢相信眼前的光亮,心灰意冷。《白夜行》同樣揭示著一場無法曝光的愛戀,但在這種矛盾的糾纏中,我驀然領悟到美好稍縱即逝的珍貴,領悟到日本底層社會不同于上層社會的第三種愛情,即使不能天長地久,依依相伴,但卻可以共生共存,惺惺相惜。這是超越了肉體和精神的第三境界,不關乎占有與利己,因為盲目的篤定和堅強,只要知道對方和自己一樣存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上,擁有著同樣美好的記憶,做著相關的事情,為著同樣的目的,走向同樣的終點,就已足夠。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有了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嗎?”
太陽下,鮮血染紅了桐原的衣襟,順著紋理,流入那顆曾經劇烈跳動的心。
白天,雪穗的笑容依舊光彩奪目,招來無數男女殷羨的目光,像個天使一樣,純潔無暇
夜晚,雪穗的身影卻很難被發現了,或許在某個角落里你好似聽見一陣嚶嚶的哭泣聲,看到了一張分辨不清的男女生牽手模樣的剪紙,但是你不要自以為是地以為,那來自雪穗。
因為,很久以前,大概是在一個黃昏后,她就已經沒有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