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的讀后感1000字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將無望卻堅守的凄涼愛情和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完美結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夜行的讀后感1000字,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白夜行的讀后感1000字篇1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白夜行》
從我初中開始就被一直被安利的書,現在終于找時間把它看完了。《白夜行》完全打破了我之前對推理小說的偏見,之前看過阿加莎的幾本書,還有一些福爾摩斯,包括東野圭吾最早的《放學后》,怎么說呢,推理小說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很精妙,在劇情的構造上,在人物心理活動上,在寫作的手法上,特別是看到最后的恍然大悟,一氣呵成的感覺令人很爽,但對我來說也僅限于此,對比起其他的小說,推理小說很難讓我感情上有所觸動。但《白夜行》真的讓我看得很壓抑,看到結局好像一口氣悶著吐不出來,突然感覺原來推理小說也能寫得這么好。
從整部小說來講,劇情構造確實很好,幾乎每一章的結尾都留下一些懸念,讓人不斷想往下看,而新一章的開頭幾乎又是一個新的故事,看似跟上一章毫無關系,但越往下看,看到某些細節又跟前面的劇情相呼應,作者就這樣不斷地引導讀者去思考和猜想,讓小說顯得充滿懸念又不故弄玄虛。(不過我在看之前已經大概被劇透知道是亮司殺了他爸,雖然中間的劇情不太清楚,但一路看下去都知道是誰的陰謀,所以以這種上帝視角來看書不太能體會到那種糾結故事情節的感情,以后堅決不能被劇透orz)因為看的推理小說很少,不知道怎么去評判推銷小說的好壞,所以就不多說了......
這本書有一個點大概是所有看完《白夜行》的人都會討論的一個點吧,那就是亮司和雪穗的情感。我覺得這是這本書寫得最好的地方,從頭到尾東野圭吾都沒有正面描寫過亮司和雪穗接觸的場景,全都是通過其他人觀察到的一些細節能推測亮司和雪穗之間不簡單的關系。特別在心理活動上,全部都是對配角的心理描寫,卻沒有一丁點主角的心理描寫,讀者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去推測,卻永遠也無法確切地知道亮司和雪穗真正的內心世界,更加無法將自己代入進去。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相處模式,也無法知道他們對彼此真正的情感,我們有太多的想象空間,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感情最容易引起爭論。對于亮司是否愛雪穗,大部分人都是肯定的,我也是這樣認為;但對于雪穗是否愛亮司,網上有很多爭論,我個人偏向于雪穗是愛亮司的。就像雪穗說:“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我覺得雪穗的太陽應該是指亮司。文中所表現出來的雪穗高貴優雅,但內心卻有點自私(?),可以為了她所要的東西而不擇手段,有人覺得雪穗其實是在利用亮司,特別是最后一句“她一次都沒有回頭”正是她冷血的表現,但我卻覺得,她人偶般面無表情,不就是她絕望的表現嗎,如果她真的對亮司沒有感情,她一定會裝得驚慌失措,完美演出一個無辜的人,面無表情已經是她最大的忍耐。我看到一個說法覺得挺贊同的,就是雪穗和亮司如果只是想穩妥地活下去,其實沒必要做這么多,比如沒必要恐嚇江利子,沒必要冒險偷公司數據,不僅僅是貪欲驅使他們做這些,亮司和雪穗是需要一個共生關系,能一輩子互相利用,互相依靠的關系,這也許是一種愛的表現。對于城,一成,康晴,她只是追求這種光鮮的生活,但對于亮司,我覺得她是付出真心的。亮司將她從魔鬼窟中解救出來,帶給她心靈的慰藉,一直在默默守護著她,她怎么不會愛他呢?那個R&Y的店名就像是地下小情侶之間秀恩愛的小把戲,宣示著他們之間無法取代的關系。笹垣潤三最后有句話讓我覺得很難過:“我追蹤他多少年了?他不總是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守護雪穗嗎?”是啊,亮司哪怕在黑暗中前行,也在默默守護雪穗,雪穗就像他心中最燦爛的花,亮司在用盡一切去呵護著雪穗,讓雪穗站得更高,走得更遠,讓那些奢華和光鮮去修補雪穗童年的創傷,哪怕他自己過得在陰郁痛苦,也會讓雪穗得到他認為的那種幸福。雪穗就像太陽,而她心中的太陽,卻是在黑夜中前行的亮司。
《白夜行》所展現的自然也不只是亮司和雪穗的愛情,還有很多人性方面,這里對人性的那種扭曲與丑惡刻畫得很好,包括桐原的戀童癖,西本的賣女,亮司的弒父,還有普通人日常各種陰暗的心理,可能作者想通過這樣的描寫去展現社會的真實殘酷吧。有個人我覺得寫得也挺立體的,就是笹垣潤三,可以看得出,他對于雪穗和亮司的遭遇很同情,但為了避免更多無辜的人牽扯進去,他還是選擇探尋真相,笹垣潤三可以說是使雪穗和亮司生死相離的直接原因,雖然我覺得雪穗和亮司很多行為都是不對的,但這讓我覺得很郁悶;但作為一個警察,他這種十年如一日地認真負責還是讓我覺得很欽佩。
小說的結尾不是算不算半開放式結局,雖然揭示了命案的真相,亮司也自殺了,但剩下的雪穗卻沒有交代,只給讀者留下一個背影,也是很恰到好處。
白夜行的讀后感1000字篇2
今年年初讀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開始喜歡上了他的作品。他的這部小說構思縝密、銜接細膩、環環相扣,結局令人恍然大悟,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小說從廢棄大樓的一具尸體為開頭,引發出后來的一樁樁懸案。中學時代的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在圖書館相遇,同樣糟糕的家庭讓他們不約而同的到躲到這里來尋一份清凈,慢慢地彼此有了一份單純而懵懂的情愫。亮司的母親和店里掌柜偷情,因為父親是個戀童癖,雪穗的母親因為無力養育女兒,將雪穗介紹給亮司的父親。亮司在廢棄大樓的地下管道目睹了父親對雪穗做的事,因為憤怒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隨后雪穗幫助母親完成了“自殺”。從此,他們相生相伴,若即若離。在他們的眼中沒有太陽,一直都是夜晚,但卻不暗淡,因為有能代替太陽的東西。
白夜行的主角有兩人:男主桐原亮司和女主唐澤雪穗.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雪穗,幾乎人人都驚嘆她的美麗外表,外表完美無瑕,舉止禮貌得體。但由于小時候遭到亮司父親的侵犯,內心有一絲黑暗存在。因此,她會嫉妒優秀的女生,凡是接觸到這些女生,都會遭到她的報復。同時,私下為亮司提供機密資料賺取金錢。亮司,完全不討人喜歡,每次出場也凈干些不干凈的事情。他最初利用警察的疏忽和母親以及店員的假口供,成功隱瞞了殺死父親的事,自己逍遙法外,并且努力做各種非法勾當牟取金錢。
但是只要是人的話,還是會向往陽光吧。這一點,從雪穗對一成隱約的愛意就可以感受到:一成也許對雪穗來說是特別的,從來都是焦點的她,被忽略冷落。反而是身邊樸素的川島江利子獲得了一成的青睞。比起假面的華美,這個男人更喜歡純潔樸實,而這恰好是雪穗沒有的東西。于是對雪穗來說,這個男人也許可以讓她揭下面具,去真實地愛,真實地擁有太陽,擁有白天。可是最后,事情沒有往這個方面發展。雪穗的陰暗面讓一成退避三舍。于是她也只能繼續走自己的夜路。直到亮司在結局的時候死在自己面前,她的世界才轟然倒塌——她一直以為自己的夜路是被恨意所照亮,卻忽略了天空中并不太明亮的月亮。
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漸漸明白了,亮司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那個女子,所有會弄臟自己的行為,都由他來接手。從一開始的刺殺自己的父親,解救雪穗開始。他也獲得了雪穗的幫助,但是說到底,一個是舍命守護,一個則把對方看作生存的依賴。
永遠都在暗處,默默地守望著對方.這又是為了什么?是替父親的贖罪嗎?不,完全說不通。無論是他對父親的厭惡程度,還是他早已還了數倍的報償。那么是為了自己的前程?但是他卻把自己置于危險的地帶,并且輕易拋棄安穩的生活。其實,是愛吧!
雪穗和司亮都深知他們自己的命運。而且無法返回白天了,只好在白夜里繼續行走。心知肚明自己走的是什么路,而且無法回頭。
結局一直守護著槍蝦的蝦虎魚墜樓用剪刀自殺。雪穗依然面不改色,留下一個倩影上樓去了。
或許因為蝦虎魚生命的終結,這一系列的命案也都是一個終結。我想,或許還是拿雪穗沒有辦法,她一直是在夜晚的,殺戮也好,摧毀心理防線也好,都是司亮去做的。唯一確信的是,沒有了互利共生,雪穗或許會一直生活在黑夜中了。
白夜行的讀后感1000字篇3
《白夜行》這本小說,我大概讀過三遍,看過電視劇以及電影版,每回有人問我推薦東野奎吾的什么書時,我卻總是說,那就看《嫌疑犯X的獻身》吧,我覺得這是他的巔峰之作。
然而我卻只看過《嫌疑犯X的獻身》一遍而已。
今天早上有人問:唐澤雪穗算是好女人么?于是我突然想來寫寫這本書。最初我看的是小說,電視劇是后面才追的。我看的三遍小說分別是在第一遍之后的一周,馬上看的第二遍,以及隔了幾個月的后的第三遍,每回看完,我的心情都很差,一副如鯁在喉的感覺,為了避免其他朋友和我一樣,為情緒所困,我幾乎不推薦別人看此書,好比,我也不推薦別人看《無聲告白》。
是的,我不確定別人對于東野奎吾的評價,在我心里,《白夜行》和《嫌疑犯X的獻身》是最巔峰的作品了。之前的很多作品,《時生》之類的,太過柔軟,主題不太明確;之后的一些作品,《解憂雜貨鋪》之類的,太過溫和,作為暢銷書看看是不錯,但是稱不上經典之作,唯有這兩本,我是覺得完美無缺的,從構思到情節的設定、從人物的刻畫到心理活動的描寫,都非常到位。
只是《白夜行》,看的過程中,會對男女主代入太多的感情,深深切切地同情他們,并且發自內心的希望他們能最后順利地結束這所有的錯誤,但在看的過程中,又會隱約地察覺到,他們的結局一定不是光明的,因為很多錯誤一旦開始,就一輩子都抹滅不去,好比說了一個謊言,你總需要不斷地說謊,才能繼續圓下去。要問雪穗是不是一個好女人,我是堅定地認為,是的。而且我是堅信雪穗深愛著亮司的,關于這一點,也許有很多人要爭執,如果是愛著亮司的話,她為何能讓亮司去做那么多壞事,去殺那么多人呢?我只記得原著里某個章節有一句話,雪穗一直在用的那個手縫的袋子,上面有兩個字母的縮寫,并不是她自己的名字。
只是很多事情,錯誤一旦開始,憑一己之力是完全沒有辦法反抗的,何況錯誤的最初,他們兩個還只是孩童,這個時候的恐懼感,花了一生的時間,兩個人再怎么互相取暖,都沒有辦法彌補,唯一能慶幸的是,至少還有一個同謀,一直陪伴在自己的身邊。
所以我很少推薦這本書,因為一開始,你就知道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一開始,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雪穗和亮司走上這條路,卻毫無辦法,我相信這和一直在追查真相的警官心情是一樣的,一方面想要知道真相,為那些死去的人找回公道,一方面又發現,所有的原罪都是這個殘酷的社會和惡心丑陋的成人世界造成的。
白夜行的讀后感1000字篇4
雖然我看過東野圭吾的小說不能說很多,但是總覺得他的敘述方式很獨特,他著重敘述一些“碎片”,初看起來這些碎片似乎只是在描述不同的事件,讀者未必能在剛開始時就發現這些事件背后存在的千絲萬縷的關系,直到最后作者才揭露令人意想不到的發現。我個人覺得在東野圭吾的小說中推理結果并不是作者真正的敘述目標,他注意的是事件中人,是人與人之間奇妙關系,不似某些推理作家追求描寫難倒讀者的詭計為主。《白夜行》這部作品恰恰是最能體現東野這一特點的,書中愛與恨的糾葛很是令人著迷。
《白夜行》作為一部推理小說,最大的懸念在開頭便已經明了,兩起看似毫無聯系的案件:一樁離奇殺人案和一出看似平常的自殺案,然而實際上卻有著密切的聯系。男主人公桐原亮司看到孌童癖的父親,出于對女主人公唐澤雪穗的保護用剪刀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而唐澤雪穗為了保護可能因為母親泄密而被抓的亮司,也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殺死了母親。雖然兩人當時逃脫了懲罰,但是卻從此背負著原罪,各自開始了“沒有白天”的生活。
書中最大的爭議在亮司和雪穗之間的關系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愛情,我也不例外,通過布袋上的字母刺繡,鑰匙串,不止一次出現的精品店等這些種種隱晦的暗示,可以知曉愛情在兩人之間是存在的,但是隨著兩人的成長彼此還擁有了更內在的糾葛,一種無法割舍的靈魂羈絆。就像人們最初只想說一句謊話,但為了彌補第一次謊話的漏洞,卻不得不說更多的謊話一樣。為了逃避原罪懲罰的兩人,不得不去犯下新罪去掩蓋過去,最終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深淵。
唐澤雪穗在母親死后成為一個親戚的養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表面上是大家閨秀,然而幼年的遭遇讓她早早的認識到社會的黑暗和自身弱小的無助,她練就了一副好偽裝,除了在亮司面前,她從不以真面目示人。她不斷打造提高自身的條件,美麗的外貌,優雅的舉止都是為自己的不斷上升提供階梯,或許因為童年的心理陰影導致雪穗內心的極度空虛,所以她渴望獲得更多的財富和地位,為了自己的身份不被揭穿,她不擇手段,利用亮司對她的無私守護來詐騙,監聽甚至是殺人。在這個過程中亮司成了她最有力的力量,也成了她人生中的太陽,所以雪穗就用不斷索取的方式來明確亮司對自己的愛,來證明這個世界是有人支持她的。
故事開始就講述了桐原亮司父親的離奇死亡,而兇手卻一直沒有被找到,直到書的末尾才道明原來殺死亮司父親的兇手正是桐原亮司自己。亮司一直受到良心的拷問,同時又對父親懷有憤恨,恨父親玷污了幼年的雪穗。而這種愛恨交織的感情只能通過他多年來暗地無私的幫助雪穗才能得到一絲絲緩解,因此這也是除愛情外,亮司一直竭力守護雪穗的原因之一。在外人眼里,他低調,沉默寡言,難以讓人親近,然而私下里他處事手段高明,對金融方面有明銳的直覺,這些都是他人所不了解的。當然,除了唐澤雪穗,只有在她面前亮司才變得謙恭和順從,對她言聽計從,愿意為她犯下任何罪行。對亮司來說,雪穗的要求就是自己的要求,他通過不停的為雪穗做事來確認自己的靈魂和雪穗是在一起的。
在談論到唐澤雪穗和桐原亮司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雪穗自私的利用亮司的愛,可我覺得只是表象,實際上,比兩人的愛情還要隱晦,更加隱秘的是那種無法言說的靈魂之間的慰藉,這種相互慰藉構成的無法割舍的羈絆才是兩人真正的關系。
最后桐原亮司死了,義無反顧地的守護換來的卻雪穗“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我想此刻的亮司多少是有些無奈和絕望的,而對于雪穗來說又何嘗不是,當亮司死去的那一刻,雪穗的靈魂也跟著消逝了。
縱觀整部作品,與其說作者在書寫犯罪的過程,不如說是書寫靈魂掙扎的過程。兩只孤寂的靈魂,在白夜里渴望光明,相互慰藉,維持著彼此間無法割舍的羈絆,所以當羈絆斷裂時,愛也就沒了,故事也就結束了。
白夜行的讀后感1000字篇5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吧?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作為東野的入門級粉絲,他的作品也看過不少,但因為這本代表作給我的感覺太過陰暗和壓抑,導致我一直不敢觸碰。曾經好幾次下定決心要看,比如拿到了書店結賬臺又默默把書還回書架,從圖書館借閱回家翻閱幾頁后提前歸還——最后都因為各種反復糾結而沒有閱讀。總之,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的存在,我怕它的打開會給我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今年過年期間,由于一些事情身心欠佳,作為斯德哥爾摩患者的我決定以毒攻毒,開始閱讀,以期望可以給我帶來某種治愈。斷斷續續讀了十幾天,期間一直有種強烈的壓抑感籠罩著我,每天晚上都在吃安眠藥、流淚、睡著的狀態下循環反復,直至昨天晚上10點50分,“她一次都沒有回頭”——看完最后一句話后我合上書本,把它放在枕邊。從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心里那個總是咯咯傻笑的小女孩已經不見了。
如果說有的書可以讓你從天真跨越到成熟,那就是《白夜行》。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幾個問題一直讓我反復思考,在此談一下我的一些淺薄的感想。
雪穗和亮司真的是極端冷酷、毫無弱點的人嗎?
世界上本沒有完美的犯罪,如果有,只是因為決定性的細節沒有被發現。這個案件被追查了19年,把刑警從黑發熬成了白發,最后也正是由于作案者軟弱時留下的蛛絲馬跡而被揭露的。
如果不是由于作案后被發現的慌亂和恐懼,兩個孩子就不會把磚塊堆放在向內拉開的大門上,以至于被推理出離開的路徑。如果不是因為童年被母親出賣童貞留下的陰影,后來雪穗對同性的報復手段就不會停留在相似的手法上,從而被發現系列案件的共性。如果不是對典子的關愛產生的動容,亮司也不會把她帶去京都旅行,導致事后的旅行照片被當做證物。
冷酷是人性,軟弱更是人性。因為人性的弱點而犯罪,因為人性的弱點而被揭發,東野的書常常充滿著這種寓意和暗示。其實,我稱他們為雪穗和亮司,而不是直呼全名,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讓我感動的地方,并不像我閱讀前所想象的冷酷無情。
是槍蝦和蝦虎魚,還是男人和女人?
東野書里的男女關系總是很特別。《圣女的救贖》里的報復性的夫妻關系,《嫌疑人X的獻身》里冒險救贖的鄰里關系,《沉睡的人魚之家》里程序員和離婚母親間的微妙關系,往往都充滿了深愛和背叛、奉獻和回報、救贖與被救贖的復雜感情。對于雪穗和亮司,笹垣刑警說像是槍蝦和蝦虎魚一般的利益共生關系。
在冷靜理性的刑警眼中,這一系列案件中的兩人的確是利益共生關系。但是從情感的角度來看,他們只是比較特別的男人和女人的關系,或者說是一種特別的愛情。我所理解的愛情,要有怦然心動,有性,還有持續的付出和回報。
盡管書中缺乏對他們相遇場景的描述,但在日版電視劇中卻有恰如其分的呈現。記得那個黃昏放學后,小學五年級的雪穗和亮司面對面坐在圖書館的桌子上。雪穗一只手拿著一本《飄》,眼神專注地閱讀,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嘴唇邊,用牙齒輕輕地咬著,時不時撩起散落的劉海。對面的亮司抬頭一瞥,雪穗綻放出一個動人的笑容。一個十一二歲少年的心便在瞬間被俘獲,害羞地用書遮住半張臉。可以想見,當日后這個少年在廢棄的大樓里見到自己的親生父親對這樣一個女孩行茍且之事時,他內心的震驚和憤怒。書里很多地方都有對兩人關于性的描寫,比如說雪穗和丈夫在造人時身體的冷淡,比如亮司和典子一起時被發現的能力的喪失。由于童年的刺激和傷害,兩人對待性的態度都很扭曲,甚至把性當成一種換取利益的工具。但我始終覺得,作者是在暗示他們對彼此身體的“忠誠”。十九年來,他們暗中協調,制造了多起精巧的殺人和強奸案。他們成為彼此的太陽,把彼此世界里的黑夜照亮成白夜,在白夜里,他們大方自由地牽手同行。雖然讓人唏噓,但這難道不是一種愛情?
悲劇是主人公造成的,還是周圍的人和環境造成的?
除了兩位主人公之外,書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來自于對眾多出場人物的描寫。這些出場人物,我想把他們歸類為不幸者和清醒者兩類。不幸者有雪穗的媽媽、亮司的爸爸,他們不但自己不幸,還把不幸傳遞給別人。還有奈美江和典子,她們內心善良卻孤獨,渴望被愛被呵護,卻因為內心的脆弱和天真而被欺騙、被傷害。
東野的書里,飽含對天真善良人的同情和嘲諷,在他的書里能活到最后的,往往都是些極端冷酷或聰明的人。比如書中極少的清醒者,筱冢一成,他在看雪穗的第一眼,就發現了她眼神里那些隱藏的下流卑鄙一類的東西,從此對她產生懷疑。眼神能傳達人心,城府再深的人,有時只需一個眼神便能被人看出秘密。而那些看出秘密的人,往往對事件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雪穗和亮司仿佛一直活在一個巨大的旋渦,為了求生,他們不斷掙扎地往上爬,而組成這個旋渦的,正是眾人。
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而如今,替代太陽的東西也消失了。
她一次也沒有回頭。
我合上書,撫摸著封面上男孩牽著女孩手的剪紙圖案,不禁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