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茶花女讀后感800字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讀后讓人深思,欲寫下讀后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茶花女讀后感800字例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茶花女讀后感800字(篇1)
每一次看到小仲馬的名字,就會想到《茶花女》這本曠世名作。這本人人都知道的著作是我國第一部被翻譯過來的外國小說,它不僅在我國,法國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乃至對全世界都有很深刻的意義。
這不僅僅是個凄涼的愛情故事,同時也是一本揭露了資本主義者的虛偽和殘忍的書,它控訴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不平。迄今為止,這部催人淚下的小說被譯成了十多種文字,風靡世界。其實這本書我很早就看過了,茶花女瑪格麗特的悲慘命運,一直深深感動著我!
主人公是一個出生在法國巴黎的美麗少女——瑪格麗特,她被誘成為交際花,人稱茶花女。可是她由于環境而墮落得了肺病。她曾三次立志要把病治好,重新做人,但最終都失敗而且離開了人世。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巴黎名妓瑪格麗特為青年阿爾芒的真摯愛情所感動,毅然離開社交生活,與阿爾芒同居鄉間。阿爾芒之父責備瑪格麗特毀了兒子的前程,瑪格麗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舊業。阿爾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場合當眾羞辱她。瑪格麗特一病不起,含淚而死。阿爾芒讀了瑪格麗特的遺書,方知真相,可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無法挽回了,最終阿爾芒只能在失去瑪格麗特的痛苦中過一生。
看了這本書后,我相信如果瑪格麗特可以重新選擇的話,她一定不會后悔她所有的選擇,因為她始終是愛著他的。我相信她一定認為當他知道真相后,她會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崇高。瑪格麗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她一個人面臨著死亡,然而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讓他看到她死亡前的痛苦,她一定是想留下關于自己最美的記憶給他。瑪格麗特的一生因為有了阿爾芒而幸福,也因為有了阿爾芒而痛苦。因為他,她生命的盡頭是痛苦的,是悲慘的,這都是他帶給她的。這就是她的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區別。
她的一生是光鮮亮麗的,是豪奢的。可是她的一生是虛偽的,因為有了阿爾芒的出現,她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只因為他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真實。
在我的心目中,瑪格麗特就是一朵在黑暗中盛放的雪蓮,潔白無瑕,透著光亮,雖然這光那么微弱,那么虛弱,最終還是被黑暗,這般強大的力量給吞食掉;她是人群中容易被淹沒的砂,容易被他人舍棄,悲慘的生命另我哭泣,也許上帝是因為嫉妒她的美貌,她的善良,才讓她在愛與不愛中糾結一生;她也是一張弓,雖然外表被剝食得一無所剩,而內心卻是堅固、圣潔的。或許這就是我們所有人都那么愛她的緣故吧!
高中茶花女讀后感800字(篇2)
在一個悲慘的世界里造就了一個悲慘的人物——茶花女。雖然她是一個妓-女,被認為是“沒有心肝,沒有理智的人,是一種榨錢的機器”,但是她的命運卻如此催人淚下。對這個飽受創傷,最后在一個冷漠中死去的可憐姑娘,作者同樣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她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則她不會為愛放棄一切,但是她為何入紅塵,做了妓-女。這個使她永無翻身的地獄,是她自愿的,還是被-逼于無奈?在這個只是表面華麗,而內心里丑陋的現實里,人們彼此互相欺騙,用虛偽遮掩在世界里,她在存在是必然的,她的命運更是無法逆轉的。或許連她自己都在厭惡這一切。
在她的周圍,沒有人對她付出真情,沒有人是因為為了她而愛她。普呂珰絲,若不是為了得到酬金,她會對瑪格麗特到奴顏婢膝的地步;那些情規,若不是為了得到她,他們會供養她嗎;那些買賣人,若不是為了在她身上大賺一筆,會在她身上搞投機嗎……不會,不會,不會……。一直到她名將就木之時。她們才露出原形。一張張可怕甚至事業心的臉,而對她,他們不再需要那張虛偽的面具,只因為她再也沒有利用的價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后,那些人便急于拍賣她的物品。她就像一群沒有用的垃圾,被遺忘,被拋棄,被壓在塵芥堆的底層,無聲無息。
或許她生命里最閃光的一點是阿爾芒,他們彼此都負出了趨勢的感情,都為對方做出了犧牲。但是他們這段愛情,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認,得不到任何人的允許,得不到這個社會的許可。瑪格麗特是妓-女,雖然她放棄了一切,但是仍無法改變現實,在那里沒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說相信,一個妓-女會從良,她永遠活在妓-女的陰影里。最終還是為了阿爾芒,又淪落了。同時也為了他的妹妹。是的,“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樣冰清玉潔。有多么貪婪,她就有多么無私”。
阿爾芒雖有軟弱的一面,但是他沖動,易怒,妒忌心又如此之強。他并不理解瑪格麗特,他如此偏激地認為自己受騙了,不斷地進行報復,他的心中越是充滿恨,越是顯得瑪格麗特的痛,她的悲。但是瑪格麗特并不后悔所有的選擇,她深信當他知道真-相,她會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崇高,然而卻發生在她死后的事情。瑪格麗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她一個人面臨著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讓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阿爾芒給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時光同樣也是阿爾芳給予的。(面臨死前要永遠的訣別是最痛苦的)阿爾芒的出現,是使她走向命運終點的催化劑。使她的悲慘命運更加深化。或許沒有阿爾芒出現即使沒有了閃耀點,也不會有深切的痛苦。或許正是因為阿爾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夠從這個悲慘的世界里完全的解脫。
瑪格麗特是一朵在黑暗中盛放的雪蓮,潔白無瑕,透著光亮,但是這光卻那么微弱,漂涉渺。最終還是被黑暗,這般強大的力量吞食掉,她也是一張弓,外表被剝食得一無所剩,而內心卻是堅固、圣潔的。但是她為了能將箭射得更遠、更準,她在不斷崩累自己,直到自己被毀滅掉。
高中茶花女讀后感800字(篇3)
在高中時就讀過《茶花女》這本書,細想第一次看見書名就有一種清新,干凈讓人輕松的感覺。文中的主人公瑪格麗特如茶花一般有著可愛,謙讓的品質,矢志不渝的理想愛情,以及由內散發出的了不起的魅力,雖然她是受世人唾棄的名妓,但是她的天真無邪和天生麗質卻是其他名妓所沒有的的。
當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被主人公瑪格麗特那種敢為愛情而放棄自己賴以生存的習慣,生活的社交場合,從深陷的泥潭中艱難的走出來的犧牲精神感到敬佩,同時又為主人公瑪格麗特被世人不理解和嘲諷甚至惡言相向,巨大的壓力使她不得不與愛人分開,但是誤會使她的愛人阿爾芒在瑪格麗特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給了她羞辱,這些都讓我為這個女人而心疼。
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放棄了那么多的東西,最終,卻還是沒有和愛人在一起白頭,含著遺憾離開了人世。記得中國有句話說:“生死挈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些曾經以為能夠得到的東西,瑪格麗特卻不能得到。甚至到死都沒有和自己的愛人解釋,化解誤會,遺憾終生。
瑪格麗特就像是在陰暗的角落長出的一朵茶花,堅強,向往陽光,努力的走向陽光,在將要碰到陽光的那一刻,狂風卻將她折斷,從此,災難席卷了她,她再也沒有站起來,但,上帝是眷顧她的,讓她在最美麗的時候死去,留給世人的是美麗的她,在她生的時候如夏花般絢爛,死的時候亦如秋葉般唯美。
她是美麗的,即使生活在糜爛不堪的環境中,她也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她是善良的,在老公爵的女兒死去老公爵讓瑪格麗特做他的干女兒時候,瑪格麗塔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公爵答應只要瑪格麗塔改變她的生活,公爵會擔負她的日常開銷,瑪格麗特不能完全做到,但是她誠實的說出來了,不欺騙老公爵,可以看出她的內心是善良的。
她是遵守諾言的,在她答應阿爾芒的父親離開阿爾芒,并發誓不再會與阿爾芒在一起以后,她恪守諾言,即使阿爾芒再次找到瑪格麗特,讓她與他一起離開巴黎,去其他地方生活一輩子,但是瑪格麗特還是忍著痛,勸阿爾芒忘了她,永遠不要見面。因為,她已起誓,不能和他一起去。但是阿爾芒誤會了,以為瑪格麗特與她的新情人起誓,不能和他一起離開。
最終阿爾芒給瑪格麗特寫了一封信和一沓鈔票,信里全是羞辱瑪格麗特的話語,最終,瑪格麗特心力交瘁,從此一病不起,她在病中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阿爾芒來看看她,并且阿爾芒的父親也向阿爾芒說出了實情,但是,瑪格麗特卻沒能等到阿爾芒來看她,早早的去世了。她在世欠了許多外債,債主決定在瑪格麗特死后將她的所有物品全部拍賣,用來抵債,她在重病中呼喚阿爾芒,看著債主查封她的所有東西,但她沒有能力去阻止這一切,只能看著,最終死去。
這是小仲馬說的,如果世人對他們好一點,善待瑪格麗特,不拋棄傷口流血的靈魂,去拯救一個希望被拯救的靈魂不是更好嗎?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那么世間是不是就不是那么冷漠,而多了一絲溫暖呢?世間的笑臉會不會更多呢?
高中茶花女讀后感800字(篇4)
那是一段渾塵的愛情。那苞邈的光,怎能溫暖兩顆“單純”的心?如果他們互相給予時間來解釋,至少她不會用一顆與怨悔的心去回憶曾經和他一路走來的美好;可如果他們彼此給予機會,爭取那么微弱的顫抖的可能,又怎么能留下發人深省的“兩極”的愛情呢?
茶花女,一個看似活在當時法國高層社會,其實淪陷在最底層的名妓。為了自己心愛的人及那個人的家人的名聲,她忍著傷痛,獨自一人承受著傷痛,離開了那個讓她決定回到生活的人,已再次將自己淪陷來拒絕她愛的人!最后,她在怨悔之中死去。知道她的尸體已經腐爛,那個男主人公才知道。看著那具曾經萬人矚目的身體,如今已變得猙獰不堪,男子為自己的行為留下了悔恨的眼淚!他為她造了一個墳墓,用她最喜歡的茶花布置而成。這座象征他們愛情升華的墳墓。我想,她在天堂一定不再孤單!天堂與人間,要怎樣來感受彼此的愛?這樣的“兩極”愛情,我們是羨慕,還是憐惜?
合上那本《茶花女》,我的心被封面上那個名字刺痛了。在那種社會中,兩個相愛的人最終走到“一起”,卻發現原來的那份愛已經化為“兩極”!偉大的愛情最終只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彼此以為分離是成全彼此的幸福的唯一途徑。到最后發現,原來是讓彼此受傷到無法自拔的錯誤選擇……我承認我很欽佩茶花女那種愿自己受傷,也不愿毀了他未來的想法,可你讓我如何欣賞那種將彼此傷得淋漓透徹的行為?如果她有反抗社會的勇氣;如果他有為了彼此而抗爭到底的決心;如果她有鼓勵他向上的選擇……她們,最后還是會這樣悲慘分離嗎?
現實社會為適齡男女提供了自由愛戀的機會。可是,或許正因為這種成全來得太容易,“我們”已經忘了如何去珍惜,還有多少人會向他們那樣,為愛情而變得偉大,為彼此懂得舍棄?我不支持那種用傷害彼此為代價去成全對方的未來的愛情,可我又不得不為那種行為肅然起敬!這種矛盾的想法,又怎么會是我一個人的感受呢?一個人,能夠忍著傷痛而無私放棄,難道不是很難嗎?
珍惜吧!未來,我們必然會有這種經歷。請不要忘了,那份“兩極”的愛情的神圣美麗!
高中茶花女讀后感800字(篇5)
讀《茶花女》這本書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記得那時候是抱著一種隨便的心態去看這本書,但卻被男女主角的愛情給深深地感動,同時也痛恨那個時代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的冷漠與無知。
在讀這本小說之前,我一直認為是阿爾芒的父親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讀完全書我才發現,真正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的其實是阿爾芒的虛榮和猜疑。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之后,并沒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過著悠閑地生活,在電影院邂逅了瑪格麗特并對她一見鐘情,對她展開了追求。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在風月場中追求女人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錢,一種是用情。雖然阿爾芒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有錢的小資,但是對于一個年花費十幾萬英鎊的而言這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感情還是打動了瑪格麗特,她終究還是成為了他的情人,還讓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愛情。
但面對瑪格麗特的真情,阿爾芒卻不肯相信,去猜疑瑪格麗特。他向他的朋友炫耀,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占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心大過對瑪格麗特的真情。就在瑪格麗特的真情與阿爾芒的猜疑中,他們度過了好多個年頭,直至阿爾芒父親的出現,他勸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瑪格麗特為了自己心愛的人的前途,聽從了他父親的話,離開了他,過回以前的生活。但失去阿爾芒的瑪格麗特,卻不再是以前的那個瑪格麗特了,知道最后郁郁而終。
我們不能夠否認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愛情,那都是我們能夠看見的,只是他一直都不相信瑪格麗特會真正的愛他,他總覺得瑪格麗特是在戲弄他、踐踏他,他的心胸,與瑪格麗特無私的愛比起來,真的那么的自私啊!世間上有多少情侶就是因為對方的猜疑而分開的呢?太多太多啦,所以如果你有心愛的人,請你相信他,哪怕結果會受傷害。
當然阿爾芒真的很愛瑪格麗特,因為愛,他才會害怕失去,才會在確認了瑪格麗特對他的那份真情后感到痛苦,感到后悔,寫出這篇感人肺腑的茶花女,只是這個懺悔有點遲了。所以希望所有有情人,要珍惜對方,千萬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