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美與丑讀后感800字
《巴黎圣母院》是法國大作家雨果寫于1831年的一本愛情小說,雖然書中的故事發生在1482年,但書中男女主人翁的愛情觀,很可能依然寫的是十八世紀法國社會的愛情觀。那么你知道《巴黎圣母院》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巴黎圣母院美與丑讀后感800字,希望你喜歡。
巴黎圣母院美與丑讀后感800字(篇1)
《巴黎圣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所寫的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抨擊了當時法國路易11統治時期的黑暗,反映了宮廷教會對百姓的壓迫,書中情節引人入勝。
本書中的主角加西莫多雖然相貌丑陋,但有著一顆善良的心。他多次救助將被絞死的愛斯梅拉達,最后與她一起長眠于墳墓之中。
書中有兩個情節非常打動我,一是愛斯梅拉達歷經多次生死攸關后,無意與隱修女相遇,結果發現二人是母女關系,兩人抱頭痛哭。后來隱修女不惜一切只為保護女兒不被抓走,甚至想要拼命,雖然最終沒能成功,但母女情深可見一斑。母女分別二三十年后重逢,卻只相處二三十分鐘,由此可見宮廷與教會對人民的壓迫是多么可恨,同時我也為母女二人的悲慘遭遇感到悲傷,她們純潔濃厚的母女之情更是催人淚下。
第二個深深打動我的情節是當愛斯梅拉達即將要被處死之時,敲鐘人加西莫多奮不顧身將她救至圣母院中避難。因為自己的相貌丑陋,加西莫多怕愛斯梅拉達被嚇倒,特地在她的日常生活中消失,每天只是定時送水和食物,加西莫多還曾為保護她在圣母院中以一儆百,戰勝對手。在愛斯梅拉達被處死之后,加西莫多傷心欲絕,最后找到愛斯梅拉達的墳墓,與她共同長眠于此。
加西莫多為他人著想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就像一棵松柏。長得雖不好看,但在寒冬之時依舊挺拔。他擁有少見的丑陋外表,但擁有常人難有的一顆善良的心,他對愛斯梅拉達執著的愛情令人深思。
《巴黎圣母院》是一本含有豐富教育意義的文學巨著,也是對當時黑暗社會進行強烈諷刺與抨擊的一本小說。大家有時間一定要去看看。
巴黎圣母院美與丑讀后感800字(篇2)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我更覺得書是一杯沁人心脾的濃茶,有苦澀也有甘甜;書是一雙翱翔藍天的比翼,有它就會飛得更高更遠;書是一陣去霧散云的風,讓你的船一帆風順。假期里,我認真閱讀了《巴黎圣母院》這本闡述美與丑的真理的名著,認識了純真善良的愛斯梅拉達、外表丑陋無比內心卻無比美好的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弗羅洛??
合上書,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情節仿佛放電影歷歷在目。“那四面體的鼻,那張馬蹄形的嘴巴,那只如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細小左眼,那一只完全被大瘤所遮蓋的右眼,那上下兩排殘缺不齊、七斜八彎宛如城堡垛子亂七八糟的褐黃色的牙齒??”我閉上眼,慢慢回味著作者描寫卡西莫多的句子,心里油然升起了一種憐憫之情,仿佛他就站在我眼前,駝著背,雖令人望而生畏,但靜下心來似乎感受到他那顆被長時間恥笑卻依然純潔的心在怦怦跳動,是那么真實。
接著,又一個小鹿般動人的身姿映入我的眼簾,哦,是愛斯梅拉達!她一邊用腳尖旋轉,烏黑亮麗的眼神里不時傳遞出聰慧的神色,如墨似的密發一邊在風中隨意飄動。這么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又怎能不讓讀者們傾倒?是她,在男主人公將死之際以結婚的方式救了他,毫不猶豫地拯救了他!可一想到她的死亡,我的心不禁一緊,為這個女孩的死而感到惋惜和難過,同樣也為“美與丑”的真正含義而深思。
“美”與“丑”,一對最易知曉卻又令人最難懂的詞匯!回想起自己只因追求外表而忽略了更重要、更真實的美——“心靈美”,萬分懊悔。書中,弗羅洛就與愛斯梅拉達有著天壤之別,他雖然外表英俊,但心靈十分陰暗,邪惡。所以,這個問題引起每個人深思:“心靈美”,你做到了嗎?
《巴黎圣母院》這本名著啟發我們細細品味“美與丑”的真諦??
巴黎圣母院美與丑讀后感800字(篇3)
美麗而又善良的女神艾絲美拉達,和相貌丑陋卻品德高尚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他們演繹著一段傳奇,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1482年,法王路易十一統治下的巴黎城沉浸在“愚人節”的狂歡的氣氛中。艾絲美拉達在廣場上歡快的舞著,她有著美妙的歌聲,使得所有人都被她吸引。與此同時,平時被人唾棄的卡西莫多成為了丑人王被大家簇擁著。卡西莫多被副教主支使去做壞事,傷害了艾絲美拉達。但在卡西莫多遭鞭打時,艾絲美拉達不計前嫌,用她善良美好的心靈包容了他,讓卡西莫多心中深深的刻下了她的美麗。在那個不公平的時代中誰也不能得到絲毫的同情。人們恐懼黑魔法,厭惡吉普賽人。艾絲美拉達也難逃被誣陷而處決絞刑的命運。她心中那位能保護她的白馬王子衛士長,更是眼睜睜的看著她即將被判處死刑。卡西莫多為了救她不顧一切,但是并沒有出現什么奇跡。在艾絲美拉達死后,他便緊緊地追隨著她。
在看完《巴黎圣母院》后,最多的就是對卡西莫多的同情,他的正直與單純卻深深地打動著我。他自小因為畸形而被拋棄,由副教主收養,長大后也不曾離開教堂。他從沒有得到過別人的一點關愛,但是他的心靈卻和他的外表大相徑庭。他向往著美和愛情,然而,艾絲美拉達太優秀了,對他來說,艾絲美拉達是一位女神,是高高在上的,也絕對不容一個污點。他開始自卑,痛苦,他的愛情給他帶來了痛苦。但是他們的愛超越了生與死,上帝終究給了他們一個愛的世界。最后的結局正是文章出彩的一筆,也是我最喜歡的。
前幾天去內蒙古博物館,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只頭對頭倒下的恐龍骨骸。那段時間我們也恰好聽到了實習導游的講解,他們倒下的形態是十分奇妙的,好似是互相摟抱著。導游開玩笑說這是恐龍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而我卻以為這是巴黎圣母院的翻版。也許,卡西莫多和艾絲美拉達就是愛情的化身,代表著至死不渝的愛情。
巴黎圣母院美與丑讀后感800字(篇4)
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人們從書籍上汲取所需的養分,讓書籍,知識來豐富我們的生活。那一位又一位杰出的作家,他們不也是從書籍中尋找靈感,從生活中尋找靈感。書籍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用品,不愛書的人等同于不愛生活。
安徒生的童話,耐人尋味,它不僅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和無情,更讓人們體會到了生活的美好,還能激勵青少年們奮發向上,努力學習,更能激發人們的無限愛心的關愛,讓整個世界充滿愛。《紅巖》描寫了那一個個英雄故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近段時間,法國作家雨果寫的《巴黎圣母院》深深地吸引了我。故事中那一個個鮮明生動的人物令我感觸至深。卡西莫多那丑陋的外表下,卻藏著一顆熾熱的心。那被認為惡魔的但卻又純真善良,能歌善舞,美貌絕倫的愛斯梅拉達,還有那只有靈性,聰明活潑的小山羊,道貌岸然的副教主弗羅洛等等。他們之間發生的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讓我們身臨其中,優美的文字,也帶給我們幻想。
卡西莫多,一個奇丑無比,令人厭惡如同小丑一般的人物,但他又擁有常人無法擁有的那一顆美麗純潔,熾熱的心,他深深地迷戀上了能歌善舞,美貌絕倫的愛斯梅拉達。卡西莫多更多次營救身處絕境中的愛斯梅拉達,但最終也沒能逃過死神的魔爪,被吊死在了丑惡的鷹山下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刻畫了一群形象生動,鮮明,極富藝術感染力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之間錯綜復雜的矛盾糾葛和悲劇命運扣人心弦。他用這種深刻的描寫剖析了豐富而又復雜的人性世界,讓我們更深入,更細致地了解到了我們人類自身。反映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和純潔美麗的一面。書籍帶給我們的感受是無窮無盡的,他會令人感到氣憤,也會讓人體會到生活的美好之處,真摯的愛情、深厚的友誼,總讓人回味無窮。
《巴黎圣母院》帶給我許多以前并沒有發現的美好事物,也讓我認清了人性的究竟,更讓我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外表看似邪惡丑陋的人,但內心或許比一般更善良純潔,而相反,外表看似溫柔善良,但內心卻邪惡無比。
巴黎圣母院美與丑讀后感800字(篇5)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而生的杰作。這部巨著的作者維克多·雨果塑造了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故事中,美麗可愛的吉卜賽女郎愛斯美拉達與她的小山羊佳利在河灘廣場的共舞震驚四座,而奇丑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受養父的指使劫持了她,關鍵時刻,容光煥發的年輕軍官浮比斯救下了愛斯美拉達,可憐的她深陷于浮比斯的愛情漩渦中,殊不知,她心目中的那個“英雄”只是一個玩弄感情的小人。冷漠的教士克洛德嫉恨浮比斯,一刀捅了下去,他不僅使自己的“情敵”危在旦夕,還把殺人的罪名推脫給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愛斯美拉達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命運的束縛,被那絞刑架和恥辱柱絞死,扔在了鷹山的萬人窟內,一代佳人就此隕落,還落得如此悲慘下場。畸形人卡西莫多緊抱著情人的尸體,長眠于那萬人窟。
一開始,那法國的封建制度是卡西莫多的保護罩,像一張大盾牌將眾人的鄙夷置之度外,可在災難的盡頭,它又化作一張又大又粘的蜘蛛網,緊緊地抓住命運的結局,讓本該幸福一生的絕代佳人就此悲慘死去。敲鐘人卡西莫多畸形的外表下有著一顆美麗的心,他的愛偉大而深沉,多情而強硬,就如同一道堅不可摧的城墻護著愛斯美拉達,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城墻還是被殘酷的命運一點點擊倒,終而死在了骸骨橫生的亂葬岡。
命運的悲慘全部體現在卡西莫多的身上: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獨眼,耳聾,駝背,嘶啞的聲音,無父無母受人遺棄的畸形兒。而他卻從不怨天尤人,他唯一的朋友是圣母院的石像、大鐘,他把內心的喜怒哀樂全部傾訴給它們聽。直到他為了吉卜賽女郎愛斯美拉達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更讓我們感受到這份愛的偉大。
說來也是,愛斯美拉達的真誠之愛,浮比斯的情欲之愛,克洛德的瘋狂之愛,卡西莫多的深沉之愛,到底哪一種愛才是不離不棄,純潔無暇,毫無雜質的愛?哪一種愛才沒有拋棄、脫離、扭曲了愛的本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