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草房子有感的六年級
《草房子》這本書主要講了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桑桑在小學六年中與大家一起經歷的甜酸苦辣,親身經歷的幾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讀草房子有感的范文六年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草房子有感的六年級【篇1】
伴隨著復古的音樂,簡陋的房屋,《草房子》這部電影也拉開了帷幕……
許多場景、人物、畫面已經模糊不清,唯獨“杜小康”,在我記憶里揮之不去。杜小康是油麻地小學中的一名學生,家境富裕,擁有村里唯一的自行車。雖然之前和桑桑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但卻大方地將自行車借給桑桑,與桑桑一起玩耍。兩人你追我趕騎著自行車誤打誤撞來到了麥草堆里,正值青春活潑的他們用麥草來烤地瓜,最后引起大火燒了整片麥草堆。在桑校長的一再追問下,杜小康義氣地攬下所有罪過。在杜小康的家里出了問題,家道中落的他只能選擇放棄學業,跟隨父親賣鴨蛋維生。但老天還不肯放過他,將他可以唯一依靠的父親也帶去了。
熱愛學習的他終究還是回到了油麻地,只不過這次是在校外擺攤。桑桑不忍心看到昔日里的好友如此落魄,于是偷拿父親平時的舍不得用的筆記本為杜小康抄寫課文,使杜小康可以在次感受到文字與知識帶來的快樂。兒童雖然年紀小,但是也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的認識沒有大人們那么全面,但也在經歷的事情中一點點一點點的成長。他們有時候在大人看來的“無理取鬧”或者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其實是大人和兒童對同一個事物的不同看法,成人們走進兒童的世界才能了解兒童的真實想法。其實放開手,他們也能干的很好。
再次回想這部電影,還是會被這些情節所感動,也會回憶起自己的童年:與朋友一同踢毽子,一齊唱幼稚的兒歌,一起寫“堆成山”的作業。曾經的我們擔風袖月,高枕而臥。有一種人,他們在你受挫時給你安慰,在你哭泣時借你肩膀,就算全世界都背叛你,也依舊對你不離不棄。世上最珍貴的事就是認知了他們。而他們,就叫朋友。朋友之間的友誼是純潔的,是無價的。生活中,我們或許會和朋友鬧矛盾,或許會隔個兩三天不理睬對方,但這都需要正確對待。同時要像影視中的杜小康一樣堅強,不因父親去世而頹喪,不因不可再讀書而喪失對生活的熱愛。
人的一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有些磕磕絆絆,我們要迎難而上,積極面對。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過去的終將成為過去,但卻成為記憶中永恒的畫面。
讀草房子有感的六年級【篇2】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記
遠處,一輪夕陽給天際抹上了暈染的金黃,那是一片油麻地,那里矗立著幾座最原始的草房子,不時傳來孩子們肆意的歡笑聲……
油麻地里的孩子像油麻地那樣樸實無華,黃黃的臉蛋,黑黑的眼睛,奔跑著的冒出汗珠來的頭發。桑桑是個天真活潑的男孩,愛搞惡作劇,擁有妒忌心,敢作敢當。它不顧別人如何對他指指畫畫,仍然樂于充當小情報員。細馬是個自由的男孩,喜歡在自己的世界——平原那兒玩耍。在他看來羊群是他的士兵,田鼠們是他的情報員,老鷹是他的軍師。咦,那個坐在池塘邊的男孩是誰?哦,原來是陸鶴,就是那個禿頭而性情直率的男孩。因為那顆禿頭,他曾多次與同學發生沖突,但最終,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
讀著油麻地孩子的歡樂,我有些迷茫,我的童年在哪里?我有過這樣開心的時光嗎?
我思考著,回憶著,抬頭,凝視,抽出那本耀眼的綠色相冊,里面記錄著我的成長。我看見照片上的我正朝著我微笑著,我開心地放著大風箏,穿著美麗的長裙,戴著鮮艷的蝴蝶結。那是我嗎?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也會有那樣的歡樂時光嗎?再往后翻,我的記憶漸漸蘇醒。朦朧中,我好像回到了那個下午……“爸爸,爸爸,把線給我,給我……”一個小女孩一邊跑一邊喊,那長長的頭發,飄舞的小碎花長裙,那不正是我嗎?我握著線軸,在草地上奔跑,長長的線牽引著風箏,風掠過我的耳畔,我的頭發飛了起來。但我還是歡快地跑著,開心地笑著,嘴里喊著:“風箏飛高高,飛高高哦,飛到天宮去嘍?!币凰查g,我的形象被定格,永遠地存在了我的記憶中,印在泛黃的相片里。如今的我,頭上的蝴蝶飛走了,奔跑的腳步放慢了,睡前,再也沒有爸爸媽媽親切的“小寶貝”的稱呼。那個叫做“童年”的美好故事是不是快要迎來最后章節的抒寫?
現在想來,童年對于我來說,像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童話。時光匆匆流逝,物是人非。翻閱《草房子》,我卻生長出許許多多暖心的記憶來,像油麻地那樣馨香,像草房子那樣燦爛。只是,像所有人都會經歷一樣,童年終于要慢慢退出我的世界……
但,我會記住童年的那份美好,守住心中的那座草房子……
讀草房子有感的范文六年級5篇匯總
讀草房子有感的六年級【篇3】
相信大家都知道曹文軒吧,沒錯就是那位著有《根鳥》《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的作者,我也是早就對這位作家早有耳聞,所以借著這次寒假買了一本《草房子》來仔細閱讀。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角桑桑在油麻地這個小村莊里和小學里的同學伙伴以及與鄰里親戚之間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有喜,有悲。作者在這種十分平凡的筆觸下,寫出了一個頗有深度的故事??赐旰蠓畔聲鹃]上眼時,我還能在心頭回味到一種關于人生的感悟。總之看完這本書之后,對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這本書的開頭的那個禿鶴——陸鶴的故事了。
為什么要叫這個陸鶴是禿鶴呢?我不住疑惑,直到看下去我才從文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啊這個陸鶴是個大光頭,那光光的頭上沒有一根頭發,所以同班的同學都叫他禿鶴。同學們都覺得陸鶴的頭很光滑很有趣,就都會不由自主的忍不住用手去偷偷的摸一下。陸鶴感受到了之后就會辨認一下究竟是誰摸了他的頭,如果對方比較弱小那他就會在人家后背打上一拳,如果比他強壯他也一定要罵上一句。
直到后來陸鶴發現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欺負他——因為他的光頭。所以他決心要報復,于是乎他找準了機會在學校會操比賽的時候。在會操時,油麻地小學的超水平發揮讓校長桑喬以為在比賽中已經贏定,可結果就在這時,陸鶴摘掉了那頂他爸爸買來掩蓋他的禿頭的白帽子。這一下可就亂了套,認真比賽的油麻地小學隊員都忍不住笑出了聲。油麻地小學也自然失去了這個冠軍的名次。
比賽后陸鶴的報復自然成功,但是他換來的卻是同學對他的冷淡。所以他突然覺的自己原來這么孤獨,于是他想做出改變,改變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改變自己的內心,我想最主要的可能是改變自己的命運吧。
于是乎他自告奮勇的向老師留紙條說自己想要出演《屠橋》。也許是陸鶴真的想去改變,有或是這個角色就仿佛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頂著大光頭,蹬著大皮靴的陸鶴在正式表演上將偽軍連長演活了!同時,同學看向他的眼神中再沒有一絲惡意。
“純凈的月光照著大河,照著油麻地小學的師生們,也照著世界上一個最英俊的少年……”當讀到這一句時,我不禁感慨,也許書中的陸鶴在窯洞的溫柔的濕氣中長大了吧。
就像書本的最后作者曹文軒說的那樣,美的力量絕不亞于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
那就是美。
讀草房子有感的六年級【篇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草房子》。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恨不得一天就把這本書讀完。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叫桑桑的男孩,他很調皮,在他身上發生了許多好玩的事。但是,他后來得了一種病,當所有人都認為沒有希望了的時候,終于找到了一位能治得好這種病的高手,最后桑桑的病好了。
再來說說這本書里的主要人物吧。桑桑,這本書的主人公,他是一個活潑頑皮、善良、重情重義的孩子,當其他孩子都不想接近、不喜歡秦大奶奶時,他卻一點兒也不討厭她。他還幫助了杜小康很多次,竟然還把自己最喜愛的鴿子賣掉了一部分,給了杜小康錢,杜小康才能有貨在學校門口賣。
杜小康是一個愛干凈的男孩,剛開始,他的家庭很富裕,他的學習也非常好,是班上的班長呢!可是后來,杜小康家破產了,他的父母再也沒有錢和精力來來供他上學,但杜小康對上學非常向往,他還要堅持學習。他把班上一個女同學的課本偷來自學,我覺得這個方法不是很好,杜小康其實可以趁放學時找他的朋友桑桑給他補習功課,用不著偷課本。再回到杜小康身上,桑喬校長說過,日后杜小康一定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杜小康小學時就接受了這么多不好的事情,但他還能堅持下來,并在學校門口擺小攤賣東西,我很看好杜小康。
紙月是個學習很好,文筆很好,寫字很好看的小姑娘,班上也只有她的學習成績能和杜小康一拼。她以前是在板倉小學上學,后來才轉到了油麻地小學。不過很快,她就和油麻地小學里的同學們成了好朋友,融入了這個大家庭里。
最后,隨著桑喬工作的變故,桑桑也要隨著桑喬離開油麻地,桑桑很舍不得這里,舍不得這里的每一個人。油麻地的每一件事都給桑桑留下了深切的回憶,桑桑在這里的每一天都是最美好的回憶。
我從杜小康的身上體會到了很多,他家里破產還非常想學習,而我們,生活在比杜小康好得多的生活環境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時卻還很拖拉,不想學習,我們大家應該都要像杜小康一樣,勤奮好學,努力學習!
讀草房子有感的六年級【篇5】
《草房子》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純凈而美好的情感。在這部小說中,我們無須繃緊神經字斟句酌,也無須埋頭苦思個中深意,更無須反復推敲語言特色……只要隨心翻閱,就能發現文中處處流淌著詩意的美,充盈著淳樸的愛。
《草房子》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都很普通,隨處可見,但卻讓我感動萬分——
陸鶴,一個天生禿頭的孩子,被孩子們戲稱為“禿鶴”。同齡人的嘲笑讓禿鶴自卑萬分,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他對其他的孩子進行了報復,但也因此造成了他和別人的疏離。而在這個成長過程中,他漸漸認識到外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心靈的美麗才是最可貴的。當他重新抬起頭來,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陷時,他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
桑桑,一個純真、調皮而又善良的男孩。桑桑幼小的心靈中總是裝滿了稀奇古怪的念頭,他的調皮搗蛋常常讓人啼笑皆非。盡管村子里、學校以及家里都被他搞得雞犬不寧,但他的調皮的外表下卻裝著一顆善良上進的赤子之心。他敢于創新,敢于承擔責任,敢于幫助弱小,也敢于面對疾病,并且以一種昂揚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的苦難。桑桑的故事,總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憶起許多童年趣事,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明白無論生活多么苦,無論事情多么糟糕,我們一樣可以輕松面對。
秦奶奶的故事卻讓我印象最深刻。無依無靠的秦奶奶,花去了大半光陰,終于得到自己的一塊土地,但她還來不及擁有就要把土地歸還國家作為建校之用,她的消極抵抗讓人覺得既可笑又可悲。然而飄零凄苦了大半輩子的秦奶奶又是一個多么善良、慈祥的老太太。在孩子們純真、熱情、友善的包圍中,這位行將就木的老太婆用生命的余光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心堂:她,在寒冬中救起落水女孩;她,甘愿離開打拼一生的房子;她,用生命拯救滑水的南瓜……秦奶奶的離去讓人憂傷,她的音容笑貌卻深烙心中。
還有膽小而多才多藝的紙月,命運逆轉的杜小康,追求愛情的白雀等等,他們都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向我們訴說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其實平凡的生活中,時時演繹著美麗的故事,處處彰顯著善良的人性。曾經有人說:“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的,只要留心生活,人間處處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