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10篇
雷鋒同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共產主義戰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1)
3月5日是“雷鋒日”,周末,老師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為社區做一件好事。
周日清早,我便拉著爸爸在社區里轉悠,想“偵查”一下社區里是否有需要我們幫忙的事情。不過我們運氣真不好,既沒有小孩摔倒,也沒有樹苗被風吹倒需要我們扶正。唉!只有收兵回家吧。
剛進我家門棟,我發現樓梯間配電盒上的螺絲松了,配電盒蓋板像“鐘擺”一樣晃來蕩去。把配電盒蓋板修好,不也是學雷鋒嗎?!我眼前一亮。我趕緊與爸爸一起回家,找來螺絲釘及維修工具,開始修理蓋板。爸爸正在擰緊螺絲時,一位鄰居叔叔從旁經過,他奇怪地瞟了一眼,嘴里“咦”了一聲,疾步走過去。我看到爸爸低著頭、紅著臉,恨不得撲在蓋板上擰螺絲。
修理好配電盒蓋板,我發現樓道間有一些零碎的垃圾,又拉著爸爸和我一起清掃。一會兒,我們就把自家門前的地掃干凈。我想:樓上的叔叔、阿姨工作忙,不一定有時間清掃樓梯間,今天正好是“雷鋒日”,何不幫他們掃一下呢?于是,我接著掃二層樓,奇怪,爸爸怎么拖拖拉拉,還沒跟上呢?我趕緊喊爸爸,平時爽朗的爸爸變得支支吾吾,等我把一至六樓全部清掃完畢,也沒聽到爸爸上樓的聲音。我返回到一樓家門前,看到爸爸正仰著頭焦急地等著我。“爸爸,為何不跟我一起學雷鋒”,爸爸摸摸頭,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
事情雖然已過去,但一直有幾個問題在我腦海里盤旋:為什么學雷鋒非要以突擊的方式找好事做,平時不做呢為什么有的人看到別人學雷鋒而感到很漠然呢?爸爸為什么做好事感到不好意思呢?我想:假如天天都是“雷鋒日”,大家都把做好事培養成一種習慣,我的困惑就有了答案,我們的社會就會少點漠然、多點熱情,少點敷衍、多點真誠,整個社會就會更加美好而和諧吧!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2)
“學習雷鋒好榜樣,艱苦樸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雷鋒”,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激勵著多少人奮發向上,讓我們走進這位不平凡的人物,了解他的故事,學習他的精神吧!
雷鋒,1940年12月出生,湖南人。他的生活經歷極為坎坷,她從5歲到7歲,爸爸媽媽哥哥弟弟相繼死去,他成了一個孤苦無依的孤兒,是黨和人民使他跳出苦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從此,他決心回報黨和社會,這種回報是真誠的!
雷鋒是一個充滿熱情。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人。他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是星期日,我沒有外出,給班里的同志洗了五床被褥,帶戰友補了一床被子,協助炊事班洗了600多斤白菜,打掃了室內外衛生,還做了一些零碎事,總的來說,今天我盡到了一個勤務員應盡的義務。雖然累了點,也感到很快樂”。是的,奉獻使人充實,使人快樂,使人高尚,難道他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當前社會,有的人道德水平在下滑,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堅守和傳承雷鋒精神。此刻,讓我們靜下心來。去感知那些雷鋒精神的傳承者。
郭明義,是當代最著名的雷鋒,他雖然只是一名工人,但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資助了那些失學兒童,雖然錢不多,但他已經堅持了15年,積累數額7萬元!除了無私的幫助貧困兒童外,郭明義還堅持做著另一件事,那就是無償獻血,20年來,他從未間斷過獻血,獻血總量是他體內血量的10倍。當然,除郭明義外,具有雷鋒精神的還有沈星,張麗莎,熊寧……他們以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人生的意義,真讓人敬佩!
雷鋒叔叔助人為樂,愛崗敬業,勤儉節約的品質,是大家不斷學習的要素,雷鋒叔叔,總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我們學習雷鋒叔叔那些“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吧!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3)
花,開放在繁花似錦的三月,燦爛而又奔放,飄灑的芳香讓大地初出充滿了春的氣息。每當三月,我就會想起為革命而共獻出生命的雷鋒。雷鋒的生命雖然短暫,只活了22年,但是他為人民做出的貢獻卻是世人稱頌的。他的精神有如火炬一樣一代一代地傳承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像這樣做好事的“活雷鋒”,在我們身邊無刻不在。
就像春節的時候,無情的冰雪阻擋了外來民工的“回家路”。可是,歸心如箭的他們仍按捺不住,冒著風雪踏上了“征程”。其中有一輛車在行駛途中,意外的事故發生了。在一個拐彎處,由于路面滑,這輛汽車翻車了。乘客們有的受了輕傷,有的受了重傷,有的甚至昏迷不醒。這些乘客們在痛苦的呻吟著。就在這一刻,迎面走來了一位農民。這位農民看到了這種情況,把他們接回自己的家里。那時,車里一共有四十多人,這個人似乎不怕乘客對他的沉重負擔,不怕雪地的舉步為艱,還一步一步地堅持把受傷的乘客背到了家里。盡管他家只有幾間簡陋的瓦房,可是,他還是讓這些乘客住在自己的家里。他還把自己和老婆睡覺的床讓給了老人和孩子。他把家里所剩不多的錢買了一些食物給乘客吃,就這樣度過了兩天兩夜,指導救援人員趕到了,把這四十多位乘客載到他們的家鄉。這位農民的心靈是多么美好啊!
這位最普通的農民,卻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在他身上,我似乎看見了雷鋒的身影,在他身上,閃耀著一種珍貴的精神。在這個繁花似錦的三月,我們看到這樣的“活雷鋒”,更覺得雷鋒精神的可貴。這是雷鋒精神的傳承。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4)
光陰如梭,一晃兒雷鋒殉職就50周年了。細細回想一下自己走過的年輪,很多成長的烙印上面都沾滿了有關“雷鋒”的名字,雷鋒精神始終在深深地影響著我、鞭策著我。可以說,雷鋒是我心中永恒的豐碑。
雷鋒在工作崗位上嚴于律己,默默無聞的為人民服務,一絲不茍的將自己投入工作之中;他在生活中,從不亂花一分錢,節約糧食、水、電,盡量減少國家的開支。他省吃儉用,將剩下來的錢支援農村生產和災區人民,幫助那困難的人。他還每天扶老人過馬路,幫小朋友找媽媽,幫身體有缺陷的人提菜……這些事情,雷鋒都當做是自己必須要完成的義務和承擔的責任。
而踏入新世紀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自己的父母、親人、鄰居、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的零花錢、壓歲錢捐給災區、不幸的人和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就這樣與社會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作為南京一中明發濱江分校學校的一名學子,在學校里就要愛護學校的設置,保護學校的環境:在班級里要熱愛班集體榮譽。對同學要互相幫助、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包容。對自己的老師、長輩要有禮貌。對自己的父母、親人要關心、問候。常去敬老院與那些老人們進行溝通、交流。
我記得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人類社會,被我們創造得如此美妙,你,都看到了嗎?瞧,在馬路上,時時都有攙扶老人過馬路的,在公共汽車上,為老弱病殘讓座的情景也常常可見,無論是家中,學校還是社區……學雷鋒助人為樂的情景時常會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每每想起雷鋒,我便會想起這段話,雷鋒早早離我們而去,但我相信,他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5)
昨天,晚報小記者團請來了第21任雷鋒班班長李桂臣叔叔為我們進行了一次講座,讓我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雷鋒精神與雷鋒班。
在講座中,李叔叔告訴我們:雷鋒在不滿7歲時就成了孤兒,深受地主的欺壓,他在10歲時才在荷葉壩小學上了學。雷鋒在學校里樂于助人、品行優良,并且在學校里第一個戴上了光榮的紅領巾、第一個加入了共青團。雷鋒非常想參軍入伍,無奈因為身高不達標而無法圓夢,但是他并沒有放棄當兵的夢想,在他的一再請求下,雷鋒終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他在部隊上苦練投彈,學習釘子精神。經過摸索和高人指點,雷鋒終于練好了投彈。雷鋒常常為有困難的人捐款,還輔導一些同學的學習。大家都說,雷鋒坐車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可見雷鋒品德之高尚。1962年8月15日,雷鋒同志不幸被晾衣桿砸中太陽穴而犧牲。
在1963年1月7日,雷鋒生前所在的班被稱做雷鋒班,李桂臣叔叔就是這個班的第21任班長。他曾經到過利比亞做為維和部隊。他們幫助利比亞鋪了500多千米的公路,修建大小橋梁80余座,我們的解放軍叔叔多么了不起呀,一種對他們的敬意油然而生……
時間過得真快,整個講座的氣氛十分融洽,轉眼間講座就結束了。如果我們都像雷鋒一樣樂善好施的話,中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雷鋒,只要向他看齊,我們就是雷鋒。雷鋒是一個偉大的人物,更是一種堅定的信念。我們要學習雷鋒精神,樂于助人,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6)
媽媽常教導我: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時期是最美的,而在青少年時期,良好的道德品質又是最可貴、深層次的美。這種內在的美,只有通過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才能表現出來。所以我一直把雷鋒作為榜樣,時刻銘記:要像雷鋒叔叔一樣,樂于助人,誠實守信,心中時刻想著他人……
我喜歡雷鋒,所以也喜歡尋找現代版的雷鋒,用他們光芒四射的雷鋒精神照亮我前進的方向。這不,現實生活中的"活雷鋒"比比皆是——
吳天祥:傳承道德的力量
吳天祥是原武漢市武昌區的副區長,對待困難群眾一直像親人一樣:為了讓困難群眾有房住,他把女兒的婚房拿了出來;為了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他把老家的房子賣掉,籌到了幾十萬元救助困難群眾;他4次跳入長江救人;34次義務獻血;汶川、玉樹、舟曲災區的現場都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他這種舍己救人、樂于奉獻的美好品質難道不正是雷鋒精神的實質嗎?
趙永錄:50年擺渡情
黑龍江樺南縣的趙永錄大爺堅守在大河邊,無償為來往的鄉親擺渡50年。趙永錄24歲開始擺渡,50年后依然如舊,70多歲的他究竟為了什么呢?老人說:"不圖別的,就圖大家平平安安。"這種不求回報,善良純樸的美好品質難道不也是雷鋒精神的真實寫照嗎?
傳承雷鋒精神,踐行美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更是祖國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平常事做起,傳承文明,做有道德的人,為實現偉大而美麗的中國夢譜寫壯麗的人生篇章!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7)
歲月輕輕劃過,如那絢麗的流星。但他,卻如一團不息之火,永遠散放著光和熱,溫暖著人們的心。看著窗外春風化雨,我又想起了那段學雷鋒的日子……——題記
出師一功
學校創立了一個“雷鋒團”,我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一下課,同學們都飛奔出教室,尋找需要幫助的同學。
我看著“茫茫人海”,正找不到幫助對象,卻突然發現墻角有一團花花綠綠的紙幣!我環顧四周,馬上把它撿了起來,偷偷放入口袋。我心里砰砰直跳,眼睛卻直發亮:“發了發了,發大財啦!”剛冒出這個想法,我就想狠狠扇自己一巴掌:別雷鋒沒當成,當成“小偷”了!
錢財乃身外之物,品德才最重要!我冷冷的瞥了一眼那團錢幣,卻仿佛看到了一包包辣條、餅干、冰激凌……想什么呢!我直奔教室,把錢交給了老師,心里頓時一松,仿佛我用那些錢買到了更有價值的東西。口袋空了,心中卻很充實。
趨向高潮
手抄報、作文、班會……整個校園沉浸在雷鋒精神中。春風把學雷鋒活動推向了高潮。在這里,人人都是雷鋒。不必擔心東西丟了,更不必擔心沒人幫助自己……
舊火復燃
三月輕輕從指間滑過,學雷鋒的熱情也越來越淡。直到有一次,我幫同桌撿筆,當我得到那一聲感謝時才發現了三月的流逝,又想起了那段學雷鋒的日子。學雷鋒不是學給別人看的!我們要學習的是雷鋒品質啊!
我撿起了那支筆,也撿起了雷鋒精神。
永遠懷念那段學雷鋒的日子,也希望這新一段的學雷鋒的日子永遠都不會結束!
后記
雷鋒只是一名普通的汽車兵,只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雷鋒離開了,還有你們、我們、他們……讓我們一起“弘揚雷鋒精神,做良好社會風尚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吧!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8)
3月16日,星期五,九方中學高一三班全體同學奔赴敬老院奉獻咱們的一片愛心!
面對這些陌生的面孔,起初咱們還有些羞澀,但爺爺奶奶的鼓勵,一聲聲的贊許,讓我們充滿了自信!每一個節目表演完,爺爺奶奶肯定的掌聲,都讓我們開心不已!一首首紅色經典曲目唱出了爺爺奶奶的心聲,喚出了他們的活力。瞧,爺爺在為我們指揮呢!
爺爺奶奶認真的注視著每個節目,時不時的跟著擺弄一下身體,看他們多年輕!他們臉上一直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仿佛我們就是他們的親孫子一般,眼神那么溫暖,那么慈祥!
兩個小時真是一晃而過,爺爺奶奶與我們依依分別,記憶中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小朋友,下次一定還要來啊!”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他們對親情的渴望,對家的渴望!他們之中要不就是孤寡老人,要不就是子女事務繁忙無人看管送到這來的,他們是多么的無奈啊!是多么的想要有個家啊!這,可能就是他們后半生的家了,一個有著共同遭遇的人組成的大家庭!
還有一個小細節,臨行前我送一位爺爺回房,見我要走,秘密地從一個大袋子里抓出一大把旺仔奶糖給我,并囑咐我一定要多來!我想這一大袋糖也是為小朋友準備的吧,他們希望這個家熱熱鬧鬧的,希望有小朋友嘰嘰喳喳的,然后拿糖去哄他們,只有這時,才覺得自己是個大人而不是老人!
這次活動雖然完了,但是雷鋒精神仍在延續。在這個大社會中,沒有爺爺奶奶曾經創造的輝煌,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個群體,要有“飲水思源”的感恩之心!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9)
今天,劉老師布置了我們寫一篇關于學雷鋒的心得作文。我回到家里,打開電腦,找到了一些雷鋒叔叔的資料:雷鋒叔叔小時候失去了五名親人,但他勤奮學習,幫助人們做好事,不僅愛崗敬業,而且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在他眼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們服務卻是無限的,所以,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們服務中去。
看完雷鋒叔叔的資料,我打算親身體驗一下做“小雷鋒”的感覺。我拿出五元“零花錢”,嘿!準備渴了累了買只棒冰解解饞。我花了一元錢去坐公交車,閑逛縣城一周,去看看縣城發展的新貌。上了車,我東看看西看看找到了合適的座位,趕緊跑過去,坐到座位上。過了一站,上來一位老奶奶,但車上座位都已經滿了,老奶奶只好站在過道上。我連忙起身對老奶奶說:“老奶奶,您坐到我的座位上來吧,我馬上就快下車了。”“謝謝你,小姑娘”,老奶奶笑著對我說。旁邊的叔叔阿姨投來贊許的目光,我的內心感到一陣甜意。在好又多廣場下車了,我看見一個殘疾人叔叔在那邊彈吉它邊唱歌,身前放著一盆子,里面凌亂的躺著一些硬幣和紙錢。聽著叔叔堅強而滄桑的歌聲,看著叔叔一條空蕩蕩的褲管,我的眼睛潮濕了,從褲袋摸出僅有的四元錢放入盆子。叔叔邊彈邊唱邊向我深深的一鞠躬,并說了句“小姑娘,謝謝你”!我趕忙也一鞠躬,說了句“叔叔,不用謝”!我慢慢走回家,咦!怪了,棒冰沒吃成,我怎么內心也感到了絲絲的喜悅?
今天,我終于體驗到做好事是一種特別開心、快樂、幸福的事情。雷鋒叔叔把這種做好事的精神流傳給了我們,我們一定要把他發揚光大,盡己所能,多做好事。雷鋒叔叔,您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民族精神作文(篇10)
看到騎車摔倒的老人,不但自己不去扶,還對扶的人說三道四……真乃咄咄怪事!
人的言行是思想的一面鏡子。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雷鋒精神”已經過時,現在再不是提倡它的時候了——即便有人去學雷鋒,也是搞沽名釣譽!
這種思想是很要不得的。
“雷鋒精神”本質上是一種助人為樂的共產主義精神。它具有無窮的生命力,必將在未來的社會中進一步發揚光大。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的人們,要平等團結、友愛互助,不斷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
對于那些有共產主義覺悟的人,學習雷鋒做好事自然是情理中事。對于具有傳統美德能夠推已及人的人來說,在別人困難時幫上一把,也屬人之常情。有些人則不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我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有上述不同表現,在于其個人修養及所處的社會風氣。
一個人在他做一件好事之前,他往往不先想到自己,有時似乎是“無意識”地就去幫助別人。假如說某某人為了學英雄趕浪頭出美名,那么在他做好事時,他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以生命為代價而去做那種“好事”的。小人之心總好量君子之腹。
也曾有這樣的情形:某同學將突發意外的人送往醫院結果卻被誣為肇事者……違良心的人最終會受到輿論和自己良心的譴責。有一則阿拉伯諺語說:“助人為樂是一切美德中頂小的,忘恩負義卻是所有惡行中頂壞的。”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國的社會主義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各種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余毒殘渣余孽還會長期存在,我們尤其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我們什么時候都要提倡“雷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