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殘疾人先進事跡作文(范文)
在大家的身邊,總有那么一群"最美的人",他們的最美往往體現在他們的行為和心靈上,他們可能是殘疾人,但卻讓人敬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最美殘疾人先進事跡作文(范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美殘疾人先進事跡作文(范文)精選篇1
張革,女,1968年9月生,碩士學位。2013年任常州市精協副主席,2018年任江蘇省精協主席、常州市精協主席。
她是一名孤獨癥孩子的家長,也是一名助殘志愿者。她經歷了所有星兒家長的辛酸苦辣,深刻體會到這個群體的困難與無助。每個孤獨癥家庭面臨的不僅是孩子的殘疾,經濟的壓力(因為孩子要全天陪伴,父母有一方無法工作),更是無法治愈需要終身康復帶來的絕望。她兼職協會工作的初衷是希望能影響和帶動身邊的親友一起前行,不孤單、不絕望,鼓勵殘疾家庭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康復訓練,孩子才會有未來。正是這個想法,讓她堅持七年,團結帶領本類殘疾人及親友共同前進,有力推動了協會工作的開展。
加強協會組織建設,當好“帶頭人”
為提升協會服務能力,張革從協會建設和家長組織建設兩個方面來加強組織建設工作,提升服務能力。她明白一個組織要有活力、有凝聚力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
她帶領協會領導成員積極參加政策、業務培訓,參加省級自閉癥康復知識培訓和精殘UFE復訓。
作為精殘人及親友協會,張革意識到家長組織建設尤其重要,2017年成立家長組織以后,一切活動都在協會領導和指導之下。近年來經常性為骨干家長培訓《殘疾人權利公約》、與殘疾人相關的法律政策和家長組織運作的相關知識。
堅持工作宗旨,當好“服務員”
從接手協會工作開始,一直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代表、服務、維權、監督”的工作宗旨,熱心熱情為本類殘疾人及親友提供服務,了解基層殘疾人及家庭需求,采取各種形式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2017年,了解到很多大齡心智障礙孩子困在家中,無學可上、無工作做、無處可去,心里非常焦急,馬上組織家長,聯合公益組織,辦起了第一屆折翼天使公益夏令營,組織孩子們學知識、學技能、玩樂器、做運動,孩子們在學習中提升了能力,我也獲得了親友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迅速發展了一支積極團結的親友隊伍。至此,協會連續四年堅持開設周末班和公益夏令營。
隨著精殘孩子漸漸長大,他們的去處成了家長的心病。很多孩子回到了家庭,功能逐步退化,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9年,她和一些家長承接了和瑞殘疾人之家,帶領大齡心青年試水輔助性就業,為日托的精殘人提供產品加工,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精殘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用自己的勞動,過有尊嚴的生活。由于殘疾人之家是由各區服務于本區殘疾人的場所,對區外殘疾人是沒有補貼的,而精協是面向全市精殘人的,如何打破這個區劃界限,讓全市愿意去輔助性就業的心青年享受同等的待遇是擺在她面前的難題。她多方了解情況,主動找到了德安醫院,用真心換來信任,順利申報了2020年精神康復點,解決了殘疾人之家的問題。
積極建言獻策,當好“代言人”
關心關注基層殘疾人的需求,代表精殘人及親友發聲,是協會工作的重要一環。張革作為一名親友,不僅熟知自己的孩子生活學習中的問題,而且在跟親友們的溝通中善于發現問題,通過調研分析,利用各種渠道提交了多份關于精殘人的提案,為政府在精殘人全生涯服務方面建言獻策。2019年,提交了三份提案,分別是:《關于推進特殊兒童全納教育的建議》、《關于解決殘疾人托養服務難點的建議》和《加快落實殘疾人小康進程,推動心智障礙者就業的相關建議》。
組織家長自助助人,當好“當家人”
作為協會負責人,團結幫助帶領眾多精殘人親友,一起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培養家長骨干,讓精殘人群體不孤單,充滿溫馨。把家長組織起來,不等不靠不要,自助助人。聯系社會組織和專業團體給家長疏導情緒,建立正念;培訓家長家庭照護技能;組織家長骨干學習政策和服務知識,讓家長從自我走出來。在撫慰家長情緒,提升家長能力的基礎上,為需要的家長提供互助服務,輔助性就業點就是一個家長互助的基地,由家長輪值管理就業點,家長在當值時是管理人,其他時間可以享受喘息服務。在能力之內,家長組織還為社會大眾提供義務服務,回報社會,體現價值。
組織各類活動,當好“策劃人”
協會月月有活動,七年來,她帶領精神殘疾人及親友策劃、組織和參與了幾百場活動,活動品種豐富多樣,有文體活動、有專家講座、有親子活動、有傳統節日活動等等,特別是近兩年,周周有培訓,隔三差五有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活躍了精殘人生活,提升了生活質量。
2018年市殘聯第七次代表大會上,她被推選為常州市精協主席、江蘇省精協主席,并光榮地出席了中殘聯第七屆代表大會。她說:這不僅是對我工作的認同與理解,更是對我的一份期望和重托,讓我有更多的機會,為精殘人及親友提供更好的服務,帶領大家一起同步小康。
最美殘疾人先進事跡作文(范文)精選篇2
__,全省自強模范,中共黨員,肢體二級殘疾,現任大慶群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原大慶市龍鳳區衛東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__在中學時期,因奮不顧身下水救人導致身體殘疾,他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終于成長為私營企業家。他3000元起家闖蕩商海,尋找商機,博弈人生,為國家上繳利稅50多萬元。
雖然身體殘疾,但__并沒有氣餒,更沒有等待政府救濟。他心里牢記張海迪的一句話:翅膀斷了,心依然在飛翔。他從練習走路到逐步扔掉雙拐,一步一步走上了艱苦的創業之路。
1995年,__借了3000元錢,從鄰居手里兌了一個修理部。起初,他不懂技術,只能雇人干活。為了節省開支,他克服身體殘障的困難,不斷琢磨,勤學苦練,逐步掌握電焊、鐵藝、水暖、塑鋼門窗等維修技術,成為了一個修理方面的“萬能工”。就這樣,__的修理部從修三輪車開始,逐漸發展到修理暖氣和承包小型工程,工程質量越來越好,信譽度越來越高,名氣也越來越大。
__要求所有員工把施工質量當做生命,寧可自己少掙錢,也不能做假冒偽劣工程。因此,他的施工隊也贏得了區政府的信任,區里維修工程,都優先請他的施工隊做。
一個冬夜,某單位的暖氣爆裂,50多度熱水不斷噴涌。__來不及叫修理工,自己拖著僵直的身子,冒著被燙傷的危險,把控制閥門關上,并把暖氣修好。完工后他全身濕透,西北風一吹,棉衣凍成了冰衣鎧甲。__的修理部也依靠著質量和信譽,一點一點壯大起來。
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__有了自己的維修隊,后來又發展為群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企業安置了很多殘疾人就業,雖然__是殘疾人,但他始終照章納稅,不以殘疾人或安置殘疾人為名,提出額外減免稅費的要求。
龍鳳區的武秀山,在給一家企業打工時,不慎被機器鉸斷了左小臂,生活遇到了很多困難,__伸出援手,聘他當了炊事員。
李純是智力殘疾人,6歲時父親病故,母親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是所在社區的貧困戶。__一直對他們母子進行幫扶,逢年過節送去米面油,并把李純安置在自己的企業工作,維持了他們母子的基本生活。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__積極向災區捐款;日常生活中,他經常買物資慰問鄉敬老院的老人;盲人張景富按摩診所開業,他送去啟動資金,解決了資金方面的困難。在20__年“全國文明城市”復檢時,__義務為所在社區設立殘疾人坡道2處,安裝殘疾人扶手8套,安裝自行車架80多個,清運垃圾80多車。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__還為街道社區和防疫站點捐助大量物資,主動擔當社會責任。
目前,群英建筑有限公司下設衛東物業公司、龍卓物資經銷處、龍豪電氣焊服務站,現有固定資產430萬,年產值近千萬,利稅達50多萬,企業安置人員就業29人,其中殘疾人17人。
伴隨著企業經營蒸蒸日上,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大慶日報》《大慶晚報》等媒體刊登了__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勇立潮頭的事跡;省、市、區殘聯先后命名衛東物業公司為“殘疾人就業示范基地”。然而,__沒有滿足,沒有驕傲,他深知腳下的路還很長。__立志當一只頭雁,帶領殘疾兄弟姐妹們,向更高、更大、更強的目標飛翔。
最美殘疾人先進事跡作文(范文)精選篇3
拄著拐杖走進200多個殘疾人家庭
__自幼生活在車站社區。童年時,他在附近的漢陽火車站玩耍,不幸右腿遭火車碾壓致殘。生活雖然艱辛,但他沒有低頭,在家人的照顧和激勵下,經過自己的頑強努力,__不僅實現了生活自理,還掌握了游泳技能,在多次比賽中獲得過名次。
20__年,經區殘聯推薦,__成為社區殘疾人協理員。他很激動興奮:“過去是親友鄰里照顧我,現在有為社區的殘疾人服務的機會,我一定要做好,證明我也是一個能為社會做貢獻的人!”__暗暗下了決心。
車站社區共有200多位殘疾人居民,老舊小區的樓房沒有安裝電梯,為了掌握這些殘疾人居民的信息,__拄著拐杖“掃樓”,走進每位殘疾人家中,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反映和解決問題。
__隨身攜帶的一個黑色筆記本,除了記錄工作動態,轄區內所有殘疾人的信息、需求全都“登記在冊”。
在這些殘疾人中,有兩位最讓__牽腸掛肚:45歲的姚坤俊(化名),5年前喪母后因無人照看,被__“認養”;27歲的吳瀟(化名),7年前失蹤被找回后,因遠親無力照料,也被__“認養”。兩人分別被安排在漢陽和漢口的兩家醫院長期住院治療,__雷打不動每月去醫院探望,幫忙辦理各種手續、送換季衣物……逢年過節,還買慰問品送去。
因一句承諾,照顧一對特殊父子7年
轄區內的四位精神障礙殘疾人,是__的重點關注對象,每逢他們出現狀況,都是由他這位“獨腳俠”帶著去精神衛生中心,幫忙辦手續、交費,跑上跑下、忙前忙后。
街坊王臘珍的丈夫張根(化名)和兒子均為精神障礙殘疾人。20__年的一天,王臘珍找到__,表示自己感覺身體不太好,很擔心將來自己一旦有事,老伴和兒子無人照料。“您放心!萬一有么事,我一定負責照顧好他們!”__當場給老街坊拍了胸脯。
幾個月后,王臘珍因病去世,因為沒有親屬可以作為監護人,__主動挑起了這副重擔。20__年1月和4月,張根父子倆先后病發,__和同事將他們送進醫院,至今他還在操心著父子倆的一件件“瑣事”。
一次,張根的存折因掛失無法取錢,__找到其單位,上門了解工資存折的開戶行信息,再到開戶行幫其辦好相關手續,每次搭公交車來回一趟要近2小時。
每年春節前,__都會給張家父子購買里外全套新衣新鞋,父子倆的尺碼和穿著喜好他都裝在心里。有人見他腿腳不方便,勸他不必每次都親自去買,他說:“我熟悉了解他們,還是我去最好。”
“__做得比很多患者的親屬更好。”醫院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他和張家父子無親屬關系,但一直將他們當親人照顧,也讓醫護人員非常感動,目前父子倆恢復情況良好。社區書記熊強表示,__的行為不僅是在履行當年的承諾,同時也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慰,目前社區也在積極想辦法共同幫助他們。
他是社區殘疾人群眾的“主心骨”
__對社區殘疾人的關心,不僅僅是在生活方面,還包括了思想動態、家庭關系等其他方面。只要殘疾人居民有什么問題或者需求,他都及時主動地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正是因為__的盡心盡責,殘疾人居民對他的信任、依賴有時更甚于親人。
近年來,隨著國家越來越注重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惠殘政策也日臻完善。__覺得自己有義務將這些政策向殘疾人群眾進行宣傳,讓更多的殘疾人能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他為轄區內全體殘疾居民建檔立卡,確保讓每一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都能獲得政策范圍內的補助、補貼等,并且盡心盡力,主動服務,落實到位。十余年的付出和堅持,他成為了社區殘疾人最信賴的“主心骨”,雖然總是要操很多心,但__樂此不疲、樂在其中。他的事跡被省市多家媒體報道。
最美殘疾人先進事跡作文(范文)精選篇4
初見康建忠,感覺他是一個非常干練踏實的漢子,但是,讓人很難想到的是,眼前這個在石家莊將化工生意做得十分紅火的老板竟然是個殘疾人。而的的確確,就是這個康建忠,用他殘缺的身軀為八旬老母和妻兒撐起了一個家,用堅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個屬于自己的事業,用自己博愛之心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贊譽……
身殘志堅再苦也要干事業
康建忠1968年出生,一歲時因患上了小兒麻痹癥,最終落下了右下肢的終身殘疾。而從康建忠懂事起,他就從別人異樣的目光里,過早地體會到了命運的不公,但同時也磨練了他不服輸的個性。
18歲中學畢業前夕,看著年事已高的父母依舊每日早晚操勞,康建忠決定放棄學業挑起家里的重擔。他顯示在一個村里當起了裝卸工,裝卸沙土、磚塊,這種工作連正常人都會覺得又苦又累的,剛剛走出校門的他,雙手很快就磨出了許多血泡,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
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憊的身影時,咬咬牙又走出家門。就這樣他堅持了一年多。1993年又在一個村辦搪瓷廠當起了工人,后來調到了業務科跑業務。在這段時間里,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他去了很多地方,也飽嘗了許多的酸甜苦辣。同時,他也看到了改革開放后,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受觸動,于是,決定嘗試自己創業,創辦一個屬于自己的公司。
一再創業十幾萬元“打了水漂”
1994年,康建忠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了令許多人羨慕的業務工作,在所有人詫異的眼神和冷嘲熱諷中開始了第一次艱難的創業。在廣安街市場,他租下攤位搞海鮮批發,因為沒有經驗賠光了近萬元的本錢。那段時間,家人的責怪和不理解,使他很痛苦。第一次創業失敗的他去了印刷廠跑業務,每天騎著破自行車起早貪黑地往返于正定和石家莊的路上。
隨著閱歷的增加,康建忠心中的創業熱情又高漲了起來,又開始籌備創業的事情。沒有資金,他就從親朋好友手里借來了十幾萬,于1997年籌建了物資供應站。然而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毫無經驗的他被人騙了,十幾萬元轉眼間打了水漂。外面還欠下了很多外債,要賬的人整天賴在家里不走,弄得家無寧日。為了還上康建忠創業所欠的外債,賢惠的妻子羅菊英就用自己當村醫院護士的每月幾百元工資,除了用于老母親每月必須服用的藥和家庭開支外全部還了債。“那段時間,簡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自信心嚴重受挫!”康建忠自己總結道。
自強不息創業終成功
兩次創業的傷痛時刻刺痛著康建忠的心,然而埋藏在他心底的夢并沒有破滅。2003年,當他把重新創業的想法跟家人一說,自然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妻子甚至以離婚相威脅。然而,他不相信命運,只相信自己。康建忠說:“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別人差!”就這樣,倔強的他擦干眼淚,拖著殘缺疲憊的身軀又一次奔波在創業的征程上。
2004年,康建忠決定成立一個工貿公司主要經營化工生意。項目考察、公司占地、人員手續都有了頭緒,可是資金又遇到了困難,他找到了多年來一直支持他的`表哥,談了自己的想法后,通情達理的表哥很快幫他從朋友那里籌措到了20萬元,他自己又從朋友那里籌集了一些,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工貿公司開業了。從此以后,康建忠日夜吃住在公司里,憑借著誠信經營的理念,他很快打開了自己的產品銷路。他總結之前的失敗教訓,精打細算,誠信經營,理性管理,和許多客戶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系,并取得了國內多家優質化工產品的代理權,公司當年就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兩個事業一起抓
規矩做人,踏實做事,良好的信譽必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慢慢地,康建忠還清了所有債務,然而,下一步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呢?在常人看來,擴大企業經營是第一位的,而康建忠卻決定用自己的一顆感恩之心來回報親人,回報社會。
2004年由于康建忠熱心幫助殘疾人朋友,被石家莊南高營鎮殘聯指派為南高營村殘疾人聯絡員,負責村內100余名殘疾人的各項工作。這個工作其實沒有任何報酬,完全是義務的。由于之前沒有任何資料和信息可用,工作量非常大。和各種各樣的殘疾人打交道,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可是他卻看得比公司業務還重要。由于村子比較大,住得比較散,康建忠自己行動也不方便,工作非常困難。為了方便聯系,他做了聯系卡發放到每個殘疾人手里,并給每個人做了檔案……出色的工作年年受到殘聯表彰。
一方面是康建忠的事業順風順水,一方面康建忠的愛心事業也是處處開花,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康建忠捐款2000多元;2009年全國助殘日前,康建中慷慨解囊自費組織了由南高營村殘疾人和河北東化化工公司共100多名殘疾人參加的游園活動;為滄州重病村婦倪玉艷捐款1000元……
最美殘疾人先進事跡作文(范文)精選篇5
我叫陳國方,今年43歲。幼兒時不幸患了小兒麻痹癥,下肢萎縮干癟,開始只能靠一張小木凳挪步,后來靠雙拐行走,從此我每天都在痛苦中掙扎。長大后,我勉強上完了初中就因為身體原因輟學在家中,為了自食其力生活下去,我不得不四處求事。有一句話叫做“陽光總在風雨后,事業成功靠奮斗。”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我從親戚那里學會了服裝設計和制造的手藝。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學習時,我格外賣力,在滿師后憑著扎實的手藝功底,在鎮江市區一家服裝廠一干就是好多年。九十年代初,這家服裝廠倒閉了,遭受雙重打擊的我并沒有退卻,靠著廠里給予的一筆很少的經濟補償,加上向親戚朋友借的錢買了一輛殘疾車,用辛辛苦苦拉客的微薄收入作為啟動資金,想自謀出路,開一家服裝加工廠。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我任勞任怨,歷盡艱苦,光是拉客就翻車過好幾次,命都差點丟掉。
2008年底,我在丹徒區政府和區殘聯的大力幫助下,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愿望。找到了地皮,辦起了自己的服裝廠,蓋起了新廠房,還購進了三十多臺新自動縫紉機,在上黨鎮附近招收了二十多名有縫紉技術的女工和部分殘疾人,一方面完善了服裝廠的人員配備,搭起了框架,同時也解決了一批和我一樣生活困難的殘疾人的就業問題。經過各方籌備,我的“國方”制衣廠開張了。可“萬事開頭難”,創辦之初舉步維艱,由于對進貨渠道的陌生,對顧客需求的不了解,我真是吃夠了苦頭,甚至一段時間入不敷出,但我并沒有氣餒,憑著自己精湛的服裝設計手藝,在黨和政府的大力關心和幫助下,渡過了難關。我的生意日漸紅火,客戶也越來越多,甚至一些邊遠地區和國外加工的客戶也慕名而來。
2009年7月,我廠生產的第一批出口到日本的服裝就贏得了對方的好評和稱贊,10月初,又有一批出廠服裝全部達標合格。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一個人常常需要兼顧里外的事情,忙起來一天只吃兩頓飯,從早到晚,常常累得直不起腰,為的只是能夠把廠發展起來,壯大起來。
去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服裝廠效益很差,工人的工資都發不起,我一度有過放棄的念頭,但人活一口氣,我要為殘疾人這個群體爭那么一口氣!最終咬著牙堅持了下來。今年,服裝廠的效益穩步回升,難關最終度過了,實實在在讓我松了一口氣。如今,面臨發展的良機,我迫切地希望能夠將廠發展壯大,我打算今年把服裝廠申報福利企業,再招一批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到自己的廠里來就業。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們殘疾人地位和尊嚴,給了我們克服困難的信心。省委省政府和鎮江市,丹徒區的領導都來慰問過我,鼓勵我自強自立,將服裝廠辦好。我的心里暖和和的,下定決心要抓住機遇,再接再厲,不辜負大伙的期望。
服裝廠創辦至今,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依然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在經濟方面,雖然我渴望擴大規模,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相應的資金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跘腳石。在這個節骨眼上,懇切希望各級領導能在百忙中關心一下,幫我解決一點實際困難,好讓我這個展翅躍飛的小鳥不折翅夭折。有道是“天時、地利、人和”。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通過我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度過困難,走出一條殘疾人創業的陽關大道。
天道酬勤,我相信付出終會有回報。回想起自己這么多年來的風雨相隨、寒暑奔波,唯有爽朗一笑。身體殘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樣能闖出一片天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