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
北京的春節帶著餃子的味道,廣州的春節帶著蘿卜糕的味道,浙江的春節帶著八寶飯的味道;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精選7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篇1)
紅紅火火的中國年又到了,我們小孩子就愛過我們中國年。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我們家開始籌備過大年。首先全家人一齊動手大掃除,爸爸打掃屋頂,媽媽擦墻、擦玻璃,奶奶掃地,我和爺爺拖地,我們全家一天都沒有休息,只是渴了喝水熱了吃餅干。忙了一天使我家窗明幾凈,煥然一新。
爸爸買回了紅紙,我和爸爸寫春聯,因為我家窗子多要寫好多副春聯。媽媽剪各式各樣的窗花,好看極了。爺爺和奶奶做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炸年糕、炸丸子,還有我愛吃的炸雞翅、紅燒肉、紅燒魚等。奶奶用大棗和面蒸出了非常漂亮的面花。
臘月三十就是大年了,中午爺爺準備著年夜飯,奶奶和媽媽一起拌著餃子餡,我和爸爸貼對聯掛燈籠。我還不時的和小朋友們一起放著幾個擦炮和甩炮。
吃了年夜飯全家人開始包餃子,我也加入了包餃子的隊伍。起初我不會包,包的不像樣子,質量有問題,老露餡,后來我包的越來越好。
“春晚”開始了,我們一家樂融融的看著春晚精彩的節目,我有時看窗外五彩的窗花,有時我下樓放一個煙花,又有時我和我的弟弟玩一會,12時的時候春晚播完了,我們全家在樓下瘋狂的放炮,全城都在瘋狂的放炮,全城變成了炮的天空,煙花的海洋。
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篇2)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家家戶戶都忙著辦年貨。我家也不例外。大家都準備熱熱鬧鬧地慶祝這個充實的節日。
黨的惠農政策又一次激發了農民投資土地的熱情。于是大家爭著承包魚塘、蓮藕塘,都想在家門口發家致富。在今年,上級還有專門的技術指導,一直可以賣為止。在飼料上,上級還提供優質優價服務。 我家也承包了一方魚塘。只見爸爸天天看資料,向人家問這問那,就像一個小學生。 在我家的藕塘邊,我也懂得了許多知識。在課文中只記得亭亭玉立的荷花,而不知道在荷花的下面竟有默默無聞的蓮藕。在爸爸下水挖出蓮藕時,我才明白。蓮藕自生于世間,便委身于水下,不見日月,生長在濁泥污土中。一旦出淤泥,卻潔似玉,白似雪,一塵不染。這種精神使我感到,令我敬佩,因為她能在艱苦的環境中始終堅守著潔身只好的信念。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年關時,就聽爸爸說,今年的蓮藕老早就賣光了。我聽了興奮的跳了起來。
有這樣的好政策,不愁了吃穿,家庭又不讓我們幫忙,那就用優異的成績像家長報喜,讓這個年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篇3)
春節,一個延續千年的傳統節日,意味著舊時光的逝去,新一年的到來。過年,對于億萬中國人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是人們新一年的成長開端;是家人朋友間的祝福與希望;與“回家”緊密相連,是人們心中溫暖團聚的回憶。
過年似乎具有某種魔力,將周圍的一切變得熱鬧起來。現在為了環保,過年放爆竹少了,偶爾聽到鞭炮聲,我和弟弟的心里還癢癢的。雖然放不了鞭炮,可過年這幾天電視向我開放。電視上播放全國各地過年的景象。比如壯族,他們在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整夜不熄,叫做“迎新火”。而東鄉族,他們喜歡在過年的時候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這些過年的活動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
小孩子對過年總是充滿了向往。壓歲錢、漂亮衣服、可口菜肴,都和往日的平淡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大人似乎不像我們那么期待新年的到來。他們習慣往沙發上一躺,任由電視里播著歡快的春節聯歡晚會,眼睛卻全神貫注地盯著手機。他們不知疲倦地熬到凌晨十二點,似乎只是履行個流程罷了。
中國年,它承載了中華民族最特殊的意義,給一切美好的事物賦予新的希望。我們也應該靜下心來,體會全家一起包餃子、做游戲的傳統年味,傳承新年的美好與喜慶。
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終于到了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啦!每到冬天我就會一直問媽媽,什么時候過年?可見我對過年十分的企盼的。過年的習俗,包括:放炮、壘旺火、包餃子、貼對聯……
說起放炮,每年的炮,幾乎都是我放的,如:煙花,有一種炮非常的細,大約有三4cm,首先要把引火線點燃,三四秒后就可以噴出像噴泉一樣的火花,稍等片刻后就會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還會出現紅色,黃色,藍色……美麗極了。還有一種煙花,他首先會噴出像噴泉一樣的火花,然后就會發出顏色各異的燈光。還有大馬炮,點燃后它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出“咚”一聲。
每到除夕,爸爸就會壘旺火。首先要準備好煤塊、木頭、還有“旺氣沖天”的字條,然后把它們齊刷刷地放進架子中,到晚上點燃,一分,兩分,三分、一小時,兩小時,四小時,十小時……終于等到凌晨五點啦!點燃旺氣沖天的字條后把整個旺火引燃。然后把媽媽穿好的元寶掛在旺火上,保佑我們發大財!站在旺火旁,暖烘烘的氣息向我迎面撲來,像是投入了媽媽的懷抱,十分暖和。但是如果靠太近的話就會像即將被烤熟了一般,成了一只烤鴨。
除夕早上,我們全家人就爭先恐后地吃包著硬幣的餃子,象征著發財。
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篇5)
又一個新年到了,你們在這個春節過得怎樣?我的大年初一,過得可是有滋有味。
其它地方,我不太清楚,可在我們和平鎮回車嶺村,每到大年初一,只要是膽子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都會起個大早,提著袋,到鄰近的各家各戶去拜年,說實在的是去討百家糖。等我回來時,早已碩果累累,帶出去的空袋子裝得滿滿的,挺沉的,累得我直喘氣,心里可高興呢。每年年初一,我總是第一個起床,急切地等待著周圍的鄰居起來,好向他們拜年,可一到人家門口,心里就撲騰撲騰,羞得慌。
今年,我照樣一大早起來,找了兩個袋子,就和哥哥浩浩一起出發了。
一路上,我都在和哥哥討論進了門該怎么向主人問候。我說:“我先說新年好,恭喜發財,你接著說什么呢?”聽到“恭喜發財”四字,我想也沒想,順口說了句:“紅包拿來。”哥哥聽了笑得合不攏嘴。
奶奶家上面那幾戶人家都認得我們,所以不但給我們很多高級糖果,還給我們些蘋果和桔子。這一來, 雖然上面只有五六戶人家,但也討來了大半袋。然后我們往回走,向變電廠的`方向走去,一路走過去,我們每看見一戶人家都會進去拜個年,討些糖。越走越遠,糖果越積越多,很快便提不動了,我們才想起來,該回家了。回到家,我便和浩浩不停地清點成果,比比看誰多。
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篇6)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家家戶戶都忙著辦年貨。我家也不例外。大家都準備熱熱鬧鬧地慶祝這個充實的節日。
黨的惠農政策又一次激發了農民投資土地的熱情。于是大家爭著承包魚塘、蓮藕塘,都想在家門口發家致富。在今年,上級還有專門的技術指導,一直可以賣為止。在飼料上,上級還提供優質優價服務。
我家也承包了一方魚塘。只見爸爸天天看資料,向人家問這問那,就像一個小學生。
在我家的藕塘邊,我也懂得了許多知識。在課文中只記得亭亭玉立的荷花,而不知道在荷花的下面竟有默默無聞的蓮藕。在爸爸下水挖出蓮藕時,我才明白。蓮藕自生于世間,便委身于水下,不見日月,生長在濁泥污土中。一旦出淤泥,卻潔似玉,白似雪,一塵不染。這種精神使我感到,令我敬佩,因為她能在艱苦的環境中始終堅守著潔身只好的信念。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年關時,就聽爸爸說,今年的蓮藕老早就賣光了。我聽了興奮的跳了起來。
有這樣的好政策,不愁了吃穿,家庭又不讓我們幫忙,那就用優異的成績像家長報喜,讓這個年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最新中國年主題征文(篇7)
一年一度的中國年已過去,而我們仍沉浸在歡樂、吉祥的氛圍里,是因為她在世界范圍的節日里占有極大的影響,在我國更是人們最最重視的傳統節日,所以,中國的年是美麗的:她美麗于美好的傳說;她美麗于家人的團圓;她美麗于嶄新的希望。
“年”傳說中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傷人害畜,有一年的除夕,村里來了一個白發老人,白發老人說他能將“年”獸驅趕走。眾人不信,勸他躲避,但老人堅持留下。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闖進村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 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同時人們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過年,還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離開好久的人們,要帶著一年的收獲,無論路多遠,條件多艱難,天氣的好壞,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回家。回家看看年邁的雙親,回家看看孩子、親戚朋友。大家你來我往團聚在一起敘敘舊,聽聽打算,互贈禮物,互送祝福。
我喜歡過年,她是人們對過去一年的回顧,新的一年,寓意著新的開始,她寄托著人們心中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