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的夜征文
寫作文要根據主題和目的的需要,選擇恰當的素材進行組織和加工,以形成具有說服力、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文章。萬圣的夜征文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萬圣的夜征文,本文為你提供萬圣的夜征文寫作技巧和示例!
萬圣的夜征文篇1
周末,我來到英語補習班,一進來,就看見這里到處被裝扮得怪嚇人。什么黑布條啊、蜘蛛網呀、黑色的大蜘蛛!還有飄在空中的鬼臉呀……看見這些我突然想起上周老師好像說過我們下節課要過萬圣節。
我興奮地走進教室,我看見大家也都興奮不已,。而且還有一些同學扮成鬼搞惡作劇。
上課了,老師微笑著走進教室,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老師。“我們開始過萬圣節吧!”當老師說完這句話時,剛才還鴉雀無聲的教室一下子充滿了尖叫聲和歡呼聲。
老師帶著我們走出教室,來到鬼屋旁。老師對我們說:“四個人一組,自由分成小組,每次進去一組。”
輪到我們了,我進去一看:里面黑黑的,不過透過紅色的窗簾還能看見一絲陽光。突然,一個顫顫巍巍的聲音向我們傳來,這時我們才發現門角和墻角坐著兩個“鬼”。他們披著黑角的斗蓬,低著頭,其中一個“鬼”問我們:“你們看見黑板上的血了嗎?”我們看見黑板上用紅色的筆畫了幾根線條,不過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真的好像血。“鬼”又說:“去把南瓜燈中的火吹滅,但要用英語單詞吹滅。”我們想起老師教過我們南瓜燈的英語單詞。我用那個單詞試著吹滅,可怎么也吹不滅,這時“鬼”慢慢走了過來,可我們還沒吹滅,有人開始尖叫了,聽到她的叫聲,我們也急了,可我們越急越吹不滅,“鬼”走近我們,在我們身上摸了起來,我這時終于把它吹滅了,我們試圖跑出鬼屋,可我的手被“鬼”緊緊地抓住了,動彈不得,后來,其他的三個同學幫助我跑出了鬼屋。
后來那個扮鬼的叔叔還給了我們幾個糖果。我們又去玩了其它的游戲。
萬圣節可真好玩呀!
萬圣的夜征文篇2
我想起一年前那件事,就忍不住想笑!可能因為我太膽小,嘻嘻!
一天,媽媽要出去辦事,留我一個人看家。
首先,我在房間看書,這時聽到“噠、噠”的聲音。我本以為水龍頭沒關好,可一看,關得好好的,根本沒有漏水!后來我又滿屋子找了好一陣子,可還是找不到發出聲音的源頭。我心里開始發毛了,唉!這“噠、噠”聲到底是從哪兒傳來的呢?對了,是不是人的腳步聲?我打開門,門道里空蕩蕩的,一個人影也沒有。
“伙計!今天什麼日子你知道嗎?
“什麼日子?唉呀!我的媽呀!今天是萬圣節!”
“萬圣節!萬圣節可是鬼狂歡的日子!”我聽到我的心在自言自語地說。
看來這“噠、噠”聲是鬼發出來的!它們肯定是在跳踢踏舞!哼,可不能讓它們呆在這兒快活!有什麼方法能驅鬼呢……?我左思右想:“對了,我來彈一段爵士音樂,來擾亂它們的興致!”我來到鋼琴前,裝模作樣地彈起爵士音樂(當然是胡彈的啦!我曾經聽一位研究爵士音樂的教授說過:“不和諧的音符就是爵士音樂的基本元素。”)彈了一會兒,我竪起耳朵聽了聽,感覺它們還在,奇怪!這麼難聽的琴聲都沒把它們嚇跑,真不愧為是鬼!
還是要想法子驅鬼呀!我跑進廚房拿起掃把當起了“武者”,我拿著掃把跑來跑去,“嘿!我是武者,接招!”“哈哈!我老張才不怕鬼呢!”我揮舞著掃把亂叫著。突然一個鬼向我撲來,我猛得一轉身,它撲了空,我掄起掃把打了下去。“我贏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咦!那“噠、噠”聲還真沒有了呢!
你們是不是覺得我有點傻,但不管你們怎麼想,這個下午我總算熬過去了!而且當時我感覺自己還挺像個英雄!
萬圣的夜征文篇3
臨近萬圣節,英語老師Carrie給我們布置了個任務:制作南瓜燈。
周六早晨,我和媽媽早早起床,去挑選合適的南瓜。可是,沒有找到很適合的南瓜,只好將就了。難道是其他小伙伴們先下手,把造型好的都南瓜挑走啦?我心里納悶。
晚上,做完了作業,我和媽媽先用個橙子做了個實驗,做了個橙子燈。做好之后,再把我的一個可以變色的小燈泡裝進去,恩,效果還不錯。
星期天,我就開始做真正的南瓜燈了。我先用彩筆把南瓜結蒂的位置,畫一個圓,用刀小心切開,南瓜被打開了!我用勺子把里面的瓜瓤和瓜子掏得干干凈凈,囑咐媽媽,明早給我煮南瓜粥吃,可不能浪費啊。接下來,我用彩筆在南瓜上畫出眼睛、鼻子、嘴巴,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刀一點點地切進去,再從南瓜里把多余的捅出來。啊,南瓜燈開始有模有樣了。最后我再用小刀把眼睛、鼻子、嘴巴修飾了一下,然后把我的“神奇小燈泡”裝進去,大功告成啦!
做南瓜燈的過程中,我讓媽媽幫我拍照。做好南瓜燈,我把家里的燈關上,看見漂亮的南瓜燈在黑暗中一會兒閃出綠色,一會閃出橙色,一會兒閃出紅色,太有意思了!
萬圣節做個南瓜燈,真開心啊!
萬圣的夜征文篇4
今天晚上,老師說學校會舉辦一個萬圣節晚會,得到這一消息,大家都高興得歡呼雀躍,心花怒放。嬉笑聲在教室里久久回蕩。
光說不做可不行,這不,上課了,老師先帶著我們做面具,瞧我們一個個笨手笨腳的,x同學硬是把骷髏頭面具畫的慈眉善目,喜笑顏開的,竟和彌勒佛差不多。大家看了都忍俊不禁,哄堂大笑。y同學更是搞笑,我們做面具時,他竟趴在桌上睡著了,助教把他叫醒,問他做的面具在哪,想出他洋相。他還真有招,帽子一帶,白紙往臉上一貼,叫嚷道:“一切搞定!”助教被搞的莫名其妙,問他畫了什么。他鎮定自若開玩笑地說道:“這都看不出來?笨啊你!明明就是無頭幽靈嘛。”助教也無可奈何一笑而過。連外教都被他逗樂了。
到了晚上,萬圣晚會開始了,鈴聲剛響,大家就像離弦的箭,爭先恐后向樓下沖去。到了晚會場地,外教早已經準備完畢,手里都拿著一包包的糖,我們過去大聲叫喊:“trick or treat。”得到糖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一次僅給你一顆,有的外教讓你唱首歌,有的讓你回答問題。有的是看誰叫的最響,有的是從二樓拋下,看你們的“技術”。幾次都有人把外教擠到墻角搶糖,我拿到了三十多顆糖,大多數是撿到的,三四顆是唱歌得的,還有幾顆是回答問題得的,糖多的放不下了,只好一邊吃一邊走。回到寢室三十多顆都進了肚子。
萬圣的夜征文篇5
萬圣節定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稱為AllSaints'-Day.舊名叫作Hallowmas,不過萬圣節的同根詞Halloween更為響亮萬圣節,一直沿用到現在,意思是萬圣節前夜,即十月三十一日夜晚。大約公元前五世紀,愛爾蘭凱爾特人開始在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也就是夏季結束的時候慶祝他們的萬圣節,表達對豐收的喜悅以及對太陽的膜拜。有趣的是,凱爾特人有一個類似佛教輪回轉世的萬圣節說法,他們認為在新年舊歲交接的時刻,也就是十月三十一日夜晚,鬼魂會現身陽世,尋找替身以獲得新生。萬圣節凱爾特人不采用拜祭灶王爺,請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的做法,而是用一種“以夷制夷”的嚴厲手段來對付鬼魂。為了擺脫鬼魂的糾纏,萬圣節這天晚上人們會把家里的爐火滅掉,營造一個寒冷陰森的環境,并把自己打扮成鬼怪的模樣,大聲怪叫。即便嚇不走鬼魂,也要讓鬼魂分不清誰是活人、誰是鬼魂,從而無法找到替身。
這么恐怖的萬圣節演變到今天,竟成了一個最令人開心的萬圣節,歷史又跟我們開了一個善意的玩笑。這一天是一年之中,國外小孩子最興奮的一天。萬圣節早上孩子去上學的時候,就拿了服飾和糖果,準備參加學校組織的萬圣節聚會。孩子們自己動手布置會場,裝飾環境。桔色、黑色和白色是萬圣節傳統的裝飾主調。萬圣節中桔色的南瓜燈籠、黑色的貓、蜘蛛和女巫、白色的蜘蛛網和骷髏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萬圣節孩子們裝扮成女巫和海盜,在朦朧的桔黃色燈光下表演萬圣節玩游戲。最流行的萬圣節游戲是“咬蘋果”。蘋果或者懸掛在空中,或者飄浮在裝滿水的盆子里,孩子們則在不許用手幫忙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這個萬圣節傳統節目大概可以追溯到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豐收的習俗。
萬圣的夜征文篇6
由于11月1日是萬圣節,我在那天把家里的一個小南瓜掏空,刻上嘴和眼睛,做了南瓜燈。但是,我一直沒在他的里面裝蠟燭,今天晚上,我把家里的所有的蠟燭都找了出來,選了一個蘋果形狀的蠟燭, 向爸爸借了一個打火機點燃了蠟燭,然后我想方設法想把燃燒的蠟燭放進南瓜燈的肚子里,但是蠟燭放進去后,火熄滅了,可是從嘴巴也放不進去。
這時,爸爸幫我用筷子撐開了南瓜的嘴,我趁機把點 燃的蠟燭小心的塞進了南瓜的肚子里,南瓜燈終于做好了。 我突發奇想,雞蛋放在蠟燭上燃燒會怎樣?我把這一想法告訴了爸爸和媽媽,他們都說沒問題,于是我就從冰箱里拿出一只雞蛋,小心翼翼的 把它放在了火上烘烤,剛一放上去雞蛋的被烘烤黑了,然后就“啪”的一下就爆炸了,變成了炸“蛋”。蛋黃和蛋清炸了我滿身,嚇死我了!今天我懂得了不能把雞蛋直接放在火上烤,真是水火不容。 下一個萬圣節我還要做一個南瓜燈。
萬圣的夜征文篇7
盼望以久的萬圣節終于來臨。學校組織每個班做一個南瓜燈,我班的南瓜燈看似小巧玲瓏,其中也帶著一些陰森恐怖。它的眼睛奇形怪狀的,嘴巴張的大大,像似要吃掉我們一樣。一轉眼就夜幕降臨,我們把閃閃發亮的南瓜燈擺在中央來照明我們。(當時沒開燈)接著我們就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鬼抓人”游戲。我帶上那流著鮮血的面具,開始像鬼一樣的尖叫起來。人生
我和一位“土薯人”埋伏在一位女生后面,我拍了拍那個女生的肩膀,而“土薯人”卻學著鬼的冷笑。這個女生顫顫巍巍地轉過臉來,我們一齊尖叫起來,這個女生嚇得臉色發白,“啊”的一聲捂住臉飛似的逃走了,而我們卻幸災樂禍地在冷處暗笑,慶幸自己成功地嚇走了一位女生呵。另一方面,楊老師正披著一件披風,哪位同學上來她就把誰頭蒙上,誰一但被抓住,鬼魂也會來幫助這個“大魔頭”一起把這個不幸的家伙扔在門外,并派兩名“護魔鬼衛”守住這個“監獄”,不讓他再次進來。玩著玩著,不知從什么地方冒出了一個“要糖隊”,專門向老師或同學要糖果,而且陣容越來越大,在小學部中循環。
我叫同學都去加入這一行列,并說要想法向別人討糖果吃。這個隊的“領魔”帶著我們這群“小魔”毫不留情地闖入一個教室,“領魔”高喊一聲:“口號!”“小魔”們便一起高聲吶喊起來:“給我糖!給我糖!給……”這個場面真是壯觀:老師把一把糖果扔在教室中間,所有“小魔”一擁而上,擠的擠,推的推,搶的搶。最終我搶到了一顆牛奶糖,沒搶到的只好灰溜溜地離開了。回到班級里,我數了數今夜的收獲,嗯,非常好,一共得了十五粒糖。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愉快的萬圣節結束了。
萬圣的夜征文篇8
每當萬圣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杰克燈”走家竄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萬圣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這兩樣——奇異的“杰克燈”和“表演魔術或者給糖果”的惡作劇。
“杰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也極為簡單。將南瓜掏空,然后在外面刻上笑瞇瞇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物了。然而萬圣節的重頭戲還是在餐桌上,你既要準備好美食來招待那些前來搗亂的“小鬼”,更要在這個特別的節日為你的餐桌裝扮一番。千萬不要讓你的客人們小瞧了你哦!
一年中最“鬧鬼”這天夜里,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未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并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周游蕩的妖魔怪。后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圣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盡管后來基督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現在,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面具參加萬圣節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墻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孩子們還常常試圖咬住懸掛著的蘋果。編輯本段萬圣節的由來 關于萬圣節由來的傳說有許多版本,最普遍的認為,那是源于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系后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游走于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圣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并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的萬圣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
萬圣的夜征文篇9
我,一個名副其實的膽小鬼,見到一條小毛毛蟲都會大驚小怪,渾身發抖,可是前幾天我才真正了解什么是可怕。
那天是萬圣節,我、沈鼎勛一同去了越志宇家,他神秘兮兮地將我們領進書房。只聽見趙志宇在身后叫我,我猛然一回頭。“天哪!”我尖叫起來,雙腿直發抖,亂得驚慌失措。只見這個面具是一個在獰笑的骷髏人頭,突然這個骷髏上全是鮮紅的“血”,我想到了鬼、木乃伊,差點哭起來。這時,趙志宇將面具拿下來,我拍了拍胸脯,喘了口氣。原來是他在做怪,那“血”也不過是紅墨水,趙志宇幸災樂禍地看著我,氣得本人直咬牙。
還好,這個下午除了小小插曲外,算是平安度過。吃晚飯了,我和沈鼎勛先來到餐
桌上,可見趙志宇遲遲不來,只能去叫他。就在沈鼎勛進入書房的的一分鐘后就聽見一聲慘叫:“媽呀!”只見沈鼎勛魂飛魄散地跑了出來,看到我一下子癱在地板上,身體瑟瑟發抖,嘴里還念叼著:“鬼、鬼……”
我感到莫名其妙,抬頭一看,差點嚇出心臟病。滿臉鮮血的骷髏頭正發出那令人心驚膽戰的冷笑聲,看著骷髏頭,我連叫都叫不起來,心跳急速加快,心里擔心是不是真的有鬼出現。“看你們那膽小樣!”趙志宇瀟灑地解下面具。不一會,沈鼎勛恢復了神氣,而我還是不斷浮現出骷髏頭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幕。
外國人喜歡萬圣節,覺得刺激有趣。可是,它卻讓我晚上連做惡夢,胡思亂想。下次過萬圣節,對我這個膽小的女孩來說,還是算了吧!
萬圣的夜征文篇10
聽到學校要組織萬圣節活動的消息,我的心情激動得都不能用言語表達了!對了,萬圣節活動中,怎么能少得了南瓜燈!我也得做一個!
說干就干,媽媽從商店中買回一個南瓜。我們對它切了又切,挖了又挖,終于把南瓜掏空了。好了,我們把南瓜的表皮挖了幾個洞,做成了眼睛和嘴巴,媽媽還別出心裁地給它做了一頂帽子呢!
我把南瓜燈帶到學校,立刻就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因為我的南瓜燈是以一個叫“苦力怕”的游戲角色作為原型的。再看看別人的南瓜燈,有呲牙咧嘴的,有笑容可掬的,甚至還有開懷大笑的。用的材料也各不相同,有的還不是南瓜呢!柚子、西瓜、蘿卜,還有桔子,說實話,我真是佩服有些人的手工技藝。
中午,真正的狂歡終于開始了,同學們穿著各式各樣的萬圣節服裝,戴著巫師帽,披著黑色袍子,罩著鬼面具,有一部分人還拿著魔杖呢!還真有幾分像下界的魔鬼。 現場有許多游戲,比如套圈圈,甩便簽紙,要憑游戲劵才可加入哦!(做南瓜燈、小報的人都可獲得游戲券)呀,那不是我們班的劉錚嗎!他正在甩便簽紙呢!只見他身上貼滿了便簽紙,他左甩右甩,上下蹦跳,終于掉下來一些。半分鐘過去了,可他身上的便簽紙還有一大半呢!沒辦法,他只好“手舞足蹈”,這“火烈的舞蹈”啊。逗得我們大家都哈哈大笑!時間到!嗯,劉錚身上的便簽紙還剩五個!
他們玩得這么開心,我也得把游戲券用掉,去畫臉吧,結果被畫成了小丑!左眼有愛心,右眼有星星,更重要的是,還有兩撇胡子!大家看我這副模樣,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還討了糖呢,一顆棒棒糖!
時間過得飛快,狂歡很快就結束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操場。這次活動,也讓我體驗了萬圣節的氣氛,了解了萬圣節的習俗,真期待下一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