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相關的作文
作文是一種用文字表達思想、感情和情感的方式,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什么才算好的道德相關的作文?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道德相關的作文,供大家參考。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1
道德在人生當中是至關重要的:人生像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漿。擁有道德的人,就像船擁有了動力,才能一步步開往成功的彼岸,到達人生的最巔峰。
可是,在生活中,我卻常常被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困擾著。我家樓上的人就是那樣沒道德的人,從他們家窗戶你會發現經常有東西往下扔:垃圾袋、零食包、茶葉、牛奶、尿不濕……這些垃圾飄飄灑灑地落下,有一次還砸中了一個小男孩的頭上,砸出了一個包,惹得小男孩哇哇大哭。我經常說樓上的人,可他們似乎不當一回事,等有垃圾的時候,還是從窗戶順手往下一扔。
有一次,我在醫院里聽到一個男士在大聲地叫罵著。經過了解才得知,原來是這個男士的兒子發高燒了,一來到醫院就大口大叫,不想排隊等候。可是醫院也有規定,如果人人都不排隊,哪來的秩序呢?這時護士趕過來勸慰:“大哥,您能先排隊嗎?我們這里是醫院,病人需要安靜。”“我才不管你們規定不規定,快點,不然我就投訴你們。”他氣得暴跳如雷,恨不得把醫生揪出來給他孩子看病。這樣的人他又怎么會理解,其他人也是病人,也需要治療呢?只怕他只在乎自己的孩子而已。
那生活中是不是人人都這樣的沒道德、沒素質呢?答案是明顯的,生活中還是有許多有道德的人。你看,有一個小女孩在街上看到垃圾,主動撿起來;你看,在圖書館里,大部分時間是沒有人在大聲喧嘩的;你看,紅燈亮起的時候,斑馬線后面是排著一列列小車的;你看,當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老百姓們都是積極伸出援手的。你看,當我們都做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人時,是那么的美麗。
小行為,大道德。的確,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品質、思想如何,它是一個怎樣的人。做一個道德的人,道德是一種純樸的美,是一種和諧的美,更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
道德是一種做人的原則,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
做一個道德的人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如同大海撈針,但只要控制好自己,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做到。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2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以德取人才是根本,以德服人才是硬道理。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走路,難免要摔倒,可是能爬起來繼續走也是一位有德之人。
可有些人就問了什么是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政治家說: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詩人說:道德是半懸在頭頂上的一柄利劍。
哲學家說:道德是愿者魚兒上鉤。社會學家說:道德是公路旁的警示牌,人,好好走路;司機,好好開車。法官說:道德是調整…………規范的總和。我說;道德是面鏡子,不但照己,還可照人。但關鍵是照己。 由此可看出,道德的概念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是不同的,可它們都是對的,所以要想知道道德是什么,還得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我們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那么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荀子有句話說的好;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所以說人要一步一個腳印,要善于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說了這么多,那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該怎么做呢?在學校,我們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在學校,我們不能在樓道里追跑打鬧。如果樓道里有許多的同學,那必然會撞到其他的同學。在學校,我們還應該節約用水、用電。上操之前,應先把燈關掉。見了老師就向老師問好,這些都是在學校應該做的。
在家里,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能幫家人減輕一些負擔。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個東西這種小事應盡自己全力去做。古人有許多尊敬長輩的事。比如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母。冬天,他用自己身體將父母的枕席溫暖后再請父母安寢。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種有道德的表現。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回想起這句我們曾經搖頭晃腦讀過的似懂非懂的《三字經》,心中不禁泛起對那單純而善良的童心的渴望。是啊!生活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里,面對紙醉金迷、花燈酒綠的繁華生活,我們的心不免感到迷茫。特別是時下一些所謂的時尚潮流不斷推陳出新,充斥著我們的耳目,誘使我們背離道德、泯滅良心,為此,我們必須堅守道德準繩,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堅守道德準繩,我們首先要獨善其身,不能沉醉于燈紅酒綠的生活。因為一味享受生活會導致人的腐朽蛻化,最終成為社會的“寄生蟲”。經濟大騰飛的深圳,在它物質華衣的背后卻是一副精神空虛的空殼。因為深圳的新一代不能獨善其身,從小過著安逸腐朽的生活,只靠收房租便衣食無憂的他們終日沉醉于荒淫無度的奢逸生活。這樣的新一代,怎能保證深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堅守道德準繩,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講文明禮儀。曾聽說過這樣一篇報道,在英國、美國等國家的一些餐廳及公共場合竟用中文寫一些“不要大聲喧鬧”等公共禮儀標語。這簡直是奇恥大辱,這不是拐著彎在罵我們中國人不講公共禮儀嗎?但是,回過頭一看,這也不正給了我們一個教訓嗎?這就說明了外國人認為我們中國人的修養不是很高,不講公共禮儀,所以,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講公共文明禮儀,提高自身修養。堅守道德準繩,維護國家尊嚴。
堅守道德準繩,還要在堅守中升華,做個有愛心的人。08年到現在,對我們中國來說真是個多事之時,從50年罕見的冰雪災害到汶川地震,從玉樹地震到西南大旱,從江南水災到舟曲特大泥石流。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頻頻襲擊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但是每在傷痛之余,我們都會感到心靈的慰藉,原因就在于我們中國人民面對災難時那股眾志成城的團結力量。每當災難襲擊受災地區之后,全國馬上就會掀起一股為災區人民獻上一份愛心的熱潮。這是一般多么高尚的首先之風啊!所以,讓我們從堅守道德準繩中升華吧!用愛心鑄一堵無堅不摧的道德之墻!
堅守道德準繩,只為維護世界清正。讓我們從堅守道德準繩中升華吧!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4
很多東西需要道德來體現。比如:有很多的壞人做那些不知羞恥的丑事。也有一些人在政治方面做的很全面,那些好人們不是為了我們的世界在不斷的做著好事嗎?這些人是值得敬佩的,在現在的世界里已經有很多的了。
只有我們都為我們的政治的做出自己的選擇,不過,你們的選擇是怎么樣的?是要做一個被人罵的狗血淋頭的惡人,還是做一個名垂青史的善人。不管怎樣;不管那種選擇;不管你認為是對是錯。都是你的選擇。
我記得以前有過這樣一件事,這事也許能給我們這些人做一些政治影響。兩年前的一個中午,太陽炙烤著大地,知了在樹上不停的叫著,沒有一絲風。我和小伙伴陳威相約在河邊的橋洞下乘涼。我想那里可能涼快一些。來到河邊,果然,一陣陣涼風從河邊迎面吹來,真舒服啊!我們躺在橋洞里美美地睡了個午覺。醒來以后,我們沒有什么事情可做,覺得有些無聊。我倆商量著:“去河邊巖石里找螃蟹玩吧。”我們倆一拍即和,于是一人劃分一塊河灘,開始仔細尋找起來。我正專心致志地撥弄巖石,突然聽見陳威大聲呼叫;“救命呀!救命呀”我尋聲望去,只見他已經掉到水里了!水不斷的向他嘴里猛罐,嗆的他喘不過氣來,我嚇壞了,連忙大聲叫起來:“救命呀!救命呀!”我一邊喊一邊向河邊跑,看有沒有大人經過。正在這危機的時刻,有一位大伯路過這里,看見我又哭又喊,他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沖到河邊,他來不及脫衣服就一頭扎進了河里。大伯在水里面摸索了好一會,把頭露出水面吸了幾口氣,又扎進去,這樣反復幾次才終于找到了陳威,并把他從河里拉了上來。一上岸,只見大伯臉色蒼白,呼吸急促,雙唇發紫,身子軟軟地倒在了地下……
這就是道德,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所以品德是我國的第一思想政治,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品德和思想的話就別提什么在世界發達了。想要在世界壯大起來大家就都要有思想理念和道德政治。
記得我從小就見過很多的好人好事和很多不好的人做的“蠢人蠢事”。做好事的人總是讓人敬佩他們,因為他們有著好的思想品質。那些做“蠢人蠢事”的人就讓大家從心里面瞧不起他,因為他的思想品質是讓人打心里面瞧不起。
以前我就想過我一定要做一個好人讓人引起注意,這種思想是我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想法。可是到了我讀三.四.五年級的時候才知道為什么世界上會有那么多的壞蛋了,因為——好人是不是那么容易當的。現在的好人的人漸漸變少了。因為當好人也會被人罵的狗血淋頭但是好人他是值得的。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5
道德,是一個人必須有的品質,而很多人卻忽視了這一點,讓我來帶你們看看。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我靜靜地走在大街上,很多人穿著很多衣服,像粽子一樣緊緊地包住自己。
突然我看見一位年老的老人坐在地板上,只穿了一件外套,他緊緊地抱住自己。他看見有人就哆哆嗦嗦地說:“這位好人行行好吧,給我一點錢吧!”有一些人假裝沒聽見,就走開了。還有一些人面帶微笑,輕輕地蹲下把錢放在老人前面的碗中,老人連忙說謝謝。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位小女孩,長得很可愛,她撒嬌地向媽媽要了10元錢,很高興得跑到老人身邊把錢放到老人碗里,說:“老爺爺,給你。”然后沖老人笑了笑。然后她拉著她媽媽的手一蹦一跳地走了。
這時一位阿姨從一家早餐店中走到老人面前,把豆漿和包子遞到老人手中,還把10元錢放到老人碗里。老人正要說謝謝的那一刻,一位男子一腳把老人的碗踢翻了。那位阿姨很生氣,把老人的碗和錢放回原位,很生氣地說:“你干什么,不懂得尊老愛幼的中華美德嗎?”這時很多人走了過來,說:“是啊。”他大叫道:“哼,這個乞丐也值得尊重嗎?”這時我忍愛不了了,跑過去反駁道:“老人就是值得尊重,不分富貴,你這種行為是很不道德的。”很多人也紛紛出來反駁,剛才還理直氣壯的他,現在就灰溜溜地跑了,老人看了看大家流出了眼淚。
道德是一個人必須有的常理,誰都不可忽視。道德有時也可以給別人帶來溫暖。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6
“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學問”。此言為我校之校訓,也為做人之真理。“學會做人”,指的當然是做人之道,即為道德。“學做學問”,指的便是學習知識文化,即為智慧。
“道德”與“智慧”一直都是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君王、帝王乃至許多有志向的“草民”、“農夫”所追求的。這“德”與“智”對于一個人的修養是最為重要的兩方面。不過,它們有主次之分。我想,這一點大家從我校校訓即可看出:是“德”重于“智”。的確,一個有素質、有道德修養的人,不論他的知識淵不淵博,走到哪都會受人尊敬的。而一個沒有素質、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即使他再有學問、學問再淵博,也少有人會尊敬他。由此可見,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是多么重要。
而如今,諸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皆為“智”高于“德”。甚至有個別的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對孩子的道德教育不聞不問。依我之拙見,這樣管教孩子是萬萬不可的。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品德,孩子學壞了怎么辦?那家長豈不是要遭到“德有傷,貽親羞”的結局嗎?我想,這是每一個家長都不希望發生的。現在有一些青少年出入網吧、舞廳等場所,甚至在街上惹事生非。這其中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其家長對孩子的道德管教不嚴所造成的。所以,學習應是基于道德之上,也就是說以道德作為智慧的基礎。
同樣,道德不僅對一個人重要,對一個國家也很重要。
春秋時期,一位智者說過,要以理治國,要去感化人們的思想。這位智者就是我們熟知的孔子先生。我覺得,他的這個觀點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如今的政府治理國家是“以法治國”。顧名思義,“以法治國”,指的是用法律來治理國家。的確,以法治國是很有效的,能使國家安定,但也不能達到“天下太平”的效果呀!無論法律多么嚴厲,也總有一些不懂得道德、禮儀的人會去做一些違反法律之事,其中不乏一些高級知識分子。從這又可看出:智慧是應基于道德之上的。法律治標不治本,從上文即可看出,那如何才能治本呢?我想就只有“以禮治國”了。讓道德與禮儀人人皆知,使知識基于道德之上。這樣,天地間便能流有一股正義之氣、仁愛之風。百姓皆可安居樂業,大家都能關愛他人、憐憫弱小,舉國上下一片和諧之氣象。哪還有罪犯與犯罪?如此,便可謂“天下太平”了。
要做道“以禮治國、天下太平”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還有很長、很艱難的一段路要走。而我堅信,要是每一個華人、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能將道德、禮儀、仁愛置于首位,在道德的基礎上建立智慧,中國定能崛起,中華民族必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7
現在的社會中,人們常常談論道德話題,但一些有違道德的事情還是頻頻發生。“饅頭老太”為我們出了一道選擇題,讓每一個人對“無人售饃”做出自己的選擇。這五年道德檢測的實際情況包含了她對路人和社會的無比信任,人們也無比信任“饅頭老太”,這體現了一種良性循環,激發出的是強大的社會正能量。
近年來有關道德的爭論很是火熱。“倒地老人為何無人扶起?”為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會如此的盛行?是社會的淪落還是人們道德的敗壞呢?
有人說:“或許是個碰瓷的,最好繞道而行吧。”也有人說:“這么多人都路過此處,別人都不管,我為什么要管。”是啊!這是人們常有的心理,人們有這種心理的原因是由于一種現象——“吃力不討好。”是幫助別人后,反而被冤枉,時間長了,這種事就誰都不愿意干了,免得掉坑里。
但是,我覺得無論有沒有被冤枉的'可能性,這種事只要我們還有一點點道德心,都應該勇于參與的。因為或許只要我們伸一下援助之手,就會挽回一位老人的生命,生命是多么的可貴,人的一生只有那短短的幾十年,所以我們不僅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也應該珍惜別人的生命。如果因為有這種被冤枉的可能就不去做的話,當你若無其事的從旁邊繞過去時,心里面就沒有一點內疚嗎?我想,如果我是那種人,半夜會被噩夢驚醒,況且就算有那種被冤枉的可能性又怎樣呢!大家不要忘記了,我們現在生活在法制社會中,法律會明辨是非,只要真理站在我們這邊,我們就是清白的,沒有人能隨意誣陷我們。
“倒地老人無人扶起”的事件驗證了我們這個社會某種程度的淪落,而“饅頭老太”卻對我們這個社會還是充滿了信心,對路人和買饃的人有著無比的信任,這種賣饅頭的方式不僅僅賺的是人們的錢,而且是激發社會正能量的體現!
我相信,我們社會中絕大多數人們還是有道德,有涵養的,不然社會中也不會有那么多慈善團體和機構,也不會有那么多的愛心人士。哲學中說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那點壞的可能性,就完全否決一件事,我們應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如果是我遇到這種選擇,我將毫不猶豫地堅守我的道德。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8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情愿的背道。又到了爺爺所說的的修心養性的時間了。
我叫張雪晴,是店子中學五年級三班的一名學生,我有一名略顯神道的爺爺。我的爺爺非常的古板,每天都要我背這懂都不懂的《道德經》,其實我是不想背的課時爺爺非逼著我背。有一天,我背到一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句話的意思我能明白,大概就是說好事是壞事,壞事是好事。但是我覺得這個道理很沒道理,好事就是好事,壞事就是壞事。
完全相反怎么能劃等號呢?于是我就去問爺爺,爺爺說:“這個世界分陰陽,物極必反,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絕對固定的,所以壞的有可能變好,虛弱的有可能變強壯。”“騙人,你這是封建迷信,我以后再也不背這個沒用的經了!”我說道。爺爺笑了笑。
期中考試的時候,我語文得了滿分,數學還差三分滿分。我高興極了,爺爺也很為我高興。我乘機說“爺爺你帶我去吃肯德基吧。”爺爺答應了。我高興的蹦蹦跳跳,爺爺在后面換鞋子,我邊跑邊跳得出了門。結果一個不小心踩到一片沙子上,水泥地配沙子和冬天的冰面沒有多大差別。站了一下發現站不起來了便做在地上哭了起來。爺爺聽到哭聲急忙跑出來把我送進了醫院,經診斷軟組織挫傷需要臥床休息。結果吃肯德基的計劃也泡湯了。
下午躺在床上無聊得很,就想我怎么這么倒霉。本來多好的計劃、多么美好的一天怎么到了如此地步。突然聽到爺爺的收音機里傳出了那句我開始認為很沒道理的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我用自己的切生體會加深了對這話的理解。希望我以后無論悲傷還是高興都能控制住度不要重蹈覆轍。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9
草薙素子最終投入了互聯網海洋,霧骸依舊持續在不同階層之間尋找網絡終端遺傳因子攜帶者,玲音最后進入了網絡虛擬不再回來……上個世紀末流行的賽博朋克風格,儼然成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憶。而如今人工智能的悄然興起,又讓人們回想起當年熱門的話題。對人工智能的恐慌之情又翩然而至。
回過神來,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Siri的溫馨提醒還是微軟小冰的貼心搜索。人工智能正在漸漸變得更多元、更懂你。在無數賽博朋克作品中最為擔心的也莫過于人工智能擁有了情感思想反過來鎮壓人類。然而與眾不同,庫克卻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拋棄了價值觀與同情心。由此可見,人類、與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最大的區別莫過于情感、道德。而這兩者共同組成了人類的思想。
然而可悲的是,在今天現代人的生活中,如同馮·諾依曼設計的計算機框架體系一樣思考活著的人越來越多。人情逐漸淡漠至無動于衷,不再體恤他人。去年日本地鐵發生了一起自殺式的襲擊,絕望的男子操縱著失控的列車飛出了軌道之外。然而在他走到車頭之前,他流著眼淚走過了整列列車的所有車廂。常有人假設如果當時哪怕有一個人攔住他問問你怎么了,這出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
但是世上沒有如果。過去的古道熱腸今日淪為了多管閑事,過去的人文關懷變成了粘膩不堪。不僅僅是不認識的對門鄰居,更是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復著兩點一線式的生活仿佛也在逐漸程式化人們的感情與價值觀。就像漢娜·阿倫特筆下集中營中的官員,毫無表情地處死了上千萬的猶太人,而于他們而言,也只是程式化生活中平常的一個環節而已。人們依憑范式重復生活,逐漸冷漠僵化,而諷刺的是,人工智能卻越來越貼心,越來越懂你,越來越有人情味。
康德曾說,能夠震撼人的內心的事物只有兩件,一個是人們頭頂的星空,還有一個是人們心中崇高的道德。人類何以邁過千萬年的進化史生存至今?不是單純的趨利避害,不是所見即所得的孤立生存。是寂寞星球中的守望相助,是難能可貴的人文關懷。一個缺乏人情味的社會必然是不能長久生存的,無時不刻人與人之間的紐帶都相互緊密聯系在一起,我們始終是同舟共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而這紐帶便是由道德與感情交錯編織而成。
人是由什么組成的?是《死亡詩社》里站上講臺的熱情,是《約翰·克里斯朵夫》里痛苦的人生價值,是《黃昏清兵衛》里堅持供養女兒讀書的清貧。情感組成了我們所見的精彩紛呈的世界。這也是為什么即使“小娜”會寫詩了,也不會有任何文學雜志發表,“小冰”唱歌即使不用調教,也很少有唱作人使用的原因。情感與道德是千萬年大浪淘沙遺存下來的寶物,是你我命運的紐帶。讓我們重拾心中的情感和道德,點亮人類歷史閃耀的星空,踐行人文關懷,守望相助。
道德相關的作文篇10
道德與感恩、法制就像是由此及彼緊緊相連的一條索鏈:一個在道德上高尚的人,自然懂得感恩,而一個時時都心懷感恩的人,遵守法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作為中學生的你我,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道德,作為咱們中國乃至全世界傳承了幾千年的精神財富,成為我們身為社會公民的必備要素,道德的缺失將直接影響我們在社會中的立足。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予人。”這是道德最基本的準則,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只圖一己之樂,常干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把自己庸俗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不快乃至痛苦之上。這樣的人,連最最基本的道德都已喪失,必將要為千夫所指,何其可悲!
先哲還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心懷道德的人必備的良好品質,也是最難于把握的。在我們身邊有不少的人常常以道德楷模自居,卻往往因為“不拘小節”而大失身份,引來眾人鄙視。當漸漸地發現周圍的人向你我投來鄙夷的目光時,我們是否應該捫心自問、反省自身,對自己那所謂的“道德”做一次深刻的審問和解剖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善于反省,作為一個偉人必備的素質,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時時反省、事事反省、勤于反省、善于反省,方能在道德上不入卑鄙之流,做一個高尚的人;在生活中不陷入庸俗之流,做一個充實的人;在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做一個成功的人!
“見賢思其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先哲留下的這句名言為我們的道德指明了方向。
如果說感恩是拯救癌變心靈的一劑良藥,那么道德便是服下這劑良藥必須的藥引;如果說法制是庇護真善美的一棵大樹,那么道德便是使這棵大樹屹立不倒的樹根。
如果說道德是燈塔,感恩便是船槳,我們正是靠著燈塔的指引,劃著船槳在法制的大海上乘風破浪、暢然前行,去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我衷心地希望,從下一刻起,你我都成為美德的典范,愿美德伴我們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