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作文700字
作文需要有一些獨特之處,如新穎的思路、獨特的見解、獨特的文體等,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創造力和獨特性。中秋節吃月餅作文700字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中秋節吃月餅作文7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農歷8月15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可是今年的中秋節有些特別,和國慶節竟然出奇的在同一天!
大街上,小巷里人們都洋溢著笑容,充滿了歡聲笑語,小區里掛著帶著紅光的燈籠,使小區里泛著紅光,黑夜就如同白晝,所有的事物清晰可見。
夜空,圓月高懸,我想到了“玉兔搗藥”。這讓我有許多聯想:雄兔和雌兔不是決定把它們最小的女兒送送到月宮嗎?可它去了有什么用呢?失去親人的悲痛是一只兔子不能解決的了的,那是一種無窮無盡的悲痛,而且刻在了你的心里。
此刻的我抬頭仰望天空,看著月亮不斷變化的光芒,此刻的寓意也不同吧!紅色的光宣泄了她的熱情,藍色的光渲染了她的凄涼,白色的代表了它圣潔,黃色的光讓我感受到她的溫暖。月亮的這些光是非常奇妙的。
在這個圓滿的中秋節里,我不能和家人歡聚一堂,因為爸爸媽媽在遠方,我只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度過這個中秋。我們圍在一張桌上,吃著各種各樣的月餅:有五仁的、芝麻的、豆沙的,它們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除了月餅,還有柚子,東北人的習俗是吃月餅,而南方人的習俗是柚子,吃完了柚子,再把柚子皮放在小孩的腦袋上,人們認為這樣,神就會祝福他們。
我突然想起了在遠方的爸爸媽媽,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吃月餅了嗎?他們也在思念我們嗎?他們還是已經遺忘了我們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在我心中回想。中秋節原本是應該家人歡聚的時候,而爸爸媽媽的缺失,讓我心中升起一股失望感。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蔽蚁M职謰寢尯芸炀湍芑貋?,和我們一起再補一個屬于我們一家人的“中秋節”!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來到了,到處都洋溢著過節的氣氛和喜悅。
月餅,水果都已擺上餐桌,所有人都在為過一個團團圓圓的中秋節而忙碌著。
現在已是八月。八月的風不再溫暖,逐漸變得涼爽起來。但這根本底單不住人們過節的熱情,所有的煩惱都被這過節的喜悅沖刷地干干凈凈。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心情。
忙了一天,終于到了晚上。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到了屋里。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怎么看著這月亮挺圓的。不管了,今天可是圓月的大好時光,怎們能白白浪費呢?還是快點準備好了。
我找來了我最愛吃的栗子月餅和豆沙月餅。接著,再洗一點葡萄和蘋果。嗯,總覺得還差點什么?哦,對了。還要倒上幾杯媽媽親自釀的葡萄酒哦!一切準備就緒。我搬著椅子來到陽臺,準備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誰知我的完美計劃竟然破滅了。這里竟然看不到月亮。圓月圓月,沒有月亮怎么行呢?不行,我得想辦法。我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辦法。在陽臺上放一面鏡子,把月亮折射過來不就行了嗎?哈哈,我真是聰明?!罢f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沒那么簡單了?!边@時,爸爸邊說邊向我走了過來。我說:“怎么?”爸爸回答;“你看著窗臺這么窄,怎么能放下一面鏡子呢?”說的也是啊。不行,我還得想辦法。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不用想了,在窗臺上粘上一塊木板不就行了嗎。”“對啊,我怎么沒有想到呢?馬上辦。”說完,我便找來了模板和透明膠,順利的把木板粘了上去。接著,我又找來一面鏡子,放在了木板上。哇,終于把月亮折射過來了。
現在要開始圓月了,我一手拿著月餅,一手端著葡萄酒。賞著圓圓的月亮,度過了開心而又美好的一天!
農歷八月十五,一個特殊的日子,它就是我國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團圓節”和月夕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它還踏及日本、朝鮮等國家。
聽別人說,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凄美的神話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后羿的英雄,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使大地干裂,植物干枯,百姓們背井離鄉,四處逃荒。后羿見了,便一心想射下那九個太陽,他開始拜師學藝,經過千錘百煉,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箭手。后羿來到懸崖邊時身后還跟著一群人,他開始射太陽了,“嗖”一個太陽掉了……當后羿準備射第十個太陽的時候,一名女子(其實是天帝的女兒嫦娥)從人群中擠過來說道:“最后一個太陽萬萬不可射,否則,大地一片黑暗,萬物吸收不到陽光的養分,辦了等于沒辦!可能還會更嚴重?!焙篝嘤X得她說的也有道,就沒射最后一個太陽,后羿問:“姑娘芳名?”“小女子名叫嫦娥”嫦娥說,后來他倆一見鐘情,結拜夫妻。不料,被射落的九個太陽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惱怒地將后羿和妻子嫦娥貶入凡間。西王母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長生不老藥送給他。后來心術不正的逢蒙趁后羿率眾外出狩獵之機,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對手,當機立斷將藥一口吞下。隨后,嫦娥就輕飄飄向天上飛去,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后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妻子。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中秋節快到了,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銷售月餅的攤位各大超市內更是琳瑯滿目,讓人看花了眼。
追本溯源,中秋節吃月餅還有個歷史典故的。
據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不論月餅源于何代,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愿。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
我對月餅并不是很喜歡吃,每年單位發的月餅,要么送了人,要么擱久了勉強吃上一兩塊。但回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吃月餅的那種感覺,和現在真是天壤之別。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條件還很艱苦。每到中秋來臨,月餅便成了孩子們期盼的禮物。月餅的品種也很單一,通常是很硬的那種,外表顏色淡黃,里面的餡大多是五仁的,有的就是白糖加上紅絲,咬上一口,硬硬的很咯牙,倒是甜膩膩的。月餅在那個年代是個奢飾的食品,為了迎合節日的氣氛,家家戶戶通常只是象征性的買上一點點,孩子們每次也只能分到小小的一塊,越是少就越覺得珍貴和稀罕,有時候為了一塊月餅的大小還要打架呢。
每到中秋之夜,大人們會把月餅拿出來,擺到桌上,條件好的家庭還會放些水果。于是孩子們就圍在桌旁,一邊小口的品嘗著分到手里的小塊月餅,一邊聽著大人講述故事。那氛圍是溫馨的,甜蜜的,讓人久久難以忘懷的。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十分繁多,外皮酥軟甜膩,口味應有盡有,包裝愈來愈高檔,可選擇的范圍也越來越大。但月餅在人們的心目中,卻已逐漸失去往日的魅力,僅僅成了一種象征,一種禮節性或節日性的商品和道具。更有一些人將月餅當成一種賄賂手段,包裝盒里竟然出現了真金白銀和玉石做的月餅。
在物質生活日漸豐富的同時,我們也逐步走進一個信仰多元和缺失的時代,很多值得留戀或者應該長久珍惜的東西正在消失。
相比之下,我更懷念過去的中秋月餅!
昨天,我和爸爸還有一個弟弟一起去戚城公園玩去了,那里風景優美,是個讓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的地方。
爸爸說:“到了”,我興奮不已的下了車,沖進了公園,我一進門,就看到了綠樹成陰,鮮花盛,我繼續往前走,我和弟弟都嚇傻了,我第一次看見戚城公園這么多花、草、樹。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各色的花兒,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本來是到這里來觀賞風景的,爸爸一想起我的作業就剩下一篇中秋節的作文了,爸爸只好痛痛快快的讓我玩一天了。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見前方寫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游樂園”三個大字,我們正想歡呼呢,爸爸說:“想玩不進去玩吧,這時,我不懈的問自己,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以前爸爸是覺得好玩的時候才讓我和弟弟玩的,我帶著迷惑不解的問題走進了游樂園。
首先,我看到了最喜歡的一個游戲,“彈跳飛人”,我問了一下價錢,說:“爺爺,一個人多少錢呀?”,爺爺說:“一個人十五元錢,隨便玩,想玩到什么時候就玩到什么時候,我和弟弟都給爸爸求請想玩彈跳飛人,看著這么可憐的兩個小孩,只好上我們玩了。
爺爺讓我們上來,把扣子和安全扣都給系好,只見爺爺按了一個按扭,我感覺有一種飛翔的夢想。爺爺讓我過來一下,我走過去,只見爺爺拉著我的腿時,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爺爺使勁的一放,我慘了,就在我飛的過程中,我翻了一個后空翻,就在一旁的爺爺看見了我的后空翻,爸爸說:“好、好”。
我們玩了又玩,已經把所有該玩的都玩過了。
最后,我說:“我餓了”,爸爸說:“我帶你們去吃飯去。”
我們已經走出了大門兩米左右,我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戚城公園。&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