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為話題作文
家風有別于家庭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它是一個家庭的性格特征。雖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為教化的資源,對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響、沾溉浸濡的意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風為話題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家風為話題作文(篇1)
商賈之家的家風是“誠信經營”,軍人之家的家風是“報效祖國”,書香之家的家風是“認真讀書”,那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家的家風。
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我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咸蛋,咸蛋的蛋黃最好吃!看著蛋白,我撇了撇嘴,隨手要把它扔進垃圾桶。這時,奶奶說起話來了:“你干什么呢?”“蛋白不好吃,我把它扔掉。”“蛋白不好吃你就把它扔了,浪不浪費呀!”奶奶的聲音越來越高,我趕忙將蛋白一股腦塞進嘴里。“做一個咸蛋,要花很多心思,你這么扔了,是對養鴨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腌蛋人的不尊重!”奶奶語重心長地說道。我趕緊不吱聲了。
又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別動,這是什么?”奶奶夾起一粒米問我。“米粒呀!”我不解地說。“米粒?這不是普普通通的米粒!這是農民用八顆汗珠換來的一顆米粒!你看看你,浪費了多少!”說著,奶奶把桌上的米粒都夾進了自己的碗里。“過日子,不要浪費!以前我這樣講給你爸爸聽,現在我講給你聽,你要記住!”奶奶告訴我。我一邊聽著,一邊不住地點頭。
看著電視節目上五花八門的關于家風的答案,我想:我家的家風應該就是“節儉”吧!別看這兩個字少,包含的道理可多著呢!節儉,小家才會富裕;節儉,大國才會強盛!
家風為話題作文(篇2)
許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一面,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節約風”。
我家最過日子了,奶奶說這叫節約,不是提倡光盤行動嗎,在我家,只要有幾道菜,幾碗飯,就會有幾個空盤子幾個空碗。
記得有一年過年,大家都知道“正月初一不動刀”的風俗吧?奶奶每年過年都會多包些餃子,留著初一的時候吃,結果那一年奶奶竟然忘記了,所有的餃子都下鍋了。結果為了節約,全家總動員,來了個除夕大光盤行動,所有的餃子一掃而光,我們也充得不行了。結果第二天,正月初一沒飯吃了,幸虧去舅爺爺家去拜年,舅爺爺留我們全家吃飯,這才避免了“饑荒”。舅姥姥對我們家的節約風不時的“嘿嘿”的傻笑。
我們不光節約糧食,還節約用水呢!在我們家,廚房里,洗刷間里,盆盆罐罐到處是。洗菜的水沖廁,下雨的水澆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有時候也會鬧出笑話。有一次,奶奶找了一個礦泉水瓶子,裝上了空調的水,準備給花兒洗澡,結果去找錐子給瓶蓋扎眼的時候,我放學回家,看見桌子上有瓶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來咕咚咕咚喝下去小半瓶,咂咂嘴,咦,這味不大對頭呀,怎么這個味?這時奶奶出現了,原來是接的空調水呀,我的奶奶呀,真節約呀!
爺爺奶奶常說,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我們家世世代代人應該繼承的.家風的美德。
你家有什么樣的家風?一起來秀一下吧!
家風為話題作文(篇3)
一提到家風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每個家庭都有家風,也許你的家風是樂于助人,或許你的家風是互相謙讓,而我的家風是孝順。孝順是一種傳統、是一種美德;家家需要它,人人需要它。
我來給大家講一講有關我的孝順故事:有一天,我、爸爸和媽媽一起去爺爺奶奶家,爸爸買了一只雞,媽媽買了一個柚子,而我卻什么也沒買。路上媽媽對我說:“你去了跟爺爺奶奶問聲好,然后逗爺爺奶奶開心就可以了。”到了爺爺家,我首先就說:“爺爺奶奶好!”奶奶就說:“好,好,都好!”我從媽媽那里把柚子給爺爺,爺爺開心的說:“懂得孝敬爺爺了,不錯!”我和奶奶開心的笑了,我又快速的從爸爸那里把一只雞給奶奶,奶奶把雞穩穩地放到了廚房,奶奶牽著我的手慢慢地走進屋子里,然后充滿疑惑地問我:“今天怎么這么孝敬爺爺奶奶呢?對我和爺爺還很有禮貌。”我開心地說:“那些東西就是給您們買的,我們這樣做是應該的。”奶奶欣慰的笑了。爸爸媽媽也對我笑了,于是爸爸媽媽就去和爺爺聊天去了,我和奶奶在小屋里玩。在爺爺奶奶家度過了一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我都非常高興,因為在這一天里我懂得了孝順的含義。
我對家風的理解和感悟:孝順是一種傳統美德,我要孝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我的親人。孝順就是向家人問好,逗家人開心,幫家人干活兒,給家人一個快樂的笑臉,多給家人打打電話,報個平安。家風就是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情。
家風為話題作文(篇4)
陶淵明曾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我喜歡讀書,先生的話讓我深有體會。
我十分喜歡讀書。書籍是最好的朋友。《四大名著》《封神演義》《明朝那些事兒》
《林漢達說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這些都是我的至愛。我為什么喜歡讀書呢?這與我家的家風是密不可分的。
我家的書櫥里的書,有的是爺爺的手抄本。爺爺小時候很貧窮,是書支撐他度過了那段最苦的時光。那些年,爺爺上不起學,家里僅有的幾本書早也已被他翻爛了。買不起書就去借,借來的便邊看邊抄,常常徹夜不眠。后來有了爸爸,爺爺和奶奶白天要上工,沒人看小孩。爸爸自已一個人在家,是那些書陪他度過了童年。爸爸經常說:“只有在書中,才能到找那份致遠的寧靜”。
我從呀呀學語起就經常和爸爸去書店。我認識了可愛的小矮人;一說謊鼻子就變長的皮諾曹;堅強勇敢,對生活沒有失去信心的海倫凱勒……認識了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投筆從戎的班超;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唐詩宋詞更是讓我愛不釋手,每天都上讀背一兩首。
讀書伴隨我的成長,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勒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我們家的生活離不開書,我要將家風深深地烙印在心中,伴著家風共同成長,共同飛翔!
家風為話題作文(篇5)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里左洗右刷,從沒閑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的,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為“優秀職員”。媽媽下班后,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夸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后,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里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干,晚上媽媽搶著干,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里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么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里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衛生部長,不僅勞動響當當,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布置作業,很多,并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得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眾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愿它常駐我家。愿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