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優秀10篇)】,供你選擇借鑒。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1
在中國淵源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像珍珠一樣耀眼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讓我們感動著。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邱少云叔叔的故事。
隨著我的閱讀,我不禁被故事情節深深吸引,在書中隨著主人公的開心而開心,傷心而傷心。可后面,當我看到他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隱藏的戰友和作戰意圖而選擇犧牲自己時,我禁不住淚流滿面。
今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去祭掃烈士陵園。站在烈士們的墓前,我想起了邱少云叔叔的故事;我想著他們為什么死?不是別的原因,只為讓祖國和平,只為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是啊!從古至今,我們有多少先烈為了偉大的祖國而犧牲,你能說他們不怕死?難道他們就沒有自己相親相愛的家人?他們的犧牲沒意義嗎?不!他們也懼怕死亡,他們也有需要照顧和保護的家人,正是有無數先烈忘我的犧牲,我們的祖國才有今天的強大和我們的幸福生活!于是我暗下決心:我們一定不能忘記先烈的犧牲,我們會完成他們的遺愿,我們會讓他們知道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們知道他們沒有白白犧牲。
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好好勞動;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告慰他們,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2
從古至今,無數英杰來來往往,我崇拜精忠報國的岳飛,更敬佩為國捐軀而無畏正直的于謙。
他并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御史,比他牛,比他威風的人多了去了。
他因為皇帝朱瞻基平定了他步步朱高煦的叛亂后,(按慣例,每平叛后都要讓一個御史去數落叛亂者,當時正好抽中于謙)以另人發饋的聲音配之嚴厲呵斥的表情以及令人發指的動作給朱瞻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朱瞻基就派他去巡江西(說實話,這并非升官,只不過是照例巡按,考察他的能力)。
于謙巡按江西時安撫老百姓,為官清廉,不貪污不受賄,深得老百姓的歡心以及各界會士的好評贊吧。
他又不在該“送禮”的時候討好獨攬大權的死太監王振,甚至連瓶老陳醋也不帶,王振氣急敗壞心想:這個小兔崽子,竟敢欺負我!他怒目圓睜,踩得地板吱吱響,叫道:“給他關東廠里!”他被逮捕至東廠。好人有好報,上至四朝老臣楊士奇,下至老百姓都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說王振你不要太過分,別把事情做絕!(藩王可不是好惹的)王振不得不放之一馬(可見王振為欺軟怕硬專揀軟柿子踩的超級孬種小太監,在之后的“土木堡”之戰中可見一般)。
在之后的土木堡之戰中,王振終于被咔嚓了,但四朝老將張輔、內閣、六部九卿、三十萬大軍等戰死沙場,關鍵是皇上朱祁鎮也被俘!
也先的瓦刺部隊_越勇,沖至北京城下,如果這時少了這個人,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勢必比北宋還糟糕,(皇上已被俘)但是“這個人”—于謙(主角)還在,大明國運便可起死回生,中間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人心惶惶,全部主張南遷(除于謙少部分人),主張南遷之一的一個名為徐珵的人第二天上朝第一個說:“我夜觀天象(這沒有也不算什么依據),唯有南遷可保國。”正等朱祁鈺同意后大家抄起東西走人的時候,一聲力挽汪洋的怒吼發出了:“主張南遷者,該殺!”(當然是于謙發出的)。大家看見于謙堅定的目光,他心里想:我要與大明共存亡!原本主張南遷逃跑的人們突然“勇敢”了,把徐珵罵出了大殿。(后來徐珵隱姓埋名,改名徐有貞,請大家記住這個名字,很重要)他們把王振余黨千刀萬剮。
經歷了一場大戰之后(這里不進行仔細描述),成功地擊退了也先的軍隊。
于謙的英雄本色,逐漸地顯露出來。
可謂英雄者,先學畏知懼,曰:畏懼后英雄。再而會勝畏,敗懼,故可無所畏懼,還會德才兼備,可出真英雄哉!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3
光陰倒轉,恍惚之間我來到了那一天。
莽莽烏江印著如血的殘陽,一如你身上滴下的錚錚鐵水,那立拔山河的氣魄隨激流滾滾而去。
你是一個令我心痛的悲劇,雖然不似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卻是獨具一格的悲壯,天地之間好不蒼涼,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為你譜下詩篇,如果你聽得到那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么你會慚愧嗎?
你是一代英才,但卻從不愿從頭再來,你以為大丈夫就要無敵于天下,永立于不敗之地,你以為東山再起會讓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你錯了,錯得很離譜,離譜到根本不配做一個統領大半江山的霸王,只能永遠成為一個為后人留下遐想的神話,再也不能像雄鷹一樣傲視天下了。
你不會知道臥薪嘗膽后的甜美,結局使你注定成為一個為后人“景仰”的懦夫,榮辱成敗,不在一念之間,若當年的一切可以從來,我相信你能夠力挽狂瀾,其實并不是天要敗你,是你敗了你自己,或許這也是你最好的結局,歷史終究是歷史,你已經成為了過去。
你的愛與恨都隨著江水奔騰遠去了,如果你的靈魂真得還會有來世,我愿化作你騎乘的駿馬,隨你殺敵而去。
哎,可歷史誰又能更改……
悲——哉——,項羽!項羽,悲——哉——!
對歷史人物的了如指掌才能寫出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佳作來,小作者平時對項羽資料的收集整理讓他在寫作時有了豐富的材料,全文以“悲”的基調來貫穿,悲哉,項羽躍然紙上!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4
最近,我從書本上認識了孔子這個古代人物。孔子是“先秦諸子”,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學家。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魯國人,幼年時的孔子家里十分貧窮,而他的父親是名士兵,卻不幸在戰爭中被打死,幼小的孔子和母親為了生活只能四處乞討。孔子從小受母親的熏陶和教育,在十五歲時,孔子已學會“十五志于學”,大概在十六七歲時,已懂得一些禮節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孔子自己說:“三十而立。”就是說,孔子在一生學習的道路上,從十五歲立志于學,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打下堅固的基礎。后來孔子又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他所描述自己一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不同年齡階段的思想境界。這個基礎,對孔子一生的事業,一生的為人處世,都是有著決定的意義。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從中看出,孔子對“仁”有一定見解。孔子認為,一個人想要達到仁義的境界,必須做到孝,忠,恭,義這四方面。孝,主要指尊敬長輩,尊敬兄長。忠,指對人,特別是對上盡心盡力,誠實負責的態度。恭,即對已莊重嚴肅,對人謙虛和順。義,就是仁的中心思想,子曰:“見義不為,無勇為”。以勇即見以勇為。其中很多可以用社會主義原則加以改造,從而成為我們今天的有利于工作學習修養的美德。孔子把體現了個性的道德品質的人叫君子,他認為君子是個人道德發展的高峰。孔子認為要想成為君子,必須懂得道德,懂得道義,懂得仁,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君子。
孔子提出的理論和思想,值得我們后人去學習,從而使國家變得更繁榮昌盛!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5
我是一位遠在21世紀的中國的初中生,剛剛學習完您寫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令我很驚訝的是,在兩個強盜的國家,竟然有您這種如此公正看待事件,如此熱愛藝術,如此高尚正義的人。
圓明園,世界的奇跡,人類的寶藏,東方的驕傲,她是一個有著幾代人的心血,許多人的辛勞,無數人的付出的奇跡,人類的奇跡,世界的奇跡。可這個奇跡,就在那一瞬間,被兩個強盜毀掉了,多么的令人心痛,令人嘆惋,令人憤怒。
但同時令人們感到欣慰的是,兩個強盜的國家中,還有您,令人敬佩的您。感謝您對強盜做出了堅決的批判,感謝您對圓明園做出了絕對的贊賞,您不僅替中國人說出了心聲,還替全東方人,乃至全世界人都說出了心聲。
當我讀完您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時,一股不知名的感覺冒了上來,感動?欽佩?贊嘆?也許都有吧,強盜的國家應以有您而驕傲。感謝您對中國的設身處地,感謝您對幻想的贊賞有佳,再次感謝您,衷心的感謝您,全中國人向您致敬!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6
歷醇香悠遠的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曹植在文學上的成就極高,他的的確確配得上謝靈運"才高八斗"的評價,他青年時期的詩,多以宴飲游樂為主要內容,后來創作的詩文則以抒憂發憤為主,最著名的有《洛神賦》、《贈白馬王彪》、《求自實表》等。曹植,字子建。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他把五言體詩歌推到了一個新的藝術高峰。著名詩人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如此也可看出他的才華。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小時侯隨軍奔波,直到13歲才在鄴城安定下來。此后他與當時著名文學家王粲、徐搟,沉琳、劉楨等人寫詩作賦,名聲很快就傳播開了。在曹操的幾個兒子中,曹植是最有才華的,曹操也因此想"廢長立幼",立曹植為太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曹植常常因好酒、任性而誤事,出了不少差錯。使得曹操無法接受,對曹植很是失望。但是他的哥哥曹丕善于察言觀色,籠絡人心,終于被立為王太子。曹丕即位以后,開始整治當初的對手,曹植是首當其沖的一個。他幾次想加罪于曹植。
一次,曹丕刁難曹植在七步內做一首詩,不然,將被治罪,曹植踱步成句,流下千古名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7
悠悠快兩千年的歷史了,也正是中華兩千年的文明史。我國四大古典名著就像民族藝術中的一塊寶石啊!這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散發著文學的魅力,構出了一個個曲折的、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
在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我出奇喜歡,它是作家羅貫中先生寫的,他塑造了許許多多鮮明的人物形象,如心胸狹窄的周瑜、忠厚守信的魯肅,還有勇猛過人的關羽……這些人物在羅貫中筆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但我最敬佩的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
提起諸葛亮,大家一定會贊揚他的聰明才智吧!不錯!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同時他的聰明、謙虛和謹慎的品格,也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
說他“料事如神”這一點兒也不過分,《空城計》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魏國以司馬懿領軍進攻街亭,因馬謖駐守失利,司馬懿乘機帶兵殺到西城縣。諸葛亮叫藏起所有的旗,禁止人們隨便出入以及大聲說話,卻把四面城門大開,叫三十兵扮成百姓,掃大街。自己把鶴毛大衣一披,戴上頭巾領著兩童上了樓,彈琴唱曲,司馬懿見狀馬上退兵,諸葛亮說:“他知道我用兵謹慎,如今四面城門打開,他一定覺得里面有埋伏,所以退兵。”果然,司馬懿看到這情形不敢輕易攻城,所以西城縣得到了保存。
諸葛亮真聰明!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8
即使是個了千年,那些曾為了國家拼搏的愛國將領的名字,也不會像沙子一樣被風卷去。他們就像墊腳石,為中華的文化精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對于我來說,岳飛是我所了解到的英雄中最厲害的一個。
岳飛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父親是在他出生不久后的一場暴雨中淹死的。岳飛和他的母親坐在缸中逃了出來。他學習認真,進步很快,十幾歲就成為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北宋末年,岳飛建立起岳家軍,去攻打侵略軍,收復國土。那一年,岳飛才20歲。
侵略者的狂暴與貪殘令人怒不可遏!當中原大好河山踐踏在金人的鐵蹄下,岳飛就決定長驅北進,摧毀敵人老巢。岳飛很愛護士兵,士兵也很愿意和他打仗。岳飛說過,有傷的人可以不用去打仗,而傷員們卻從不把上市放在心上,沒有一個人掉隊。金軍猛將兀術曾派10萬大軍要和岳飛比個高低。這大軍中有3000多名鐵浮圖和拐子馬,被人稱為常勝軍。而岳飛身邊只有5000的士兵。岳飛吩咐大家把軍斧綁在長桿上,每個士兵都拿一把鉤鐮槍。士兵按岳飛的吩咐‘上砍敵頭,下砍馬腿’的方法,把敵人殺得血流成河,尸積如山。岳飛則揮動八十多斤的大錘,把兀術打得一下子跑開了。岳飛帶領岳家軍把金軍打得像喪家的狗,金軍的將士都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他們只要聽到岳家軍來了,就嚇得掉頭跑。
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秦檜等人強加給岳飛‘莫須有’的罪名,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臣子究竟是有罪,還是一片精忠報國之心?即使歷盡萬古千秋,當論功行賞時,也永遠不會輪到往日奸臣的頭上。人世間的黑暗,總有過去的時候,光明不久就會到來!岳飛雖然離開人間已幾百年,但他那種大義凜然的愛國之情不會泯滅,他那高大的形象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古人并未遠去,他們是用自己的身軀為下一代的人搭建了一座前進的橋,那是一座永不放棄、凝聚著愛國之情的橋。那應該是每個人一生的必經之路。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9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歸隱后的悠閑自在;“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是陶淵明歸隱后的輕松愉快。詩中句句描寫的都是他厭惡官場污穢,返自然的喜悅,可他真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嗎?他真是因為厭惡官場而歸隱?終究是他本身所決定的,他無法適應官場,無法改變自己去適應世俗。天津固然是倔強的,卻是一味錯誤地倔強,歸隱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哪里是輕松,哪里體會出喜悅與自由,無疑是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
陶淵明壓根就是一個失敗之人,他不懂得去適應世俗,一個成功之人必定是因世俗的變化,時代的變遷去改變自己,順應社會發展,陶淵明不過無法適應世俗的變化,無法在社會中生存,因此,辭官歸隱,過著他口中的田園生活。辭官歸隱,不過無法適應社會被迫所做的決定;歸隱夠輕松與喜悅,不過無奈之下對自我的安慰與慰藉;哪里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不過失敗的借口。
陶淵明,一個失敗之人,一個真真正正的人生失敗者。
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簡單篇10
我心目中的李時珍
一天,我正翻看著《中外歷史名人》這本書,偶然間看到了李時珍的故事,我看得入了迷,一剎那好像有身臨其境地觀察著李時珍的感覺。
李時珍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學醫家之一。他從小時候開始學習醫學,李時珍出生在一個醫學家庭,爸爸和哥哥都是學醫的,李時珍從小就跟著他們一起學醫。有一次爸爸帶著哥哥出門了,家里只留下了小兒子李時珍,不久,有兩位病人來了,李時珍說:“我爸爸出去了,不到晚上回不來,我先給你們治吧。”病人同意了,李時珍立刻開方抓藥,晚上,他爸回來了,問:“這是你開的?”李時珍小聲說:“是的,不知道對不對。”然后把病人的癥狀,為什么開這種藥講得頭頭是道。
李時珍十幾歲的時候,發現當時流行的《本草經》有誤差,便準備將其修正。而他父親說:“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你讀的書不夠,再等會兒吧。”李時珍聽后認真讀書,知識量大大增加。之后他便翻山越嶺,嘗遍百草,還經常詢問山中的獵戶、農民……終于,他寫成醫學名著《本草綱目》震撼全國。
李時珍一生學醫,他所撰寫的《本草綱目》現在也仍造福眾生。我要當一名醫生,我要向李時珍學習!
老師評語:從文章中能讀出小作者對李時珍深深的敬意,是一篇比較全面的人物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