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鄉愁初中優秀作文
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記憶中的鄉愁初中優秀作文怎么寫?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記憶中的鄉愁初中優秀作文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記憶中的鄉愁初中優秀作文精選篇1
每個身在外地的人,似乎都有這么一種感覺,在故鄉,似乎覺得生活那么__常,可身在外地,卻又覺得那段故鄉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時光。每個身在外地的人,也會對故鄉的那么一樣東西而魂牽夢繞,天天想天天念。或許是因為鄉愁。
我的家鄉在蘭州,每天一碗蘭州牛肉面是雷打不動的。吃慣了家鄉的牛肉面,即使是身在外地,也仍舊思念著那一碗噴香的面,思念著“來個牛大碗,要細的”那樸實的鄉音。如今在外地,每當聽人說起蘭州牛肉面,心里總有淡淡的憂傷,是為了那些回不去的日子,還是為了那包含著思鄉情結的牛肉面?
一天天數著在外地的日子,一天天淡忘那遙遠的故鄉,可每當在外地吃起蘭州牛肉面,那段思念又清晰地浮現。會裝作內行地說這面怎么不好,怎么比不上故鄉的牛肉面,即使在外地吃到最最貼近那故鄉的味道,也覺得遜色。沒有了故鄉那親切的感覺,卻多了幾分鄉愁,使面的`味道在口中也苦澀了幾分。是的,故鄉的味道是無法復制的,那種親切,那種熟悉,那種久別重逢的感覺,是不可能在遠離故鄉的地方品出來的。
再次回想故鄉那熟悉的味道,總是有鄉愁在里面。牛肉面里的鄉愁,可能還要我用一生的酸甜苦辣來品味。我既想感謝上蒼,讓我有這么一段難忘的經歷,有那么一個親切的味道令我懷念,又想請求上蒼,可不可以讓我不再受這鄉愁的折磨,哪怕只是淡化一點,也好。
記憶中的鄉愁初中優秀作文精選篇2
“小時候,鄉愁是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了,鄉愁是張窄窄的船票……”這是余光中筆下的《鄉愁》,其實這種鄉愁在爸爸那里也能找到,是濃濃的、甜甜的!
鄉愁是種懷念,爸爸懷念以前與小伙伴做游戲。那時候的游戲可多了:有跳房子、踢毽子、打游擊、老鷹捉小雞、捕魚、捕蟬等等。其中捕蟬是爸爸和小伙伴們的最愛。大夏天,他們光著身子,拿著竹竿,分頭到處尋找蜘蛛網,一找到蜘蛛網,就用竹竿纏繞起來,捏成團,沾點水,這時就有黏性了。剩下的就是尋找目標。順著蟬叫聲,四處張望尋找蟬的位置。發現目標后,就躡手躡腳靠近,舉起竹竿,用粘團粘住蟬。抓住蟬后,小伙伴們比誰的蟬大,或者用線拴住蟬,讓它到處飛,那是活的“風箏”。
鄉愁是一張信箋。因為那時沒有電話,爸爸上學寄宿在外,只能給爺爺奶奶寫信。一般是每月一封,主要介紹自己的學習情況,或者詢問爺爺奶奶的`身體狀況。寫完信后,一般要反復讀幾遍,然后小心翼翼地將它折好,再填寫信封,將信箋裝入信封后投入郵箱,一份思念就已飛出。看看現在,雖然通訊發達了,電話、手機、QQ、微信都有了,但寫在紙上的那份厚重卻沒有了,鄉愁也沒有那么濃了。
鄉愁是份掛念,爸爸最掛念爺爺的背影。那時清早要去趕火車,奶奶3點多就起床生火做飯。吃完飯后,爺爺挑著爸爸的行李,爬過兩個山頭,來到公路邊等公共汽車。爸爸跟在爺爺后面,望著那單薄且微駝的背影,眼里含滿了淚水。爺爺一邊焦急地張望,一邊叮囑爸爸在外面要照顧好身體。在登上汽車的那一刻,心中十分不舍卻沒有說出口。爺爺送了爸爸上百回,爸爸卻欠爺爺一個緊緊的擁抱,而爺爺在11年前已經去世了,這是爸爸的一大遺憾。
其實,鄉愁就藏在生活的點滴中,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找到它!
記憶中的鄉愁初中優秀作文精選篇3
鄉愁如詩,鄉愁如歌。有人說鄉愁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人說它是“共有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也有人說它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還有人說它是郵票,是船票,是墳墓,是海峽,我說......
鄉愁是仰望星空時的悵然。
到廈門求學,習慣了青山綠水的目光與都市的繁華迎面撞上。晚上放學,疲憊的身軀靠在BRT站牌上,我習慣性的仰望星空,城市上空特有的鉛云卻理直氣壯的霸占我的視網膜。寧靜的夜空本是恬靜淡雅的村婦,卻被閃爍的霓虹燈涂上了大紅大綠的胭脂,浮著層怪異的紅褐色。星星呢?那些曾陪伴我度過一個個夜晚的星星呢?我費力的尋找著,可映入我眼簾的只有城市的燈紅酒綠。車來了,我上了車,靠在椅子上,閉著眼睛,那經常出現在我夢里的情景再次浮現:靜靜的夜,繁星點點,月亮像別在村莊頂上的勛章。我和家人在庭院里納涼,暗香浮動,引出幾只螢火蟲。池塘的青蛙叫著豐收,不知名的蟲兒在門前的草地里唱著不知名的曲兒。天上,星空澄澈如嬰兒的眼睛,這里是北斗,那里是啟明。那就是使牛郎織女遙相對視的銀河,不知何年何月鵲橋將再次搭起......我數著星星,直數得滿眼星光,數得星星入了夢......車到站了,我睜開眼,霓虹燈兀自刺入我的瞳孔,扯斷我的思緒......
鄉愁是電話里的無語。
很自然的養成了習慣,每天都要與家里通電話。總是把想說的話在心里醞釀了一遍又一遍,舉起話筒,小心翼翼的撥通號碼,等著滔滔不絕的一吐為快......可是,當電波跨越千山萬水,當電話那頭響起熟悉的聲音時,千言萬語都哽在喉頭,緩緩的冒出一句:“媽,是我。還好嗎?”原來的千言萬語全都消散,心情也異常平靜,靜靜的聽著,怏怏的應著,不忍心多說一句話,只想多聽聽媽媽的嘮叨,爸爸的叮嚀,奶奶的念叨,爺爺的話語......當話筒放下的那一剎那,又猛然記起還有那么多話沒說。只能走到窗前,眺望遠處的大海,希望潮水能帶去我的信息——這種溝通,用的,不是語言,是心。
鄉愁,是孤獨的夜行者,在嫣然回首時,與家鄉的燈火,不期而遇......
記憶中的鄉愁初中優秀作文精選篇4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
從剛接觸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起,中國的文字就籠罩著濃濃的鄉愁。不論是《楚辭》的“狐死必首丘”;或是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或是納蘭容若的“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歷盡了霜霑林木,烏鵲南飛,走過了桑田滄海,春秋代序,總是想念家中的老房和故鄉的口音,久而久之,故鄉像一根細細的繩子,牽在我們的心上,在遠方的我們只能輕輕觸碰,怕喚起心中疼痛,只敢遙遙瞻仰。
鄉愁里的中國,是一種聲音。在小時候,我們還沒意識到時,故鄉的風吟和鳥鳴已經悄悄刻在心底的最深處。廚房里噼啪碗筷碰撞的聲音,是父母一字字溫柔的叮嚀,是每日開鎖時鑰匙的轉動聲,是親人每天回家時的腳步聲。這些聲音無言地封存在記憶的閘門里,在離家懷念之時,它們會沖入你的腦海和耳蝸,沖酸你的.鼻尖,逼出你漫漫長夜里滿面的淚水。
鄉愁里的中國,是一些人。也許在許多年以后,你還是會想起,媽媽眼角的笑紋里窩滿了的陽光,你還是會眷戀,爸爸幫你背到肩上的書包的分量,你想起爺爺奶奶為你做的家鄉的野萊,你想起姥姥姥爺撫摸你的發頂時,粗糙的手掌中蓄滿的慈祥。從前的從前,也許我們會想著逃離這些人,逃離到更廣闊的天空。可后來你發現,你的背后再也找平不到替你試拭淚的人,再也找不到逼你添加衣服的人,再也找不到把你擁在溫暖懷中的人。
鄉愁里的中國,是一種味道。不管是思念家鄉的鱸魚莼菜而辭官回家的張翰,還是在《鄉土中國》中出遠門時在箱底壓著的那一包土,家的味道和故鄉的口味,早已鐫刻在記憶深處,再也無法改變。牽住你的舌尖的,或許只是家里桌上的一碗氤氳著熱氣的白飯,或許只是廚房里裊裊的炊煙,但故鄉味道的力量,卻讓你當品到熟悉的味道時,淚如雨下。
鄉愁的中國,中國的鄉愁啊。
記憶中的鄉愁初中優秀作文精選篇5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認為“愁”是“鄉愁”,“春水”是“春運的客流”。在春節來臨之際,來自全國各地的千絲萬縷的鄉愁紛紛進入了我的視線,讓我陷入回憶。
那年寒假,我到父母的工作地點游玩,誰知沒過幾天,父母就告訴我要準備回家過年了,我很不理解,為什么春節要回家呢?他們又告訴我,春節的意義在于一家人團團圓圓。我不在意的點點頭,又搖搖頭。
我牽著父母的手,夾在他們之間。到了車站,面前的情景讓我目瞪口呆,雖然人山人海,但井然有序。幾經波折,我們終于擠進了候車室,媽媽安排我坐下,并囑咐我不許亂跑。我照辦了。我坐在冰冷的椅子上,無所事事,東張西望,越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看見遠處的一名農民工。他穿著一身樸素的'工裝,褲管上沾滿了泥土,都已經風干了,與周圍的光鮮靚麗形成鮮明對比。一時間,我對他充滿了好奇,既然在外打工這么辛苦,為何還要在春節花費一筆錢財回家呢?
我忘記了母親的囑咐,慢慢地走了過去。他黝黑的爬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幸福,顯得憨厚老實,回家這件事似乎讓他很開心。我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打了個招呼:“大叔。”他沒有聽見。“大叔?”我又加重了聲音。他頓了頓,回過頭,一看是我一個小姑娘,就露出一抹淳樸的笑容。我大膽表達心中的疑問:“在外面辛辛苦苦一整年,您為什么還要千里迢迢回家呢?”他撓了撓腦袋,說道:“在外打工,一打就是一年,怎么能不想家啊!家里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女兒,想起他們的臉,我就特別想回家。就像喝著濃烈的酒,一杯又一杯,直至喝醉。等你長大了,就會理解,思鄉,人人都會。”他說這段話時,看向前方的眼神變得深邃而又堅定,那是家的'方向吧!
“薇薇,要走了!”母親一邊指責我,一邊牽著我跟著人群去檢票。他也慢慢涌入人海,消失在我的視野中,人群如水般流去。
一江春水的方向是東流,而春運客流的方向是四面八方,那是家的方向。鄉愁進入了我的視線,更融進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