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作文利益
寫作文可以接觸更多的信息和知識,從而達到開闊視野,拓展自己的認知范圍的作用。那要怎么寫2024作文利益呢?這里提供一些2024作文利益,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2024作文利益篇1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會為了自身利益而不言,但也總有一些人不會因為人微言輕而不言。從何時起,在“說”與“不說”之間竟也要考慮那么多?我們總提倡著言論自由,可是現(xiàn)實往往逼迫我們“住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既然渴望豁達自由,那么我們就應說出來。敢于說,愿意說,應是當下我們最該做的。
為了自身的利益,是保持緘默還是袒露心聲?選擇前者的,或許會成功、會成就一番不凡的事業(yè),但是他們卻將自己的良知安放于一邊,不聞不問。這么做的后果,私以為,只有最終自己被自己的內心所束縛??鬃釉蝗嘎?lián)手趕出魯國,十幾年漂泊,受盡艱辛,而三桓則是夜夜笙歌。表面上,三桓的勢力不斷擴大,可是他們掌控下的魯國卻一年不如一年。他們?yōu)榱俗陨砝娌辉f出讓孔子回歸故里的話,直至終了。人總是在將死之際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才會為年少時的錯誤懺悔。與其在垂垂死矣之際幡然醒悟,不如早日苦海回身,做個真誠的人。
選擇后者的,勢必會有所失,但必定會有所得?!吧辔宜?,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弊裾瘴覀兊谋拘?,做不違心的事,方可無愧于我們自己。
我等雖生來只是蕓蕓眾生的一部分,不曾是掌管一方的強人,更不曾是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偉人。我們縱使人微言輕,但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當每一個人都說上一兩句,那么還會人微言輕嗎?只要我們說的是正確的,能夠得到人們認可,那么即便人微言輕又何妨呢?每每看到《奇葩說》中的跑票數(shù),有些人認為這些觀眾是墻頭草,但我以為正是各位辯手精彩的辯論博得了觀眾的認同才會如此。我們不應膽怯懦弱,將自己所想的說出來,無論有沒有認可,說出來便是值得鼓掌的。
社會的冷漠,也許是“不言”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敖璋浮薄ⅰ绊橈L車司機案”,當熱度漸漸消退,人們由憤慨轉為麻木,實在是可悲至極??墒恰叭赵率庞谏?,體貌衰于下,忽然與萬物遷化”。這短暫的一生啊,不說點什么,不做點什么,是否會太過單調呢?追逐利益的時候,不要忘了追逐良心。
愿熱血難涼。
2024作文利益篇2
合作和利益是一對“死對頭”,你得到合作,你就會變成高尚的人;而相反,你就會變成一個狹隘的人。
為什么這么說?先請聽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一個同學,他總是虛心請教別人,與別人合作,事事都想著他人,想著集體,總認為只有合作才能獲得一切。每當他所在的集體獲得榮譽時,他總是在團隊里面歡呼,慶祝,從不向別人炫耀。最后,競選班干部時,他總是全票通過。
看來合作是一個優(yōu)良的品質。
在樂隊中,指揮官的手指哪里,哪里就響出一片悠揚的音樂。這,其實也是一個合作的典范:指揮家指揮著樂師們演奏,樂師跟著指揮演奏樂曲,這不是合作嗎?如果沒有指揮家,那么不就會“群鼓亂舞”,“群釵亂敲”,“大小提琴開party”的情況嗎?
看來,合作中每一個人都必不可少。
而不合作,又會是什么情況呢?
讓我們再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一個同學,她每次都很自私,不想著別人,一心想著自己的利益。按老師的話說,她把她心中的那個“我”放的特別大,不愿意奉獻。有時,她甚至會因為自己所要求的利益而要挾別人、脅迫別人,甚至出陰招誣陷別人。很快,她就遭到了全班所有人的歧視,沒人理她。
其實,沒有合作只有利益的人是最痛苦的。
這還有一個故事:一頭驢發(fā)現(xiàn)墻上有一簇青草,十分眼饞,可它又夠不到,所以它只好用梯子上去。可它發(fā)現(xiàn),它需要羊來扶著梯子才能上去,最后它因自私而放棄了。
故事中的驢太看重個人利益,不愿與羊一起合作,所以才吃不到青草。其實不妨換個想法:如果驢變得寬容點,與羊合作,不看重個人利益,這樣的話,兩個人都有利,都能得到好處。
所以,合作與利益中,合作比利益更好。我們要學會合作,拒絕利益,共享未來!
2024作文利益篇3
《三字經(jīng)》曾寫道:“人之初,性本善?!庇纱丝梢?,道德是我們所具備的最初始、最基本的素質。道德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上,比如禮儀。在安徽師范大學打飯時說句“阿姨您好”可享受優(yōu)惠,或許安徽師范大學是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有禮貌的風氣,可對此我不得不發(fā)出疑問:通過利益手段讓學生養(yǎng)成有禮貌的習慣,最終真的能形成良好的風氣嗎?我認為,懂得禮貌是最基本的道德,是每一個人都應當具備的,不能因為利益來決定是否禮貌。管仲也說:道德當身,不以物惑。道德出于本心,是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做人的道理、準繩,它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觀念,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如果為了享受優(yōu)惠而叫“阿姨您好”,那是不是意味著不享受優(yōu)惠就不需要對阿姨禮貌了?禮儀的道德是存在于我們心中的,是我們自覺形成的,別人強制不了我們。因此,我們要更加注重道德的培養(yǎng),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準則。
讓利益決定道德,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當你得到利益的同時,你失去的是更加寶貴的東西。朱自清年老時貧病交加,但他寧死也不肯吃美國的救濟糧,也不允許家人接受。這樣一個有骨氣的愛國志士,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他堅守不移,愛國無悔!這何嘗不是一種偉大的道德修為?在利益面前,他不屑一顧,只為堅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蛟S會餓死,但他無所畏懼。如果他接受了救濟糧,或許他不會擁有今天這么多人的欽佩,因為他失去了寶貴的道德準則。反觀之安徽師范大學,為了享受優(yōu)惠而養(yǎng)成禮貌的風氣,這樣的道德是不是太過廉價?或許并非每個人都這樣,但安徽師范大學的做法太過,道德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不因由利益決定,也與利益無關。如果這樣做,最終培養(yǎng)出來的風氣也會帶著利益色彩,而這與安徽師范大學的本心相悖,這并不是真正的禮儀,這并不是真正的道德。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要養(yǎng)成真正的道德,形成良好的風氣,是要靠我們自身的自覺性的,學校需要做的,不過是喚醒我們的道德意識,加以鞭策。讓我們帶著一顆道德的心來對待人和事,不需要利益的驅使,因為道德在我心,與利益無關。
2024作文利益篇4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被某些朋友利用、陷害,但也有許多朋友給予我們幫助與溫暖……
這就不禁出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與朋友結交需要考慮利益嗎?
首先,“朋友”與“利益”是兩個概括性強的詞語,先讓我們逐條分析一下。
朋友分以下幾種:
1、真朋友,也就是真正對你關心,你們之間有著最高尚的友誼的朋友。
2、普通朋友,相當于對對方友好,但并沒有像真朋友那么親密,那么純潔的友誼了;
3、表面上的朋友,更傾向于熟人,甚至有可能互相利用。其本身與友情可能不大活動,
4、網(wǎng)友,一個特殊的朋友群體,你們可能也許都不知道對方的大名,但你們有可能有像真朋友的友誼,同時,網(wǎng)友也是一個最危險的朋友群體,因為雖然看不見對方,可以暢所欲言,但很可能也是因為看不見對方,而更可能被欺騙——所以和不同的朋友相處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利益也分以下幾種:
1、底線利益,即一個人的底線,包含的是一個人的尊嚴,是不可侵犯的。
2、本分利益,也是基本利益的一種,但不一定是物質,更可能是學習中的收獲,或者某個好習慣之類的,這種利益也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
3、群體利益:即你所在的一個群體的利益。在這種利益面前,遵從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群體成員的利益大于自己個人的利益,
4、掠奪利益:即為自己拿得更多好處的利益。利己主義者就是掠奪利益的忠實擁護
5、平等利益:即自己的努力(工作等)損來利益,其本利益的一種。社會安定平等就是因為不同階級問的平等利益失衡,(如地主與苦工)這樣分析了以后,是否要考慮利益這個問題就不能用一個簡單明了的答案概括,也是需要視情況而定。
以我看來,所有朋友的底線都是底線利益,萬一被侵犯了底線,就不是朋友的問題了。其它的朋友中的利益可以視情況而定:真朋友的底線是底線利益與群體利益以及平等利益,而“朋友其至可以發(fā)展持奪利益……
一句話,與朋友結交需要考慮自己的利益,但不是去利用,而是去自衛(wèi)。
2024作文利益篇5
在這大千世界有著形形色色的誘惑,有的人一下便會被誘惑了,失去了自我,最后一事無成;有的人拒絕了這些誘惑,最后成功了。
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古時有一位大臣,權利很大,被皇帝所信任。于是便有很多人來給他送禮,從美女到田地、房產(chǎn)、衣匹、珠寶,可他全部拒絕了。可這樣并不能阻攔那些大臣拉攏他,甚至那些大臣更加頻繁地來送禮,這事傳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去了,皇帝便問他:“雖說收禮是要受到刑罰的,但這小的衣服、靴子你是可以收下的?!彼麍詻Q地回答:“收了小的衣物、靴子后,我便會想著收衣匹、珠寶,收了衣匹、珠寶后,我便會想收房屋、田地,收了房屋、田地,我便會大量地收禮。那時我和貪官有什么差別呢?我還是不要開始?!被实勐牶螅X得很有道理,認為他可以深信,便把他提為丞相,作為他的幫手。如果他被送禮的人送來的東西所誘惑了,那么他會如他自己所說的,一步一步地成為貪官,最后失去皇帝的信任,并會收到刑罰的懲處。可他抵住了誘惑,最后當上了丞相。
古往今來有很多貪官,他們都是抵不住眼前的利益,最后都落了個不好的下場。
誘惑就如陷阱,一旦踏入便不能出來,徐才厚,從收小禮到收大禮,之后便不能滿足,便大量收地收房,他的欲望越來越大。于是他便開始了買官賣官,賣國家土地,作假賬本。最后被中央的打老虎行動隊給打下來了,最后死于卒中。當初他經(jīng)受不住眼前那短暫的利益,走上了貪官之路,當他收不到禮時便買官賣官。這些利益都是短暫的,并不會永遠有人給你送禮。當你下馬后,那些人都會消失,可是徐才厚卻沒有點補乍,最后落了個這樣的下場。
短暫的利益會弄花你的眼,但只要你認真地去看,便會看清短暫利益后的壞處。
抵住誘惑才能成功,與去初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實時,他沒有被這短暫成功所沖昏腦。他沉靜下來,繼續(xù)創(chuàng)業(yè);居里夫人做出一些發(fā)現(xiàn)后便有人花大量的錢請她去當教授,放棄繼續(xù)實驗,她并沒有答應繼續(xù)實驗。最后發(fā)現(xiàn)了鐳元素;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哈倫德·山德士,起初創(chuàng)業(yè)成功時,有人要買走他的創(chuàng)業(yè)成果,可他拒絕了,最后做出了肯德基,暢銷了美國。
短暫的誘惑就像是罌粟,嬌艷美麗,能給你帶來快樂,但你陶醉于它片刻的快樂,便會處于長久的痛苦中,只有抵住了誘惑你才能成功。
2024作文利益篇6
安徽師范大學的食堂推出文明用語特價菜,打飯時說聲“阿姨你好”可享受優(yōu)惠。這引來了眾人褒貶不一的看法,我認為道德建設不應該與利益掛鉤。
近幾十年,我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然而,國民素質卻日益滑坡,道德養(yǎng)成的大量宣傳沒能喚起中華精神,而利益的稍加引誘使許多人紛紛成為了“道德分子、文明青年”。這一現(xiàn)象自然會引發(fā)社會關注,是呀!道德本不該與利益掛鉤。
中國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之邦”。古時,禮樂制被君王所奉行,民間朝廷皆推行“禮”,道德之風盛行,人們不會為了利益而去低三下四地出賣尊嚴。“乞丐不吃嗟來之食”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們身艱可卻意堅,他們弘揚的是中華民族自強、自尊的精神,不受利益牽絆卻道德悠悠自在,才會成為后人贊賞之楷模,古人向我們詮釋了道德建設不需與利益掛鉤,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源遠流長,我們就應崇尚、追求,而不應該為了利益讓道德買單。
《中庸》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平天下的根本,修身推行的是自身的道德建設和道德約束。如果僅憑利益驅使,那“修”的只是表面,而內心卻依舊蒼白空虛,無法充實。只是為了利益而卻假裝修身,那何以談平天下?
就拿安徽師大食堂這個例子來講,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為了享受飯菜的優(yōu)惠才開口“阿姨你好”,可內心說不定已無奈至極,謾罵百遍,這是屈服于利益的虛假禮貌,并非已形成文明之風。如果中國各個地方各個行業(yè)以此為參照,用利益建設表面道德,那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片利益的荒漠,奢華的高樓大廈也將是一片蒼涼的繁華。
雷鋒的“螺絲釘”精神依舊被當今社會所推崇,錢學森斷然拒絕美國對他的高額誘惑,毅然回國投身科學事業(yè),白求恩不為利益而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太多太多事例向我們說明利益不是道德建設的支撐,真正要做到道德建設,就應該從無利益出發(fā),以自身修養(yǎng)為落腳點。
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撿一次垃圾可以獲得10元,在車上看到給老人讓座可以再坐一次免費,那么,中國“文明之邦”雅稱已蕩然無存。文明道德為利益所驅使,修身成了空洞的口號,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是笑話。所以,想做到“平天下”必須讓利益遠離道德,利益不該與道德掛鉤,以前是,如今也該是。
2024作文利益篇7
什么是道德?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又是什么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
道德與利益并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tǒng)一的。有些國家便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去日本的法律規(guī)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必須按失物價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支付報酬。如果不支付,失主將無法取回失物。拾物者既可以不接受酬金,也可以選擇接受。接收后任何人不能說他貪心,就如孔子所說的一般:只要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人或是平常時期隨手幫了別人一把,無論怎樣的獎賞都可以收下,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幫助他人。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支付或接受一點點的酬金又算得了什么呢?并且這個規(guī)定還能平衡道德與利益的關系。使得幫助別人的人心里能夠更加開心,也能帶動周圍的人去幫助他人。讓人們學會先義后利,學會感恩,學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2003年“非典”期間,板藍根一下子成為了搶手藥,供不應求。不少企業(yè)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仁義,將價格不停地提高,由每盒2。8元上漲到6。5元至12元之間,有點小城鎮(zhèn)的小藥店,甚至將藥賣到了30元一包。面對這種情況,石家莊神威藥業(yè)、華藥集團等公司毫不猶豫的選擇降價,并千方百計的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平穩(wěn)市場上的藥價。作為商業(yè)性質的企業(yè),他們固然看重利益,但從長遠看,放棄眼前的小利益而選擇大義,更能贏得長久的信譽與更多的利益。果然,“非典”過去后,這些公司的銷售業(yè)績一片大好。
在當今社會中,一個人做了好事,但他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獲得了周圍人的幾聲不痛不癢的稱贊,夸他道德高尚什么的。那么久而久之,便很少有人會去無償?shù)淖龊檬?,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覺得物質更實在,連幾個硬幣都比道德值錢。社會是殘酷的、現(xiàn)實的。需要利益與道德的平衡,才會有更多的人能喚醒自己心中良知與道德。
所以,在我看來,道德不能少,利益也不能少。只有既有義又有利,這樣才能讓社會更好地發(fā)展下去,讓更多的人在做好事的同時,過得更多的動力。
2024作文利益篇8
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可能第一反應是∶“當然不需要:,與朋友相處,難道不就是無憂無慮可以和對方在一起開心快樂的共同積極向上地進步嗎?我在看到這個問題時: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但是仔細一想∶難道與朋友相處:真的一點也不需要考慮利益嗎?
其實我們可以把朋友關系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雙方都是可以真誠對待對方,那是真的可以不需要考慮利益。拿我自己來舉一個例子吧:我在班級里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我們每周末都約著經(jīng)常一起出去吃飯:但我們兩個從來都不會因為買單這種而互相計較:因為我們都是那種對待這份友情真情實意的人:我們都很珍惜彼此:所以我們一般都是爭著買單:不會彼此計較。像我和她的這種相處:我認為就是不需要考慮利益的。
但另一種情況:對方本就是抱著獲取利益的心態(tài)來與你相處的,這種朋友關系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塑料姐妹花。這種人甚至根本不能算稱得上朋友,可能平時都沒有多大的來往,可能只有過節(jié)的時候,給你發(fā)一條復制黏貼下來的祝福語。就算有些交際,那她肯定也是今天找你要支筆,明天找你要點吃的:
這種人還是需要考慮利益的,不可能每一次付出的都是自己,但她對這段友情根本毫不在乎。
所以,我認為需要考慮利益的朋友是在她根本不珍惜這段友情,且還要從你那里獲取利益的人,是需要考慮利益的。但對于那些能對你敞開心扉、十分要好的朋友,真的沒有多大的必要考慮了。
2024作文利益篇9
我聽見了古寺中傳出的隱隱約約的聲音。那聲音,似顆顆淚,嗒嗒滴落。仿佛是從那遠古走來的一位旅者,此時的古寺,疲憊,孱弱,不堪一擊。走在古寺后院的長廊——也是這千年古寺的唯一清靜之地。一步,兩步,三步……不經(jīng)意間,走到了它的盡頭。低首沉吟,似乎一下子跌落到了時光的另一端——香車縱橫的大道通衢,風吐流蘇的雕梁畫棟,嬌鳥啼鳴的綠樹繁花……此時,是那“碧樹銀臺萬種色”的中唐,一個完全屬于“禪”的時代。
這座新建的寺廟隱于深山之中。每逢夏雨初霽,綠葉婆娑,菡萏飄香,無論是青青子衿還是達官顯貴,紛紛前往,虔誠禮佛。獨隱山林的方丈靜坐堂中,默默參禪;沙彌們亦是一言不發(fā),潛心悟禪。無論來了多少香客,給予多少捐贈,對他們來說,不過意味著天下虔誠向善者又多了幾許,而全無得失之念。佛家所謂的“斟破、自在”恐怕便是如此吧。
冉冉檀香之中,老方丈細捻銀須,輕捧香茗,端坐古寺階前,靜看人間潮起潮落。清靜的古寺,馨香的芰荷,斟破的紅塵——這些,便是老方丈的全部。
不知千指的蓮瓣開合了幾回。韶華乍轉,倏忽之間,夢回現(xiàn)實。
隨著古寺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寺迎來了“新的春天”。當?shù)卣么肆紮C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隨著一輪一輪的資金投入,古寺面貌“煥然一新”——原先植滿裊裊婷婷的芰荷的池塘被各種游船劃艇占據(jù),高雅莊重的磬音被各式電子佛教音樂所取代,葳蕤蒼翠的古樹被各類廣告牌遮擋……游人如織,人們大聲談論著如來觀音,他們身上再也找不到千百年前的那種虔誠與肅穆。
更有甚者,打著“求官招財”的幌子,在這圣潔之地公開招搖撞騙,竟也有不少人“愿者上鉤”,圖的就是“以金錢求實惠”。
古寺門前有塊石碑,上書:此寺建于中唐,頗受歷代統(tǒng)計者青睞,多次翻修,香火不絕,綿延至今……
是的,時至今日,寺院中的香火依然很旺,可其中的內涵與精髓,怕是早已變味。這種對文化、對宗教功利化的態(tài)度實在是讓古寺蒙塵……歷史不可戲謔,古寺不容趨利!
夜已深,古寺終于恢復了清寧闃然——似乎又回到了遙遠的中唐。也許只有這深夜的片刻時間古寺才能回歸它的本真。想到這,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不知在這清寧的深夜,導演了這場借古寺謀利的鬧劇的創(chuàng)意者們能夠恬然入夢嗎?
此時此刻,我的心與那裊裊的檀香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