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的危害和防治演講稿
近年來, 由于人們對土地不合理的開發耕作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原因,使沙塵暴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加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沙塵暴的危害和防治演講稿(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沙塵暴的危害和防治演講稿精選篇1
沙塵暴的警示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沙塵暴的警示》。下面我從指導思想、內容的選擇、目標的確立、過程的實施等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設計。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指導思想: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點,所以在本節課中力爭體現綜合教育及主體教育的思想,即:在教師指導下,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學生個人探究、小組合作等形式開展活動,使學生初步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內容的選擇:
近年來,沙塵現象日趨嚴重,可以說沙塵暴已不再是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偶然出現,而是作為人類對自然大肆索取之后的消極結果多次出現。現在,沙塵暴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的生活已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沙塵暴帶給人們深刻警示的同時,也帶給人們更多的思索,那就是如何正確面對自然、如何改善我們的環境。
由于我所面對的是初一的學生,雖然他們的理解能力稍差,但他們好奇心強、求知欲強、可塑性強,所以我把學生較為熟悉、且與環保聯系非常密切的“沙塵暴”作為本節課的內容,以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為線索,在內容上為學生開辟了廣闊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在加強學生環保意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了解沙塵暴的形成條件、沙塵來源、帶來的災害及治理方法等內容。
2、過程與方法:結合自身的親身經歷,通過課外相關資料的收集,課上資料的展示與交流,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表達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沙塵暴帶來的危害、治理方法。
教學難點:沙塵暴的治理方法。
教學關鍵:了解沙塵暴的形成條件。
四、活動過程與實施:
第一階段:調查了解,發現問題
指導學生通過電視、網絡、書刊等渠道了解目前天氣狀況及出現的問題。
第二階段:合作、探究、分析
首先,根據學生的性格、興趣等特點將班級學生分成六組,在各組組長的協商下,布置各組應承擔的任務,即收集有關沙塵暴的資料。問題共有六個:沙塵暴現象、沙塵暴的分布、沙塵暴的形成條件,沙塵來源、沙塵暴帶來的危害、沙塵暴的治理方法。每組各承擔一個問題,并做好組內分工。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與指導。
第三階段:互相交流,展示成果
首先,學生在小組內充分交流各自所收集的相關資料,系統整理后,各組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全班交流與展示,展示的內容由易到難。內容共分為六大塊:沙塵暴現象、沙塵暴的分布,沙塵暴的形成條件、沙塵來源、沙塵暴帶來的災害,最后是關于沙塵暴的治理方法。
由于這些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面較廣,因此,教學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憶對沙塵天氣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再對學生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合理加工,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沙塵暴有一個直觀上的認識和理性上的了解。
最后教師提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沙塵暴給了我們哪些警示?它帶給我們的僅僅是災害嗎?其實不然,沙塵暴可以使一些土地貧瘠的地方獲得一些土壤,沙塵暴過后的天空更清新。在此,使學生認識到,沙塵暴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我們不可能讓其在地球上消失,但通過環境的改善,我們可以減少沙塵暴光顧地球的次數,如果能因勢利導,讓沙塵服務于人類,那將是功德無量的行動。以此突出和升華本課主題。
五、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沙塵暴的危害和防治演講稿精選篇2
保護地球的發言稿
森林,是我們地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因為人類的亂砍亂伐,導致森林面積急劇下降,造成了很多自然災害。就說北京前幾年的一次沙塵暴吧,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記得在幾年前,我目睹了北京突如其來的沙塵暴。那天早晨,我一醒來,就覺得屋子里的沙子很多很多,幾乎喘不過氣來。所以我就想開窗通通風,認為那樣空氣會好一些,于是我迷迷糊糊地把窗戶打開,一陣黃沙迎面而來,我的臉上就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黃沙,嗆得我直咳嗽,我用一只手趕快把臉捂上,另一只手連忙關上了窗戶。“咳,咳,咳!”我大聲地咳嗽起來,這才清醒了過來。我往窗外一看:我看不清白鴿的身影 ,昏黃的天空籠罩著影影綽綽的樓群。“哇,太可怕了,這是怎么回事?”我驚訝地叫著。我穿上衣服,打開電視,正巧,電視上正在播新聞:“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新聞。今天,北京遭遇了很強的沙塵暴……”我恍然大悟,關上電視,頂著風沙,跑到了陽臺上,往樓下一看:簡直是“平沙莽莽黃入天”,一場沙塵暴正襲擊北京城,漫天黃沙把天空染成了橙紅色,濃重的土腥味讓人們的呼吸都變得困難;看不清前方的路程,公交車亮起了車燈;行人蒙上了沙巾,抵擋撲面的沙塵。那天,媽媽本來說要帶我去公園玩的,沒想到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而去不了。
后來,我查了百科全書,從而了解到:沙塵暴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它的形成與森林銳減、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中,人口膨脹導致的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過量砍伐森林、過度開墾土地是沙塵暴頻發的主要原因。沙塵暴作為一種高強度風沙災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風的的地方都能發生,只有那些氣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區,才有可能發生沙塵暴。在我國西北地區,森林覆蓋率本來就不高,貧窮的西北人民還想靠挖甘草、摟發菜、開礦發財,這些掠奪性的破壞行為更加劇了這一地區的沙塵暴災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風卷起形成沙塵暴甚至強沙塵暴。
這些資料都顯示出:我們北京遭遇的沙塵暴其實就是因為人類過度的砍伐森林而造成的。而亂砍樹木也不只會造成沙塵暴,還可能造成泥石流、全球變暖、動物滅絕……要用樹木的地方也實在是太多了,比如:一次性筷子、報紙、家具……我們砍伐一棵大樹只要用幾秒鐘,但是這棵如果要長成蒼天大樹,又要用多少年的時間呢?
風和日麗時,我們心里往往只有詩興,絕沒有環境;到沙塵窒息著我們時,我們才覺得環境重要。縱使生態在人們的搶救下發生逆轉,大自然的創傷彌合也需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因為保護森林非常急迫, 所以, 只有全社會重視起來,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精心呵護氣候環境,才能減少和減輕天氣氣候災害,地球也才能變得更加清新怡人,我們才能在這塊土地上舒暢自如地呼吸。
沙塵暴的危害和防治演講稿精選篇3
保護環境,從小做起(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從小做起。
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受到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特大沙塵暴在我國一次又一次發生,它將會掩埋草地、吞毀家園,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的生活,使我們難以生存。綠色的草地將會變成沙漠,大樹將會永遠臥倒在地,而我們也不會快樂生活:幸福沒有了,親人沒有了,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會在茫茫宇宙中粉碎,就像玻璃摔在地上一樣。然而這不僅是沙塵暴帶來的災難。
現在,連南極也遭到了污染破壞。因此,地球上失去了最后一塊凈土。泰山原來是被人們觀賞的好地方,居然也成了保護區。
而我們,難道就只能袖手旁觀嗎,難道我們只能看著這美麗而脆弱的地球永遠消失在人間嗎?從此,我們能看到風吹草地見牛羊,白云下面馬兒跑的那種景象嗎?雖然我們只是小學生,但是我們還可以為家鄉做出一點貢獻,讓定西在希望中崛起。
有些同學可能知道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個羅布泊,那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綠洲,一年四季都會有新鮮的空氣,令人向往的環境,綠茵環繞、叢林掩蔽的環境讓那里的生活的極少數人對著一片沙漠中的綠洲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可是有誰能夠知道,長達幾百甚至幾千年的圣地,竟然被那里愚蠢的人們將它消失了、毀滅了。死亡人數陸續增加,更 因為腐爛的尸體沒有埋葬,森林已經受到了嚴重的空氣污染,森林一天一天地消失。透過羅布泊幾乎烤焦地皮的陽光,我們依稀可以看見羅布泊的痛!它在懷念,懷念昔日的牛馬成群,青山綠水;它在嘆息,嘆息今朝的黃沙萬里,枯樹殘枝;它在渴望,渴望生命之源,萬物之根.然而,人類這個巨大的吸水鬼,斷絕了它的最后一絲希望.于是,用對生命的渴望壘起的綠色長堤轟然倒塌……
每當4月22日,這是地球的節日,至今已經30年了,就因為“三廢”污染(廢水、廢氣、廢渣)和“十大污染”,每年造成了全世界的一大部分人患病、殘廢、甚至死亡。然而,白色污染已經有了自由,它在天空中胡作非為,把空氣哥哥和臭氧層弟弟的衣服扎破,他讓沙漠上的沙子飛得永遠不得停息,攪亂了人民的生活。大自然叔叔不敢與它作對,匆匆忙忙的離開了人們。
如果我們再不能夠制止,白色污染會給人類嚴重的懲罰,到了最后,不僅是珍稀的動植物,就連我們人類,最終將會滅絕在沙漠上。
同學們,我們離不開賴以生存的地球,共同的命運把我們聯系在一起,大自然叔叔多么盼望它能回到家園,地球母親把重任托付在人類的身上,因為只有我們才能挽回地球和人類的幸福:讓綠色不再嘆息,大自然不再哭泣,讓地球母親的傷痕消失,讓明天的地球更加美麗、堅強、可愛!
沙塵暴的危害和防治演講稿精選篇4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沙塵暴天氣吧,它就在我們身邊,多么可怕的事情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當前生態環境日趨惡劣,一次又一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為了我們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已經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對小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保護環境,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三尺講臺上,時刻不忘對學生滲透環境保護教育。那么,如何對小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呢? 我想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1、愛惜紙張:紙作為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其基本材料是植物纖維,,而各類廢紙竟占了每個家庭垃圾總量的21%,特別是孩子浪費紙張尤為厲害。
在學校里可以開展“紙是我們的好朋友”、“書本是怎么來的?”等專題活動,讓孩子知道浪費紙張就是浪費木材,就是破壞環境,也等于是危害了我們的身體。生活中,還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節約紙張的方法,如:減少使用節日卡、減少物品的包裝、自制草稿本、習慣使用紙張的空白地方、信封循環再用、盡量少用紙巾……對于廢紙要積極回收,不要亂扔,這樣不僅保護了環境,也培養了孩子從小節約紙張的良好品質。
2、節約用水:地球作為一個藍色的星球,雖然地球表面70%以上被水覆蓋,但世界上許多國家城市缺水問題日趨嚴重。以我國為例,全國660多個城市,有400多個城市常年供水不足,由于缺水,我國農村糧食產量減少,西北沙漠化嚴重,沙塵暴頻繁發生。
節約用水對于我們每一個公民來說,已是當務之急。因此,我們應教育孩子節約用水。
如:一水多用(例如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杜絕長流水(上廁所、洗手和洗澡要及時關水籠頭)、不往河流扔垃圾、水箱漏水及時修理等,做到人人都節約用水。3、珍惜能源:我們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而地球上儲存的能源是有限的。
因而我們要珍惜現有能源,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人們總有一個錯誤的思想,認為大自然的資源是用之不完的,但正因為人類的盲目開發,不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資源已到了受破壞程度非常嚴重的地步。
因而,從小教育孩子善用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生活中,最常用的能源是煤氣、電等,應幫助孩子學習一些如何節約能源的方法。
如:多用電風扇,少開空調;多用節能燈,少用白熾燈;多用太陽能熱水器,少用電熱水器;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多用傳熱快的餐具,減少煮食時間;少用一次性的用品等,確保能源被合理地運用。4、減少污染:環境污染對孩子來說,一般有生活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
教師可引導孩子觀察馬路上汽車廢氣的污染程度、觀察河流上漂浮的污染物,還有就是噪聲,使孩子知道它們對身體的危害,并且明白減少污染就是愛護自己的身體,使生活更美好的道理。5、綠化環境:植樹的意義大部分孩子都理解,而且也是一個最直接、最實際的環保行動方式。
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家中開展“綠色小陽臺”、“綠色小房間”等活動,并在植樹節進行親子的集體植樹活動和聯合社區進行的植樹活動,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的綠化、凈化與美化。6、廢物再用:環保現今已成為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在平時生活中,如果稍加點心思的話,就能做到:“少一分破壞,多一分建設。
”優越的生活環境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隨意浪費的壞習慣,這其實也是一個浪費資源的問題。在美術課上,可以讓孩子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如小麻繩、塑料瓶、紙筒、包裝紙、瓦楞紙等,學習做成小筆筒、相框、分類盒、花瓶等有用的小物品,這樣既不浪費,又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7、垃圾分類:垃圾的處理一般是使用填埋的方法,這樣既造成土地污染,又浪費了土地資源,“變廢為寶”已成了世界各國的研究課題。垃圾分類是一個新的概念,如何幫助孩子去理解并做到呢?最簡單而又實際的是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如果自己住的大樓已經有垃圾分類收集筒的話,就嚴格將垃圾分開投放。 如果仍沒有的話,也可以在自己家里進行。
將可回收再用的廢紙、易拉罐等收集起來,送到回收站,其它才送到垃圾筒。8、減低噪聲:日常生活中的噪聲多是來自繁忙的交通和建筑工地,還有就是公共娛樂場所。
對孩子進行“三輕”教育,是減低噪聲的最常用的教育方式。 讓孩子知道,在家里要將電視機和音響的音量調到適當的位置;在公共場所說話聲音不要太大而影響別人,不要大聲喧嘩;晚上十一點后不進行裝修和唱卡拉OK等,學做一個綠色小公民,身體力行改變不環保的生活方式。
9、綠色消費:我們提倡的綠色生活,是指節約資源,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綠色小公民,就要幫助孩子樹立綠色消費的觀念。
那么什么是綠色消費呢?指的就是理智購物,可買可不買的不買(特別是教育孩子不要過多購買玩具);物盡其用,還能使用的物品暫不購買;選擇有環保標志的綠色產品;少用一次性的物品,節約地球資源;參加無污染旅游。 這樣,幫助孩子從小樹立“綠色”的概念,并鼓勵孩子多參與社區活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使他們長大后能成為一個環保公民。
沙塵暴的危害和防治演講稿精選篇5
地球,是我們來意生存的家園,當我們的祖__親受到破壞的時候,就應當意識到我們已經犯了錯誤,并加以改正。這樣,今后呈現在我們眼中的,將會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地方! 清晨, 每當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上學的時候,就會看到幾個忙碌的身影在工作著,她,就是清潔工。每當我看到她們的汗水向下滴時,我的心就酸酸的,心里不停地想: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清潔工,那么,世界____會成為垃圾的城市。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清潔工,那么,我們將無法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可見,保護環境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我們保護環境,那么,我們將會生活在空氣清新、綠樹成陰的環境中。只有空氣好了,花兒才會更鮮艷的開放,吐出沁人心脾芳香;小草才會發芽,把世界打扮的綠油油的;柳樹才會長大……春天,可以防止沙塵暴的出現,夏天,可以為人們遮陽,樹多了,還可以使空氣清新,讓人們心情更好……只有空氣好了,河水才會更清澈;天空才會更蔚藍;云朵才會更白;當然,小鳥才會更多……
如果我們講究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仍紙屑、不亂寫亂畫,那么,我們的世界將會干干凈凈,沒有一點兒紙屑、垃圾,人們個個都講究衛生,那么,祖國將會更加美麗。
比如說講究衛生: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在路上,我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正要準備把嘴里以經嚼過很久的泡泡糖吐到地上時,我連忙上前制止他,并告訴他:如果把泡泡糖吐在紙上,泡泡糖在一分內就會被清理掉,如果把泡泡糖吐到地上,經過十年才能被清理掉。你說那種處理方法將會更方便?“當然是第一個方法啦!他邊說邊把手里泡泡糖放入紙中,并扔到垃圾箱里。我告訴他以后,他笑了,笑得那樣甜,好像在心里感謝我,沒有說出口。看到他那甜美的笑容,我的心就像吃了蜜一樣甜,美滋滋的。
保護環境,創造美好未來,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需要我們共同來創造、來維護,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美麗。
一起行動起來吧,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共同建設我們的家園!相信在美好的明天里,這里將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