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自我成長作文
在每個人的一生當中,一般都要接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關于家庭教育自我成長作文怎么寫?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家庭教育自我成長作文(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教育自我成長作文篇1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將來有出息是每一位家長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兒子還沒上學前,就有很多過來人給我傳授經驗,告訴我在一年級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為以后打基礎,也從網上看了許多關于教育的文章,可是遇到實際的問題,卻往往做不到書上講的那樣客觀,那樣心平氣和,才感嘆到做個合格的好家長真的不容易,其實上學不光是孩子單方面學習的過程,也是鍛煉一個合格的好家長的過程。
記得剛開學時,我在心里想沒問題,不就是個習慣嗎,多盯著點不就好了嗎,可是由于兒子的識字量少,所以在閱讀、理解題意方面較弱,注意力也不太集中,還伴隨馬虎,看到這些我就很容易發火,遇到成績不佳時,更是訓斥加嘮叨,結果可想而知,孩子很有壓力,也很反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如開學的時候了。聽了學校辦的知心姐姐講座,要賞識教育,多鼓勵,多表揚孩子,回到家后我開始反思,是不是在開學時自己在心里設了個標準,當孩子沒有達到時,就覺得不行,覺的孩子沒努力,從而有了一個惡性循環,導致孩子和我的心情都很不好。習慣的形成是有過程的,是我太急于求成。靜下心來發現孩子的優點還是挺多的:善良、勤勞、正直、不說謊、樂于助人。
記得去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那天咱們油田也能感到明顯的震感,下午去幼兒園接出兒子,告訴他剛才發生的是地震,給他講了一些關于地震的小知識,兒子可能是小的原因并沒什么感覺。第二天電視開始報道地震災區的情況,到處都是倒塌的房屋,無家可歸的人們,失去親人痛哭的人們,很多正在上課的學生們頃刻間被掩埋在廢墟里,當我看兒子時,兒子哭著說:“媽媽,他們好可憐啊,咱們幫幫他們吧。”我摸摸兒子的頭說好的,兒子說我不是有個存折嗎,取那里邊的錢把,我聽了心里覺得很高興,因為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知道去幫助別人。我認為從小培養孩子對弱小事物的同情心、乃至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是很有必要的。
兒子前段時間喜歡上了一款網絡游戲“摩爾莊園”,它是一個網上虛擬樂園,以健康、快樂、創造、分享為主題。孩子可以游戲里面自己掙錢買房子、家俱、衣服,掙的錢多了還可以存到銀行,可以領養拉姆,并照料它(孩子照料起他的拉姆很細心,挺培養責任心的)。我想為什么不利用這個來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和兒子約定,每個星期有一個小時的基本時間玩(在周六的晚上),剩下的時間靠自己掙,比如:拼中田、學習鞏固、新學案每得100分加時間5分鐘,自己收拾書包加1分鐘,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加2分鐘……,兒子很興奮,摩拳擦掌。慢慢的兒子的拼中田常常能得到100分,字也比以前漂亮了許多,我也乘機夸他:“兒子,你的字現在寫的真好。”他會不好意思的說:“好嗎?我覺得沒有同桌李沛耀寫的好。”喲,還挺謙虛的,我笑著說:“那就多向他學習吧,不過媽媽覺得你的字比原來漂亮多了。”
兒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常常問為什么,問題也包羅萬象,什么都有,有的問題我能回答,可有的問題我也不太清楚,這時候我們會一起看書或上網尋找答案,去解開困惑他的問題,他從這些答案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兒子常常問:“媽媽,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告訴他:“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兒子困惑的說:“不可能吧,總會有個邊吧。”我說也可能宇宙有邊,但是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沒辦法探測到宇宙究竟有多大,我們這代人也許做不到,不過你們這代人也許可以呢。不過首先要好好學習,掌握老師教的知識,長大才有可能去做研究啊。我想我要繼續培育孩子的好奇心,同時更要激發好他的探知欲望,使他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永遠保持探知和學習的熱情,獲得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
自從兒子上學后,有時感覺教育孩子有點力不從心,覺得應該好好的學習怎樣教育孩子。我屬于那種易發火的家長,對兒子耐性不夠,現在我也經常檢討自己,好在孩子剛上一年級,以后的路還長,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吧。
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快樂!
家庭教育自我成長作文篇2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是各位家長的事。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是家長給孩子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孩子性格的養成,做人原則的形成,都是靠家庭教育而完成的。家庭教育是家風的基礎,家風靠家庭教育來培育。
家庭是園圃,孩子是苗,家長就是這個園圃的園丁。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可見,家風的重要。好的家風,能培育出積極、健康的孩子;不好的家風,只能把孩子帶入歧途,形成不良的人生觀。
重視家風,注重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華夏子孫世世代代傳承的優良傳統。曾幾何時,家風家教,被疏遠,被遺忘,然而,帶給我們的教訓也是慘痛的,社會上人的道德淪喪,人情淡漠,是非難辨,美丑不分。我們要像拯救民族文化遺產一樣去梳理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去拯救我們的家風家教。我們要激活華夏民族優良傳統,重新審視優秀民族文化資源,喚醒沉睡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有人曾探討,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華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東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注重家庭美德教育”。
重視人倫教育,培養情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突出特點,也是華夏文明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
漢字“孝”的形義,不僅是“子”要繼承“老”,而且是“老”傳傳給“子”。中華文化的人倫教育和情感文化的培育都是通過家庭代代相傳。
走進新時代,國家不斷加強對公民道德方面尤其是道德倫理方面的教育。不僅注重公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而且還注重“個人品德”培養,加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教育。
現代心理學已經證實,兒童的早期記憶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兒童的生活環境主要是家庭,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優良沃土,好的家庭教育為孩子成長提供必不可少的優良養份,好的家風又為孩子成長注入高尚的精神滋養。青少年高尚人格的形成,個人倫理道德的養成,都需從每個家庭的人倫教育入手,家庭美德教育入手,從家風家教入手,從每個兒童的早期教育入手。
注重家庭教育,喚醒家風家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提升全民道德水準需要;加強人文倫理教育,推動社會進步的善舉,是增進人們友誼和情感的需要。
注重家庭教育,喚醒家風家教,是公民道德教育從細微處抓起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是家庭美德、個人倫理道德教育的好載體,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好方式。
我們要拯救民族文化,重新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喚醒家風家教,激活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傳統美德的基因。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再放異彩,一個注重禮儀,注重個人美德的新型人文社會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讓我們從每一個家庭入手,從家庭教育入手,從個人美德培養入手,從家風家教入手,摒棄舊的“三綱五常”中的糟粕成分,呼吁建立新型的親子愛、夫妻情、師生義、同事情。
呼喚家風家教,愿家風家教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走進人們心里,走進千家萬戶。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被這“潤物細無聲”的家風滋潤,滋養,成長,成人,成才!
家庭教育自我成長作文篇3
兒子睡著了,世界終于安靜了下來。圓圓的臉蛋、平靜的表情、均勻的呼吸,跟醒著的時候有著天壤之別,忍不住在他臉蛋上親了一口。坐在電腦前,回憶四年來養育兒子的點點滴滴,感慨良多,體會最深刻的一點就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放松心態、順其自然。
兒子百天的時候請人給他照了一組藝術照,我和老公驚喜的發現兒子穿上不同的衣服是如此的精神、漂亮,之前家里貼的一張張的宣傳畫也不過如此嘛,兒子完全可以和他們媲美!就在這一天我給兒子然然建了一個博客,準備記錄兒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歡樂的瞬間,每個小小的感動。博客取名“順其自然”,意思是希望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能不急不躁,讓兒子快樂、健康、順其自然的成長。
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卻不總是那么盡如人意。
對兒子三歲之前的記憶是相當美好的,仿佛一切都是優點:不愛哭、不怎么生病、不挑食、不跟小朋友打架、個頭高、長得帥、愛學習、動手能力強等等等等。就連他說話晚都被冠以“貴人語遲”而當成了優點。那時的博客每周都會記上三四篇。三個月會翻身,一歲會走,兩歲能數到100,會拼圖,認識字,能自己看書講故事,會唱很多英文歌……一個接一個的驚喜,讓然然的博客也相當的豐富。每每跟博客里的媽媽們交流我都為自已能有這么一個聰明、健康、陽光的兒子而感到自豪和幸運。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兒子三歲了,還有一個月就上幼兒園了。在對照著《入園準備》給兒子做各種入園的準備時,我震驚的發現兒子有很多能力欠缺。語言能力上:看書講故事沒問題,但不會與人交流,不跟人打招呼,有了問題不會求助,不能表達自己意思。自理能力上:洗手、吃飯、穿衣、上廁所都不能完全自理。理解能力上:不聽或是根本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意思,或是把別人的話當耳旁風,別人已經很生氣了,他卻跟沒事兒似的。這樣的能力怎么能在幼兒園里照顧好自己!我仿佛看到了然然洗手時香皂還沒沖干凈就去拿吃的,飯沒吃完就跑去玩玩具,尿完尿提不上來褲子急得哭,老師上課他到處亂跑……我一下子急了,擔心兒子在幼兒不適應,決定在這一個月培養兒子的能力。
能力的培養豈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開始的幾天我和然然都非常的痛苦。吃飯時沒吃飽就去玩,我好說他不聽,就耐著性子說:“你現在不吃就得等下一頓飯再吃了,中間餓了可沒有吃的。”可一會兒他餓了到處找吃的,我豈能讓他輕易就吃了,跟他說剛才為什么不好好吃飯的事兒,他哪里聽的進去,跟我搶吃的,還大哭,氣得我呼呼的。晚上睡覺我覺得他翻來覆去的就有尿,提醒他上廁所,他不尿,硬把他抱到廁所他都打著挺的不尿,又哭又鬧,放到床上轉臉就尿了。強壓怒火的給他換衣服,換被褥,恨不得在他屁股上打幾下。下樓進電梯非得他自己按1層,別人按了他就不上了,得等下一趟。
家庭教育自我成長作文篇4
孩子一天天茁壯成長,漸漸地都各自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想法。再也不像以前一樣,老是跟著父母轉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主見。他們會要求父母做他們喜歡吃的飯菜,穿他們自己喜歡的衣服。他們學會了頂嘴,他們慢慢的變得倔強和獨立。是的,孩子們正一步步邁入他人生的第二階段—判逆期。家長也愈來愈感到責任和壓力的重大。為此,我是這樣要求自己和教育孩子的。
一、以身作則要求自己,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常言說:“正已才能正人”。只有先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樹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好形象,好榜樣。對孩子才能在無形中取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自己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才能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二、樹立正確的教子觀。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在這方面,我覺得首先要和孩子建立平等且相互尊重的親子關系。在為人處事方面要懂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真正含義。先懂得自律,而后再要求孩子有可為和不可為。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真心朋友。從小讓孩子做一個被尊重的人。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遇事多和孩子溝通,在溝通中逐步開導和指引孩子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成長,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孩子漸漸大了有很多事可以讓他自己去學會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家長再去幫他找出處理事情的方法和尋找捷徑,讓他學會自主,獨擋一面。
三、給孩子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首先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從小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孩子做家里的小主人,多和孩子交心談心從而真正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然后疏導他,心情好了,做事,學習就輕松多了。
四、注重孩子的品德,學會感恩。從小培養孩子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心態,有愛心懂得感恩,要多帶孩子走出家門,讓他見多識廣,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讓他感受我們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經常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動,真正融入社會大家庭中去。
五、在生活和行為習慣方面。首先讓孩子做一個身心健康發展的人,身體是本錢。從小,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有一個好身體。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盡量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讓孩子真正明白“先苦后甜”的含義。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耐心和正確引導,只有家長不斷充實自己,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孩子面前做出好榜樣,充當好表帥。
做孩子的朋友吧,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家庭教育自我成長作文篇5
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如何正確的看待一切來自不同方面的諸多問題?向來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素有“冷血無情”之稱謂。人生不以大喜大悲而自擾。
但在對待孩子的教育,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拜讀過一些專家的著作,才知自己的膚淺并非能引領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從中借鑒并學習中領悟,慢慢地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在實施的過程中苦樂摻半。孩子是聰明的“專家”,她們的言行舉止時刻可以告訴家長,她們渴望自由,渴望被理解,也渴望更多她們想要的關心。她們的成長都有她們自己的獨特方式,許多都是我們不曾真正理解的,一個看似簡單或大人認為極其無聊甚至是感覺弱智般的游戲,而在她們心里卻是無比興奮,玩得不亦樂乎。做家長的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束縛她們,結果是弄的孩子和家長都不高興,孩子更有了逆反心態。
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小時候是怎樣過來的,其實小時候的自己又何嘗不希望擁有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呢?我們太過愛自己的孩子,一切都是自己一手操辦,孩子什么也不會,就連玩兒也在一旁擔心著,生怕有個什么閃失而后悔不已。而這種寵愛在孩子眼里已經生厭,反而會促使她們任性妄為,以為一切都失去了自由,不愛受父母的安排,小小年紀就異想天開讓自己自由飛翔,而此時的許多家長多半會擔心與著急生氣甚至無奈。現在想想自己的小時候也是這么渴望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只是有許多家長都不知道這是孩子們多么奢侈的生活啊!現在我們做家長了,可我們卻又犯了同樣的錯誤,不放心孩子所能做的事情,心都操碎了也不見得一絲滿意的效果,結果是會犯更低級無能的錯誤,打罵,孩子卻變得頑皮,甚至開始以各種她們所能想出的辦法來對付家長,真讓人哭笑不得。
其實跟孩子們在一起玩游戲(是她們孩子們的游戲),她們會很開心,沒有距離,沒有懼怕,她們會玩得很投入,彼此間增加了感情,何樂而不為?而我有時候會找借口拒絕跟孩子們玩,孩子們立刻就會顯現出失落的表情,感覺被人忽略了,即使接下來她們繼續玩游戲也是那種悶悶不樂,心不在焉的樣子,可見她們是多么希望我們能夠參與其中一起玩游戲,所以后來一有時間我就會主動叫上她們一起到戶外去運動,去玩屬于她們孩子的游戲,看著個個玩得開心和那股高興勁,心里也會跟著一起開心快樂,在游戲的過程中重溫童年的樂趣,真是一種幸福!就連旁人都羨煞不已!
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尊重孩子就是在尊重自己,給孩子她們的時間和空間,讓她們自己成長,我相信孩子會比我們所局限的范圍成長的更好,給孩子一片屬于她們的天地,讓她們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也許會和自己希望的一樣。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吧!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是在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