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通用8篇)】,供你選擇借鑒。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篇1
流著眼淚看完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一曲《慈孝若晴天》旋律依然在耳畔回響,孝心少年們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些最美孝心少年,最大的14歲,最小的僅僅9歲,是和我差不多的年齡。
他們是非常不幸的,生活非常艱苦。有的孩子父母都不在了,和體弱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有的孩子父母眼睛完全失明,甚至看不清自己的孩子長什么模樣;有的孩子本身患有很嚴重的疾病,從小和病魔做斗爭,還有一些留守兒童,想看一眼自己的父母都非常不容易,命運的坎坷讓花季的他們過早地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的艱辛。
可是,他們又是非常堅強的,面對困難,面對厄運,都沒有低頭,沒有氣餒,他們用自己稚嫩的雙肩勇敢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做飯,砍柴,打工賺錢。。。。。。更為難得的是,他們從沒有放棄自己的學習,也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他們甚至拒絕了別人的捐款,而是堅持通過自己的雙手為自己為父母撐起一片天空。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是他們臉上那堅毅的、樂觀的、最美的笑容,盡管很苦,他們卻能夠微笑著安慰父母,從來不讓父母看到自己哭的樣子;盡管很累,他們也沒有忘記回家之后給爸媽洗洗腳,講講笑話,讓父母開心。愛,可以沖破一切障礙。
我一次次地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再想想我自己,衣食無憂,生活在蜜罐里,隨時都可以依偎在爸媽的懷里撒嬌,卻從來沒有體會過父母的辛苦,還時不時惹他們生氣;天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有最優秀的老師,有最豐富的課外閱讀書,卻還經常報怨學習太累;遇到一點點小困難動不動就哭鼻子。和他們比起來,我實在太慚愧了!
慈孝感天,而我們俗語里也經常說羊羔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今天這些最美少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孝心給我們上了最生動最深刻的一課,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而他們那堅強勇敢、積極樂觀、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和生活態度也將永遠激勵著我!從這一刻開始,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用愛心溫暖世界,用行動孝敬父母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我們的愛向來如絲絲清泉,在我們心間流淌。它發生的悄無聲息,包含在生活的點滴,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溫暖和愛。為了讓每一個少先隊員都能體會到這份愛,并且也把自己心中的愛表達出來,三年級級部積極響應少先隊大隊的號召,組織學生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他們被“最美少年”的孝心深深感染,懂得感恩愛、如何表達愛一時成了同學們的話題。還把自己的感受和行動寫了出來,繼續傳播這份感動、點燃子女的孝心。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篇2
他們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任,他們用赤誠的童心給予身邊人以溫暖……10月20日,我省第二屆“河南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鄭州舉行,來自鄭州、南陽、濮陽等地的10位少年獲“河南最美孝心少年”稱號。
這十位“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分別是:努力做爸爸“小家長”的內鄉縣赤眉鎮中心小學學生王森洋,一片愛心獻于孤苦親鄰的鄭州市惠濟區石橋小學學生王雯萱,永遠做媽媽眼睛的襄城縣庫莊初級中學學生代文嬌,用稚嫩肩膀撐起一個家的濟源市王屋小學學生張志娟,把艱辛生活作成詩的濮陽縣文留鎮后草場小學學生施宏勝,以愛托起家中半邊天的鄧州市羅莊鎮第二初級中學學生趙祥瑞,身殘志堅、給人溫暖的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趙紫怡,拼命增肥只為換父新生的輝縣市百泉鎮西井峪小學學生路子寬,面對困境不拋棄不放棄的長垣縣正大雙語學校學生路意帆,笑對苦寒戰勝一切困難的鄲城縣汲水鄉第二初級中學學生薛勝楠。
10名“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將分別獲得河南省教育發展基金會提供的1萬元獎勵,另有10位少年被評為“河南特別關注孝心少年”,他們將分別獲得河南省教育發展基金會提供的5000元獎勵。
“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宣傳推介活動由省教育廳主辦,河南教育時報社、河南省實驗小學·鄭東小學、河南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承辦,旨在深入挖掘和宣傳全省孝親敬老、自強不息的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篇3
一位約莫十三歲的女孩——李猜源,在回家的路上一路小跑,只想著家中患有腦出血的父親。
到了家,李猜源迫不及待的推開家中的門,想小麻雀般蹦跳到躺在鐵床上的父親邊,拉拉被角,把在學校學的歌唱給父親聽。原本眼神游離的男人,目光聚集,聽他面前的天使唱歌。突然,他咧起嘴角,像一個得到新玩具的小孩,笑起來。
李猜源很喜歡這種笑容,小心地將它珍藏在心里。她也將這樣的父親當小孩兒看待。每天早上,她小心的端著溫水,擰好毛巾,輕輕的,一點一點的擦拭父親,小心的唱著歌。
李猜源為了給父親治病,用功刻苦,年級第一。“我以后要為他找最好的醫院治病”。
李猜源并不抱怨,她只是用純潔無私的愛去灌溉一個給了她快樂的大樹。
如果是我的話,我也許因為這件事,感到羞恥。我沒有勇氣去灌溉......看完她的事跡,我,我,我應該也像她一樣,用一滴滴水去回報保護了我們一輩子的大樹,義無反顧的去做。
因為一場家庭糾紛,父母雙亡,楊金龍和他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患有心臟病,他每周要到離家十幾里的鎮上為奶奶買藥、在買藥的路上,他大部分用走,大部分用走啊!——為了省錢買藥。這是用了多大的決心啊!
楊金龍的奶奶喜歡吃面。為了做面給奶奶吃,他學會了和面!你知道,和面是很難的!
孝心也許就是,我知道你想讓我變成更好的樣子,我努力的往哪個方向跑;你給予我關懷和愛,我想也盡全力去愛你;我為了讓你更好,不管結果如何,更努力地去打拼;用笑容,永不彎曲的身影,招招手,告訴你,我過的很好。李猜源和楊金龍,我贊嘆,我佩服。孝心只是每天做一點點小事,非常用心的做一點點小事。它不是一天為父母洗腳,就可以的事,它是要我們懂得愛,感恩愛,回報愛,創造愛。
這也是一種堅強。我其實,有時候,真不好意思告訴你們,挺不堅強的。但看完楊金龍的事跡,我明白了楊絳說的“一開始假裝堅強,后來就真的堅強了”,孝心不就是不愿意看到你為我難過失落,我就用最大的笑臉迎接生活嗎?盡管有些小難過,但要學會站起來,走下去,為愛你的人創造更美的明天!這是多么令人感到幸福,歡愉的事!對,挺直你的腰板,面對困難,想想家人,微笑,微笑,微笑!
用一滴水回報大海!抓緊!抓緊!讓你的暖流流過大海,感受溫暖!誰都可以做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篇4
本屆頒獎典禮由孝心少年人物事跡短片、頒獎嘉賓頒獎、現場采訪、文藝元素等部分組成。徐佳琦徐圣杰姐弟、邱小華邱萍萍兄妹、楊峻熙等10名(組)少年獲得“最美孝心少年”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20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緊扣精準扶貧、全面小康主題主線,全面提升品牌站位,在著力表現新時代孝心少年向上向善、自立自強精神風貌的同時,充分展現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對孝心少年本人及其家庭的切實關愛與扶助,生動體現近年來黨和國家在精準扶貧、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果。激勵青少年奮發圖強、孝老愛親,踐行中國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本屆活動通過各地文明辦推薦、欄目記者走基層等多種方式征集孝親故事。據了解,入選的“最美孝心少年”較往屆更具豐富性、多樣性,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孝心孝行故事也頗具時代感,既有抗疫家庭的感人事跡,也有脫貧攻堅家庭的溫馨故事。經推委會推選,最終10名(組)少年脫穎而出,獲得“最美孝心少年”稱號。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7歲,年齡最大的16歲。他們是:
來自內蒙古包頭的 徐佳琦、徐圣杰姐弟8年如一日照顧患病母親;
四川涼山的彝族兄妹邱小華和邱萍萍,用稚嫩的雙手為家庭奔小康貢獻力量;
身殘志堅的7歲女孩 楊峻熙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為一家人帶來歡樂;
年僅16歲卻擁有10年采茶經驗的茶園少女 王夢佳面對破碎的家庭,毅然選擇留下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
重慶的“棒棒男孩” 冉俊超與父親一起扛起家庭,用自己的雙手改善生活;
河南南陽的 王森洋跟隨失明父親和年邁奶奶一同生活,成為這個窘迫家庭的“開心果”;
11歲的甘肅男孩 石培昊,用并不寬大的肩膀為爺爺奶奶扛起打理瓜田的重擔;
“棉花女孩” 任立春從5歲開始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照顧雙下肢癱瘓的父親;
成績名列前茅的上海女孩 姚沁雯不僅和媽媽一起照顧年邁的奶奶和患有腦瘤的父親,還將大愛送給社會,關愛養老院的老人;
廣東佛山的 黃詩桓在疫情期間父親參加援鄂醫療隊時,主動擔負起照顧家庭的重擔,爸爸“守護大家”她“守護好自己的小家”。
這些不畏艱難踐行孝心、以樂觀的心態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跡,不光對孩子,對成年人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他們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榜樣力量。
作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的重頭戲,本屆頒獎典禮請到的頒獎嘉賓涉及各個領域,既有航天英雄楊利偉、藍圖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龍永圖、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詞作家任衛新,也有奧運冠軍楊揚,本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形象大使、主持人于嘉和“月亮姐姐”等廣大觀眾熟悉的知名人士。值得欣喜的是,節目組特意邀請到了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風濕免疫學組組長、首都兒科研究所風濕免疫科主任吳鳳岐教授來到現場,后期她還將為“最美孝心少年”楊峻熙提供切實醫療幫助。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篇5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致力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少年兒童核心價值觀培養,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尋找最美”系列活動中持續時間最長、社會效益最佳、收視范圍最廣的活動之一,也是致力于探索少年兒童核心價值觀培養方面擁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公益活動。活動面向18歲以下廣大青少年,以傳承中華傳統孝親文化為主題,起到成風化人、潤物無聲的傳播效果。自2013年起,“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每年舉辦一次,今年已是第八屆。
7年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在全國范圍內通過各種渠道累計推薦候選人6300余人,每年有300多位候選人事跡在官網進行展播,已累計推出70位 “最美孝心少年”和140位“特別關注孝心少年”。
據介紹,今年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將進一步創新創優,緊扣脫貧攻堅主題宣傳,全面提升品牌政治站位,在著力表現新時代孝心少年向上向善、自立自強精神風貌的同時,充分展現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對孝心少年本人及其家庭的切實關愛與扶助,生動體現近年來黨和國家在精準扶貧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果。
切實強化公益實效性
為孝心少年送去溫暖
在啟動儀式現場,特別連線了湖北、遼寧、陜西3組往屆的“最美孝心少年”和“特別關注少年”。陜西銅川的王遇雨是2018年的“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她家在政府幫扶下有了新居,生活環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遼寧營口的遲凱琳是2016年的“最美孝心少年”,她通過自身努力幫助媽媽經營果園,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更好的生活;湖北宣恩的茶園姐弟林章羽、何秀巡是第一屆“最美孝心少年”,7年過去,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的影響下,姐姐已成長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
7年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通過呼吁社會力量等方式為上百個困難家庭的生活帶來了切實的改善。今年的活動將進一步強化公益實效性,通過與總臺總經理室密切配合,有效調動各種相關社會資源,努力構建切實可行的品牌公益長效機制,為家庭困難的孝心少年提供精準幫扶,把黨和國家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殷切關懷落到實處。
新媒體矩陣全網覆蓋
傳遞孝心少年正能量
每一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都吸引了全國數億觀眾的目光,無數觀眾被“孝心少年”的事跡和精神所深深感動,更多“最美孝心少年”和“特別關注孝心少年”的生活困難得到了切實的改善,在全社會掀起了倡導孝親善行、致敬道德楷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輿論正能量。“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官網累計訪問量超12億人次,節目記者用鏡頭生動記錄了孝心少年不畏艱難困苦踐行孝心,以樂觀的心態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跡,是“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位觀眾帶來的最直接展示。有力彰顯了孝心少年們令人震撼、催人振奮的人格魅力。
為了更廣闊的覆蓋全網用戶,讓“孝心少年”更真切地走進大家身邊,今年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拓寬了宣傳渠道。將以機構融合、媒體融合為契機,充分利用央視頻、央視新聞新媒體、__及小喇叭等自主傳播平臺的優勢,在移動端發力,打造系列慢直播,全程追蹤、記錄、呈現人物事跡尋訪和拍攝過程,發掘放大其中的收視熱點,拉長傳播周期,擴展傳播半徑,形成短視頻產品矩陣和關聯話題深度開掘,力求真正實現大小屏與廣播之間的有機聯動,使“孝心少年”品牌效應最大化。目前,活動已在央視頻上開辟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專題,面向全國觀眾征集孝心故事,已經有很多網友給節目組傳來了自己的孝心短視頻。
過去7年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得到各界人士的共同參與。活動設立“最美孝心”公益形象大使,由鞠萍、白巖松、撒貝寧、月亮、梁毅苗、于嘉、楊健、春天姐姐(小喇叭主持人)擔任。延承歷屆慣例,活動還將繼續邀請長期關注青少年公益事業的社會知名人士擔任活動特邀推委,今年探月工程總工程師吳偉仁、短道速滑奧運冠軍楊揚、著名作曲家谷建芬、2020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桂梅也將作為特邀推委,共同見證2020“最美孝心少年”的產生。已經連續八屆擔任特邀推委的航天英雄楊利偉、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鞠萍姐姐還將與其他青少年喜歡的社會知名人士一同作為嘉賓出席頒獎典禮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篇6
父親年輕時得了精神分裂癥,經好心人做媒,娶了個智障媽媽。2004年他的降生,給這個苦寒家庭添了些喜氣,父親的病也一天天好轉,靠著做苦工慢慢能勉強維持生計。孰料災難再次降臨,2016年5月,父親患上了鼻咽癌,家庭的重擔轟然落在了這個本應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小小少年身上,年僅12歲的他成了家里唯一的“頂梁柱”。
對于商城縣上石橋鎮第二中學學生肖乃軍來說,家境貧寒、命運多舛沒有把他擊倒,反而錘煉了他堅強樂觀、勇敢擔當、孝老愛親、勤奮好學的優秀品質,“做最好的自己”成為他的座右銘。
年幼的他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患病的爸爸和“永遠長不大”的媽媽。回到家,洗衣、洗碗、做飯、挖地、種菜,樣樣家務他都會。在學校里,他勤奮好學、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門門功課都優異,成績始終名列學校前茅,多次榮獲“文明學生”“三好學生”。到了周末,凌晨三、四點鐘,他就跟著同村的大人們到池塘邊、水田里下網捕蝦,拿到集市上換錢補貼家用。
2020年1月8日下午,“搜索正能量·點贊2019”大型網絡宣傳活動在北京揭曉,肖乃軍榮登“年度青少年好故事”單元榜首。這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農家少年,與全國模范退伍軍人張富清、英雄排爆警察段興維、網絡紅人李子柒一起,再一次站上了祖國首都北京的領獎臺,向全國人民講述他的苦難生活和勵志故事。
肖乃軍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被媒體報道后更迅速引爆網絡,引來社會廣泛關注和熱情點贊,他先后被評為“商城縣新時代好少年”、“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和“全國最美孝心少年。”
頒獎嘉賓在給肖乃軍的頒獎詞《“捕蝦娃”的勵志人生》中這樣寫道:12歲時,他獨立照顧患病父親。父親去世后,他用捕蝦換來的收入支撐家庭。而當聽說同學有困難后,他毫不猶豫地捐出了生活費。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篇7
孝,我們可能做不到臥冰求鯉及哭竹生筍等孝感天地之事。但是,我認為孝可以是很多方式,在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對孝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孝,可以是影片中孩子對家庭與家人的付出。對于突如其來的家庭災難與打擊,那些孩子們無一不孝,也無一松懈。盡管家中有因意外而喪失行動力或意識的家人,又或是年事已高的祖父母,但是他們并沒有因此而失掉信心,而一躍成為家人們的希望。在那些孩子的內心深處,他們缺乏父母親的關愛,就如花草失了水,但他們又如仙人掌般堅強,承受著這一切又一切痛苦。我想,他們渴望,也曾絕望,但是卻不曾表現出來,這可能也已經足夠孝感天地了。
我認為,我們的孝心就如同那條微不足道的支流,在不斷回報著如奔涌、澎湃的大江一般的父母的愛;孝心就如一絲絲細雨,輕柔地滋潤著曾給我們水分的大地;孝心也如一片綠葉,在落下時又化作微乎其微的“春泥”……總之,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難以報答的。
從另一方面,報答父母的恩情是較為容易的,但是這又不是相當容易的。父母之恩,深到馬里亞納海溝也是不可比擬的,深厚得望不到底。我們也是可以通過一些小行為來表示孝心的。在生活中,我也曾用不小行為表達過“孝心”,而我留下的卻是遺憾與后悔。
那一次是我被動完成的,要不是因為老師的提醒,我甚至會忘記了這個日子對母親的重要性了。那是母親節,陰云籠罩著天空,我在家中,同往常一樣,沒怎么與母親溝通,從來都是這樣,可能是習慣了吧。這時,如電光一閃一般閃過一個念頭:老師叮囑過,在這星期給母親洗腳。我猛然跳了起來,如觸電一般,又不合時宜地說:“媽,我要給您洗腳。”母親大吃一驚,詫異地看著我。我沒注意到這一切,如機械一般,真是不在意,但只是過了個步驟一般,好像沒有任何感情地摻雜一般。那一刻,我感到我如冰冷的心終于振擅了一下,被什么不經意的舉動所觸動了,摸到了母親腳上的老繭。這一刻,時間停滯了,然而一貫冷淡的我感受到了母親的勞累。周末時光,我也就變得乖巧了,這也訓是不同尋常的一個周末了,我也就因此感受到了什么。那個星期一,和煦的陽光灑進窗臺,看著熟睡的勞累的母親,我留下了紙條:我去上學了,拿上久不肯用的零用錢,走了。我想,母親在此時,也會會心一笑吧。這,也便是孝了。
孝心讓親人久旱的心靈逢上幾滴甘雨,使親人能夠有前進的動力,反之也使我們有前進的動力,所以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果然是百善之先。所以,有了孝,也使我們有所收獲,孝,也需要傳承下去。
最美孝心心得體會少年篇8
按照老師的要求,周五晚上8:00我和爸爸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一套播出的“尋找中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
隨著評委們推尋出的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陸續出場領獎,他們的孝心事跡漸漸的展現在我們眼前。湖北恩施一個小山村里采茶賣茶為奶奶換錢買頭痛藥的姐弟倆、為母親捐獻骨髓的北京少年邵帥、一邊上學一邊幫助母親賣烤串的東北小姑娘王雨欣、天天上山砍柴養活奶奶和弟弟妹妹的湖南鳳凰的小姐姐龍花等等,他們面對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家庭的不幸自強自立、勤儉節約,刻苦求學、樂觀向上、孝敬老人、愛護兄妹,很小就挑起家庭的重擔。他們真實感人的生活故事讓我和媽媽爸爸不時地流下感動的淚水。
看著他們的生活遭遇和堅強的意志,想想自己更覺得應該向他們學習,珍惜生活、懂得感恩,要勇敢的面對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晚會上,愛心人士給了每位“最美孝心少年”十萬元的捐助,實實在在的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看到這我真為他們感到高興。爸爸說“自助者人助之”,遇到困難只有自己不氣餒、不放棄,自強不息才會有更多的人幫助你。
另外我還覺得平時我們節儉一些,少吃一些零食、少買一些玩具,盡自己的能力多幫助身邊生活困難的人,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美好的。
總之這個節目讓我啊收獲很大,真正讓我理解了感恩和自強這兩個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