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體會心得
清明體會心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清明體會心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清明體會心得(通用10篇)】,供你選擇借鑒。
清明體會心得篇1
_是清明節,許多人都在這天里祭奠親人、緬懷先烈。
烈士們中,有的人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犧牲,有的人是為了老百姓的利益犧牲,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們都是值得我們一輩子學習的英雄。
劉胡蘭,她在十五歲就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英勇抗敵,堅強無畏地走向死亡。她是一個農村姑娘,她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卻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挫敗了敵人的罪惡陰謀,用自己的青春熱血,書寫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節操。毛澤東同志曾贊揚她“生的'光榮,死的偉大”。毫無疑問的,劉胡蘭使我們學習的對象。
《_》中的李大釗,為了保護共產黨的秘密,受盡了敵人的嚴刑拷打,也沒有說出共產黨的秘密。刑場上,他從容淡定、面不改色。盡管他犧牲了,卻為共產黨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燈光》中,郝副營長想象著孩子們在電燈下學習的情景。戰斗中,他為部隊照亮了前行的路,自己卻中彈了。戰斗勝利后,他讓孩子們用上了電燈,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眼電燈的樣子。
每一位烈士都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奮斗,有的人為了保衛國家,有的為了解放民族,有的為了讓老百姓受益;
我也有許多理想,有的理想偉大,有的平凡;有的夢想遙不可及,有的近在咫尺;
理想最終是要實現的,實現理想卻總是那么困難。李大釗和劉胡蘭的理想或許是為共產黨出一份力,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卻被處死在刑場上。郝副營長的理想或許是讓孩子們在電燈下學習,雖然他的理想實現了,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自己的生命。
實現理想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時間、親情,甚至是生命。為了實現我自己的理想,我要努力做好我份內的事情,也要幫助同學,這樣才能實現我的理想!
清明體會心得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伴著杜牧的《清明》,4月4日又一次到來,我們少先隊員懷著沉重的心情又一次的迎來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共和國的創立和發展,有多少民族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民族獨立而戰,為了國家存亡而戰!他們拼了命地在各種戰場上奮力抗爭,為的是祖國美好未來的理想、美好燦爛的明天……
如今,我們虔誠地捧著小白花,為英烈們悼念。同時,我們也跟著這朵白花,思緒萬千——我想到了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黃河鐵橋上那激烈的血戰,沈家嶺上那慘烈的肉搏,盧溝橋上的硝煙……
大家想想看:在1998年夏天,抗洪救災中,解救了一位又一位危難者的是誰?人民子弟兵。在2008年春末夏至時節,汶川地震,不顧自己的生命,迅速趕赴現場,采取救援行動——奮力尋找、搶救災區人民的又是誰呢?中國人民解放軍。……英雄們為了保護他人,不顧危險,譜寫了多少生命的贊歌!他們勇于實踐,在危難中爭做“第一個吃螃蟹者”,以致失去性命,卻義無反顧地,編輯了多少生命的美文!
回想幾十年前,莽莽山岳,重重關河,旌旗刀槍,烈火硝煙……留下更多的卻是一個個的墳塋,一座座的紀念碑以及曾經滾燙流淌著的熱血!據統計,共和國的創建中有名可考的烈士超過100萬人,而無名烈士卻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漫漫長征路,兩萬五千里長眠著多少位紅軍將士已無法統計;8年抗戰,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有60多萬名祖國優秀兒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3年解放戰爭,又有26多萬子弟兵犧牲在殊死的戰斗中。即使在和平時期,人們又面臨著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然而,所有的危急時刻,一切危險的地方,只要祖國和人民一聲令下,英雄們總是沖在最前!
清明節,我們緬懷先輩——留戀、悲嘆、振奮!當英雄們入土為安之時,他們的人生就告一段落了,而他們的故事,會世代流傳,留給人們無盡的懷念……
清明體會心得篇3
清明那天總是趕上不錯的天氣,精神好,心情不錯,帶著這樣的心情來上墳,在九泉之下的父母想必心情也是不錯的,他們大概總是希望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 自己的兒女來看他們,大概他們早就祈禱好了,清明節一定會是一個不錯的天氣,在這樣的日子里,親人能夠相見,不該有什么傷感,一切都是溫馨的。這樣兒女就 放心自己的父母在這里安睡,父母看到兒女的心情和精神這樣好也就放心了——因為兒女的生活看上去過得不錯,看得出來,是舒心的。這難道不是每個父母所希望 的嗎?他們走了,他們可以放心地走了。
其實在清明節的日子里,我們應該告訴已經故去的父母的就是這些:不要為兒女再擔什么心了,我們過得很好,您二老就塌實地在這里呆著吧,我們明年還會來看你們的。
清明體會心得篇4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之時,我國人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
每年的_月_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節日。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上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讓我們贏得榮譽;在集體生活中讓我們更加團結。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陳贊賢烈士紀念亭。陳贊賢烈士作為中共贛南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他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他的事跡將流芳千古!烈士紀念亭是那么莊嚴、肅靜,迎亭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班排著隊來到烈士紀念亭,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班主任講話,然后由班干部代表發言,大隊輔導員深情地講述了陳贊賢烈士的英勇悲壯事跡,還教育我們怎么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先烈們冒著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最后為陳贊賢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于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要繼承先烈遺志,為了實現我們光榮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我必須努力學習,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建設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清明體會心得篇5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個慎終追遠、緬懷先烈的傳統節日,為弘揚優良傳統、厚植紅色基因、激發愛國主義,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下鎮中心小學以“緬懷·致敬·傳承——20__清明祭英烈”為主題,通過“指間祭奠”方式,緬懷革命先烈,致敬抗疫英雄,傳承民族精神。
緬懷,為寄托哀思。清明時節雨紛紛,手持白花祭親人。緬懷先烈英雄事,熱淚盈眶祭英魂。自_月__日起,下鎮中心小學通過微信平臺向同學們展示英烈家書,重溫紅色故事、紅色影視等內容,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精神及對英烈的緬懷之情。活動中,學生們在班主任及家長的引導下登入__,在“文明江西”“江西頭條”的專題中為英烈鞠躬、獻花,留言寄托哀思。
致敬,為堅守初心。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有一群人在默默負重前行,他們沖鋒在前、無懼生死,用實際行動演繹中國人民的初心與使命。下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時刻關注著這群英雄,用手抄報的形式學習榜樣精神,致敬抗疫英雄。
傳承,為更好前行。在此次的活動中,“我想對您說”的專題板塊中也留下了下鎮中心小學師生們的足跡,他們用文字抒發了對英烈的緬懷和敬意,并帶著這份敬意為美好生活砥礪前行。
“緬懷·致敬·傳承——20__清明祭英烈”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學生在慎終追遠的情懷中致敬英烈,用實例為孩子們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下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一定會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力爭為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清明體會心得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年學校就安排我們六年級四個班的學生去慈城祭掃烈士墓。
老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獻給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個多小時也沒做出個樣來,最后只能厚著臉皮請教媽媽,終于把兩條美侖美奐的白花做成了,還帶著兩片綠葉,新鮮的宛若沐浴在春風里帶著露珠的真花。
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雖然知道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只知道媽媽買年糕時總挑慈城的買。究竟那里有什么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跡是怎樣的呢?帶著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
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一路的顛簸終于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特別耀眼,古樸典雅的象是中國畫……
跟著導游來到烈士墓前,巨大的巖石上幾個鏗鏘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首先映入眼簾,先前的高興勁兒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沉痛。在低沉的哀樂聲中,我們七個班級二百多學生自動排成了正方形的隊伍。講解員用沉痛的語氣介紹了朱洪山烈士。烈士原名叫兆琪,他是寧波莊橋人,1937年投身革命,1946年在戰斗時被敵軍所困,他為了戰友的生命,鳴槍示警,把敵人引向自己,在腿部中彈已站不直的情況下,烈士還英勇還擊,最后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聽著烈士的生平和事跡,眼淚模糊了同學們的視線。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都是烈士們的生命換來的呀,鮮紅的紅領巾是烈士們的鮮血染成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聯想到自己平時從未想到這些,我心中不經感到愧疚,烈士用生命鮮血換來的新中國需要我們去建設,只有祖國強大了,才不會被霸權主義國家欺凌,而我們今天不好好學習,將來拿什么去建設國家,又有何本事保衛祖國?烈士的鮮血不能白流!祖國的明天不能毀在我們手中!我們要認真學習,將來建設好祖國,不辜負老一輩革命者們的遺愿。
此時,沉痛的音樂再次響起,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紀念碑前鄭重的把手中的小白花敬獻在朱洪山烈士墓上……
清明體會心得篇7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傳統節日。另外還有很多以“清明”為題的詩歌,其中最的是唐朝詩人杜牧的七絕詩《清明》。
俗話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明天,我將要和老爸坐車會鄉下。
到了星期六,因為我是一個孝順的小天才,所以決定叫老爸帶我回鄉下去給祖宗掃墓。在車上做了4、5個小時終于到了鄉下,我立即拿來自己家里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干凈的報紙,然后小心翼翼的把蘋果平鋪在里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后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后備箱中的佳肴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于到了祖宗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祖宗請了安,向他問了個好,這時我心想:“哎,人為什么只能或到70、80歲就去世了呢?有一些無辜的人30歲還沒到就給一些馬路上的車撞死了,真是可憐埃”接著老爸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我的表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后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希望祖宗能保佑我這天才學習快些進步,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這就是我們清明節的一天,雖然小表弟覺得挺無聊的,但是我覺得很有意義,我真希望祖宗到現在還活著埃這個節日使我難忘。
清明體會心得篇8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發揚先烈的革命精神,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進一步加強我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特要求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各團委基層組織開展清明節祭掃活動。
文塔寺中學團委地處涇陽和高陵交界地帶,交通不便,但在文塔寺中學附近有一處烈士陵園,這也就成為了我們對本校團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因此,在4月5日,正逢周末,我校團委組織全體團員對其進行了掃墓,敬獻花圈、花籃活動。并要求各團員在活動之后及時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由于團員人數較多,再加上地理條件所限,特決定把全體團員分成幾組,分別進行活動。在我帶領第一組團員活動的同時,要求支部書記在校內組織好其余團員做好準備。由于安排到位,組織嚴密,活動秩序井然,讓團員在烈士墓前掃墓,并獻上花圈和花籃,最后還要求各個團員在烈士墓前對烈士說幾句自己的心里話,這樣一來,在那樣的氛圍中,各個團員受到了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各個團員也能把自己的心理話說出來,心情也愉快了很多。
等到團員活動完畢,還要求全體團員集體在烈士的墓前進行集體宣誓,保證自己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克服自己以前的壞毛病,以的努力和異的成績來回報自己的父母,也為祖國的建設盡自己的能力,將來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應有的貢獻。
整個活動自始至終都在一個很嚴肅和肅穆的氣氛中進行,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不但使全體團員對團組織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團員們的積極熱情。活動結束后,我還要求各個團員以這次活動為出發點,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總之,這次活動是一次成功的活動,是一次收效較大的活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以自己更加飽滿的熱情,在有限的條件下,多多開展此類活動,真正提高團員的整體思想覺悟,使其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
清明體會心得篇9
20_年4月x日,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在當天的中午,學院組織我們參加了“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在這次的話動中,我得到了許多,明明了許多,更記住了為新中國成立而努力奮斗的無數烈士。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是祭掃陸墓,緬懷古人的節日。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_周年,我們應當緬懷的除了故去的親人,還有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為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戰的英勇戰斗,向灑疆場的民族英烈。他們拼命的戰斗不正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用雙腳走過無數泥濘不堪的道路,他們并沒有松懈,也沒有被堅苦的條件擊倒,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正是為了美麗的新中國嗎?沒有他們,哪里會有如今的美好家園,哪里會有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造者,他們用生命為我們創造了未來,因此尊敬他們是理所英當的。多少年來,無數人贊揚他們百折不撫的精神,他們為了革命的斗爭光榮殉職,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當天中午人員到齊之后,大家便排著隊伍向山上出發了。在出發之前我有幸可以抬著送于烈士的鮮花上山。當天的氣溫并不像往常一樣,反倒是太陽高掛在空中,對著我們釋放著他的溫度。沒走多長時間,所有人便都已汗流浹背。但高溫并沒有打散我們熱切的心情,反而更堅定了我們祭奠烈士的決心。舉著手中并不算特別沉重的鮮花,密密麻麻的汗珠早已布滿了額頭,但我的心中并沒有感到勞累,反而是無比的激動。在登上一座不算太高的小山后,我們到達了位于山頂的烈土陸園。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前已擺放了很多的鮮花,高大的紀念碑就矗立在那里,遙望著山下飛速發展的吉首,相信地下的烈土看到這樣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心中也會無限的歡喜。在紀念碑的下半部雕滿了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畫面,戰士們的臉上顯現著與敵人抗爭到底的表情,手中的刀槍更表現了戰們的英勇與威猛這浮雕并不單展顯了戰士的激烈,更彰示了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同敵人戰斗到底,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要,他們的無私奉獻使我非常感動。
在祭奠儀式中,任志君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團課,在課上,他為我們講述了共產黨如何建立,如何發展,是如何為新中國的成立而不斷奮斗的,團課結束后,我進行了思索,緊接著便聽到了院黨委書記能書記的講話,他主要講述了自身與黨的關聯以及自身的發展經歷。在他們的介紹下,我更加地了解中國共產黨也更加想成為名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他們的發言更加堅定了我為國家發展盡力的決心。
這次的祭英烈活動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它使我明白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話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在未來的日子中,我們應更加努力的學習先烈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勤奮努力的學習,充實自身,將來為建設繁榮,富強,文明的社會祖國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體會心得篇10
每年的4月30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為紀念這一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與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排著隊來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校長講話,然后由大隊干部代表發言,再由輔導員帶我們宣誓最后為革命先烈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到了中隊的主題隊會,同學們先后背誦了烈士生前寫的詩,由我與陶彭昊念了一首現代詩,贊美了革命先烈的偉大。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個隊禮,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與人民永遠懷念你。”我們走進紀念館,見到了烈士生前用過的東西,有模型、字跡、圖片等。
我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說:“我的努力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