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精選8篇)】,供你選擇借鑒。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篇1
春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每個時期都有她的感受和體會,不管什么體會和感受,大都是溫馨和快樂的,是我們期待和盼望的日子。
小時候,過年就是穿新衣、放鞭炮,女孩子喜穿新衣服,找伙伴玩過家家、丟手捐等游戲,男孩子則對于有沒有新衣服穿不是太看重,而對于出現在面前的爆竹卻是興奮得眼睛發亮。過年的味兒,就是從爆竹的火藥味兒彌散開來的。幾毛錢一掛的百頭小鞭舍不得一次放完,小心翼翼的拆開來,計算好了一次放多少,裝到口袋里,拿半截點燃的香,來到院子里,一個個點燃,享受那一聲脆響的快樂。開始的時候,將小鞭放到地上、墻縫里,一只手捂著耳朵一只手去點燃引信,點燃的是急切的期待。后來膽子越來越大,竟然敢將小鞭捏在手上,記的當時父親怕我點二踢腳炸手,還用鐵絲給我做了一個炮架拿著放,最近距離的感受那聲炸響。
長大了,年就成了團年,就像《常回家看看》里唱的那樣,帶著老婆、孩子回家和父母團聚,一家人在一起有說有笑,和父親說說一年來的工作成績,和母親聊一聊生活瑣事,小孩子們拉父母的手,爺爺奶奶長、爺爺奶奶短的說在學校中和小伙伴們怎樣玩,而父母則領著小孩子到村邊看看農村清澈的小河溝,嗅一嗅哪泥土的清新和芳香,講一講我們小時候的故事,再給他們買一些焰花一類的放一放,看著玩的高興的小孩子和洋溢著笑容的爸爸媽媽,一家人享受著那天倫之樂。我也借這個機會,找到小時候的玩伴,回憶著當年的激情澎湃、豪言壯語,暢談著今天的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感受年給我們帶來的團聚。
如果我們老了,我想,就會像父母一樣,早早的準備好過年的一餐餐美味,然后等兒女回家團圓,一同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共同暢想美好的明天,為我們未來的生活祝福,為祖國未來的明天祝福。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篇2
明天就是二月十日了,我們一家和小馬弟弟一家就要出發去西昌了。一想到有那么多的零食可以吃,不知道明天會看到什么樣的美景,我就開心地睡不著覺了。
二月十日一大早我們一家先到雅安和小馬弟弟一家匯合,然后去西昌。雅安到西昌的路上有個很長的隧道,名叫“泥巴山”隧道,過了隧道就看到了艷陽天。
到了西昌我們住進了觀海1號酒店。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邛海邊。哇!邛海真美呀!湖水藍藍的,水面上碧波蕩漾,就像一顆顆鉆石鑲嵌在水面上一樣。偶爾有幾只水鳥從湖面上掠過,飛向藍天白云。
第三天我們向螺髻山出發了。在坐纜車時,纜車走到一半時乎然停了下來,緊接著就往后退,過了5秒才開始正常運行,真是有驚無險呀!到了半山腰,我們就看到了被白雪覆蓋的樹木、石頭,一看到雪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跳進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就這樣打打鬧鬧地,很快,我們就到了山頂上。從山頂上向下望,就看見了一個很大的湖。湖面呈現給我們的是兩種不同的美景,一半是波光粼粼,另一半卻結成了厚厚的冰層。我們跑到冰層上面玩起了滑冰的游戲,上山時的不適感悄然離去,我們玩的可開心了!
第四天我們來到了黃聯土林。土林是在約一億年前的冰河時期,經冰水沉積、流動和受新地殼運動影響,龜裂的沙粒礫層被地表水長年累月的滲透、沖刷、加深、擴大、立柱而形成的“自然雕塑博物館”。土林狀如云南石林,質地卻是黃色砂礫巖土,大多頂部已膠質鈣結,不易被風化沖刷,故能長久挺立不垮塌。在那里我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像擎天玉柱、有的像金箍棒、有的像雄獅擺尾、還有的像八百羅漢。你們看這張,像不像一個慈祥的媽媽背著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在這里爬上爬下,玩的不亦樂乎。
最后,我帶著微笑向西昌的藍天、白云、還有陽光,說:再見了!我覺得這四天是我今年最開心的四天。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篇3
新年開始了,我們用希望擦亮天空,天空上飄過朵朵云彩,那是前進的旗幟揮舞的情景。我們用力量橫掃大地,大地上吹過清新之風,那是前進的步伐展現的熱切情懷。
推開窗門,偶然發現墻角已有一點綠色,這綠是那么的耀眼,照亮了我的雙眼,直沖我的心靈。在這個嚴寒的日子里,小草都開始新一年的奮斗,努力。
想想自己過去的一年,卻發現一點印象都沒有,這時,我才明白,原來過去的日子,我過的毫無意義,以至連一點值得回憶的事情都沒有。而我,卻還是一如既往的悠閑。一年之計在于春,這使我頓然醒悟:新的一年,新的起跑線,新的出發點。是要繼續過去的毫無意義的日子,還是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未來,全在我的一念之間。或許,這個答案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更無法預料。但是,我所能掌握的,就是從現在開始行動。不管以后自己的道路將會是怎樣,但是,我至少能聊以zì wèi的是,我努力過,我不曾放棄過,我用行動改變了一點點的人生的道路。
人們都說,每個人都需要有計劃,現在的我認為,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與其被那些計劃定格自己的人生,不如拋棄他們,只要你的心中時時不會忘記自己要做什么,該做什么,那么你的人生或許會有更多的,更好的發展道路。
若把成功比作一條道路,那么努力便是這條路的泥土,無盡的泥土堆砌在一起,才能讓你一步步的前進,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也許,這個過程是苦的,是累的,可當你走到終點的時候,你便會覺得曾經的付出,是那么的值得,因為有了曾經的努力,才換的了如今自己的成功。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篇4
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集團公司舉辦的“20-年職業經理人春節培訓班”這樣的一個學習機會,在這風景秀麗的杭州市委黨校,結束了我五天的學習課程,通過此次培訓講座學習,讓我接受到了全方面知識,并且樹立了更高的職業道德追求,不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還使我對以后的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會注意自身知識水平的提高,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備,真正實現了“充電”的目的。
翻開課堂筆記本,依然感觸。霍教授所講述的溝通的心態與技巧,讓我受益匪淺,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帶給我一定的幫忙。以下是我的記憶深刻心得體會:
在課程上霍教授讓我們做了兩個小小的實驗,心得體會第一個實驗是她讓我們拿出一張白紙,同時也讓我們閉上眼睛,于是我們按著霍教授的講的步驟開始折紙,首先她讓我們對紙張進行折疊,然后進行再兩次的折疊,最后撕掉邊上的兩個角,當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大家手上展開的紙張,什么樣的形狀都有。接著霍教授讓我們再拿出一張同樣的紙張,同樣的跟剛剛說的步驟是一樣的,但是不一樣是在我們折疊紙張的過程中,霍教授開始跟我更進一步的溝通與交流,達到互動的效果,最后的結果是:大家撕的紙張的形狀大部分都是一樣的。從這兩個小小的實驗中,告訴我們什么是有效的溝通,那么所謂有效的溝通就是通過聽、說、讀、寫等思維的載體,通過演講、會見、對話、討論、信件等方式準確、恰當地表達出來,以促使對方接受。作為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各種各樣的人,在處理事情的同時我們要做到不把情緒帶到工作中,懂的分析,學會尊重他人,做到一視同仁,就如馬教授所說的把身邊的每一個當作天使,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恰當得體的語言和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讓我認識到原來人與人之間溝通有這么多技巧,只有充分的了解這些技巧,并把這些技巧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們才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的工作。
在組織培訓授課的同時,公司還特別安排各部門、公司代表進行了討論,工程、營銷策劃和銷售冠軍、交流分享了2010年工作的總結與技巧,如何開展2011年的本職工作,同時讓我見識廣闊,也讓我更進一步了解公司的思想方針,更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希望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激勵自己,不斷的提升、突破自己。也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做的比別人更出色,勇敢的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為了今天我會好好努力的,為了明天的收獲我會好好準備,我相信機會是屬于有準備的人的!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篇5
杜絕“亂加碼”共享“幸福年”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就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發布會上強調,對返鄉群眾“亂加碼”就是“亂作為”,就是懶政。
“以前,鄉愁是一張張飛機票;現在,鄉愁是一張張核酸檢測證明。”連日來網絡上流傳的調侃段子,流露了群眾對回鄉的期盼與擔憂。
當新冠疫情防控的壓力,邂逅大規模人口流動的春運,讓今年的春節格外不一般。為了讓全國人民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國家發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鼓勵大家在工作地過年,盡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奏響溫暖的新春序曲。
為了讓群眾留下來“就地過年”,各地紛紛出實招、亮誠意,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舉辦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讓“就地過年”成為了今年的“新時尚”。
然而,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傳統習俗影響,回家過年始終是部分群眾揮之不去的心愿。強制隔離和居住健康監測、亂貼封條等疫情防控“亂加碼”,讓返鄉群眾很扎心。歸根結底,疫情防控“層層加碼”就是一封作風的“舉報信”,不僅增加了疫情防控成本,更給返鄉群眾添堵。
而今,如何在杜絕疫情防控“層層加碼”的同時,又能達到疫情防控的效果,是擺在各級領導干部面前的“思考題”,更是對基層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要想過好年,就離不開科學統籌和周密部署。既要結合實際制定細則規則,更要提高精細化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對返鄉群眾在哪里工作從哪里回來、行程路徑車票、行程碼健康碼、核酸檢測證明等信息進行詳細摸排核查登記,更要做好日常監測,強化宣傳教育,引導返鄉群眾減少聚集性活動,強化服務讓返鄉群眾真正感受到回家的安全與溫暖。
其實,不論就地過年也好,返鄉過年也罷,都是群眾的一種選擇,無所謂對錯。黨員干部身為“人民公仆”,既要做好“就地過年”的行為示范,更要全身心開展好各項工作,切實為返鄉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我們深信,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眾志成城,同心戰疫,今年春節,不論在身在哪里,以何種方式團聚,都必將是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安全的“幸福年”。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篇6
20_年_月_日,我局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專門對春節期間送溫暖活動進行布置,撥出專款近6160元,對全系統的特困職工、勞動模范、下崗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普遍進行一次走訪慰問,把溫暖送給每個職工。_月_日,區政府領導走訪慰問了局三戶特困戶,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20_年_月_日,我局黨政主要領導和工會主席徐順洲同志親自下到局屬環衛處、自來水公司、建材公司、一建安公司、二建安公司等9個企事業單位進行走訪慰問,并對局屬離退休老干部進行了走訪。被走訪對象紛紛表示感謝,感謝黨和政府送來的深情厚意,在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他們。
這次的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我局共走訪慰問困難企業7個,慰問補助困難職工92戶,送去慰問金12080元,其中區政府撥款5920元,我局解決6160元資金,為困難職工解決問題和辦實事共10件。通過本次對局系統的特困職工、勞動模范、下崗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進行送溫暖活動,對困難職工進行幫扶的同時,局工會還注意傾聽群眾的呼聲,摸清了職工的具體困難,并在今后工作中予以解決。在送溫暖資金的籌集、管理、發放中,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遵守財務制度,加強了群眾監督。走訪慰問方案經過了局黨政班子會議集體討論研究決定,在發放資金時,實行了公示制度,使送溫暖資金做到專款專用,進行登記造冊,使送溫暖資金真正發放到了確實有困難的職工手中,給最困難的職工帶去了黨和政府送來的溫暖。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篇7
回味這一年,有一種味道,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陌生的讓我沒有記憶,沒有連理。熟悉的就像沒有了距離,沒有了抗拒。
回味這一年,有一種距離,又那么就近。遠的要飛過千山萬水,越過茫茫戈壁,近的可以看見天邊那朵孤獨的云,淚流滿面。
回味這一年,有一種離別。那么傷痕,又那么刻骨。傷的讓我撕心裂肺,欲哭無淚。刻骨銘心的記憶抹不掉,跌落在哀傷的海洋。
回味這一年,有一種愛情。那么的甜,那么的苦。甜的讓人忘乎所以,醉在夢里。苦的如同肝腸寸斷,凄涼的感傷。
回味這一年,有一種友情。那么的濃,又是那么的淡。濃的真情相待,風雨面對。淡的如同鄉村的炊煙,隨風飄散。
回味這一年,撕心裂肺的哭過,沒心沒肺的笑過,無可奈何的承受過,無怨無悔的付出過。我坦然釋懷蒼天可見,堅強被時光碾磨的心依然,追逐凄美的傳說依然。或許,我喜歡將一份別人不懂的寂寞填滿心里,拒絕喧嘩,拒絕繁雜,把自已的靈魂安靜地放在自已的世界里。其實,我不是一個寂寞的人,累了的心。卻只想把自已留在這樣的環境里,體會風雨過后的那種沉寂,那種醒悟,還有那顆入浸骨髓的凄美冷意,己成習慣。
春節心得體會三百字篇8
本應在張燈結彩家家團圓,共同享受愜意與溫暖時,武漢正遭遇一場勢頭正大的新型冠狀病毒,給國家、人民帶來極大的威脅。
這是時代給武漢的難題,更是時代對中國的考驗,然而就在疫情阻擊戰中,他們毅然奔赴前線。時隔多年再次出山的鐘南山院士,還有李蘭娟院士親赴武漢指導控疫方案,團結全國人民共同對抗疫情。 疫病無情,人有情。在抗擊新型肺炎的特殊戰場上,武漢不是孤城 全國目光聚焦武漢,我國醫療戰隊的廣大醫務人員視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放棄春節假期不與父母妻兒團圓,始終站在同肺炎斗爭的最前線,恪盡職守,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守護億萬人民。在疫情加重時,他們便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工作十三個小時甚至更多。有時甚至累的站不起來,卻依然刻苦堅持,因為他們知道病人需要他們,國家需要他們。1月18日傍晚,鐘南山義烏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實地了解疫情。
在他們身上折射出一道偉岸的身影,他們用行動詮釋醫者之心。 越是危急時刻,越是體現人的毅力。疫情就是戰爭,通知就是命令。接到中央軍委的命令,從陸海空軍醫院各抽調一百五十名醫護人員立刻趕赴武漢,就在疫情嚴峻時,人民解放軍戰士與人民站在一起,國家與人民站在一起。無論何時,解放軍戰士都能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希望。武漢雖封城,國家卻不曾放棄武漢。正式這些醫護人員他們用血肉構成保衛武漢的長城壁壘。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全國人民共同馳援武漢。從各地而來的捐款購買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
全國人民始終同武漢站在一起,積極援助。我們堅信疫情打不倒我們,反而會讓我們更加強大。還有很多海外華僑仍心系祖國。遠在美國的科學家李開復含淚乘機回祖國,德國不遠方走的頂端科學家莊曉瑩博士直奔武漢作戰。這怎么不讓我們新潮涌動,他們本可遠在他鄉享受好的條件,卻危急時刻毅然回國。 一個時代不能沒有先鋒,一個民族不能沒有希望。而我們的希望就是他們,身肩時代大任,屹立于浪尖之上。他們有一顆護國護民之心,敢為天下。 戰斗在前線的英雄們,我謹奉上最誠摯的敬意。
“英雄未必戰沙場,但求此生許家國。”這或許就是你們前進不屈的動力吧。 祝愿疫情早日結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