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節的來歷和風俗
元旦節是什么節日,只有中國人過元旦節嗎?關于元旦還有哪些知識、風俗習慣,人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呢?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元旦節的來歷和風俗,歡迎閱讀!
元旦節的來歷和風俗
4000多年前,“部落聯盟”首領堯勤政于民、德才兼備,深受百姓愛戴,但因其子不成器,所以將首領的位置傳位給舜。舜感念堯的黃羊任人、高風亮節,所以率領聯盟一起祭祀天地和堯。由于舜與堯都同樣深受百姓的愛戴,于是人們就把舜祭祀堯與天地的這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這就是“元旦”的由來。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古代元旦指元月一日,但各個時期的元月時間不一致。秦朝的元月一日相當于現在的10月1日。1912年民國為了與世界接軌采用西元紀年,規定公歷1月1日為“元旦”,農歷1月1日為“新年”。元旦節在中國叫陽歷年,農歷1月1日則叫春節。
2066年前,古羅馬凱撒把1月1日這一天定為西歷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雙面神“雅努斯”(Janus),這位羅馬神話中的起源神?!癑anus”后來也演化為英文一月“January”這個詞。
元旦的風俗
元旦是世界性的節日,各國都在慶祝,但風俗習慣截然不同。
中國
所有家庭成員會團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各地都會舉辦元旦聯歡晚會,有的選擇旅游。商場會舉辦節日活動吸引顧客。
英國
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類似于中國的年年有余。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的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比利時
人們新年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地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德國
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似錦,春滿人間。他們在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并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爬樹比賽”的過新年風俗,以示步步高升。
法國
以酒來慶祝新年,直到不省人事。并且以風向來判斷禍福吉兇。
意大利
意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涌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收拾舊物,將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舊盆子、瓶瓶罐罐統統扔到門外,表示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瑞士
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滑雪;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他們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羅馬尼亞
元旦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圣誕樹,搭起舞臺,燒著焰火,一邊載歌載舞。
希臘
元旦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銀幣。蛋糕切若干塊,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賀。
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十二點的鐘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鐘聲吃下12顆,便象征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
元旦的風俗有哪些
元旦的風俗主要有:吃餃子、吃湯圓、祭神佛、祭祖先、放鞭炮、吃團圓飯等等。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一個世界性節日,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
北方的元旦習俗
我國的北方冬季天氣寒冷,晝短夜長。從元旦開始,農閑的百姓殺豬宰羊,盤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因天氣寒冷,東北元旦飲食主要以凍品、腌菜、亂燉為主。像凍餃子、酸菜燉粉條、腌雪里紅等都是元旦必備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蘆,象征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蹺,東北二人轉,都會在廟會上接連表演。天津剪窗花,貼對聯,文娛活動應接不暇。山東在元旦這一天學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來年金榜題名。
南方的元旦習俗
較之于北方元旦習俗之“俗”,南方元旦的習俗則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帶,元旦時節把竹竿束于草上,點火燃燒,稱為“慶田蠶”。紹興元旦會用“茶碗茶”待客,有的還要放入橄欖和金桔,稱為“捧元寶”。
在福建,閩音“春”與“剩”相同,元旦吃飯時要在米飯上插上紅紙做的花,俗稱“春飯”。春飯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廣東,元旦拜年時,長輩會以紅包或柑橘賞給晚輩,也是吉祥如意,來年結余的象征。
各國元旦
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余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的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比利時: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地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德國: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似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并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爬樹比賽”的過新年風俗,以示步步高升。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意大利:意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涌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收拾舊物,將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舊盆子、瓶瓶罐罐統統扔到門外,表示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元旦的風俗有哪些
元旦節的風俗有扭秧歌、踩高蹺、拜祭先祖、舞龍舞獅、篝火舞、賞花燈等。
中國元旦的習俗:燃放鞭炮、祭拜各方神明、殺雞殺鵝。各大地方臺也會舉辦元旦晚會,表演慶祝,一家人圍坐一起觀看,聚餐,團團圓圓,溫馨且幸福。元旦吃餃子興盛于明清時期的北方。如明萬歷年間沈榜《宛署雜記》說,北京郊區的宛平縣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為壽”。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志》說當地吃“蒸羊糕”。
以下內容供參考:百度百科=元旦
元旦吃什么好
1、餃子
在北方,大部份的北方人會在元旦這一天包餃子,冬天比較冷,蒸幾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再醬點醋,那味道,真的是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
2、湯圓
小時候就聽到歌里唱:賣湯圓、賣湯圓、這里的湯圓是圓又圓。湯圓在南方是很受歡迎的,像元旦、元宵節這種傳統佳節都會煮上一份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
3、年糕
年糕有很好的寓意,吃了年糕有年年高的好意頭,起源于江浙一帶,不過現在南方也很流行吃年糕了。
4、糍粑
可能很多人對糍粑很陌生,特別是北方人,因為只有南方人才會在特定的節日里做糍粑吃,糍粑是用糯米粉制作,把糯米粉揉成泥狀,然后包各種各樣的餡,用油炸或者蒸,做法很多種,吃法也很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