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幾月幾日開始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一個節氣,而小雪是屬于冬天的節氣,在小雪天氣寒冷人們會注意保溫保暖的事情,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3年小雪是幾月幾日開始,歡迎參閱。
2023年小雪是幾月幾日開始
2023年節氣小雪時間是公歷2023年11月22日21點55分,農歷癸卯年十月十號。
小雪節氣的由來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北方地區小雪節以后,果農開始為果樹修枝,以草秸編箔包扎株桿,以防果樹受凍。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話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白菜深溝土埋儲藏時,收獲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澆水,做好防凍工作,以利貯藏,盡量擇晴天收獲。
小雪節氣的風俗
1、腌臘味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時節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2、吃糍粑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3、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4、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節氣的飲食食俗
中國北方,小雪時節,人們喜歡吃涮羊肉。小雪節氣里,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心情抑郁。這個季節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宜吃的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一般的人家都會吃涮羊肉而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吃糍粑的習俗。
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瞭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瞭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瞭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小雪節氣的特點
1、小雪節氣的天氣特點是:天氣寒冷;冷空氣頻繁南下;降雨稀少;并且是由雨變為雪。
2、長江中下游許多地區陸續進入冬季,東北大部分地區氣溫降到0℃以下。北方地區小雪節以后,果農開始為果樹修枝,以草秸包裹樹干,以防果樹受凍。
3、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歷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