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最新公布!茅盾文學獎背景是什么?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最新公布!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最新公布!
8月11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經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審核批準,楊志軍《雪山大地》、喬葉《寶水》、劉亮程《本巴》、孫甘露《千里江山圖》、東西《回響》5部長篇小說獲此殊榮。
茅盾文學獎背景是什么?
1981年,根據茅盾先生遺愿,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范圍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
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范圍
1、茅盾文學獎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現每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公開發表與出版,能體現長篇小說完整藝術構思與創作要求,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評選年度以前發表或出版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之作,在得到評委會不少于半數委員的贊同后,亦可參評;
2、多卷本長篇小說,一般在全書完成后參加評選;
3、鑒于評選工作所受的語言限制和各種具體困難,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均要求以漢文的譯本出版后參加評選;
4、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
茅盾文學獎最好的幾部
《芙蓉鎮》;《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塵埃落定》;《長恨歌》;《秦腔》;《額爾古納河右岸》;《推拿》;《一句頂一萬句》。
茅盾文學獎的參選程序
1、參評作品征集。參評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評獎辦公室進行。經中國作協書記處批準后,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作協、各行業文協、全國各有關出版單位和大型文藝雜志社發出作品征集通知,請他們在規定期限內向評獎辦公室報送符合評選要求的參評作品。
2、推薦備選作品。評獎辦公室報請中國作協書記處批準,聘請熟悉長篇小說創作的若干評論家、作家和編輯家組成審讀小組,對推薦作品在廣泛閱讀、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篩選,提出適當數量的作品,作為提供給評委會審讀備選的書目。經由三名以上評委聯名提議,可在審讀小組推薦的書目以外,增添備選書目。
3、投票產生獲獎作品。評委會在認真閱讀全部備選書目的基礎上,經充分的協商與討論,可選擇用記名投票方式或不記名投票方式產生獲獎作品。投票方式由評委會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擇定。投票分兩輪:第一輪投票,對候選篇目進行初步篩選;第二輪投票,決定獲獎作品。作品獲得不少于評委總數的2/3的票數,方可當選。
4、獲獎作品的數量。每一屆評委會根據長篇小說創作的實際狀況確定該屆評選的獲獎數量。一般情況下,獲獎作品3-5部。為保持此項文學大獎的權威性,應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
5、評獎揭曉。評選結果由中國作協統一發布。對獲獎作品,頒發獎狀(證書)、獎牌和獎金。對出版獲獎作品的出版社、雜志社、責任編輯頒發獎狀(證書)。頒獎方式由評委會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