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有什么寓意和象征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記載:“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有什么寓意和象征?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白露有什么寓意和象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露有什么寓意和象征
白露節氣的到來就代表著天氣也開始慢慢轉涼了,可以說這個節氣是反應了氣溫變化,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天氣已經不再悶熱了,可以說這個節氣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在進入了白露節氣之后,夏季風就慢慢被冬季風代替了,冷空氣開始往南走,這樣的情況是會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
白露節氣的由來簡介
白露在二十四節氣中還是比較重要的,是屬于歷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歷書說“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進入"白露",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雖然暑熱可能不會一下子退場,但是悶熱感會逐漸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涼意。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太陽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在這個節氣的時候,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晚上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天氣的溫度也在不斷降低,晝夜溫差拉大,寒生露凝,這是“白露”名由之一。
白露的意義
白露節氣過后晝夜溫差是很大的,主要的氣候特征表現為天高云淡、氣爽風涼,在夜間也會有寒冷的感覺,是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秋天到來。白露節氣的到來就是代表了暑熱的結束,一般這個時候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在節氣的變化中,秋季的變化過程中也會帶來很多好處,一般豐收的秋季也會給大家帶來很多與健康有關的食物以及民俗。
白露節氣的氣候特點
白露是熱與涼分水嶺,一般這個節氣的到來就意味著炎熱的天氣過去,接下來的日子,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白露后,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從白露節氣開始,按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各地陸續開始進入到秋天。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由此可見,在這個節氣中,天氣上的溫差還是比較大的,也是一個容易感冒的節氣,所以,一定要記得提前做好防護工作。
白露節氣有哪些民間習俗?
1、收清露
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2、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3、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4、白露米酒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5、十樣白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