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白露特點和風俗大家一定都很好奇吧?你想知道的這里都有!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白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速看,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白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速看
喝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這時候的茶樹經過酷暑的拷打,白露是茶樹的另一個生長佳期,口感香醇。
吃番薯
番薯是在白露期間成熟食用的一種食物,含有大量的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白露期間食用吃番薯,具有一定健脾開胃以及滋陰補腎的作用。
祭禹王
一些地區的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白露三候的具體含義
我國古人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白露時節,鴻和雁開始列隊從北向南飛,燕子等候鳥開始集體朝南遷徙,尋找過冬的樂土,百鳥開始儲存干果以備過冬。
一候:鴻雁來
鳥從北向南飛,大曰鴻,小曰雁。鴻雁是一種大型的水鳥,主要是在河流、湖畔等地方活動。每年到了9月初就要開始遷徙。因為這種鳥喜歡成群活動,特別是在遷徙的季節,常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鴻雁遷徙是逐步分批進行的,最早的一批是在9月初就開始了,將一直持續到十月末,有些也會到11月初才開始遷徙,因為我國的地域遼闊,而不同地方進入秋季的時間早晚不一樣。等到了第二年春天,大概在3月中旬-4月末這個期間就會成群飛回來了。
二候:玄鳥歸
玄鳥指燕子,燕子也要飛到南方去過冬了。燕子是以各種害蟲為食,到了冬天絕大多數的昆蟲產卵藏起來了,有些也凍死了。燕子沒有食物可吃了,所以就要飛去南方過冬。
三候:群鳥養羞
“羞”同“饈”,美食之意,此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群鳥養羞是說冬天到了,群鳥都知道把好的食物積蓄起來,準備過冬了。三人以上為眾,三獸以上為群,群者,眾也。
白露節氣相關簡介
9月7日白露為八月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詩經》中的名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就是蘆葦。葦叢拂晨光極目蒼涼,清露凝雪瑩遍地殘芳。蘆荻無花秋水長,淡云微雨似瀟湘,秋容憔悴。那伊人在哪里呢?雨菲煙蒙中,秋波阻隔,只聞秋風吟。“白露為霜”的霜,非霜降之霜,霜降為霜之冰晶,而白露之“霜”不過是氣溫驟降,清露因沉濁而變奶白,感傷形容而已。
白露的民間神話傳說
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動期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它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盼和向往。
白露是9月頭一個節氣
2022年白露時間:2022年9月7日 ,農歷 2022年八月十二 星期三
每年9月8日前后,當太陽移達黃經165度時,開始進入白露節氣,白露是9月頭一個節氣,也是農歷24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此時農作物即將成熟,“秋老虎”也將逝去,天氣轉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白露時節,晴朗的白晝溫度雖然仍舊可以達到30多攝氏度,但夜晚會降到20多攝氏度,其溫差達10多攝氏度。這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以后,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地面散熱快,氣溫下降速度逐漸加快。此時,人們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涼爽的秋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