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動起來,世界看過來》大運會宣傳片
大運會為不同國家、地區的年輕運動員提供了交流、競爭和合作的機會,促進了體育交流與友誼的建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成都動起來,世界看過來》大運會宣傳片,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成都動起來,世界看過來》大運會宣傳片
大運在望,全城歡騰,成都大運會發布宣傳片《成都動起來,世界看過來》。當“大運賽事”碰撞“天府城事”,成都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宣傳片將鏡頭對準火鍋店、茶館、菜市場、熊貓基地等成都特有的日常生活場景,戲劇性地搭配體育解說旁白,讓生活小事也充滿緊張刺激的賽事氛圍,以幽默歡樂的方式,勾勒出一個個城市幸福生活場景。
成都大運會舉辦時間及比賽項目安排
成都大運會是指中國第31屆夏季大學生運動會,于2022年7月2日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本次大運會共設有17個大項、25個分項、341個小項,是歷屆大運會項目多、規模的一次。
大運會比賽項目涵蓋了田徑、游泳、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擊、舉重、摔跤、柔道、拳擊、擊劍、武術、帆船和手球等17個大項。其中,田徑大項設有47個小項,成為本次大運會的單項。
大運會的開、閉幕式將于7月2日和15日在成都市體育中心舉行,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和觀眾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盛大的體育盛會。
除了比賽項目外,本次大運會還將舉辦多種文化和藝術活動,包括文藝晚會、文化展覽、科技展示等。這些活動將為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和觀眾們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運會還將采用全新的人工智能技術,為比賽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分析和裁判判決,為觀眾帶來更加公正、公平的比賽觀賞體驗。
總之,成都大運會是一次集體育、文化、科技于一體的盛會,將為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和觀眾們帶來難忘的體育盛宴和文化體驗。
2023年成都大運會門票價格
成都大運會體育比賽門票價格,共分為580元、480元、380元、280元、180元、120元、80元、50元、30元9檔。根據場館及賽事項目不同,每場比賽最多3檔票價、最少1檔票價。
為提升公眾多樣化觀賽體驗,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藝術體操、體操、網球6個項目的決賽階段,將在最佳坐席區域設置一定數量的家庭套票及情侶套票。
2023成都大運會場館分布有哪些
1、金強國際賽事中心籃球館。該場館位于成都市溫江區,南鄰溫泉大道、東接鳳溪大道、西面文旅中心體育場、北接規劃橫七路,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可容納14000人。大運會期間,該場館將會作為籃球項目的備用場館。
2、東安湖體育公園。位于成都龍泉驛區東安湖片區,包括“一場三館”,4萬人大型甲級體育場、1.8萬座特大型甲級體育館、小球館、大型甲級游泳跳水館。將承擔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競技體操、游泳比賽及訓練場館等功能。
3、鳳凰山體育公園冰籃球館。位于成都市金牛區,距離成都市中心僅有12公里左右的距離。 鳳凰山體育公園冰籃球館是一座可容納1.8萬人(15020座固定坐席+3022座活動坐席)的綜合體育館。該館將會承擔第31屆成都大運會的籃球比賽項目。
4、新都香城體育中心體育館。位于成都市新都區興樂北路,處于繞城大道與南門河交匯處。比賽大廳設置3000個固定坐席,200個活動坐席。可舉辦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不搭臺體操比賽,大運會期間將會作為籃球訓練館。
5、 龍泉中學體育館。位于龍泉驛區鯨龍路1057號龍泉第一中學校內,新建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大運會期間,該場館將會作為籃球項目的訓練場館。
成都大運會“數智競技邀請賽”收官
新華社成都7月12日電 騰訊和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共同發起的“世界大學生數智競技邀請賽”12日落幕,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隊伍奪得冠軍。
世界大學生數智競技邀請賽是大運會首個以AI競技為主題的活動賽事。本屆賽事于2022年夏季啟動,通過平臺協作開放,邀請來自海內外多所高校的學生進行創新性的算法競技,助力創建多維立體的數字大運。
經過預選賽的角逐,來自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多倫多大學、墨爾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八支學生隊伍突圍進入總決賽,最終來自成都本地的電子科技大學隊脫穎而出,奪得冠軍。
電子科技大學隊的隊長付加慶表示:“大運會是體育競技的舞臺,也是文化和技術交流的平臺。很高興在全體隊員即將畢業之際,在‘家門口’的賽場上獲得這樣珍貴的榮譽,為科技大運添彩助力。在世界大學生數智競技邀請賽進行游戲AI學習實踐的經歷,會成為一段重要的經歷和記憶,也將為我們未來的AI研究與交流奠定堅實的興趣基礎。”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宣傳部(開閉幕式部)黨組成員、專職副部長苗峪源表示:“數智競技邀請賽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搭建平臺,同時將抽象的AI概念具象化,為創新科學技術傳播建設橋梁,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科技,壯大創新人才隊伍。”
本屆賽事由大運會執委會主辦,騰訊承辦,以騰訊“開悟”AI開放研究平臺為載體,為全球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人工智能科技和電子競技的交流舞臺,旨在促進科技、文化、競技精神在賽場上創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