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大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2023年大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3年大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年大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7月23日09:50:15,農歷六月初六,星期日。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此時,陽光直射北半球最為強烈,氣溫高、濕度大,人們常說的“酷暑難耐”正是形容這個時候的天氣。
大暑三候
中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每到大暑時節,由于氣溫偏高又有雨水,細菌容易滋生,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溫潮濕,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三候是說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節氣的天氣狀況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大者,就極熱當中,分成大小
古文記載“六月中,解見小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當中,分成大小,初后為小,望(農歷每月十五)后為大也。”因而,許多的古語中對大暑節氣常有過敘述。
中國古時候將大暑分成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間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二種,陸生的瑩火蟲生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因而古代以為螢火蟲是腐草變為的;第二候是說氣候開始看起來炎熱,土地也很濕冷;第三候是說常常有大的雷雨就會出現,這暴雨使暑濕變弱,氣候開始向立秋過度。
確信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通常是處于三伏里的中伏階段。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不是有句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大暑針對小暑來說,氣溫更為的酷熱。
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1、吃仙草
南方民間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的說法,大暑天氣炎熱,用仙草制作成果凍狀的仙草凍(涼粉),既可以滿足了嘴巴,又可以趕走身體里的熱毒。
2、喝冬瓜荷葉湯
大暑天喝它可去暑,調理脾胃,清熱。
3、吃米糟
在福建的一些地區,過大暑講究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慣,被稱作“過大暑”。米糟也叫做醪糟,是以糯米為原料,蒸熟后加酒曲天然發酵而成,可以補元氣開胃提神,滋陰養腎。
4、喝姜茶
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的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大暑這全年最熱的時節里曬生姜,伏姜中含有豐富的姜辣素,姜辣素可加快人體的血液循環,促進排汗,通過汗液將人體內多余的熱氣帶走。
5、吃雞
每年盛夏季的大暑時節,長沙民間有吃雞的習俗,尤其以童子雞最優。大暑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一段時期,因此體質虛弱的人很容易中暑,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相對于其他肉而言,童子雞能溫中益氣,具有補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