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確診猴痘病例新增23例
研究猴痘有助于加深對病毒學與免疫學領域的理解,推動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進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臺灣確診猴痘病例新增23例,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臺灣確診猴痘病例新增23例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當局疾病管制部門4日公布,島內新增23例猴痘病例,其中21例為本土病例、2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單周新增病例數寫下新高,目前猴痘疫情仍處高原期。
臺灣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傳染病,截至7月3日累計確診221例病例(206例本土病例及15例境外輸入病例),其中155例已康復、6例仍住院治療中、60例于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中。
臺當局疾病管制部門表示,依據6月28日召開的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門傳染病防治咨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決議,擴大猴痘疫苗接種對象,將自7月5日起正式調整猴痘疫苗接種對象范圍,由原先“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放寬為“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
猴痘病毒的治療方法
目前國內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和并發癥治療。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后良好。大多數情況下,猴痘癥狀在2~4周內自行消失。
普通市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風險低
目前,普通群眾感染猴痘病毒的風險低,不必過度驚慌。建議群眾積極了解猴痘預防知識,做好健康防護。
若在國內外有可疑動物、人員或猴痘病例接觸史,或有同性性行為等高危行為,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主動就醫,并告知接診醫生境外旅居史和接觸史,以協助診斷和治療。
天花和猴痘的區別是什么
天花和猴痘的區別是病因不同、癥狀不同、潛伏期不同等。
1、病因不同:
天花主要是體內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猴痘通常是感染猴痘病毒造成的。
2、癥狀不同:
天花的患者在潛伏期無明顯癥狀,當病毒增多時,會出現頭痛、背痛、高熱、渾身乏力等癥狀;猴痘的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肌肉酸痛、寒戰、水皰等,同時還伴有發熱。
3、潛伏期不同:
天花的潛伏期通常為10到14天;而猴痘的潛伏期在5到21天,每個人的體質不相同,所以潛伏期也不相同。
除以上區別外,還包括傳染源不同、傳播途徑不同、死亡率不同等。當病情加重時,需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對因對癥治療。患病期間需要做好局部皮膚護理,不可以用手抓撓,以免導致皮膚損傷,還要清淡飲食,保持心情舒暢,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