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發現一例猴痘病例
沈陽發現一例猴痘病例正隔離治療,大家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沈陽發現一例猴痘病例正隔離治療,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沈陽發現一例猴痘病例正隔離治療
沈陽市報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經省、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復核,實驗室檢測結果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經臨床專家組會診,7月3日,診斷為猴痘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猴痘是人群普遍易感的。既往接種過天花疫苗者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
猴痘感染發病原因
猴痘病毒最早(1958)從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個實驗室的猴子體內分離出,當時被稱為哥本哈根猴痘病毒;其后,發現非洲的其他動物,例如松鼠、大鼠、小鼠、兔類、豪豬和穿山甲等也可能是這種病毒的宿主。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猴及人類的猴痘病毒感染與天花在臨床癥狀和組織病理上難區別。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有共同抗原,兩者之間有很強的血清交叉反應和交叉免疫,故猴痘流行的時候可采用接種牛痘預防。猴痘病毒呈長方形,大小為200nm×250nm,可在非洲綠猴腎細胞中培養生長,導致細胞病變。在雞胚成纖維細胞單層培養中能產生空斑。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產生類似天花病毒引起的細小痘皰病變。兔接種猴痘病毒僅產生皮膚病變及角膜炎,而小鼠腦內接種猴痘病毒可產生腦炎。
猴痘治好后會毀容嗎?
在發現的早期階段,猴痘一般是能治愈的,不太會影響患者整體美觀度;在發現的中后期,猴痘好了之后一般可能會導致面部失去原有的相貌,具體分析如下:
猴痘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性疾病,主要因感染猴痘病毒所致,患者會出現發熱、皮疹等不適癥狀,嚴重時,可出現皮損部位繼發性感染、膿毒癥,出現斑點、丘疹、水皰。在發現的早期,患者保持眼睛、口腔、耳鼻等部位清潔干燥,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吲哚美欣片等藥物治療,不容易影響整體感官效果。在發現的中后期,皮膚可能逐漸潰爛和結痂,在治愈以后可能會留下一些疤痕,可能會影響整體美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疤痕會逐漸消失。
猴痘的潛伏期一般是6-13天,最長可到21天。常見發生部位多在臉部、手掌、腳掌、軀干。感染者會出現發熱、頭痛和淋巴腫大、皮疹、肌肉酸痛等癥狀。隨后出現皮疹,并逐漸發展為膿皰,持續一周左右時間,之后結痂。一旦所有結痂脫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傳染性,可以視為痊愈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