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全國植被生態質量較常年提高6.2%
喜報全國植被生態質量較常年提高6.2%!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喜報全國植被生態質量較常年提高6.2%要聞速遞,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喜報全國植被生態質量較常年提高6.2%要聞速遞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記者黃垚)中國氣象局4日發布的《2022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為68.3,較常年提高6.2%,為2000年以來第三高。
地表生態狀況變化受天氣氣候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公報從天氣氣候對地表生態影響角度,評估了2022年和2000年以來氣象條件影響情況。
在中國氣象局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張恒德介紹,從氣象條件來看,2022年全國平均≥0℃積溫較常年和2021年分別偏多6.4%和1.2%,熱量條件較好;全國有73.2%的區域降水量接近常年,水熱匹配總體好于常年。
公報同時顯示,2000年至2022年全國有91.9%的區域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呈提高趨勢。全國有67%的區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有98%的區域年平均氣溫呈升高趨勢。
植物對環境保護的作用
主要反映在它對大氣、水域、土壤的凈化作用。植物葉片的表皮有表皮毛、黏液、油脂等可吸附粉塵、有毒氣體,富集有害物質。部分植物具有較高的抗性和吸收、積累污染物的能力。植物對大氣污染有一定的凈化作用,且有調節氣候、減噪、防塵等效果。 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也十分重要。森林對地面的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在地表的流失和對表土的沖刷,保護坡地。涵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森林枝葉的蒸騰作用,使水汽散發到大氣當中,水汽再凝結成雨,減免了地區干旱。
保護樹木建議都有哪些?
1、不濫砍濫伐樹木,不隨意毀壞自然資源。
2、盡量節約紙張,不把沒用完的筆記本隨意扔進垃圾筒。
3、將荒廢的土地全部利用到植樹上。
4、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5、不隨地亂扔垃圾,特別是廢舊電池及塑料袋。
6、為市民免費發放小樹苗,全民參與森林建設。
7、隨手關閉電源,人不在時不開啟電燈、電視等家用電器,盡量節約每一度電。
8、不濫捕濫殺野生動物,與動植物和諧相處。
9、依托科技,實現可持續發展策略。
10、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依托科學技術的支持,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內涵包括:經濟的發展和對森林資源與環境的再發展能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