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小麥一般是在什么時間_2023全國“三夏”麥收進度
收麥子是冬小麥,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割;你是否在尋找夏收小麥一般是在什么時間_2023全國“三夏”麥收進度?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收小麥一般是在什么時間
夏收一般在芒種前后,也就是5-6月份的樣子。此時天氣開始炎熱,渭北旱地小麥大部分已收割歸倉,而黃河灌區關中段小麥等夏熟作物成熟加快。夏糧收獲、夏播玉米和田間夏管工作都很重要,農活也相應比較繁忙,所以“芒種”有時農民也稱“忙種”。
2023全國“三夏”麥收進度
截至6月7日17時,全國已收冬小麥達1.64億畝、進度53.8%,其中安徽進度過九成,河南過八成,江蘇過三成,山東、陜西進入收獲高峰,河北麥收開鐮。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進入6月份以來,河南、安徽、江蘇、陜西等地緊抓降雨間隙和晴好天氣,組織收獲機械和農機手晝夜不歇、連續奮戰,加快搶收成熟小麥,全國日均收獲面積1500萬畝以上,掀起“三夏”麥收高潮。
據中國氣象局預報,未來十天麥收區大部以晴好天氣為主,利于搶收搶曬。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各地要持續做好農機調度,抓住有利天氣加快收獲進度,確保適收快收、應收盡收,因地制宜做好已收小麥烘干晾曬和通風儲存工作。同時,緊抓農時及有利墑情,高效推進收種銜接,確保成熟一塊、收獲一塊、播種一塊,將秋糧播在豐產期。要組織開展巡回技術指導,緊抓機具狀態良好、機手操作規范兩個關鍵,努力提高機收作業質量減損失、提升機播作業質量促單產。
中國小麥產區
1、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里冬小麥產量約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東、陜西、山西諸省區;
2、南方冬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這里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種植冬小麥有利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其特點是商品率高。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麥區,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
夏收農作物有哪些
夏收作物有油菜、馬鈴薯、黃瓜、空心菜和毛豆等。油菜是十字花科、蕓墓屬草本作物,為一年或者二年生草本植物;馬鈴薯是指土豆,屬于茄科,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黃瓜是葫蘆科一年生蔓生或者攀援草本植物;空心菜一般是指薤菜,是番薯屬光芎組植物,空心菜是一年生草本;毛豆就是指新鮮連莢的黃豆。
夏收之后種什么比較合適?
1、大豆
大豆是一種油料作物,也是一種優質蛋白來源的作物。同時大豆也是一種喜溫作物,低溫穩定在10℃時可以很好的發芽生長。所以夏收之后,種植大豆非常合適,一來可以和其他蔬菜作物輪作換茬,再者也可肥沃土地,一舉兩得。
2、玉米
玉米也是一種喜暖作物,地溫穩定在12攝氏度即可發芽生長,隨著溫度逐漸升高長勢會更好的。夏收后,家庭種植可以適當播種一些甜玉米,和蔬菜交替食用。
3、芝麻
芝麻是一種典型的耐熱耐旱、怕澇的作物,播種芝麻需要溫度更高些。夏收后,應根據種植條件適時播種。注意夏收的這一段時間,雨水也比較多,若芝麻在苗期遇到持續降雨天氣,要及時除草、補苗、排澇,保證芝麻質量。水澇田,不利于形成優質芝麻,影響油質。
4、蔬菜
夏收后,一些需要移栽的蔬菜,基本都可以移栽定苗了。如果自家沒有育苗,可在集市上購買后及時移栽。如:番茄,辣椒,黃瓜,茄子,絲瓜,圣女果等;一些早播的蔬菜,還可以補種第二茬,如: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