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返航計劃
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022年的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最后一次飛行任務;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返航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返航計劃
神舟十五號搜救回收任務6月1日凌晨按照全系統、全狀態、全流程,組織航天員搜救1:1全系統綜合演練。這是任務最后一次全系統綜合演練,進一步檢驗了著陸場系統搜救回收任務組織能力、指揮能力和保障能力。
目前,東風著陸場直升機搜救分隊、空運機動搜救分隊、地面搜救分隊、著陸區周邊民兵分隊等各方搜救力量已經就緒,東風著陸場做好了迎接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的各項準備工作。
根據計劃,與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在軌輪換任務后,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返回東風著陸場。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是東風著陸場執行的第4次載人飛船搜索和航天員救援任務。
針對此次跨凌晨搜救行動,東風著陸場開展了大量針對性準備工作:他們推進了著陸場布局優化,在東風著陸場周邊勘選了應急備降場,新增了后彈道返回搜救區域和搜救方案,提升了東風著陸場應對大范圍偏差快速搜救能力,進一步增強了航天員安全保障能力;構建了非合作式快速精準搜索體系,可____返回艙信標失效等意外情況快速搜索難題,顯著提升了東風著陸場快速精準搜索到達能力;進一步創新了預案體系構建方法,形成以風險識別牽引、應急指揮要點統領、專業預案支撐的新一代預案體系;全面系統組織了搜救裝備檢修檢測工作,搜救裝備可靠性大大提升,搜救支持能力進一步穩定。
近期,東風著陸場組織各方參試力量有序推進了搜救任務直前準備,已經按照單項訓練、系統間匹配訓練、空地協同訓練、全系統演練等4個階段組織了多次訓練演練,按照規定完成了直升機試飛、定檢等飛行考核訓練。
“目前,東風著陸場所有搜救力量和裝備設備均處于良好狀態,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具備執行搜救任務的條件。后續,東風著陸場全體隊員將堅持載人航天標準,以最可靠、最安全、最溫暖的方式迎接神十五航天員凱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高級工程師、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副總設計師卞韓城說。
神舟十五號飛行歷程
發射對接
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成功。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0日5時42分,神舟十五號成功自主對接于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前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 [28] 。
太空會師
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神舟十五號乘組費俊龍、鄧清明、張陸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首次實現“太空會師”。隨后,“勝利會師”的兩個航天員乘組,一起在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里留下了一張足以載入史冊的太空合影。后續,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進行首次在軌輪換。其間,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任務和交接工作 [29-30] 。
乘組交接
從外觀上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兩艘飛船完全一樣。在地面飛控中心,研制人員為了區分,給每艘飛船一個特定的標識符,像身份證號一樣加在上行、下行的信息中,避免天地數據傳輸混淆,清晰高效地同時控制兩艘飛船在軌工作 [38] 。
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空間站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 [34] 。兩個乘組的6名航天員分別在確認書上簽字,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啟長期有人駐留模式 [35] 。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將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在軌輪換。 [53]
在軌工作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進駐后對空間站開展了持續的載人環境維護照料,完成了電解制氧補水、夢天艙二氧化碳凈化器轉運安裝以及空氣、水樣和表面微生物真菌計數等工作,并在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撤離后進行了輪換狀態恢復和物資整理等。航天員乘組還在軌完成了問天實驗艙 CMG(控制力矩陀螺) 設備在軌組裝、夢天實驗艙兩相實驗柜解鎖安裝、燃料科學實驗柜插件安裝、高溫材料科學實驗柜解鎖安裝等設備設施組裝工作,并進行了十余項狀態測試和性能測試。實(試)驗主要以樣本隨載人飛船上行的、有時限要求的細胞學、植物學等實驗項目為主,并行開展了操作力變化規律研究、眼手協調測試、在軌腦電實驗、在軌情緒評價和應急決策能力評估等人因領域研究項目 。
2023年3月,在地面科研人員和航天員協同配合下,夢天艙燃燒科學柜中的實驗系統成功執行首次在軌點火測試,驗證了空間站燃燒科學實驗系統功能的完備性,以及整體實驗流程的準確性與科學性,為后續項目順利實施打下良好基礎 。
2023年3月12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空間站已全面建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新階段。空間站組合體在軌穩定運行,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計劃于2023年6月返回地面。
2023年3月30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第三次出艙活動。在地面工作人員和艙內航天員鄧清明的密切配合下,兩名出艙航天員費俊龍、張陸圓滿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4月15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四次出艙活動,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個乘組出艙活動紀錄。
截至2023年5月29日,神舟十五號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181天,各項在軌工作進展順利,已圓滿完成了4次出艙活動任務,成為執行出艙任務次數最多的乘組;還開展了多次載荷出艙任務,8項人因工程技術研究、28項航天醫學實驗,以及38項空間科學實(試)驗,涵蓋了生命生態、材料科學、流體力學等,獲取了寶貴的實驗數據。目前,他們正在緊張有序開展神舟十六號乘組進駐和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18時22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迎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后續,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工作。
2023年6月上旬,神十五乘組預計返回地球,額濟納東風著陸場航天搜救隊即將迎接他們歸航。
飛船返回
2023年6月1日,東風著陸場直升機搜救分隊、空運機動搜救分隊、地面搜救分隊、著陸區周邊民兵分隊等各方搜救力量已經就緒,東風著陸場做好了迎接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的各項準備工作。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簡歷
費俊龍,男,漢族,籍貫江蘇昆山,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專業技術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飛行學院飛行技術檢查員,被評為空軍特級飛行員。1998年1月入選為我國首批航天員,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2005年10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頒發“航天功勛獎章”。經全面考評,入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并擔任指令長。
鄧清明,男,漢族,籍貫江西宜黃,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66年3月出生,1984年6月入伍,198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某飛行大隊副大隊長,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入選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全面考評,入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張陸,男,漢族,籍貫湖南漢壽,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曾任空軍某訓練基地某團司令部空戰射擊主任,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10年5月入選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經全面考評,入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神舟十五號發射時間
神十五發射時間為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
神舟十五號是中國發射載人航天工程的第十五艘飛船。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成功。
神舟十五號發射地點
神舟十五號于2022年11月29日23點08分在酒泉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本次任務的航天員是費俊龍、鄧清明、張陸,由費俊龍擔任指令長。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之后,中國空間站將形成“三艙三船”構型,其中的“三船”包括: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
神舟十五號升空后,將于神舟十四號的三位航天員將共同在軌駐留7天,航天員系統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兩個飛行乘組還將開展科普教育及其他公益活動,按計劃開展數十項科研、飛行任務數據資料收集和拍攝;開展在軌健康監測、防護鍛煉、在軌訓練和演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