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過清明節
好作文的內容通常比較豐富,涉及廣泛的話題和領域,而且能夠深入探討,展現出作者的博學和思考能力。要怎么寫小學作文過清明節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作文過清明節,供大家參考。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1
2_4月4日,第一個成為法定假日的清明節到來了。呵呵,老天似乎很賞臉,清明節一改以往“雨紛紛”,變得晴朗,而路上行人呢,不再是“欲斷魂”,都懷著喜悅去踏青,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祭奠。所以……
車子多的非比尋常,我們等擺渡足足等了5個多小時,從凌晨6點等到中午11點多。結果外公外婆都等不及了,自己先開始掃墓,順便“替”我們祭掃,奇怪!
還好還好,總算有一家等我們一起祭掃。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著墓碑上刻著的幾個大字,心里泛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悲酸。一陣風吹過把地上的焚燒盡了的灰燼卷起,吹進每個人的眼里,仿佛是在為我們掩蓋眼眶中的晶瑩……
掃墓完畢,我們把那沉重的腳步換成了輕盈的步伐,HOHO,踏青去嘍!
其實下鄉也有很多好處的!你看,這正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一眼望去,金黃金黃的一大片。微風悄悄地悄悄地走過,油菜花隨風舞蹈。別和,浪漫的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間比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無意間發現了一些滿天星。呵呵,那可是我的守護花朵呢!嘻嘻,就像天上調皮的星星降臨人間。故意隱藏自己的香味,隱藏自己的蹤影。呼,深吸一口氣,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最簡單的幸福!
清明節,祭奠的悲酸,踏青的歡笑……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2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祀祖先和掃墓的日子。關于清明節的傳統習俗自然也有很多,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部分都在清明節上墳。
清明節一到,天氣就有了明顯的變化,同時也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因此,有了“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的說法。
按照習俗,清明節上墳時,人們要帶水酒果肉,紙錢等東西到墓地,將食品放在親人的墓前,燒紙禱告,然后捧一些新鮮的泥土放在墳上,叩頭祭拜,最后做一頓飯吃了就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中就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說法。寫出了清明節獨有的氣氛。
清明節過后,天氣晴朗,大自然顯示出了蓬勃生機,到處一片春光明媚,花紅柳綠的好景象。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3
今天我和家人去了中山公園,開始了踏青的路程。
我們一大早就起床,準備去踏青。到了中山公園門口,春風微微吹拂過我們臉龐,彌漫著青草的新泥味,十分溫和。花壇里的郁金香,雖然還沒有競相開放、姹紫嫣紅,但是那葉尖上的晶瑩剔透的露水,帶給人一種微妙的溫馨的感覺……
再往里走,我們看到公園兩側的花壇中的青草,萌發著,努力地艱苦地從土里鉆出來,因為它有奮斗目標,想要見到藍色的天空,包羅萬象的世界,想要看到自己最美的一面,開出最美麗的花朵,作為自己堅強不息的驗證。
我忽然想到,我們作為一名學生,也要向花朵學習,學會堅強的面對生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不能半途而廢,最后散發出自己最美的光彩。
一朵微不足道的小花都能做到,我們作為高智商的動物還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一朵花兒小時候終究是一顆微不足道的種子,但是在它努力過后,見到了勝利的彩虹,它笑了,在微笑里綻放開色彩斑斕的花朵。
我們來到了孫中山的雕像前,看到了我們偉大的孫中山爺爺——革命的先行者的雕像,想起了當年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對我們子孫后代帶來的福音。
后來我們又來到了社稷壇,社稷壇上鋪墊著五種顏色的土壤:東方為青色、南方為紅色、西方為白色、北方為黑色、中央為黃色。據說五色土象征著我們廣博的中華,在社稷壇東邊的青土代表著東邊的大海;西邊的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邊的紅土預示南方的紅土地;北邊的黑土象征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間的黃土,象征著黃土高原。聽導游說,有人認為黃土象征居中的黃帝,他統治天下,因為由手拿繩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輔佐;青土象征東方太嗥,他是手持圓規掌管春天的木神輔佐;紅土象征南方炎帝,他是手持秤桿掌管夏天的火神輔佐;白土象征西方少昊,他是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輔佐;黑土象征北方顓頊,他是手持秤錘掌管冬天的水神輔佐。黃土居中,因為統治者黃帝居于核心地位。東西南北依次為青白紅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個統治者輔佐。
這次的踏青活動,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體會到了踏青的真正意義。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4
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清明節這個節日嗎?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了吧!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了,今天的氣氛特別好,大家都來了,來,就讓我帶你一起走進這里吧!
天剛蒙蒙亮,我們加起來就“全副武裝”,兵分兩路,我、爸爸、媽媽、妹妹一路,姨爹、奶奶一路,一個負責買雞,一個負責買零食、紙錢以及蔬菜。爸爸爽快至極,見一樣拿一樣,毫不猶豫、堅決果斷,經過了十分鐘的快速搶購,順利的買完了需要的東西,姨爹也早已在超市門口等我們還安全到達目的地了,我們裝完貨上車直奔我們的最終的目的地元謀老家。
我們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路程,不僅快,還安全到達目的地,剛一回到家,菜啊,肉啊,水果啊等等,五花八門,準把你看得頭暈腦眩。好了,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大廚“閃亮登場”,他就是我爸爸的老表,他熟練地操縱著鍋,把菜翻上翻下,經過他的多沖加工,滿滿兩桌子香噴噴的菜,我聞到了,垂涎三尺,就等著發筷子了酒足飯飽之后,我們輕裝上陣,向著墳地出發。
我們來到祖父的墳面前,一共有三尊,我們個個面容嚴肅,依次壓紙錢,要壓在墳的左右上角,并且要磕頭,先從最老的開始,每人磕三個,磕完后,要敬茶和酒,敬完后,再鞠躬,才能離去。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這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我穿上運動鞋,穿上校服,拿上了水,興致勃勃坐校車去了學校。
學校紅旗廣場上很熱鬧,同學們像我一樣精神抖擻,準備了補充體力的零食和水,為這次“遠足、踏青、感恩、環保”的實踐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我們排好隊出發了,隊伍整齊而有秩序,我們徒步要走十公里的路才能到達目的地一一革命烈士公墓。
我們一路走一路歌,看到麥苗綠油油的,一片生機。小樹在向我們招手,迎春花綻開了笑臉歡迎我們的到來,鳥兒嘰嘰喳喳熱情地陪伴著我們,讓我們感到格外興奮。徒步雖然辛苦,但我們都沒喊累,堅持了下來,一個也沒掉隊,我們時不時回頭看看浩浩蕩蕩的隊伍,偶爾唱著歡快的歌,偶爾吃點零食補充體力,偶爾主動撿一下地上的垃圾,我們彼此快樂著。我覺得自己的這次遠足之行真是了不起,磨練了我們大家的意志。
田間有的農民在栽種蔬菜,應了那句老話“種瓜種豆,清明前后。”長輩告訴我在清明節之前種東西就不用澆水啦,因為清明節這個節氣大多有雨水降落。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辛苦行走,我們終于到達了烈士公墓。我們稍作休息后排好隊,學校少先隊大隊委向烈士敬獻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花圈。我們一起敬禮并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老師講了一些關于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我深深的受到了鼓舞。
到了下午,我們上了一節有關清明節的主題班隊會課,老師為我們講了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講了清明節該如何文明祭掃。我們接下來就開始了“畫蛋、碰蛋和吃蛋”的游戲。
在畫蛋的時候,我畫了一個關于表情包的蛋,同學們展示了許多圖案不同的彩蛋,好看極了。
到了“彩蛋碰碰碰”這一環節了,同學們躍躍欲試,有的拿出鵝蛋,有的拿出雞蛋,還有的拿出鴨蛋,憋足了勁兒想爭冠軍。老師把蛋分成三類,號令一出,教室里立刻響起了”啪——啪——啪”的聲音。很快就決出了我們的三個碰蛋冠軍,他們分別是李智霖,許文宇,許文麗。教室里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快樂的你,快樂的我,快樂的我們在清明,我喜歡今年的清明節。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6
清明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日和掃墓的曰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以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在1935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遣產名錄。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我真期待清明節的到來呀!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7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我家鄉的清明節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當然是掃墓了。清明節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當然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更應該去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不會有我們的美好未來。我們用這種方式寄托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習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跡,繼承先烈的遺志,將來更好地為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故有“清明前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農民伯伯在清明前后種下自己的希望,期待秋天會有好收成。人們也會紛紛栽下了一株株小樹苗,美化自己的家園,使神州大地變得更加郁郁蔥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春天把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萬物復蘇,萬紫千紅。我們趁著這美好時光,帶著相機,去山上,田野踏青,尋找春天的足跡。
清明時節,風箏也耐不住寂寞,凌空而飛,翩翩起舞,綻放于藍天,如魚得水,俯仰漫游。小朋友們手里拿著風箏,一個個歡呼雀躍,放飛了童心,放飛了快樂,放飛了希望。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8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上山給先祖掃墓。我們買了一些鞭炮和紙錢,來到山上,把紙錢一燒,鞭炮點燃,我們就趕緊跑開,鞭炮炸完了,我發現周圍的樹木全部都扎到了,我還看見許多人把塑料做的花環亂扔在山上,這種塑料不容易化解,非常的不環保。山上的樹越來越少了,原來是那些掃墓的人砍了。這樣一來,山上就顯得光禿禿的,我感覺有點不對勁。
回家的路上,我想,每年青明節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掃墓祭祖,得砍掉多少樹木啊!國家不是在提倡環保嗎?所以,我覺得,清明節不必這么浪費,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祭祖,比如:放放老人生前愛聽的音樂,讀讀老人生前愛看的書。這樣,就環保的過了一個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要懂得怎樣過好清明節。這樣,才能使這個節日永遠的傳下去!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9
今天是清明節,說好今天要上山去掃墓祭拜先輩,所以我早早就起床洗漱,做好掃墓準備。
爸爸媽媽比我起床得更早,他們早就將要去祭拜東西放在一個大籮筐里。“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紙,還有;香蕉,準備好,蘋果,也準備好;蠟燭……”我故意在一樣一樣大聲地數,媽媽也樂得在旁邊看我數。“好,準備齊,我們向山里出發!”我叫道。我在前邊引路,爸爸挑著祭品跟在后頭,媽媽也一并隨行。
剛出門,就覺得不大對頭,滿天烏云,那一朵朵黑沉沉云仿佛是吸滿水大海綿,飽脹得就要滴下來似,難道老天爺也是有靈性,要祭拜也非常傷感?我也不禁擔心起來,對媽媽說:“看來,天要下雨,真是麻煩。”媽媽說:“是啊,不過東邊天還好,比較亮。我看天氣預報,說今天只是雷陣雨,應該不會那么早下吧。走,快點,我們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個人住在村子東頭。我們走向奶奶家。進奶奶房子。咦?怎么奶奶不在家呢?我叫起來:“奶奶,您在哪里?”從后面菜園傳來奶奶聲音,原來,奶奶在田里種菜啊!媽媽也趕緊走去幫忙。真是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媽媽匆匆忙完,我們就去墓地掃墓。
我們來到墓地。啊,這里景色真美啊!群山起伏,連綿不斷,那遠處山峰上還繚繞著淡淡云霧呢,峰頂若隱若現,仿佛是天上仙境。山上樹木茂盛,滿眼蔥綠,像是給山上穿一件綠色連衣裙。山腳邊那不知名野花,不正是給裙腳鑲上花邊嗎?再看看近處小草,草尖上掛滿晶瑩水珠,是不是昨晚做個美夢流下羞澀眼淚啊。聽,還有清脆鳥鳴聲,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頌這里美景。我情不自禁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爸爸媽媽都哈哈大笑。
我們結隊走到爺爺墓地,放下祭品。媽媽對我說:“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那邊去玩,讓媽媽和爸爸好好除掉這些雜草。”說完,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動手拔草。爸爸將較大樹木砍倒。我問爸爸:“為什么要砍倒呢?這不是濫砍亂伐嗎?”爸爸笑著說:“這不算是濫砍亂伐,在墓邊樹要砍掉,就像家里打掃衛生一樣。要不砍掉,到時連墓在哪里都找不到。”我點點頭,閃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機。過一會兒,墓地清掃干凈,奶奶把東西擺好,插上香,點著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里念念有詞,也不知在說什么。我見忙把手中手機放下,問爸爸,奶奶在念什么。爸爸微微一笑,擺擺手,意思是叫我這時候不要說話。五分鐘左右,奶奶念完就叫爸爸去放炮燒紙,然后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說是許許心愿,那些列祖列宗會保佑我。我聽,半信半疑地照做。我是希望我們全家幸福如意,我成績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我們許完愿,就開始放爆竹。那劈啪劈啪聲音在山里顯得格外響亮,連小鳥聲音也停止,樹木也站立不動。
天,又下起雨,我們不得不趕緊收拾東西回家。一路上,我們還看見很多人也來掃墓呢,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啊!
小學作文過清明節篇10
清明,是一個緬懷祖先的日子。明為掃墓,實為踏青。
星期六,我們全家便往山里跑。今年的清明萬里無云,沒有了“雨紛紛”的“斷魂”,只留下春的氣息和開闊的心境。我一蹦一跳地穿過田埂,油菜花香撲鼻而來。我時不時地和蜜蜂打個招呼,又和小鳥對唱互鳴。終于到了上山的路,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去,累得筋疲力盡,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不肯起來了。媽媽只好等到我不累的時候再讓我去踏青。終于踏完了青,爸爸提議說,我們去挖筍吧。春天的筍娃娃從土里鉆出腦袋來,靠著竹媽媽的身子,奮力地向上生長。爸爸拿起一把鋤頭,奮力地挖了起來。一棵、兩棵、三棵……等到了下山的時候,我手里多了一大筐筍。
清明踏青,我聽到了春,看到了春,聞到了春,感受到了春,讓我體會到了春就在我身邊,環抱著我。
走,踏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