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
結構是作文的骨架,合理的結構安排可以讓作文更加有條理、層次分明。什么才算好的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1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前一天早把要拜祭的食物買好了,到了九點多的時候,我們就出發了,一路上,后面的食物一直散發著香氣,我回頭一看,那些食物仿佛一直在和我招手,還叫我趕快吃它,可是還沒拜好不能吃,我只好把口水吞回去。
到了目的地之后,我們就把東西放好,過了不久拜好了之後,就開始放鞭炮,我怕被鞭炮炸到就躲在柱子后,但還是被炸到,我痛得快忘的也快,一課件下載放完鞭炮後我就開始狼吞虎咽的吃了,一直吃到肚子漲了起來才休息,到下午我們要回家的時候我卻看見一個幾乎身不見底的大池塘,池塘里的魚都好漂亮喔,真想把它們都抓回家,正當我看的入神的時候池塘里卻出現了一條蛇,那條蛇的花紋很漂亮,但頭卻是三角形的,真可怕。
下午的時候,我們去姑姑家,姑姑家養的狗一直在我腳邊轉圈圈,好可愛喔!
晚上九點的時候,我們就回去了。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2
清明節要到了,按家鄉的風俗要到祖墳面前燒香、磕頭、殺雞、敬酒、獻茶。獻粑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幾天地里的蠶豆剛好熟了,正是做豆米粑粑的時候,我最喜歡媽媽做的豆米粑粑。
清明節那天早上,爺爺和爸爸用籃子背上大公雞、酒、茶,點上香去祖墳完成節目。奶奶和媽媽在家里煮肉、煮飯,最忙的要數做豆米粑粑。媽媽從地里摘來新鮮的蠶豆,剝成豆米,清洗干凈了裝在鍋里煮起來。等豆米熟了,媽媽也就準備好了糯米面和紅糖粉裝在一個大一點的盆里,把鍋里的豆米和湯趁熱倒進盆里和起面來。和好面后,用雙手捏粑粑,一會兒奶奶和媽媽捏了一桌子有白的糯米有綠的豆米粑粑。
接下來是煎粑粑,奶奶拿香油倒在鍋里,等油熱了就把豆米粑粑放在鍋里煎,一會兒豆米粑粑就熟了,一個個豆米粑粑脹鼓鼓的,油亮亮的冒著糯米和豆米的香氣。我剛想抓一個來嘗嘗,媽媽說要先獻老祖公,不然會頭暈肚子疼。我只好忍住了,直到用碗裝上豆米粑粑點上香,獻了磕頭祝福后我搶先抓一個來吃,嘴里是粑粑的香、粑粑的甜。
我覺得生活就像豆米粑粑那樣又圓又甜。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3
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人,烈士的日子。今天下午我們學校五年級全體師生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來到東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瞻仰他們的豐功偉力。
走進陵園,遠遠地就看見高高聳立在東山之巔的革命英雄紀念碑。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的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登上長長的石階,我們來到了英雄紀念碑下。碑的四周刻著一幅幅革命先烈英勇戰斗的壁畫,記錄著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
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下面對鮮艷的隊旗,我們舉行了宣誓儀式。全體師生為革命烈士默哀3分鐘。那一刻,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這美好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拋投顱、灑熱血,用生命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我一定要發憤學習,將來好報效祖國。隨后,我們想革命烈士們獻上了一朵朵小白花。安息吧,先烈們。我們會永遠懷念你們的。
最后,我們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館里珍藏著革命烈士的遺物和英雄事跡介紹。
這次掃墓活動讓我們很好的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4
今天我一早就起床了,因為,奶奶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上墳,我很期待!
早晨7點我和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我看見許多許多人,我問媽媽:“今天怎么這么多人啊?”媽媽說:“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又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來上墳,就是為了表達對先人敬意和懷念。”我似懂非懂跟著媽媽他們走了好遠,終于看見前面有座小山,奶奶說:“就在上面了,你們小心點。”我爬上山,看見了我們要上墳。墳旁邊有許多小竹子,奶奶他們在清理小竹子,我也加入了他們隊伍和他們一起清理,一會兒我覺得我手有點疼,一看,我手破了,還流了一點血,媽媽說:“沒事,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傷不算什么對嗎?”我說:“對,這點小傷沒問題。”我們繼續清理小竹子,一會兒,奶奶就讓我們去磕頭,我一共磕了六個次,因為我爺爺沒來上墳,他們就說讓我多磕幾個頭,說是以表敬意。燒完錢,磕完頭,我們就下山了,我在下山時候還摔了一跤,把我褲子也給摔破了,雖然是這樣,但是我還是很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說這首詩就反映了清明時節自然環境和凄涼哀怨氣氛。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5
清明節是一個傳統而古老的節日,追憶故人,思索未來。
又是一年清明到,媽媽帶著我到雨花臺給烈士們掃墓。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站在烈士們的墓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里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你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們用堅強的毅力壓倒了日本鬼子的狂暴,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里,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弦的旋律:“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面對敵人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動搖;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你們堅強的意志讓我們深深地感到敬佩,你們英勇無畏的精神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增光添彩!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一起去掃墓。走了不久爸爸難過的說:“這是我爺爺的墳墓。”說完爸爸把媽媽事先準備好的東西擺在了太爺爺的墳前又把紙錢燒了。我好奇地問:“爸爸這樣您的爺爺就可以收到這些錢了嗎?”“是的”爸爸回答。不一會爸爸跪在他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響頭,說:“悅悅你也磕。”我也只好磕了。
在回家的路上很安靜爸爸好像回想起了和他爺爺在一起的時光,我雖然不知道可我看出來很美好,很值的去回憶。我的這一天很沉默我不喜歡這樣沉默。
今天我去了太爺爺的墳墓。令爸爸回想起了和他爺爺在一起的時光。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7
我要做一名科學家,一名與牛頓齊名的科學家。我要消除人們頭腦中的千年疑惑:弄清UFO是什么;察明百慕大“魔鬼三角”的“魔力”來自何方,揭開金字塔和法老咒語的神秘面紗……
我要解決人類生存面臨的問題:研究高產的能使全球人類擺脫饑餓的農作物;治理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開發太空資源,使人類能在“太陽燈”熄滅后繼續生存……這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要當一名作家,一名與列夫?托爾斯泰齊名的作家。我要呼喚和平:我要像魯迅一樣,用手中的筆作武器,熱情地褒揚一切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人,我要讓和平鴿在世界上的每一片藍天上飛翔,讓橄欖枝在世界上的每一片綠地上生長……
我要批評假惡丑:我要讓人們都能用雪亮的眼睛認清假惡丑,崇尚真善美,我要讓愛的花朵開滿人間……這是我的另一個愿望。
我要當一名記者,我要當一名飛行員,我要當一名探險家……我的目標太遠太遠,我的愿望太多太多,但我還是會努力實現它們的。我堅信一句名言:“要用一生去實現心中美好的愿望,即便那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走向遠方,又有遠方……”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8
媽媽因為時間的關系已提前回家掃墓,我無法親身體會。于是我們就來到遺愛湖邊看別人掃墓。
清明節這天,天空中下著小雨,打在人身上,給人一種涼絲絲的感覺,也為這個特殊的節日增加一份悲傷。這使我不僅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只見一座座墳墓靜靜地躺在那里,墳上長滿雜草,不知名的野花在雨中搖擺,好像在訴說著墓主人的哀思。
人們的臉上不見往日的笑容,多一份悲傷。他們冒著小雨攜帶食品鮮花、紙錢、香、鞭炮等物品到墓地,他們將墳墓及周圍的雜草清理,加上新土,將食物放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香、鞭炮點燃,然后磕頭。他們靜靜地站在那兒,久久不愿離去,他們似乎與親人有說不完的話。有些人在墳前栽植松樹和柏樹,媽媽說它們是一年四季常青的樹,栽上它,預示著家庭和事業常青不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每個人都有死的一天,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時間。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9
清明時節外出踏青,處處都是令人心醉的春色。在這最美麗的人間四月天,也帶來了最鮮美的味道,正所謂唯有美食和旅行不可辜負。
油綠如玉的青團,是江南的傳統小吃,也是一道極富清明節特色的時令美食。春天里第一次吃青團,叫做“嘗春”,就是在品嘗春天的味道。這種用艾草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多在甜甜的豆沙餡中嵌有一小塊水晶般的豬油,吃起來甜而不膩,滿滿的都是春天味道。
每年的清明節前,我都要到上海和蘇州品嘗各式青團。沈大成、王家沙、喬家柵、黃天源、萬福興等各家老字號點心店的花式青團,無不在爭奇斗艷,豆沙百果青團、馬蘭頭青團、香芋青團、肉松青團、蛋黃青團……全是現蒸的,碧綠松軟的外皮格外清雅,口感軟綿,有清爽的草香味留在唇齒之間,醇美無比,好吃得讓人停不了口。
俗話說:“清明螺,賽肥鵝。”清明時節的螺螄最為清爽肥美,吃了是可以明目亮眼的,也被稱為“亮眼螺”。吃螺螄相當有情趣,真正的吃貨會津津有味地全身心投入這個享受過程。倒上一杯酒,動口又動手,不知不覺地,面前就堆了一大盤“空彈殼”。然后,鮮湯可以拿來拌飯,滿滿的都是田園真滋味!
小小的螺螄,菜式花樣還很多,配上豆腐是“金螺白肉羹”,配上韭菜叫“螺肉炒韭菜”,什么也不加的有清炒螺螄、醬爆螺螄、香辣螺螄等。在上海,我吃過一道馬蘭頭拌螺肉,是將青殼螺螄肉加佐料煨至入味后,和馬蘭頭末一起拌勻,再淋上麻油,有清香的野菜風味。
甜肥軟糯、油潤晶瑩的酒釀餅,是最能喚醒春天味蕾的清明節江南小吃。剛出鍋的酒釀餅,兩面金黃、油潤光亮、熱氣騰騰,咬上一口,面皮松脆伴著酒意,嘴里面粉香、清酒香、餡料香、豬油香,越嚼越是融合,越是絲絲入扣。
酒釀餅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口味,我最喜歡玫瑰餡的,首先是顏色好看,白色的面皮裹著粉紅色的餡。而最誘人的,是可以看到餡里有鮮艷的玫瑰花片。曾有位美食家這樣評說玫瑰餡的酒釀餅:一層層的玫瑰紅似要滲到皮上來,有一種紅杏出墻的青春意味,又像是一個美人身披玫瑰色的花衣。這樣的比喻,真是很有妙味的。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這一天,碧空如洗,萬里無云,我和媽媽在家里做青團,給我的外婆吃。
媽媽買來了艾草。先把艾葉摘下來洗干凈,瀝干水分,再拿來榨汁機把艾草榨成汁,然后過濾掉小渣渣,最后拿出糯米粉,舀兩碗在盆里,輕輕倒進艾草汁,用手不斷攪拌,再使勁地揉搓成面團就好了。
做青團的餡料有很多,有豆沙餡的,有竹筍炒肉餡的、還有花生餡的……我媽媽做的是花生餡的,她揪出了一點面團,做成小碗的形狀,把花生搗碎,加點白糖,然后舀一勺放進綠色的面團里,放進去以后再把面團搓成圓形的,光滑的小球,一個小青團就做好了,然后一個個的包起來,直到面團沒有了為止。
要蒸青團了,媽媽用的是蒸鍋,她在每個圓鼓鼓的青團下面放一小張油紙,放了油紙的青團就不容易粘住蒸鍋,對了,要在鍋里放入水,蓋上鍋蓋,大約蒸上二十來分鐘,香噴噴的青團就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青團吃了起來,熱呼呼的青團吃起來軟綿綿的,像吃棉花糖一樣,入口即化,還有一點淡淡的艾草香,我覺得青團非常好吃,一口氣我能吃好幾個呢。那軟糯鮮香的滋味真讓人忘不掉。
我連忙拿了一個青團遞到了外婆的手里,外婆咬了一口,對我說:“嗯,真好吃!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青團了!”我望著外婆心里想:只要外婆開心我就開心。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11
以往,清明節總是平淡的度過,而在今年,我卻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得清明節……
今年的清明節前兩天,我們學校5年級全體同學將榮幸的去為楊虎城烈士掃墓。一到陵園前,我們就嚴肅起來,佩戴上小白花,懷著無比敬重肅穆之情開始等待掃墓的開始……
在楊虎城墓下,我們莊嚴的宣誓完畢后,走上樓梯,在烈士墓下為革命先輩默哀,隨后依次走到墓后,輕輕的摘下胸前的白花撒向墓上。小白花不斷從后面涌來,蓋在烈士身上…...
緬懷楊虎城烈士得活動結束了,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到前面的一個“建秦園林”休息一會。
我們高興的上了汽車,向園林飛奔而去,路邊的小牛犢,狗,花……都讓我們無比興奮。
不一會,就到了園林,園林一望無際!在一間亭子里后面,就有一洼池塘,里面有鴨子和家鵝,向左望去,又有一塊田地,里面土生土長著野菜。更令人難奈的是有許多動物:蛇,狗,雞,鴨,鵝,還有難得一見的刺猬呢!
我們一邊欣賞著春色,一邊攤開包袱,開始野餐。飽餐一頓后,我們又在野菜地里采起了野菜。
不一會,老師下令集合,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園林。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12
今天,我們去金華市革命先烈的紀念碑前掃墓。站在紀念碑前,我們的隊伍筆直筆直的,只聽大隊委一聲號令說:“第一項是默哀三分鐘”。同學們不約而同的把頭低了下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想當年先烈們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美滿的生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你們都是好樣的。接著大隊委又宣布第二項,是獻小百花。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到了紀念碑旁,一個個都帶著沉重的心情,向先烈們獻出了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白花。終于輪到我獻小白花了,我把小白花系在了指定的大樹上,我心里默默地念叨:"先烈們。你們安息吧!你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心中”!
這次掃墓,讓我體會到了先烈們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還讓我懂得了“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的意義,明白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學習你們的精神,努力學習好本領,長大后報效祖國,我要把你們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我們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強盛,更加美麗!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13
今天,我們四年級級部和一些一年級的小同學一起去威海市烈士陵園去掃墓。
我們每位同學手里都拿著一朵花,心情很激動,表情很嚴肅,因為這是去掃墓,不是去旅游。到了烈士陵園,老師指揮全體同學站好,每個班級都將自己的隊旗豎在班級前面,學校的校旗插在最前邊,許多老師都來了,等全部人都到齊了之后,劉利波老師才講話。
來到烈士陵園之后,首先我們四年級同學給一年級的同學戴上紅領巾,并讓他們在烈士墓前宣誓了。之后我們全體同學都低頭默哀1分鐘。在這時,我想到了許多烈士為了創造我們現在的和平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接著,老師帶著同學們去瞻仰為我們創造和平年代而壯烈犧牲的壯士,而且把自己手中拿到花獻給一位壯士。這些壯士都是為了和平而犧牲,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如果,這些壯士能重新復活,那該多好!這些壯士能活過來,那么世界上的小偷就不會再有了。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國傳統習俗,但我們要文明掃墓,不要隨意去燒紙燒香,萬一引發山林火災,將會帶來很大損失。我們應該倡導文明掃墓、網上祭祖等一系列文明的祭祖行為。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14
清明節要到了,按家鄉的風俗要到祖墳面前燒香、磕頭、殺雞、敬酒、獻茶。獻粑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幾天地里的蠶豆剛好熟了,正是做豆米粑粑的時候,我最喜歡媽媽做的豆米粑粑。
清明節那天早上,爺爺和爸爸用籃子背上大公雞、酒、茶,點上香去祖墳完成節目。奶奶和媽媽在家里煮肉、煮飯,最忙的要數做豆米粑粑。媽媽從地里摘來新鮮的蠶豆,剝成豆米,清洗干凈了裝在鍋里煮起來。等豆米熟了,媽媽也就準備好了糯米面和紅糖粉裝在一個大一點的盆里,把鍋里的豆米和湯趁熱倒進盆里和起面來。和好面后,用雙手捏粑粑,一會兒奶奶和媽媽捏了一桌子有白的糯米有綠的豆米粑粑。
接下來是煎粑粑,奶奶拿香油倒在鍋里,等油熱了就把豆米粑粑放在鍋里煎,一會兒豆米粑粑就熟了,一個個豆米粑粑脹鼓鼓的,油亮亮的冒著糯米和豆米的香氣。我剛想抓一個來嘗嘗,媽媽說要先獻老祖公,不然會頭暈肚子疼。我只好忍住了,直到用碗裝上豆米粑粑點上香,獻了磕頭祝福后我搶先抓一個來吃,嘴里是粑粑的香、粑粑的甜。
我覺得生活就像豆米粑粑那樣又圓又甜。
四年級清明優秀征文篇15
今天4月4號是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去掃墓了,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天下著牛毛細雨,但也阻擋不了我們去祭拜的決心。
我們一家坐著小車行駛了四十多分鐘的路程,就到了,但還不是目地的,因為我們還需要走山路,小車是無法上山的,只能停在山腳下,我看見附近也停了三輛車,應該也是來掃墓的。
我們走在陡峭的山坡上,路中間因為很少有人走,雜草叢生,特別難走,因為下過雨,草上的雨水打濕了我們的褲腳,鞋底都是泥,還好,現在雨停了。
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墳墓,有的墳前有蠟燭燃燒留下的痕跡,旁邊還有鞭炮的碎紙,可見死者的親人已經來祭奠過了。
終于我們來到祖先的墳前,不容易啊,我們首先要清理周圍的雜草,然后再擺上蠟燭、水果、糯米飯、雞肉、酒,就開始祭拜了,最后放了一小節短鞭炮,意思一下,現在山上樹多草多,我們也不敢放多。
你以為就這樣完了,不,這里只是祖先的,還有爺爺奶奶的,在另外一座山,我們又開始像那邊出發了,就這樣重復一遍,已經是下午了,也拜完了,開始收拾東西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