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夜間哭鬧是為什么 寶寶晚上哭鬧的原因
有的寶寶夜里睡眠不安、易驚醒、哭鬧,不睡覺晚上哭鬧不止,很多的新手家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嬰兒夜間哭鬧是為什么?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寶寶晚上哭鬧的原因吧。
嬰兒夜間哭鬧的原因
一、饑餓
母乳喂養是按需喂養,且母乳易消化,一般2-3小時需要哺乳一次,奶粉喂養則可3-4小時一次。如果寶寶夜間哭鬧,可以先看下時間,判斷下是不是到了喂奶時間了,也可以用手指輕觸寶寶兩側臉頰,如果寶寶表現出張嘴、迅速將頭偏轉至觸碰面等尋找食物的動作,那很有可能就是寶寶餓了,需要喂奶了。
二、尿不濕引起的不適
寶寶的皮膚非常的嬌嫩、敏感,如果長時間穿著尿不濕,小屁股處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再加上大小便等排泄物的刺激,也會引起寶寶的不適,因而哭鬧不止。家長要打開寶寶的尿不濕檢查一下是否有尿液或者大便,有的話要及時更換尿布。還要檢查下寶寶的皮膚紅不紅,如果寶寶屁股紅甚至皮膚潰爛,可以用溫水給寶寶洗洗屁股,必要時可以涂些鞣酸軟膏、氧化鋅軟膏之類治療尿布疹的藥物。如果皮膚潰爛比較嚴重,寶寶也會因為疼痛而哭鬧不止,就需要到醫院就診,有的醫院皮膚科可以提供紅外線燈照射治療。
三、太冷或太熱
嬰兒的體溫與成人是接近的,但體溫調節的能力則是沒有發育成熟的。室內溫度一般保持在25~26℃為宜。半夜寶寶哭鬧時,還要檢查下是否寶寶踢掉了被子或者被子蓋得太厚,還要參考當天的氣溫,適當地添加衣物,以免寶寶感覺太冷或者太熱。在高熱酷暑的夏季,寶寶還會因為口渴而煩躁不安,家長也要根據情況適量給寶寶補充一些水分,但要注意喂奶前不能喝太多水,因為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小。
四、長乳牙
一般嬰兒5-6個月就開始長乳牙了,部分嬰兒會有所謂的“出牙痛”。出牙期我們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磨牙棒,磨磨牙。也要注意清潔寶寶的口腔,以免出現牙齦炎等口腔炎癥。平時家長需要注意寶寶臉頰、下巴是否有口水引起的紅疹,牙齦是否有腫大及觸痛,是否伴有發熱。必要時需要至口腔科就診,檢查一下寶寶的牙齒。
五、發熱
嬰兒正常的體溫在腋窩處為36~37.2℃之間。如果寶寶有發熱,但體溫沒有超過38.5℃,且精神好,無明顯不適,可以先采用多喝溫開水,然后密切觀察。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8.5℃,可以給予布洛芬等退熱藥物降溫,以免溫度過高引起高熱驚厥。如果寶寶反復發熱或者伴有其它癥狀,需要及時就醫。讓醫生聽下心肺,檢查腹部等情況,判斷咽喉有無紅腫及皰疹,氣管是否有痰鳴音,腹部是否脹氣,從而給予相應的治療。臨床上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愛哭鬧,拒食,口水多,但又沒有其它癥狀的小寶寶,依我們的經驗來說,多半是寶寶喉嚨出了問題,檢查喉嚨果然發現寶寶的喉嚨紅腫明顯,甚至有的出了皰疹,寶寶當然會因為喉嚨痛而哭鬧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