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7年五成隨遷子女將入讀公校或公助民校
&bsp;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名工選擇進城務工,相應的,隨遷子女就讀數量倍增,但是基礎教育供需矛盾卻日益突出,為了進一步解決&ld;入園難&rd;、&ld;入學難&rd;的問題,各地紛紛結合實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近日,據悉廣州2017年五成隨遷子女將入讀公校或公助民校。
隨著城市發展和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廣州的中小學學位也在不斷增調。在19日的廣州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八次會議上,廣州市教育局局長樊群作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目標任務情況的報告,他介紹,單是今年廣州就開工完工49個中小學項目,新增中小學學位約2萬個。到2018年全市共將新改擴建129所中小學校,新增16萬個學位,可以有效解決城鄉一體化進程及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的學位需求。
今年49個中小學項目完工
廣州市教育局局長樊群在報告中稱,廣州加快中小學校建設力度,從2016年開始實施中小學校基礎教育設施三年提升計劃,到2018年全市將新改擴建129所中小學校,新增提供16萬個學位。
其中,今年全市就開工完工中小學項目49個,新增中小學學位約2萬個。
去年到今年,廣州計劃對2495個學校體育衛生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目前有1946個項目已完工和開工建設,占78%,其中1521個項目已完工,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五成隨遷子女將入讀公校或公助民校
今年,已有1056名符合條件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考生在廣州市參加高考。樊群稱,各區將建立隨遷子女&ld;積分入學&rd;制度,逐步解決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和政府補貼的民辦學位問題。
對于隨遷子女明年將有重大利好消息‐‐2017學年起,廣州以公辦學校和政府補貼的民辦學校學位解決隨遷子女入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比例不低于50%。這意味著,明年開始新入學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有一半可以入讀公辦學校或公助民校。
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特殊學生,推行15年免費特殊教育,今年全市的特殊教育專項經費投入1000萬元。廣州還成立特殊兒童少年轉介安置指導中心,聯合醫療、殘聯等機構,對特殊兒童少年的檢測、鑒定、安置、綜合干預等進行具體指導。
今年廣州還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治,共檢查食品店、餐飲179萬家,引導辦證辦照21萬戶,1366戶校園周邊食品餐飲店因無證照經營被取締。
下一步將擴大學校招聘自主權
談及下一步工作時,樊群表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擴大學校招聘自主權,出臺高層次領軍人才引育辦法,構筑教育人才引育高地。
追求基于公平的優質教育,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重點是再建設一批示范性高中,全面鞏固提升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繼續實施中小學基礎教育設施三年提升計劃;支持南沙新區城市副中心建設,抓緊布局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深入實施卓越中小學校長培養系列工程,探索設立廣州市特級教師評選機制,打造優秀校長和教師群落。
同時,廣州將全方位推進教育交流與合作。重點是促進教育國際化,扎實推進華南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建設,加快執信中學、廣州外國語學校基礎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建設,支持南沙區建設基礎教育國際化示范實驗區工作;深化國際教育合作和港澳臺合作交流。
南方日報記者 張西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