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一上學就頭疼 兒童心理科醫生稱:是心病
時間:
kina2
兒童資訊
&bsp; 情緒起伏波動大,是青少年心發展過程中正常的現象,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會愈來愈明顯,會表現在日常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中。日前,一名13歲男孩一上學就頭疼,最終在兒童心科醫生的診治下才發現是心病。學校老師、家長務必學會積極引導。
(李曉青)開學一個多月以來,13歲的小海(化名)一去學校就頭疼,父母帶著他到首府各大醫院檢查,身體并沒有任何問題,后來卻在兒童心科找到了&ld;病根&rd;。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昨日,在烏市第四人民醫院舉辦的&ld;心健康、社會和諧&rd;義診咨詢中,小海的情況引起了兒童心科主任楊超的注意。她說,從秋季入學后的一個多月以來,像小海這樣因為情緒問題進而影響到軀體疾病的學生不在少數。
當日,記者從烏市第四人民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開學后的一個多月來,醫院兒童心科、身心科迎來少年兒童心咨詢高峰,自治區中醫醫院身心科月接診近30名學生,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倍。
楊超說,開學后的一個多月來,他們接診了有厭學情緒的學生近40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他們大多數集中在14歲至17歲之間,除了學習問題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師生關系緊張而不愿去學校。不少學生經過系統的心疏導,情緒已經有所好轉,但也有因此患上抑郁癥、躁狂癥等情緒障礙住院治療的。
自治區中醫醫院身心科主任陳俊逾說,在她接診的孩子中,大多是初一、高一的學生,他們因為對環境不適應,容易出現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脾氣、疲勞、失眠等,嚴重的還有頭痛、胃痛、嘔吐、拉肚子等軀體不適癥狀。
她建議,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重視孩子的行為、情緒,多陪伴孩子,鼓勵孩子多說在學校里的所見所聞及感受,并正確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