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培訓班無資質引擔憂 學輪滑摔至骨折無人管
&bsp; 做家長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多才多藝的好孩子。于是,費盡人力、物力、財力給孩子們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希望他們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然而,眼下面對遍地開花的培訓班,家長們更多的是擔憂。比如,孩子在培訓班學習不慎受傷,竟要面對無處索賠的境地。
為了讓孩子鍛煉身體,一些家長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輪滑班和滑板班隨處可見。北京晨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這些培訓班的老師絕大多數并無教學資質,培訓班也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一旦孩子在運動中受傷,家長常常面臨無處索賠的困境。對此,律師提示家長,孩子運動鍛煉安全第一位,要找有資質的培訓班,以免遇到糾紛難以處。
小童今年4歲半,她在小區門口的輪滑班報名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課程。每周三、五晚上,她都在爸爸的帶領下到小區門口上課。小童父親說:&ld;孩子平時在家里時間較多,而且愛吃膨化食品,體重一直較重,我就想讓她多鍛煉。小區門口的輪滑班離家也近,而且很多小伙伴都在這里上課,她也愿意來。加上旱冰鞋,1200元的學費就可以跟著教練學輪滑,也算價格便宜吧。&rd;小童父親說,這個培訓班有12 個學生,大部分都是小區的孩子。
北京晨報記者走訪發現,在中關村、手帕口、陶然亭等多地都能看到這樣的街邊培訓班。其中大部分學生是學齡前兒童,家長帶著上課。在手帕口橋南側的一個培訓班,記者看到,兩三名青年作為&ld;老師&rd;,在步道的空曠地帶擺上簡單的教學工具‐‐錐形塑料樁,就開始授課。小朋友們排著隊,曲著膝,踏步向前,還聽著教練的口令使勁往下跺腳,把鞋子跺得&ld;咔咔&rd;響。家長們則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笑呵呵地看著。在練習過程中,不時有小朋友失去平衡摔倒,幾名男青年并不能及時顧及。
北京晨報記者從現場家長處了解到,培訓班都是先行付款,在交學費時,雙方沒有簽訂任何協議,對權利、義務等作出界定,教練也沒有明確系統的學習計劃供家長參考,只有一張收據。此外,培訓時,老師對孩子并沒有特別的防護措施。&ld;我也知道這種街邊學習班其實是沒有資質的,根本不能招生。沒出安全問題就沒事,要是出了事肯定麻煩。&rd;小童爸爸說道。
記者在網上聯系到一名孩子家長,據她稱,去年夏天,她五歲的兒子在怡海花園小區附近一個滑板班上課,課程中,孩子從樓梯上摔下,將小臂摔至骨折。&ld;當時培訓的老師光顧著其他孩子,根本沒有時間貼身保護。孩子摔倒后還是我先跑過去扶了起來。當天晚上我帶他去醫院,發現小臂已骨折。我給老師打電話,約了第二天談賠償,誰知這個老師就此消失了,微信也拉黑了我,上課的地方也換了,到現在都沒有找到人。&rd;
北京康普律師事務所吳立宏律師表示,給孩子報班鍛煉時,家長不要貪圖省事便宜,一定要選擇正規培訓機構。&ld;一個規范的輪滑俱樂部除了需要有固定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場館(或與廣場簽訂租賃協議)以外,還需要在民政或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培訓人員必須持有相應的教練證。如果是沒有這些資質,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培訓班。如果市民在培訓中遇到人身或者財產損失,很難找到個人進行索賠。&rd;(張靜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