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打罵教子一整天孩子哭聲震天 鄰居不忍報警
&bsp;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奉行溫和的貓爸教育,有的奉行嚴厲的虎媽教育,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在最終的呈現出的利弊自然不盡相同。日前,一位媽媽打罵教子一天不停歇,只因孩子不愛學習,最后,鄰居實在不忍報警。
前天,從早上八九點,一直到傍晚六點多,孩子在母親持續不斷的打罵聲中哭聲震天,鄰居聽得&ld;心驚驚&rd;,最后不得不電話求助民警上門查看。沒想到引爆母親打子的導火索竟是一張九九乘法表。在警察的盤問下,母親金女士氣沖沖地&ld;控訴&rd;:孩子早上把乘法表折了一個角,下午又折了一道痕,這么不愛學習讓她難以忍受。
心專家指出,這種&ld;棍棒式教育&rd;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創傷,越打越自卑。此外,今年3月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以文明方式進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監護和教育職責,不得實施家庭暴力。金女士的行為已涉嫌構成家暴。
&ld;噼啪、噼啪&rd;,在越秀區詩書路一帶上班的宋小姐,一大清早就聽到了刺耳的打罵聲。
&ld;一開始我以為是普通家長教育小孩子,沒想到,除了中午短暫的半個小時,一個白天都沒停過。&rd;宋小姐坐立不安,時時走到窗戶邊看,隱約看到一棟居民樓某層陽臺,有一位母親罰孩子站立,不斷大聲呵斥,甚至拳打腳踢,個過程似乎無家人制止。
根據宋小姐提供的一段視頻畫面顯示,母親的聲音十分尖銳,小男孩站著不敢動。母親連連踢他的小腿,每踢一下,小男孩就哭叫一聲,聲音傳得相當遠,但聽不清具體內容。
到了傍晚6時多,宋小姐看不下去,撥打了本報報料熱線。晚上7時許,光塔派出所的民警也接到報警,和本報記者同時趕到該社區,并事先通過視頻里建筑外墻的特征確定了門牌號。
民警敲門后,開門的是一名短發女士,與報料人預計情況不一致的,屋內還有她的母親和妹妹。民警簡單說明來意,希望該女士解釋一下今天在屋內打罵孩子的情況。
面對民警的詢問,該女士及其家人先是矢口否認,連稱&ld;沒有&rd;,并把小男孩拉過來:&ld;你看我有打他嗎?&rd;此時終于看清小男孩的容貌,他年紀六七歲左右,戴著眼鏡。母親連連否認自己打孩子,孩子被拽過來時則一直低著頭不出聲。
此時,鄰居路過樓梯口,大聲對警察說道:&ld;她家打小孩確實打得厲害,該管管。&rd;還有另外一個鄰居說:&ld;小孩的哭音棟樓都聽見了,你不是一天兩天揍孩子了,是長年累月地揍孩子。&rd;
此時,母親才有點驚恐,警察嚴肅指出,已有錄像拍下她家打小孩的情形,希望母親解釋清楚原因。母親開始承認打了小孩,&ld;我問他&ls;你在讀乘法表嗎?&rs;他說他在讀,其實他沒有讀,還把這個(乘法表)弄壞了。&rd;母親金女士回憶打孩子的原因,露出一絲苦笑。
據了解,事發前天早上,趁著臺風放假的機會,金女士在家督促兒子背乘法表。因為平常工作忙,她監督兒子學習的機會并不多。但是孩子一直不愛學習,考試成績也不好,對學習九九乘法表無精打采。孩子先是玩這張乘法表,折疊了一下角。母親看到十分生氣,開始大聲斥責孩子厭學,沒想到下午孩子&ld;故技重施&rd;,又折疊了一下張紙,出現了劃痕。母親更生氣了。
隨后,警察檢查了一下小孩的胳膊、肚子和背部,沒有發現有明顯的傷痕或者瘀青,無法進一步采取措施。在對該女士進行口頭批評和教育以后,警察離開了現場。
警察離開后,金女士反而自覺有些委屈,對記者大倒苦水。
據了解,金女士從浙江來廣州工作居住已有多年,育有兩個兒子。今天被打的孩子是哥哥,在附近一所小學讀一年級,因為在校成績差,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被老師打報告。&ld;你看,這是他的語文書,封面都撕沒了。&rd;談到兒子在學校的表現,金女士忍不住大倒苦水,&ld;現在我都不敢去學校接他了。&rd;
&ld;這學期期末才考了49分,其他家長都是要求100分,我們沒那個要求,能及格就行了。&rd;金女士突然哽咽起來,&ld;班上41個同學,我們不要求他考多好,他能在30名左右,我們就滿足了。&rd;
相比起母親講話時的情緒激動,兒子在眾人面前則特別安靜,他戴著厚厚的眼鏡,端坐在小板凳上,局促地玩著自己的手指,時不時撩一撩褲腿。
金女士承認兒子其實并不淘氣,不僅對人有禮貌,出門也從不亂跑,只是信奉棍棒底下出&ld;強子&rd;。于孩子父親在異地工作,周末才回家,所以她感覺有一身重擔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ld;她教育兒子主要就因為兩個事情,一個是他不愛學習,一個是不愛護眼睛,不做眼保健操。&rd;金女士的妹妹說。小孩患有深度弱視,并且特別喜歡玩iPad上的游戲,這也常常成為金女士教訓兒子的導火索。&ld;我打他一般也就是打屁股,實在是很生氣才拿衣架打過。&rd;
&ld;他從幼兒園開始就慢其他小孩一拍,想著上了小學會好一點,沒想到他在小學還是不愛聽講。&rd;金女士對此顯得十分無奈,&ld;我們也鼓勵他,有一次他考了62分,我們都說&ls;你這次真棒&rs;。&rd;
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小孩終于插了一句:&ld;是63分。&rd;
&ld;對于家庭暴力,任何單位、個人都可以制止。&rd;廣東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鄭子殷說。他支持市民們自發監督,并表示,根據今年3月1日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第五條,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給予特殊保護。單位、個人發現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也有權及時勸阻。
他說,如果家庭暴力沒達到刑事處罰或行政處罰標準,公安機關除了批評教育之外,還可以用告誡書的方式責成家長停止家暴行為,告誡書同時要送達居委會,居委會協助監督、按期查訪。告誡書要記錄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實陳述以及不得再實施家庭暴力的警告,并且這個告誡書可以成為人民法院審判家庭暴力案的證據。
他同時建議,對于涉及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問題,還可以通過廣州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或撥打12355尋求介入。
心咨詢師冼藝哲指出,即便打罵對孩子沒有造成明顯身體上的傷痕,但已造成心恐嚇。孩子害怕被打,長期看媽媽的臉色行事,對周圍人沒有安全感,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已降低,影響進一步的教育。
&ld;這樣下去,最有可能的是,孩子被打麻木了,把自己封閉起來,長大后難跟別人接觸建立關系,處矛盾極端化。&rd;冼藝哲說。
她認為,教小孩子,應先教他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然后才是引導他好好學習。每個人的學習解能力不一樣,成績不好,要找對方法耐心引導,&ld;打能出成績?只怕是把孩子越打越笨了。&rd;她建議社區社工介入,對兒童及其家暴問題進行干預和防治,維護兒童的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