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比賽現多篇"外婆留下補丁衣服"被指范文背的太多
&bsp; 眾所周知,作文在語文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寫好一篇作文將直接關系到語文的成績。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作文呢?背范文?顯然不是,這樣不僅會限制住學生的想象力,還會讓孩子長們困在一個思維怪圈中無法自拔。近日,據悉在上海小學生征文賽中現多篇&ld;外婆留下補丁衣服&rd;,引發(fā)廣大網友的熱議。
澎湃新聞(thepaper)6月25日刊發(fā)的《上海小學生征文賽竟有相當一部分都寫&ld;外婆留下補丁衣服&rd;》 一文引發(fā)了強烈反響,不少網友質疑:孩子們的想像力都去哪里了?
對此,上述征文賽作文題制定者之一、《中文自修》雜志社社長王意如6月26日告訴澎湃新聞,相當一部分參賽學生寫&ld;外婆留下補丁衣服&rd;,問題出自語文教育,&ld;如小升初有競爭有壓力,教學中可能比較疏忽想像力,為了作文拿分保險,還是以正能量為主。&rd;
幾位小學生和家長則表示,為了考試少失分,有語文教師讓孩子平時背誦命題作文,考試時套用模板,久而久之,想象力遭扼殺。一名特級語文教師對此指出,背誦范文是短視行為,對孩子長遠發(fā)展沒有幫助。
據澎湃新聞了解,此次&ld;第二屆上海市小學生美麗漢字征文比賽&rd;是上海市學生德育發(fā)展中心、上海市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基地、《中文自修》雜志社、華東師大語文教育研究中心等主辦,面向三、四、五年級學生甄選。最終評選出一等獎60名,二等獎120名,三等獎240名,以及100名優(yōu)秀人氣作文獎。作文評比的主題是&ld;我與中華文化&rd;,是一個大范圍,其中會給出一組話題如&ld;傳家寶、最喜歡的古人、穿越歷史&rd;等,但這不是題目,是啟發(fā)示的。孩子可不以話題為題目,而自己找角度切入,只要和中華傳統文化相關。
&ld;因為我們也考慮到如果不給題目,有時候無從下手。&rd; 王意如稱,此次參加制定主題和話題的專家老師有十余人,分別有小學語文教研員、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以及市精神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協調處、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學生德育發(fā)展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
王意如稱話題范圍還是比較接近孩子的。&ld;這次入選的小學生作文也有寫得很不錯的,有小朋友以傳家寶為題,寫的是一本家譜,她發(fā)現上面都是男性的名字,沒有女性,希望未來家譜里能有女孩的名字。還有人寫最喜歡的古人,以蘇軾入題,想像精通美食的蘇軾會不會是個大胖子。都非常有趣。&rd;
主辦方統計發(fā)現,最終競選作文中,傳家寶話題占第一位。王意如推測,平時可能在小學作文課上,教師會出過類似的題目,導致有些文章趨同。
她介紹,從文章的內容來看,語文課本對于孩子的影響力比較大,他們往往會提起諸葛亮、孔子、李白,而這些人物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過;其次電視劇人物也進入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比如之前很火的《羋月傳》,有孩子就提到穿越后成為了一名公主。
《中文自修》雜志社社長、主編王意如認為,這次作文比賽中出現諸如&ld;相當一部分參賽學生寫&ls;外婆留下補丁衣服&rs;&rd;等 情況,其實是語文教育中的問題。
在教育學者們看來,孩子們在作文中表現出的生活狹窄、知識面不廣以及想象乏力等問題,大多與對語文學習的不夠重視有關。
黃浦區(qū)一所公辦小學語文教師認為,當下學生的想像力容易遭扼殺。&ld;一二年級的孩子不太會寫,這時或許有想象力,但到了高年級,因為一些評卷標準,他們開始有了套路。
她表示,教師有時候也很無奈,為了應付考試,取得成績,只能考什么教什么。&ld;比如教學大綱里雖然有想象作文,但我們不一定會讓孩子去寫,因為考試主要是記敘文,主攻考試內容。&rd;
王意如稱,作文比賽的結果展現當下語文教育的問題。&ld;當然,局外人說話很容易,雖然大家都一直在努力,但還是會有問題。
如小升初有競爭有壓力,教學中可能比較疏忽想像力,為了作文拿分保險,還是以正能量為主。&rd;
她和主辦方也在考慮,對于孩子來說,怎樣的作文就是好的,不一定是宏大意義,只要是有趣的、健康的、開朗的、向上的,而不應該要求孩子去說一些自己也不能解的話。&ld;我們評審獲獎作品時,也不會選取那些內容空洞、口號式的作文。&rd;
幾位小學生和家長們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也表示,有教師讓平時把一些命題作文寫下來,然后背出來,&ld;到了考試的時間把范文背出來然后套用,考試時失分就少些。&rd;
三年級小學生小雨說。五年級學生小輝的媽媽平女士起初對于兒子的語文老師讓背范文,考試時套用模板的方式有些不解:&ld;完全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我們當時不是這樣學寫作文的。&rd;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她就屈服了,三年級的時候,她讓小輝自發(fā)揮了幾次,結果考試分數很難看,后來套用老師要求的范文模板,分數就上去了。她覺得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只好低頭,畢竟越到高年級,尤其是面臨小升初,成績還是很重要的。
一名任教五年級的語文教師承認,課上只來得及完成教材上的內容,&ld;一周六節(jié)語文課,每天完成一篇課文,基本很難摳出其他時間。&rd;
黃浦區(qū)一所公辦小學語文教師坦言:&ld;想要寫出好作文,就需要大量閱讀,如果一二年級不要求語文考試,作為老師也可以放手就讓孩子在課上閱讀,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但現在的考試制度并不允許。&rd;
上海市實驗學校校長徐紅是特級校長,也是一名特級語文教師,她非常不贊同讓孩子背誦范文,&ld;這是一種短視的行為,對于老師而言,可能更省力,但是對于孩子的長遠發(fā)展是沒有幫助的。&rd;
徐紅建議讓孩子多閱讀,在閱讀中增強語感,&ld;輸入多了,屆時輸出就有了更多的素材。作文的想像力和流暢度也自然提高了。&rd;
此次征文賽期間進行的參賽者及家長的調查顯示,贊同&ld;提高語文成績只要多參加一些補習班就行&rd;觀點的大有人在,有373%的家長認為語文對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幫助比其他科目更大,但還有超過六成的家長堅持認為奧數、英語競賽比語文比賽更重要。&rd;
澎湃新聞記者隨機采訪了三名家長,他們認為語文、數學、外語同等重要。閔行區(qū)一名三年級學生的媽媽稱,語文課非常重要,因為語文的解能力好了才能把數學等解得更好,這種解能力在一年級時解數學題特別關鍵。
這名媽媽介紹,兒子學校的語文課內容比較豐富,語文教師會帶入很多拓展性的東西,比如學到一篇古詩,她會結合該朝代出了哪些名人?講到紙上談兵、焚書坑儒,她還會分享歷史故事。
每周語文課需要完成三四篇小短文的寫作,周末則需要寫更長的作文。她的兒子小斌一直非常喜歡語文課與寫作。
對于作文課,多名學生也介紹了幾種主流模式,好詞好句好段摘抄,老師幫助或自己列出提綱,完成作文后老師打分。
有部分學生在作文沒有思路時會求助優(yōu)秀作文書籍或者從網上找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