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5歲孩子上17個培訓班 太想贏在起跑線
&bsp; 時代日新月異,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競爭都非常激烈,多學一樣本領就能多占一份優勢,順利贏在起跑線上,相信這也是大部分家中的想法吧。但是,過度關注這一點,有時也會造成一些弊端。日前,據港媒消息稱,一5歲孩子上17個培訓班,令人咋舌。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道 港媒稱,不少新一代父母都希望子女 &ld;贏在起跑線上&rd;,但可能會揠苗助長。湖北武漢有媽媽花了12萬(人民幣,下同),先后為5歲兒子報17個培訓班,起初兒子很快成為&ld;神童&rd;,但3年后就讀小學的兒子,成績不升反跌。
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6月1日報道,武漢徐女士在3年前開始,為5歲兒子Jerry報讀培優班,課程包括英語、數學、識字、聲樂、畫畫、表演、手工等。當時她認為,孩子需要專業幼教,不能輸在起跑線上,&ld;培優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為條件反射,等他上小學、初中、高中,我就不用再操心了&rd;。
Jerry提前學完小學二年級的知識,琴棋書畫樣樣識,還在全國性的英語話劇表演中拿了大獎,如愿成了幼兒園小朋友眼中了不起的&ld;神童&rd;。可是,Jerry升讀小學后,成績竟不斷下滑。原來,Jerry剛上小學時成績排前三,但他會經常抱怨&ld;上學沒意思&rd;、&ld;學校老師在課上講的,不聽我也會&rd;。
徐女士擔心Jerry因不認真聽講而落后,徐媽媽只好繼續給他報培優班。怎料,情況未有好轉,去年夏天徐女士更被老師請到學校談話,原因是Jerry上課調皮不聽講,放學不寫作業。徐女士解釋,她放學后送孩子去培優,有些作業沒有時間做。如今到了小二下學期,學習任務不斷加重,Jerry厭學情緒愈來愈明顯,成績繼續下滑到中上游。
報道稱,&ld;一時&ls;搶跑&rs;并不能一直&ls;領跑&rs;,過度培優提前透支了孩子的好奇心,換來精神上的倦怠,這是過度培優帶給我的教訓。&rd;徐女士說。不過,徐女士仍堅持培訓Jerry,目前已報5個培訓班,主要有數學、國學、陶藝和英語,其中英語分為應試班、口語班。據知,一個班每學期平均要3000元,Jerry周末只能休息半天。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表示,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落后了只要補學知識就行,而不去考慮精神、心等其他因素。他說,短時間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長期會導致孩子學習主動性差,過分依賴外力,有的則愈補愈沒有自信,愈補愈厭學。武漢市教科院副院長朱長華則說,學習是一個長跑過程,習慣和心態很重要。他說,事實證明,很多孩子并不是輸在學習知識技能上,而是輸在學習習慣、快樂心態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