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懷孕6個月查出宮頸癌堅持生女
&bsp;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她們經歷十月懷胎,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艱辛與痛苦,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給予他們無限的愛與關懷,不求回報的為他們付出,只為看著他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我想,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ld;母愛&rd;吧!日前,據悉一準媽媽懷孕6個月查出宮頸癌,情況特殊,但是她始終堅持要將寶寶生下來,感人至深。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錢瑩 記者 于丹丹) 懷孕6個月的準媽媽,突然查出患有宮頸癌,不忍心放棄腹中胎兒,她堅持著要把寶寶生下來。近日,來自宿遷的孕媽媽小陳(化名)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接受了一場特殊的手術治療,剖宮產與宮頸癌根治術同時進行。小陳順利誕下一名2800克女寶寶,母女平安。
現年27歲的小陳,已經生育一個寶寶,而一場意外的懷孕,讓小陳的人生發生了改變。2015年10月,小陳在當地醫院進行檢查后得知自己又懷孕了,但在這之前她還曾出過少量血,個孕早期她都在膽戰心驚中渡過。好在之后一切還算順利,直至6個多月再次出血,小陳才得知了一個自己怎么想象不到的結果,這不是因為胎兒不好,而是自己患了宮頸癌。
之后,小陳輾轉來到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尋求幫助。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臨床診斷其為&ld;宮頸癌ⅠB1期&rd;,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使小陳一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宮頸癌的治療刻不容緩,但腹中的胎兒小陳更不忍放棄。
最終在小陳的堅持下,經過婦科腫瘤及產科專家的多次會診,權衡利害關系,考慮到目前腫瘤的發展,評估繼續妊娠近三個月后的延遲治療沒有明顯不良預后,再加上她的生和胎兒狀況良好,醫生建議密切觀察,暫不終止妊娠。
經過三個月的孕期腫瘤監控,轉眼小陳已經孕36周,醫院婦科腫瘤科、產科、麻醉科、新生兒科多科專家聯合醫治,確保母嬰平安。產科丁虹娟主任為她實施子宮下段直切口剖宮產術,寶寶出生后立即送往新生兒科觀察。隨即,婦科腫瘤科賈雪梅主任在同一手術臺為她進行宮頸癌根治手術。I觀察一切情況良好,小陳被送往婦科病房,進行后續治療。
妊娠期對于女性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盡管宮頸癌病人懷孕幾率極低,但是早期的宮頸癌,并不會影響懷孕,但是隨著孕周的增大,子宮大量充血,母體輸送來的營養不僅供給了寶寶,同樣會使腫瘤快速長大,威脅母體和寶寶的生命。
雖然懷孕期間發現宮頸癌比較少見,但臨床上這種可能仍舊存在。那么,如果在懷孕期間發現宮頸癌是終止妊娠接受治療?還是繼續妊娠呢?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丁虹娟主任表示,孕期合并宮頸癌的治療原則,主要根據孕周的大小及宮頸癌的分期。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如果是在懷孕中晚期發現早期宮頸癌,可以觀察為主,生育之后再進行治療;如果是懷孕早期發現晚期宮頸癌,應該終止妊娠,盡早積極治療宮頸癌;如果是懷孕晚期發現晚期宮頸癌,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前分娩。
&ld;我們建議每個備孕的女性都應該做好孕前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rd;丁虹娟介紹,如果在懷孕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已經患有宮頸癌,那么隨著孕周的增大,再加上身體因懷孕分泌的一些激素對癌癥有促進作用,懷孕時身體免疫力下降,對抗癌細胞的作用起不到;而宮頸癌的一些征兆如出血等,又會被認為是先兆流產而被忽略,等到生完寶寶再發現往往已經十分危險。更嚴重的是,如果在分娩之后仍然沒有檢查出宮頸癌,把出血當成了正常的產后出血,仍繼續進行母乳喂養,癌變就更沒法控制,只能發展到醫生也束手無策的地步。
宮頸癌仍是婦科 第一大惡性腫瘤
&ld;從2016年1月1日至今,我們接診到69例宮頸癌病人,而婦科惡性腫瘤的總人數是139例,宮頸癌占半數,可見其發病率之高。&rd;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婦科腫瘤科賈雪梅主任介紹,在我國宮頸癌是婦科第一大惡性腫瘤。據了解,HPV不僅能通過性接觸傳播,還可以通過密切接觸、間接接觸(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等途徑傳播,因此女性即使只有一位性伴侶,或即使多年沒有性生活,也有可能被感染。
那么該怎樣早期發現宮頸病變呢?賈雪梅強調,生活中要多注意婦科腫瘤的常見信號,比如婦女白帶帶血,不規則的陰道流血,絕經后流血等;對于不同類型的腹痛也要予以重視。事實上,婦科腫瘤僅依靠自檢還是不太容易發現的,所以定期進行婦科查體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