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村孩子爬藤梯上學 遇惡劣天氣不再外出
&bsp; 中國地域遼闊,南北、東西之間存在著各種差異。比如,地質構造的不同,最為顯著。近日,據悉四川省一座&ld;懸崖村&rd;上的孩子們每天堅持爬百余米的藤梯上學,可想而知,他們上學的路途是多么的艱辛。再回過頭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幸福許多,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感恩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努力珍惜眼前呢?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勒爾村,是一座名副其實的&ld;懸崖村&rd;,72戶人家居住在這里,這個村處于美姑河大峽谷斷坎巖肩斜臺地,所在位置就像三層臺階的中間那級,海拔1400多米,與地面垂直距離約800米。
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順著懸崖斷續攀爬17條藤梯,其中接近村莊的幾乎垂直的兩條相連的藤梯長度約100米,沒有藤梯的崖壁才是最危險的。
據支爾莫鄉黨委書記阿皮幾體講,他知道的在這條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個,有村里的人,也有外來的人,而摔傷的人更多。艱險上學路4月27日,阿土勒爾村的一個村民摔下了懸崖,村子里的大人對在山下讀書的孩子更加擔心起來。
阿土勒爾村有15個6至15歲的孩子在山腳下的勒爾小學上學,平時住校,每月月中和月底的周末才回家。每次上下山,家長們都會輪流接送。
5月14日是家長接孩子的日子,清晨6點多,30多歲的陳古吉帶著背包繩和另外兩個家長一起下山接孩子。村里身手敏捷的年輕人,下山通常需要1小時,上山大約90分鐘,對于外來的人,通常是這個時間的兩倍。
9點多鐘,勒爾小學校長吉克拉者帶著15個孩子到山下,其中有陳古吉的5個孩子,4個女孩1個男孩,最小的男孩叫陳木黑,6歲,讀學前班。
爬山開始前,陳木黑被陳古吉系上背包繩。前面一個家長引路,中間一個家長,陳古吉帶著陳木黑走最后,6歲的陳木黑已經在這條路上,上上下下幾十次了。
在爬垂直藤梯的時候,陳古吉會從后面微微提繩,讓兒子能夠省點力氣,跟上前面的哥哥姐姐。在通過沒有任何附著物的崖壁上的道路時,陳古吉就格外小心,緊抓繩子的手有時青筋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