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2年100多次上門送教 幫助腦癱患兒走路識字
&bsp; 教師是一盞明燈,給莘莘學子指明前進的方向,他們默默撫育了一代又一代學生,而自己卻永遠堅守在那片三尺講臺上,度過了最短暫、最美好的青春時光。日前,一古稀老人致信教育局長,讓一位默默付出兩年時光的女教師被大家熟知,下面,快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吧。
前不久,紹興嵊州市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敲開了教育局石局長的辦公室門,拉著石局長的手,激動地說:&ld;感謝你們?yōu)槲覀兝习傩张囵B(yǎng)了一位熱心腸、心靈美的好老師。&rd;
原來,這位老人13歲的外孫,是位腦癱兒童,因為身體殘疾一直不能去學校上學。兩年前,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一位叫黃美紅的鄉(xiāng)村女教師開始上門送教,教外孫走路識字,風雨不斷,還專門給孩子&ld;私人訂制&rd;了教材,組建了愛心送教團隊……
剛滿40歲的鄉(xiāng)村女教師黃美紅沒有想到,自己現(xiàn)在成了嵊州人朋友圈的&ld;網(wǎng)紅&rd;。她不好意思地說,我突然就&ld;暴露&rd;了,這都怪&ld;趙喆的外公&rd;。
今年3月17日上午8點,一位老人敲開了紹興嵊州市教育局石局長的辦公室門,拉著石局長的手,激動地感謝教育局培養(yǎng)一名好老師。&rd;
這位老人叫金榮興,甘霖鎮(zhèn)孫村人,現(xiàn)在居住在嵊州市三江街道盛都花苑,十多年前在深圳工作,后來為了照顧外孫飲食起居回到了嵊州。
老人的外孫叫趙喆,今年13歲,是個早產(chǎn)兒,出生時才2斤多重。于保育不當,造成視網(wǎng)膜脫落和下肢殘疾,斗大的字才能模糊認清,又加上下肢殘疾,不能行走,所以一直不能去學校上學。
兩年前,甘霖鎮(zhèn)蛟鎮(zhèn)小學在排查適齡兒童上學的過程中,知道了有這么一個小孩,于是在2014年的春天,蛟鎮(zhèn)小學的黃美紅老師就給這孩子送教上門了,風里來,雨里去,黃老師利用課余時間義務送教,一送就是兩年。
&ld;我今天特別要表揚一個叫黃美紅的老師,她利用課余時間已經(jīng)給我外孫送教二年了,教會了孩子很多,而且她還自己掏錢給孩子買教具和輔導圖書,鼓勵孩子堅持學習。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需要的知識越來越多,黃老師又組織熱心人士組成了一個送教小分隊,繼續(xù)給孩子上門送教。
金興榮老人說:&ld;本來我只想把表揚信寄到教育局,但這樣不足以表達我對黃老師的感激之情,所以我一定要把感謝信親手送到局長這里。&rd;
至此,黃美紅老師兩年上門送教的事就在嵊州傳開了,不少嵊州人都在朋友圈里轉(zhuǎn)發(fā)她的故事,為她點贊。
黃美紅是嵊州市甘霖鎮(zhèn)蛟鎮(zhèn)小學的一位語文老師。在一次上門送教的活動中,黃美紅認識了趙喆。
于早產(chǎn)的原因,趙喆患有腦癱,加上視網(wǎng)膜脫落,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輕輕松松和小伙伴們一起上學,可對于他來說,去學校上學成了一種&ld;奢望&rd;。
而且,趙喆的家境一般,為了賺錢給他看病,父母在他年紀還小的時候就去了深圳打工,一年才回來一次,他的身邊只有外公外婆陪著。很長一段時間里,小趙喆只能通過看視頻和DVD來識字讀書。
黃美紅告訴浙江在線記者,第一次見到趙喆時,她被孩子的一句話感動壞了。&ld;他站都站不穩(wěn),卻興奮地想要跳起來,說了一句&ls;我也有老師&rs;了!&rd;
小趙喆的視力很差,鼻梁上架著的眼鏡鏡片比酒瓶底還厚,而且走路也一瘸一拐的,家住五樓,他連樓梯都下不去。
可是,盡管殘疾,小趙喆的性格卻很陽光,對知識也有異乎尋常地渴求,&ld;每次我剛一打開單元門,五樓的孩子聽腳步聲就知道我來了,轉(zhuǎn)身一上樓,他就打開房門迎接我,開心的像過節(jié)日&rd;。
記者隨黃美紅一起來到趙喆家里,還沒等坐下來,趙喆就急忙捧著他的作業(yè)給黃老師檢查。在教課的過程中,黃老師的臉上始終帶著笑容,用寵愛的眼神望著趙哲,時不時拍手表揚。
考慮到趙喆的視力差,黃美紅還給他&ld;私人訂制&rd;了一套課本,課本上的每個字都有半個身份證那么大,每一首古詩都是她精挑細選的,孩子最喜歡的一首就是&ld;杜牧的《清明》&rd;。
最讓黃美紅驚訝的是,一首新古詩,學校其他孩子讀下來就要花好長一段時間,可趙喆教一次就記住。在那本大大的古詩冊上,趙喆伸著并不靈巧的手,一邊點著字一邊讀,碰到新問題,他還能舉一反三。
趙喆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常常想念爸媽,爸媽也特別想知道孩子的近況。黃美紅時常用微信和趙喆媽媽聊天,告訴她趙喆最近的表現(xiàn),也談談關(guān)于孩子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怎樣才能勇敢的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將來怎樣才能自食其力?趙喆的媽媽在電話里告訴記者,有了黃老師這雙眼睛,他們在外面打工安心多了!
兩年來,黃美紅已經(jīng)給孩子上課超過100多次,同齡孩子現(xiàn)在在讀五年級,而趙喆的學力已經(jīng)相當于四年級了。
趙喆的學習能力提升很快,加上有時單位工作較忙,黃美紅發(fā)現(xiàn)光靠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夠的。
在征得趙喆父母和外公外婆的同意后,她開始著手組建&ld;喆寶愛心教育團&rd;。在得知黃老師與趙喆的故事后,不少好心人都自愿加入到幫助孩子的隊伍中。
在給趙喆上課的100多次時間里,黃美紅積攢下近100篇愛心日記,取名《和趙喆在一起的日子》,&ld;當時看到黃老師的愛心日記,我的眼眶都濕了。同樣作為一名老師,我對她的這種行為深深感到敬佩。&rd;黃老師的同事吳老師說。
不過,考慮到對趙喆家庭和個人隱私的保護,黃美紅和這些好心人逐個交流溝通,留下了一部分人,和她一起幫助孩子。
為了集思廣益,協(xié)調(diào)好給孩子上課的事情,黃美紅還特意召開了一次&ld;專題會議&rd;,為愛心隊員們介紹孩子的情況,并安排隊員們根據(jù)所學專業(yè)輪流給孩子上課,讓趙喆有更多機會接受各方面的知識。
&ld;我跟我老公說過,我們教趙喆教到20歲,教到他能自己生活了,那時不管是對于趙喆,還是對于我們都是一段美好的回憶。&rd;
采訪結(jié)束的時候,小趙喆依舊邁著蹣跚的步伐將我們送到門口,笑著揮手說再見。臨別時,黃美紅告訴記者,她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些專業(yè)的人,發(fā)現(xiàn)趙喆的特長,并且愿意培養(yǎng)他,讓他長大后能有一項安身立命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