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因兒子撒謊命其自扇嘴巴 16歲少年出走失聯
&bsp;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逐漸進入到青春期,在這個特殊的階段里,他們通常都比較敏感、叛逆,家長們一定要細心地開導,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而不是通過責罵、懲罰來使孩子服從。日前,一父親因為兒子撒謊讓其自扇嘴巴,導致孩子離家出走失聯6天,至今未歸。
&ld;都這么多天了,兒子去哪了?&rd;這幾天,居住在大東區的李先生夫婦很是焦急。上周五晚上,他們的兒子小霄放學后離開學校,一直沒有回家。兒子已經不見6天了,他到底在哪?
4月14日上午,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來到工農路茂東巷附近的一家切面館,店主李先生夫婦正在忙碌。來往的顧客很多,兩人只能抽空與記者對話。
李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兒子是在上周五晚放學后從學校離開的。18時是學校的放學時間,李先生像往常一樣到學校接兒子。但是,他沒有看到兒子的身影。兒子是不是去哪玩了?李先生沒有多想,回到店里繼續忙碌。可是周末過去了,夫妻倆還是沒有見到兒子。到了周一,妻子肖女士聯系到了學校老師,得知兒子并沒有上學。這下兩人慌了,孩子到底去了哪?
李先生透露,兒子離家出走或許源于不久前的&ld;打耳光事件&rd;。孩子失蹤前的上個周日,他向老師請假,稱自己頭疼想回家。老師準了假,叮囑他回家后要給老師回電話。兒子離開學校后沒回家,而是去了圖書館,也沒有給老師回電話。三天后的家長會上,老師與家長核實此事,孩子的謊言被拆穿。李先生當時很生氣,把兒子帶到老師面前,讓兒子向老師道歉并扇自己倆耳光。
后來的事情似乎一切如常。李先生送兒子上下學的時候,也會訓斥孩子幾句。說到兒子事發前的表現,李先生沒覺得有太大的反常:&ld;和別人還行,就和我來勁。&rd;妻子也察覺到,兒子因為父親的訓斥有些不開心。
心聲:孩子越大 家長了解越少
幾天沒見到兒子,李先生夫婦意識到,可能是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讓兒子離開了家。肖女士承認,兩人為了養家糊口,起早貪黑,平時少有精力來照顧關心兒子。&ld;其實孩子越大,我們當父母的了解得越少。&rd;
兒子出走幾天還沒有回來,夫妻倆到派出所報了案,也通過發朋友圈來尋找孩子。&ld;我們這幾天也去周邊找孩子了,一點頭緒都沒有。我們也很慌,也不知道去哪里找。&rd;
兒子的一名同學告訴他們,小霄在上周五離家出走后,上周日曾與他約在東站商場見面,兩人聊了約半個小時。小霄曾問他,周一要不要上學。他勸小霄周一來上學。可這幾天小霄都沒有來學校。
夫妻倆平時對兒子管教得很嚴,兒子手里沒有太多零花錢,加上兒子沒有手機,與家人完全失去了聯系,這讓夫妻倆十分著急。&ld;看不到孩子的時間越長,我們也越著急。&rd;肖女士眼里泛出了淚花:&ld;無論你在哪里,希望你聽見媽媽的呼喚回來。你爸也想跟你道個歉。&rd;
李霄云今年16歲,身高176米左右,沈陽市奉天學校初三學生,身穿白底紅藍條校服。如果您了解相關線索,請撥打熱線96009-1與本報聯系。
遼寧省著名心專家楊子表示,家長們應該對這樣的事件深刻反思。父母是孩子為人處世的標桿,孩子犯了錯誤,家長用辱罵等沖動的行為對待,也容易導致孩子作出沖動的行為。
遼寧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思寧表示,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孩子們更注重心感受,更需要得到周圍人的解。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以尊重為前提,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進行交流。同時,家長要在解孩子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