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娃玩游戲記住支付密碼 十幾天花掉一萬多(2)
&ld;我這次被坑了11000多元,試想一下,如果孩子繼續操作,或者不知道內情的別人進行類似的操作,消費了幾十萬上百萬元,那得有多少家庭為此倒霉啊?&rd;馬先生說,從在蘋果設置上的這個消費過程來看,它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一個陷阱,遲早會讓更多的人上當。
那么,事實到底又是怎么樣的呢?記者撥打了蘋果售后服務電話,電話經過三輪轉接后,一名自稱是蘋果公司賬戶賬單部門的高級咨詢顧問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后,她告訴記者,他們查不到馬先生是不是綁定了銀行卡,但一般來說,選擇了充值后,應該就是充值的額度是消費的最大額度。但如果馬先生要轉為借記卡消費的,就要綁定銀行卡支付,需要進行更改付款方式的操作,否則是支付不了的。
在蘋果客服的要求下,馬先生配合記者提供了用于充值的銀行卡號,經過查詢,證實馬先生確實沒有綁定銀行卡,也就是說,蘋果IPAD在沒有馬先生的授權下,參與配合開通了銀行借記卡的支付功能,導致了馬先生的損失。&ld;6歲大的兒子是不知道銀行卡號,甚至也不知驗證。這也就表明,蘋果公司及其設備存在的漏洞,直接導致了我的損失。&rd;馬先生氣憤地說,他將會采取相應的措施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
在移動支付非常方便的現在,不少家長(微博)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有了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現在的手機儼然變成了一個&ld;錢包&rd;。但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會出現手機被孩子&ld;搶&rd;去玩的情況。一旦孩子在不知情,或者像這個案例中這樣,有意識的記下了支付密碼,那和手機支付APP關聯過的銀行卡豈不是統統都會&ld;失守&rd;?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對于馬先生這種情況,有關專家昨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被孩子誤觸或者有意識地記下銀行卡支付密碼,購買游戲裝備或者網購等等的情況發生過不少次,而一些維權部門也曾接到很多類似的手機通信或者游戲運營商扣款&ld;門檻&rd;過低的投訴。對此專家給出了一個防止小孩在iS系統的APP里消費的小技巧:可以打開&ld;設置&rd;,在&ld;設置&rd;中找到&ld;通用&rd;,在&ld;通用&rd;列表中找到&ld;訪問限制&rd;功能,這里需要設置一個用于&ld;訪問限制&rd;的密碼,設置一個4位數的密碼,并牢記。打開了&ld;訪問限制&rd;以后,在欄目下方找到&ld;App 內購買項目&rd;選項,點擊關閉開關就可以了。
專家分析,在移動支付的環境下,只要知道你的賬號、密碼和驗證碼,對方就可以盜刷你的銀行卡,甚至有時候這些信息在你自己不經意間泄露后,有騙子可能不會馬上使用,而是會過一段時間,再去利用你的身份證號和真實姓名等敏感信息,去盜取你的其他一些賬號密碼,比如游戲、購物網站等,然后以重置密碼的方式再進行購買點卡、購物盜刷等破壞,還有一些釣魚網站或者假的游戲公眾號,也很容易利用所謂的&ld;優惠裝備&rd;等等騙走玩家的錢,幸虧這位消費者的孩子沒有點入這些虛假游戲網站或者公眾號,否則后果將更嚴重。
對于孩子誤使用大人手機導致過度消費的現象,有律師也表示,才6歲的孩子是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在沒有監護人看管的情況下,自己進行了上萬元的交易,顯然是無效行為,如果能夠提供證據證明是孩子私自或者誤觸進行的交易,還有可能追要退款,但是問題在于這是一種網絡消費,不是面對面的,所以維權比較困難。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