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iPad電子產品會產生“僵尸效應”(3)
時間:
書之意2
兒童資訊
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發展心學專家若爾讓&iddt;特羅塞思2003年用實驗證明,對于蹣跚學步的孩子,即兩歲左右兒童,屏幕互動性有助于培養認知能力。
她讓一些孩子從直播隔壁房間情景的電視屏幕上看到一個人把一只毛絨狗藏在某個地方,讓另外一些孩子透過房間窗口直接看到那個人藏毛絨狗,隨后讓他們走進隔壁房間找玩具。前一組孩子大多數找不到,后一組中大多數能找到。
特羅塞思解釋,蹣跚學步的孩子擅長捕獲&ld;社交相關信息&rd;,借助從真實場景獲得的信息形成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在真實世界中,孩子們能聞到青草新鮮的氣息,感受到父母的微笑,提出問題會得到回答。特羅塞思說,電視屏幕缺乏互動性,不能實現&ld;信息的雙向交流&rd;。
為了進一步探索屏幕互動性對幼兒認知能力影響,特羅塞思2004年又做了一項實驗。她把玩具狗換成動畫片《小熊維尼》中的角色小豬,讓藏玩具的人與孩子們視頻聊天,比如問孩子們關于他們的兄弟姐妹、寵物和玩具的問題,邀請孩子們一起唱歌,通過這些&ld;熱身&rd;活動讓孩子們覺得屏幕上的人可以和他們交流,所說的話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相關。接著,屏幕上的人藏起玩具小豬。大多數孩子找到了玩具。
新美國基金會早期教育項目主任麗薩&iddt;格恩齊認為,一款好的觸摸屏裝置應用能促進兒童大腦活動。不過,她提醒,孩子與父母間的互動是發揮觸摸屏技術優勢的關鍵,觸摸屏裝置不能取代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特別是對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