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護士靜脈穿刺沒成功 患兒母親掄iPad將其砸傷
&bsp; 近年來,醫患矛盾、醫患沖突現象與日俱增,病患及家屬因不滿醫生采取治療措施對醫生大打出手,致使其受傷甚至是更嚴重的后果,早已是屢見不鮮。其實,很多時候,雙方只要各退一步,互相解、體諒,很多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也不至于鬧得不可開交的地步。
護士的額頭被砸出一條很深的傷口 &ld;@南京市兒童醫院&rd;供圖
昨天上午,南京市兒童醫院發生一起傷醫行為。于護士給患兒靜脈穿刺時,沒有&ld;一針見血&rd;,患兒母親掄起iPad砸了過去,造成護士額頭2厘米長的傷口。事情發生后,南京市兒童醫院官方聲討這次&ld;傷醫&rd;行為,要求公安機關嚴懲兇手。據悉,被打護士已經在鼓樓醫院接受治療。 昨天晚上,&ld;@南京鼓樓警方&rd;發布消息稱,經調查,受傷護士為輕微傷,現已得到及時治療。目前,嫌疑人已被鼓樓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現代快報/AKER南京記者 楊菲菲 劉峻
網友留言
@tatarii:希望小姑娘沒事,傷口好深啊!太心疼了!一定要嚴懲打人者!!
@-Lil-:這要是砸到眼睛……不敢想。
@周余音:都是為人子女,何苦為難,甚至傷害呢?
@hia365:這位動手打人的母親,有沒有想過護士也是別人的女兒,你心疼自己孩子就要這么傷害別人?
昨天上午9時許,南京市兒童醫院手足口病科輸液室,醫院一年輕護士在給一名3歲的患兒靜脈穿刺時,于孩子哭鬧配合不好,穿刺沒有成功,未能&ld;一針見血&rd;。
在門外等候的患兒母親沖了進來,在護士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用iPad直接砸向她的面部,造成護士額頭長達2厘米、深及骨膜的傷口!事情發生后,院方立即報警,保安趕到現場控制了局面。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在接到報警后趕到醫院,將傷者送至鼓樓醫院接受治療,將打人者帶至派出所處。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被打的護士1993年出生,今年才23歲,2013年參加工作。該科室另外一名護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當時陪同孩子前來的大人有好幾個,孩子的媽媽焦慮的時候,旁邊的護士也在勸導,但是完全沒想到她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了事發科室,一位護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受傷的護士是從外科調過來的,因為輸液室本來只有兩三名護士值班,還要輪休,人手不足。這名護士已經調過來很久了,這是第一次跟患者家屬發生沖突。
事件發生后,南京市兒童醫院通過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多種渠道表明了態度。官方微博&ld;@南京市兒童醫院&rd;稱:&ld;事情發生后,我院分管領導、保衛科、護部等相關人員到鼓樓分局派出所積極協助警方調查取證。我們強烈要求警方依法嚴懲兇手,以維護我院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當前正值暑期就診高峰,我院廣大醫務人員克服兩個院區同時開診、人手不足的困難,加班加點、盡心盡職診治患兒、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我們廣大醫務人員對行兇者的惡劣行徑表示憤慨!我們強烈譴責任何危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違法行為、對惡性傷醫的暴力零容忍!我們要求公安機關依法嚴懲兇手,以維護安全有序的醫療環境,保障醫務人員更好地為廣大兒童的健康服務!&rd;
事件發生后,江蘇省衛生計生委、南京市衛生計生委醫政處的相關負責人分別電話聯系南京兒童醫院,對受傷的護士表示了慰問,并表示對該事件持續關注。
截至目前,派出所民警已完成雙方筆錄,并將相關材料上報鼓樓區公安分局法制科,等待進一步處意見。
昨晚,&ld;@南京鼓樓警方&rd;發布消息稱,7月19日上午10時30分,鼓樓公安分局接報警稱,兒童醫院4號樓輸液室內護士被病童家長用iPad擊打頭面部。警方趕至現場控制嫌疑人。經調查,受傷護士為輕微傷,現已得到及時治療。目前,嫌疑人已被鼓樓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就在今年7月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司法部4個部門聯合召開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視頻會議,部署落實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自2016年7月起,開展為期1年的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促進醫療秩序根本好轉,保護醫務人員和患者合法權益。
會議指出,近期,一些地方相繼發生多起傷醫鬧醫案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把握涉醫違法犯罪行為長期性、復雜性的特點。要劃清涉醫違法犯罪與醫療糾紛的界限,任何也不能成為尋釁滋事、侮辱醫務人員、擾亂醫療秩序甚至暴力傷醫的借口。要突出依法處置、系統治,依據《刑法修正案(九)》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部門聯動,加大執法力度,做到&ld;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rd;,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
南京一名兒科輸液護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其實一般大的兒科醫院,輸液室一針見血率能達到95%以上,但是要做到百分百是不可能的。首先,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血管天生就比較細,很難找到。第二,有的病情會導致血管變脆,變癟。比如高燒的孩子,體表溫度高,水分蒸發快,血管缺水就會癟,造成一針見血很難。還有的腹瀉患兒,脫水嚴重,血管也會變癟,同樣很難。&ld;就在昨天,有個腹瀉的患兒,找了五六個護士,最后才搞定。&rd;這名護士告訴記者,真正能走上輸液臺進行穿刺的護士,一般都是工作滿兩年以上的。
這名護士表示,從護士的角度出發,希望每針都能見血,患兒少挨針,但有的時候家長著急上火,就會起矛盾。各種打人事件也是屢見不鮮。她希望醫患雙方能夠相互信任,這樣她們扎針才能更快更準更成功。
兒童醫院的輸液室是南京最繁忙的輸液室,日均輸液患兒在1000人以上,高峰時更多,為了減少中午高峰時患兒輸液等待時間,護士們有時顧不上喝水、吃飯,常常是兩三點才吃上涼了很久的午飯。記者了解到,常年的低頭操作,使她們當中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患了嚴重的頸椎病和指(腕)關節腱鞘炎。
南京兒童醫院輸液室護士長告訴記者,在一線的護士是非常辛苦的,特別是輸液室。高峰時期,每天要扎針260-300例,&ld;拖班&rd;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也就是說,從早晨8點一直上到晚上6點。她希望患者家屬,能多一份解。
江蘇省衛生法學會副會長胡曉翔告訴記者,在九部委剛出臺專項治文件的大背景下,就發生這樣的事情,是非常惡劣的。作為一個成年人,用硬物去擊打別人,是不可能不知道后果的。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場所,是一個情緒洼地,醫患雙方要做好言語溝通,對于患者或者家屬來說,進了醫院的門,要把控好情緒,避免出現過激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