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有望單獨開課
大家知道5月17日是什么日子嗎?它是全國助殘日,關注孤獨癥兒童,走向美好未來。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受到好的教育,其實殘疾兒童又何嘗不是呢?據悉普通校有望為孤獨癥兒童單獨開課,關注兒童,請看
一直以來,孤獨癥兒童入學難問題一直是困擾家長的一塊心病。不久之后,這一難題有望破冰。昨天,記者從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獲悉,作為全國助殘日的活動之一,各地殘工委和殘聯近日將召開有關孤獨癥兒童康復教育工作的專題會議,并對各相關部門提出明確要求,其中就包括鼓勵地方依托現有教育教學資源接收孤獨癥兒童,并針對孤獨癥兒童進行單獨的課程設置。
今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國助殘日,本次活動的主題為&ld;關注孤獨癥兒童,走向美好未來&rd;。
當前,孤獨癥患者發現人數增長迅速。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0至6歲精神殘疾兒童占該年齡段兒童總數的011%,約為111萬人,其中多數兒童孤獨癥導致。而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孤獨癥發生率為100-160:1。盡管本市最新的一次統計結果顯示本市孤獨癥兒童發生率為630:1,但市殘疾人康復服務指導中心主任劉洪波卻認為,本市孤獨癥兒童的數字可能遠不止于此,且每年正在以10%的速度遞增。
于孤獨癥的特殊性和嚴重性,需要長期系統的康復教育和訓練,而國內康復教育訓練和服務資源相對不足。以本市為例,目前專門針對孤獨癥患兒的康復機構僅有十余家,康復教師也只有200余名,孩子排隊等待康復的現象很常見。
為此,中殘聯此次也提出要明確各部門職責,其中包括各地衛生計生部門要發揮部門及系統的優勢,建立健全0至6歲孤獨癥兒童篩查、診斷和治療康復的銜接機制,在兒童心衛生服務體系中將兒童孤獨癥納入監測范圍,繼續加強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促進孤獨癥兒童的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
記者了解到,目前包括本市在內的不少地方,已有部分普通中小學允許孤獨癥兒童隨班就讀,但是隨著孤獨癥兒童開始和健全孩子同在一個教室上課,種種問題也隨之而來。
&ld;在普通小學上課,孩子能模仿其他同齡孩子的行為,對康復有很大幫助。&rd;一位孤獨癥患兒家長陳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在上小學的六年里,先后轉過四次學,有時是因為學校和其他家長不太接受,有時則是因為孩子在學校缺乏照料,導致病情加重。
&ld;我們的孩子畢竟和普通孩子不一樣,如果老師不懂特教知識,幾乎難以和孩子溝通。再加上現在班上孩子多,老師很難有精力照顧像我們這樣的孩子。&rd;陳女士直言,&ld;既然隨班就讀已經給孤獨癥孩子打開了一扇門,為什么不能安排哪怕是一位固定的老師多照顧一下這樣的孩子呢?&rd;
此次,在保障適齡孤獨癥兒童入學的相關問題上,中殘聯明確提出,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鼓勵地方依托現有教育教學資源接收孤獨癥兒童,保障適齡孤獨癥兒童入學,并針對孤獨癥兒童進行單獨的課程設置,增加內容,培養素質優良、富有愛心的特教教師,幫助孤獨癥兒童接受教育。
此外,中殘聯還要求各級政府和殘工委成員單位要深入了解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的基本狀況和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問題,有針對性地為殘疾人辦實事、解難題;同時,希望各地民政部門積極研究改善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生活水平的政策措施,推動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補貼制度在孤獨癥兒童家庭的落實。